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D 被公众誉为“救命神器”。近年来多次涌如今猝去世事宜学术与新闻的宣布当中。做为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能够诊断特定的心律失落常,并通过电击除颤,抢救心源性猝去世患者。
一 背 景
心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SCA)是危及生命康健的一种极为严重的急症。发病溘然,病情紧急,进展极快,是医院外各种环境、家庭和医院内最需争分夺秒抢救的疾病。
心脏骤停是因心脏的电活动非常,导致有效脉搏和血压损失,绝大多数因心室纤维性颤动即简称心室纤颤或室颤(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引发。SCA因缺少有效血流贯注,表现为溘然晕厥,意识损失,呼吸、脉搏停滞,若几分钟内得不到救治而去世亡,常日称为心源性猝去世(Sudden Cardiac Death,SCD )[1-2]。
SCD 患者的抢救非常主要。每延迟 1 min,患者的生存率便降落 7%~10%[3],故有黄金救治 4~6 min 的说法。SCA 可发生于任何韶光、任何地点、任何职员,心脏病是 SCA 的紧张危险成分,不当的运动、高压及节奏快等均为诱发成分。SCA 绝大多数发生于医院外,因未能得到抢救机会,直接去世于院外多种现场。为此,必须尽早采纳高质量的心肺复苏(QCPR),并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对患者进行快速复苏除颤(CPR·D),使其规复心跳呼吸,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生存率。
生存链的 4 个早期,早期呼救、早期履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早期进行AED 除颤等急救方法,对提高医院外心脏骤停 Out Hospital of candiac Arrest,OHCA)患者的存活率至关主要。如能在 1 min 内履行 CPR,3~5 min 内进行 AED 除颤,可使其存活率达到 50%~70%[4]。
由于电除颤是治疗室颤的唯一有效方法,因此早期电除颤是挽救SCA受害者之关键,自动体外除颤器使非专业职员能安全、简便、有效地进行除颤。美国心脏病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建议第一眼见者进行早期心肺复苏及 AED 电除颤可以有效提高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美国每年因 SCA 造成的去世亡超过 350 000 例,均匀生存率为 5%,有些地区由于广泛配置 AED 并进行干系心肺复苏培训,抢救成功率高达40% 以上。
根据不完备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有超过 54.4 万人去世于 SCD[2],这意味着每天 1 480 例心脏猝去世(=4 架波音747 坠机)。90% 发生在医院外的家庭、事情单位、公共场所及差旅途中等。由于未能普遍、广泛、规范开展心肺复苏的急救技能和配置 AED,加上救护车到达韶光过晚,抢救的成功率不到 1%。
CPR 是环球公认的“第一救命技能”,AED 是公认的最及时有效并能由"大众利用的安全、可靠、及时的用于各种场合的救命东西,CPR与AED的利用,CPR·D 将会大大提高抢救 SCA 成功率。
近年来,AED 的利用安装在我国已受到重视,为此本文对 AED 作一系统阐述。
二 除颤器技能的发展
电击除颤技能的缘起最早可以追溯到 18 世纪。早在 1775 年,丹麦年夜夫 Abildgaard 描述了一系列实验,在这些实验中,他通过身体施加的电脉冲使母鸡“没有生命”,又通过随后施加的电脉冲使他们回答知觉,他还创造在胸部以外的地方履行这种电击是没有效果的[4-5]。但是,Abildgaard 并不知道室颤的存在。直到1849 年, Ludwig 和 Hoffa 描述了 Abildgaard 进行的这种实验。并首次定义了心室纤颤(fibrillation of the ventri‐cles)这个术语[4,6-7]。Ludwig 还记录了用电刺激狗的心室纤颤。
1900 年,Prevost 和 Batelli 在对心室颤动(VF)的狗的研究中创造,弱的互换电(AC)或直流电(DC)的冲击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而强大的电流可以除颤[4,7]。Wiggers 和 Wegria 对上述两位的试验进行了拓展,他们描述了心脏被勾引室颤的薄弱周期。他们还报告说,电流传递的履行是成功地对心室纤颤进行所谓“电除颤” (countershocking)的关键[4,6,8]。
实用除颤器的开拓始于 20 世纪 20 年代。当时纽约的爱迪生(Edison)联合基金会供应了资金,以应对触电导致的事件和去世亡人数的增加[4,9]。 1947 年,贝克( Beck)第一次通过电除颤挽救了人的生命。他利用了一个分外设计的心内电极桨,用 110 伏电压,1.5 安培的互换电,电击 2 次,在外科手术中规复了一名 14 岁患者的心脏跳动[4,10]。1956 年, 卓尔(Zoll)等人首次成功进行了第一例人的体外除颤,70 伏特,1.5 安培的互换电流,在胸外进行了 0.15 s 的放电除颤[4,11]。在 1961 年,亚历山大(Alexander)等人第一次描述了互换电电击 终
止室性心动过速(VT),只管卓尔已经建议过电击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可能性,但这也是第一次电击治疗运用于非心室纤颤的报告[4]。
在除颤器发展早期,人们一贯在辩论互换和直流除颤的利害。1933 年,Kouwenhoven 和他的同事研究了互换电除颤和直流电除颤的效果,并认为互换电除颤 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Lawn 及其同事事情证明了除颤技能中,直流电相对付互换电的优胜性和安全性[4,12-13]。从此往后,直流电除颤逐渐成为主流一贯至今。
