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见Neo
成年人的天下,你要习气爱而不得。
《西游记》的末了,吴承恩用一首诗总结过取经之旅:
圣僧努力取经编,西宇周流十四年。
苦进程途遭患难,多经山水受迍邅。
功完八九还加九,行满三千及大千。
大觉妙文回上国,至今东土永留传。
灵山受封的惊艳,名流千古的光耀,都源于苦难的累积。
实在人这辈子,不便是这样一个渡劫的过程吗?
当你像师徒四人那样熬过了人生的苦,也就懂得了成熟,收成了发展。
01
唐玄奘:生离去世别之苦。小说的第九十九回,一贯奉命守护唐僧的五方揭谛等人向不雅观音菩萨交了一份申报请示表,里面详细写了唐僧一起上所经历的磨难。
“金蝉遭贬第一难、出胎几杀第二难、满月抛江第三难、寻亲报冤第四难……”
唐僧从降生人间的那一刻开始,就经历了一场出生的年夜难。
在他还没出世之前,父亲就被凶徒杀害,母亲忍辱负重生下他,为躲避贼人加害,将未满月的他放入江中漂走。
后来好不容易被金山寺的僧人抚养终年夜,和家人团圆,母亲却心怀羞愤,自缢而亡。
可以想象,青年唐僧的内心一定承受了无比巨大的悲苦。
在原著中,有一个唐僧被酒肉和尚大骂“无父无母”的情节,事后唐僧跪在方丈面前痛哭流涕道:
“人生于天地之间,禀阴阳而资五行,尽由父生母养,岂有为人在世而无父母者乎?”
翻看全书,你可以看到,这是唐僧罕见的一次薄弱。
没有谁天生倔强,唐僧的内心也无比渴望父母的关爱。
但是有些告别,我们无可躲避,即便没有意外,到了一定时候,父母也总归离开这个天下。
古语云:“未知生焉知去世。”
可以说亲人的离世,是用生命给我们上了末了一次人生的课。
演员高亚麟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
“父母是我们和去世神之间的一堵墙。”
父母在,你可以永久是一个孩子;父母去,你将直面余生。
人到了一定年事,自己便是那个屋檐,再也无法另找地方躲雨了。
从原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年轻的唐僧之后并没有由于亲人的离世而意志消沉,反倒是不辞辛劳地四处奔忙,为父母伸冤。
末了沉冤平反,年轻的唐僧熬过了和亲人生离去世别的痛楚,这才有了那个在西行路上勇往直前的玄奘法师。
02
孙悟空:落寞失落败之苦。有人说一部西天取经史,也是孙悟空从“妖”进阶为“神”的蜕变史。
但是,这样的蜕变,背后是累累伤痕。
从女娲补天石中出身,震天动地的那一刻开始,孙悟空就认定了自己的非凡。
他要做花果山的美猴王,他要改变生老病去世的自然规律,他要“这天再压不住我,这地再困不住我”……
不可否认的是,孙悟空的天赋的确强大。
七十二般变革信手拈来,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一根金箍棒令天地色变。
于是,他将目光放到了这个天下的顶端,他要做“齐天算夜圣”,喊出了“天子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宣言。
但是结果呢?
