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上犹、崇义两县境内的阳明湖国家级森林公园是赣州最大的水资源区,森林面积34万亩。
赣州市会昌县麻州镇增丰村落花卉基地,花农在修剪红掌花。该县以传统家当为依托,从栽种、养殖业入手,打造绿色生态农业。
赣州市兴国县将军园景区,每年来此参不雅观学习的干部群众相继而来。
▶赣州市全南县十里桃江,游客在泛舟嬉戏。该县立足生态,着力打造做事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旅游目的地。
◀位于赣州经开区的国机警骏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全面聚焦国际领先企业,打造海内一流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
赣县区永骏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在安装燃气数码变频发电机。
位于赣州市会昌县的江西五丰食品有限公司,员工在加工米粉。该公司生产的米粉质优价廉,脱销全国。
游客在赣州瑞金叶坪革命旧址群参不雅观学习。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高兴贵 通讯员 黄芳煌 张惠婷 陈地长拍照宣布
江西赣州是原中心苏区的核心区和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集结出发地,也是江西省母亲河赣江和喷鼻香港同胞饮用水源东江的源头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殊是赣南等原中心苏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计策的7年来,赣州充分用好“红”“绿”资源禀赋,传承赤色基因,厚植生态底色,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7年来,赣州城乡发生了破茧成蝶的巨变,习近平总布告“使苏区公民过上富余幸福生活”的殷殷嘱托在这里化作加快振兴发展的强劲动力和生动实践。
赣州因红而名,如今又因绿而兴。赤色与绿色交相照映,催热了赣州的旅游经济和生态经济。赣州被列为全国12大重点赤色旅游区,30条赤色旅游佳构线路和多趟赤色旅游专列,连通了四海游客前来的探访之路。“赤色故都”“红军长征出发地”等赤色旅游品牌享誉海内外,《八子参军》《长征组歌》《红都情》等赤色经典剧目深受不雅观众喜好,浩瀚革命旧居旧址成为党员干部探寻初心之源的圣地,赤色旅游因此被授予了新的时期特色。与此同时,赣州踏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培植,以铁腕护卫绿水青山,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生态樊篱,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如今,朝阳东升的林下经济、家庭农场、当代农业家当园等,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赣州的生态竞争力。
即便是在“主攻工业”过程中,赣州也始终追求“绿色”。全市高下将科技创新、生态循环理念导入工业生产全过程,通过淘汰掉队产能、实行清洁生产、发展新材料及运用,推动有色金属、家具、纺织服装等传统家当走向低碳化,推动稀土和钨家当链向后端延伸。新能源汽车及配套、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大数据等家当,则成为推动赣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一幅赤色赣州绿色崛起的俏丽长卷,正垂垂铺展开来。
振兴赤色旅游
赣州市把赤色旅游作为全市旅游首位家当来抓,积极将赤色资源上风转化为旅游家当上风,举全市之力推进赤色文化传承创新区和全国著名赤色旅游目的地培植,打造了以瑞金、兴国、于都为核心的赤色故都旅游家当集群,将341个革命旧居旧址开辟为赤色旅游景点。同时,依托革命旧址、纪念场馆建成87个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诲基地,形成层次分明、内容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诲基地网络。借助原国家旅游局量身定制的扶持政策,赣州跻身海内12个重点赤色旅游区,已有全国赤色旅游经典景区3处和全国赤色旅游佳构线路1条,正迈向全国赤色旅游“一线城市”。
筑牢生态樊篱
2012年6月出台履行的《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心苏区振兴发展的多少见地》,将“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生态樊篱”确定为赣州五大计策定位之一。
近年来,赣州深入贯彻落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稳定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理念,紧扣保护生态公益林、改造低质低效林、培植水源涵养林、打造村落庄生态风景林和推进林业平台培植“五条主线”,创新实干、主动作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进一步厚植,生态樊篱愈加稳定。目前,该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6.2%以上,得到了“绿色生态城市特殊保护贡献奖”“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中国最佳绿色宜居城市”“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一系列名誉。
转换新旧动能
在推进工业家当发展过程中,赣州市坚持绿色崛起,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武断守住生态环保底线,有效防治工业污染,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家当。近年来,赣州市鼓励企业通过技能创新及系统优化,培植绿色工厂、开拓绿色产品、打造绿色生产线和供应链。重点加大了对有色金属、家具等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企业绿色制造水平,提高家当层次和附加值。加快循环经济试点培植,通过提高环保标准,推动企业集中入园、集中治污、集中推广环推荐措步伐和技能,推动家当和企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