中国在医院内利用除颤器的历史可追溯到 20 世纪 70 年代并且也认识到直流电除颤的优胜性应于临床[14]。 三 从急救技士利用 AED 到今日"大众年夜众的运用20 世纪 60 年代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以移动冠脉病房 mobile coronary-care unit,MCCU)的形式进行在社区早期干预治疗的主要性[14-16]。1966 年,Belfast 年夜夫首次在急救车上成功除颤[17] 。1969 年,波特兰俄勒冈雇用了有急救技师(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s,EMTs)在现场履行的除颤。不过,这次行动直到 1972 年才被宣布出来。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这些活动病房配备演习有素的非医师(EMT,paramedic 急救职员高到),在接管了心室纤颤识别和手动除颤器的演习期间,心脏骤停的生存率从 7%提19%[18] 。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在 1970 年由 Diack 和他的同事发明。他们根据 CPR 的干系事理开拓出了 AED的原型机,并在波特兰地区进行了测试,后来他们创建了心脏复苏公司来推广他们的设备。这种设备被命名为 HeartAid@AED,其心脏赞助的院外试验是于 1980 年在英国的布赖顿开始的[19]。当时,该装置重达 28 磅,用一个口腔/腹部和心前区的导联电极记录心电图描记并开释电击。它也能经皮起搏心脏[4,20-21]。 在自动剖析算法的帮助下,AED 让仅受到过有限演习的职员可以履行早期电除颤,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对室颤患者在
黄金救治 4~6 min 内第一韶光履行电除颤的可能性。
1982 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了 EMT-心脏除颤(EMT-Defi‐brillation,EMT-D)的临床试验。美国早期手动的 EMT-D 和终极 EMT 和第一眼见者利用 AED 的调查在华盛顿、爱荷华、明尼苏达和田纳西等区域进行[4] 。
随后,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正式批准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除颤器的利用范围从 EMT 进一步扩大到受过演习的非专业人士、配偶及家庭成员中利用,极大的提高了患者在第一韶光接管干预治疗的可能性[14-22] 。
四 卡尔·摩根和飞利浦的 AED
除颤器离不开工程师和干系公司。本文先容的是关于美国研制利用 AED 的情形。1992 年,卡尔·摩根(Carl Morgan )与其余 4 名工程师——汤姆·莱斯特(Tom Lyster), 布拉德·格里纳(Brad Gliner), 约翰·哈里斯(John Harris), 和克林特·科尔( Clint Cole)——怀揣独特妙想 ,希望通过新技能显著提高心脏骤停事宜的生存率。这种自动体外除颤器操作大略,可供普通人即刻在现场利用。质优价廉,像灭火器一样,可装置在任何
地方,如所有公共场所、事情地点,乃至是家里。这样,就能够在急救职员到达之前就能进行有效的抢救节省宝贵韶光,每年也能挽救成千上万的患者生命。这种仪器可在适当的情形下,根据患者体征,自动发放电击。还能够在急救全过程始终为抢救者供应大略清晰的语音辅导。
当心搏骤停发生时,“第一眼见者”(first Responder)可以立即利用除颤器,及时进行电击复律,从而让患者有挽复性命的机会。五位创始人开始发展自己的公司,将其命名为 Heartstream。一开始资金全部来源于信用卡。就在他们用光末了一张信用卡前,他们得到了风险资金。在1996 年,他们制造了第一台 ForeRunner AED,这也是首个利用双相波技能的 AED。
他们最早的客户之一是罗切斯特市的 MN 警察署(罗切斯特市是全球瞩目的梅约诊所的所在地),最先在警车里利用 AED。他们做事的第一个大公司是美国航空公司,该公司意识到至今为止飞机上突发疾病是导致去世亡的最主要缘故原由。他们感到提高空中急救反应能力迫不及待。他们采纳的个中一步便是在每架飞机上安装 AED。
与美国航空公司的互助推动了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吸引了惠普(HP)的眼球,惠普在抢救者复苏业务方面有雄厚的专业根本。惠普公司在心脏关护领域已有 35 年履历,1961 年就进入了医疗市场。在复苏和除颤方面皆执牛耳。惠普公司履历丰富,专业过硬,市场规模也令人称羡,Heartstream 公司对除颤遍及化充满愿景,二者携手,造诣了 AED 奇迹的光辉奇葩。终极,Heartstream 与 惠普合并。惠普公司在发展中过程中将医疗家当并入了独立运营的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2001 年,安捷伦医疗并入飞利浦公司,自此,飞利浦公司拥有了 Heartstream 的所有技能和产品,并以飞利浦在医疗领域内的实力和内涵引领 AED 技能的发展。
在飞利浦 AED 技能的发展中,实现了第一台儿童利用的 AED,使得孩子在接管除颤治疗时更加安全。 在 2004 年 9 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批准了飞利浦的 HS1AED 可以作为非处方(OTC)产品在家庭中利用,这正是飞利浦技除颤技能可靠性的表示。在此根本上,飞利浦在 2003 年研发了快速电击(Quick shock)技能,大大缩短了 AED 剖析到放电的韶光,从而提高了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2006 年,飞利浦又推出了smart CPR 技能,从而进一步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
随着 AED 技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前笨重、未便利利用等性能得到了显著改进,近期 AED 的发展利用了低能量双相波技能,并且更加小巧、轻便、价廉,便于利用[14,23] 。随着技能的进步和公共场所除颤器(pub‐lic access deffibrator, PAD)项目的推广,AED 必将给越来越多的心脏骤停患者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 Lopshire J C.Sudden Cardiac Death: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Risks, Mech -anisms, and Treatment[J]. Circulation, 2006, 114(11):1134-1136.
