我国有各种各样的风味小吃,说不尽,道不绝,像北京的烤鸭、山西的刀削面……。它们闻名全国,数不胜数。而我最爱的,就是山城重庆的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不仅吃起来麻辣鲜香,而且颜色五彩缤纷。嫩白的豆腐丁站在盘中,穿上了用鲜红的辣酱做成的“衣服”,火红火红的一大片,像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红色火焰,绿色的葱花伴着一些外酥里嫩的肉沫散落期间,沾着辣酱的豆腐丁成了一朵朵盛开的红花,在似绿叶一样的葱花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盘中不时散发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令人垂涎三尺!

麻婆豆腐作文 知识百科

  麻婆豆腐的做法看上去很复杂,其实非常简单:把豆腐切成一个个正正方方的小块,用漏勺把切好的豆腐放进热气腾腾的水中,再把它们捞出来,放在一边。接着把肉切成肉沫,放进锅里炒酥了。然后,向锅里倒入适当的油,把火打开,放入干辣椒、花椒和姜片,等油非常烫的时候放入豆腐丁,加上适量的淀粉,翻炒几下,再加入适当的盐、黄豆酱、豆瓣酱,点上几滴白酒,用小火慢熬两分钟,放入少许味精。一盘色香味俱全的麻婆豆腐就大功告成了!

  吃麻婆豆腐也是很讲究的。先夹一块豆腐,多沾一些盘中的辣酱,轻轻放入嘴里慢慢地咀嚼,吃起来麻麻的,辣辣的。我喜欢把盘子里的辣酱全部抹在豆腐上,舀一勺肉沫放在上面,舔一点辣酱,再吃豆腐,嫩嫩的豆腐从嘴里一过,顺滑爽口。

  有一次,我吃麻婆豆腐不小心把辣子放多了,咬一口,脸都红了。之后,我给麻婆豆腐取了一个名字——“红苹果”。

  我喜欢麻婆豆腐,它给我带来了无限欢乐。

  篇二:四川名菜麻婆豆腐

  四川省有一道名菜,叫「麻婆豆腐」,这道菜又辣又香,令人胃口大开。“麻婆豆腐”的名字是怎样得来的呢?说起来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清朝光绪年间,四川成都北门顺河街有一个叫温巧巧的姑娘,她长得楚楚动人,虽然她脸上长了一些白麻子,但不减她的美貌。巧巧在十七岁时结婚了。她的丈夫在油坊工作,而巧巧则替人缝补衣服来帮补家计。没多久,小姑淑华前来投靠他们,他们的生活担子虽然重了,但他们没有半句怨言。

  一转眼十年过去了。有一天,巧巧的丈夫在送油途中翻了船,淹死了,剩下姑嫂二人相依为命。一些善良的挑油工人知道她们生活困迫,便想法子接济。每天,挑油工人都带来菜、肉,请巧巧代做午饭,让她们可赚一点酬劳。

  巧巧隔邻是卖羊肉和豆腐的,她偶然会买些羊肉和豆腐,再加入辣椒、豆豉等调味料,做成辛辣可口的羊肉豆腐,给工人们伴饭吃。吃过的人都称赞这道菜味道好,於是,“羊肉辣豆腐”的名字慢慢地传遍了整个成都。姑嫂二人更把屋子改成小饭馆,以这道菜招徕顾客,生意愈做愈兴旺。

  巧巧死後,人们为了纪念她,就把她首创的羊肉辣豆腐叫做「麻婆豆腐」。据成都的人说,“麻”是代表巧巧脸上的白麻子,“婆”则是对她的尊称。

以上就是麻婆豆腐作文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美德网其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