满心欢畅地去天庭任职,本以为是高官厚禄,得到的竟然是一个放牧喂马的喂养员。
自得意满地领了齐天算夜圣的封号,本以为可以和玉帝不相上下,到头来连王母举办蟠桃宴会的门槛都进不去。
然后大闹天宫,想要为自己的正名,可是原著中写得明白,孙悟空刚到凌霄宝殿,就被执殿的王灵官拦住,连玉帝的面都没见着。
直到如来涌现,轻而易举便将其囿于鼓掌之间,他才意识到现实的残酷:
原来,这个天下上根本没有谁无所不能。
当这种印象被冲破的时候,才是一个人最尴尬,也是最无助的时候。
那个时候你大概明白了,什么叫做生活的苦。
人生便是这样,没有谁可以顺风顺水,这辈子总会有失落败、有落寞、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当你明白了这些,懂得了世事无常,就不再张扬。
以是在被压五行山下的五百年,孙悟空饮铜汁、吞铁胆,学会了默默承受。
以是在西行路上,遇见强暴的妖魔时,他也懂得了借势,不再固执地去碰个头破血流。
以是在九九归一的封禅大会上,他能够身经百劫,受封斗降服佛。
王尔德说:“挫败,是灵魂的试炼场。”
真正的强者,都是在失落败中浴火重生。
03
猪八戒:爱而不得之苦。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猪八戒在西游中的浸染,便是一个插科打诨的丑角。
尤其是他的爱情故事,每每都被涂抹上一层浓墨重彩的笑料。
以是,我们常常忽略了他的痛楚,遗忘了他的悲哀。
原著中猪八戒凭借着“工夫昼夜无时辍”的奋斗,受封“天蓬元帅”,手底下掌管着八万水兵。
而嫦娥,按照西游中的说法,只是月宫中的一位普通女官。
那天蟠桃宴后,天蓬借机向对方表白。
期盼能造诣一段良缘,却偏偏忘却了这世间任何事情都可以通过努力达成,唯独感情半点不能勉强。
表白失落败也就算了,更严重的是“酒壮怂人胆”,搪突了嫦娥,被贬下凡,错投猪胎。
书中并没有提及他的情殇,我们看到的是:
他放弃了统统回到天庭的努力,也不像大圣那样逢人便说自己的辉煌过往,窝在福陵山中,默默地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直到他遇上另一场姻缘,高翠兰。
为了高翠兰,他放下了所有的架子,心甘情愿去做上门半子。
“耕牛耙地、收割禾田、昏去明来”,辛劳劳作,只为让自己喜好的人欢畅。
可惜,这一次还是事与愿违。
猪妖的身份暴露,他成了强娶良家女子的怪物,大家喊打。
曾经满面羞涩的美娇娘,在他面前也只剩下触目惊心的恐怖。
他还想为感情做末了一把努力,但是欢迎他的是被老丈人请来的一拨又一拨的除妖小分队。
直到这一刻,猪八戒才算彻底觉醒:
爱上一个人,无非便是希望得到幸福,如果不能幸福,那爱又有什么意义?
我们很努力地去争抢,去发泄,去霸占,去用自己的喜好绑架别人,到头来创造,不是你的,究竟不是你的。
于是他终极选择出走高老庄,踏上了取经之路。
后来当八戒和悟空在追杀玉兔精的时候,相逢昔日的女神嫦娥。
那时他也没有了最初的执着和纠缠,脸上只挂着最纯挚的欢畅和爱慕。
成年人的天下,你要习气爱而不得。
能去爱是一种勇气,能承认、承受别人不爱你,是更大的勇气。
04
沙和尚:孤独寂寞之苦。沙僧在西游军队中的存在感一贯较低。
一起上也总是任劳任怨、沉默寡言,给人一种强烈的孤独感。
但于沙僧而言,孤独纵然苦口,却是发展过程中的一剂良药。
《西游记》中有一首沙僧的自白诗,里面详细记载了他修行的全部过程:
自小生来神气壮,乾坤万里曾游荡。
常年衣钵谨随身,逐日心神不可放。
沿地云游数十遭,到处闲行百余趟。
……
这是一趟孤独的苦修之路,风餐露宿,四海飘零。
叔本华说:“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在孤独的光阴里,发展是最快的,由于统统都得你一人承担。
“三千功满拜天颜,志心朝礼明华向。”
孤独,给予了沙僧全身才华,终极得以封神拜将。
乃至后来因无心之失落,被囚流沙河中,依然能在孤独中坚守,等到唐僧到来分开苦海。
要知道在流沙河的那些年,沙僧不但忍饥受饿,无人问津,每七天还要经受一场飞剑穿胸的严刑。
这种生活,和天宫的热闹比较,切实其实便是生不如去世的煎熬。
想来,在每个孤独的夜晚,躺在冰冷的河水里,抚摸着胸前的伤口,沙僧也会有寂寞难耐的时候。
但是,终极他还是选择了内化。
由于,孤独本便是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态。
《百年孤独》中说:
生命从来未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
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发展、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落败……
直到末了的末了,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不得不承认,成熟跟孤独是成正比的。
人生有些路,只能自己走;有一些事,须要自己扛。
沙僧并非不怕孤独,而是他明白,能吃得了孤独的苦,才能造诣自己。
后来我们知道,沙僧终于造诣了自己。
他现在的名字,叫金身罗汉。
▽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你迟早会明白,苦难,是一种折磨,也是一种磨练。
成年人的天下,每个人都在生活的苦楚中,雕琢前行。
与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