[2] Zhang S.Sudden cardiac death in China: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 ves[J].Europace, 2015,17(2):14-18.
[3]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What Is an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EB/OL].[2019-11-10].https://www.heart.org/-/media/data-import/down‐
loadables/3 /1/c/pe-abh-what-is-an-automated-external-defibrillator-ucm_300340.pdf.
[4] J J Bocka. 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s[J]. Ann Emerg Med, 1989 ,18(12):1264-1268.
[5] Crampton R.Accepted, controversial, and speculative aspects of ventricular defibrillation[J]. Prog Cardiovasc Dis 1,1980,23(3):167-186.
[6] Wiggers C. The mechanism and nature of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J]. Am Heart , 1940(20): 399-403.
[7] DeSilva RA, Graboys TB, Podri d PI, et al.Cardioversion and defibrillation[J]. Am Heart,1980(100):881-895.
[8] Wiggers CJ, Wegria R.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due to single, localized induction and condenser shocks applied during the vulnerable phase of ventric‐
ular systole[J]. Am Physiol, 1940(128):500-505.
[9] Kouwenhouven WB.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fibrillator[J]. Ann Int Med, 1969(71):449-458.
[10] Beck CSI Pritchard WH, Feil SA.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of long duration abolished by electric shock [J].AMA ,1947(135):958-989 .
[11] Zoll PM, Linenthal Al, Gibson P, et al. Termination of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in man by externally applied countershock[J]. N Engl / Med ,1956(254):
727-729.
[12] Lown B, Amarasingham R, Neuman J. New method for terminating cardiac arrhythmias Use of synchronized capacitor discharge [J] .AMA,1962(182):
548-550.
[13] Lown B, Kleiger R, Wolff G.The technique of cardioversion[J]. Am Heart,1964(67):282-284.
[14] 李宗浩,主编.冠心病急救与监护[M].1版.天津科学技能出版社.1987:267-280.
[15] Pantridge JF, Geddes JS. A mobile intensive care unit in the management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J]. Lancet, 1967(2):271-273.
[16] Grace WJ, Chadbourne JA. The mobile coronary care unit[J]. Dis Chest ,1960(55):452–455.
[17] Pantridge JF, Geddes IS. A mobile intensive care unit in the management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J]. Lancet ,1967(2):271-273.
[18] Eisenberg MS, Bergner L, Hallstrom A.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Improved survival with paramedic services[J]. Lancet,1980(1):812-815.
[19] Cummins RO. Options to provide earlier definitive care, In: Eisenberg MS, Bergner L, Hallstrom AP, editors.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the Community
[J]. Philadelphia, PA: Praeger Scientific, 1984(1):87-100.
[20] Jaggarao NSV, Heber M, Grainger R, et al.Use of an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pacemaker by ambulance staff[J]. Lancet, 1982(2):73-75.
[21] Heber M.Out of hospital cardiac arrest using the \"大众Heart Aid,\"大众 an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pacemaker[J]. Int Cardiol, 1983,3(4):456-458.
[22] Jacobs L. Medical, legal, and social implications of 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s[J]. Ann Emerg Med ,1986(15):863-864.
[23] Poole JE, White RD, Kanz KG, et al. Low-energy impedance-compensating biphasic waveforms terminate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at high rates in vic‐
tims of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J]. J Cardiovasc Electrophys ,1997(8):1373-1385.
李宗浩 葛鑫 苏敩筠
来源: 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