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郑智化愤怒被乱改歌词
中国台湾歌手郑智化愤怒了,由于在“浪姐3”里,王心凌和阿娇、阿Sa、张天爱、吴谨言翻唱他的原创歌曲《星星点灯》,里面的多句歌词被“乱改”。
原歌词“现在的一片天,是肮脏的一片天,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再也看不见”被改为了“现在的一片天,是晴朗的一片天,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总是看得见”。
对此,郑智化发微博表示:“震荡、愤怒和遗憾”。
站在郑智化的态度上来看,自己写的歌词被这样乱改,当然是愤怒的。这样一改,原歌词要表达的意境就完备颠倒了。从“肮脏”变成了“晴朗”,从“看不见”变成了“看得见”。对付任何一位有底线的创作者来说,都是不能容忍的。
有人会为之辩白,以为根据场合的不同,修正歌词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如果真的以为歌词在特定的场合不合时宜,不用这首歌便是了,为什么要把歌词给改了呢?作为财大气粗的芒果台,肯定不差再买一首歌版权的钱,为什么要搞得现在这么不体面呢?
有人可能会以为这并没有什么,一首歌而已。
可如果只是那些嘻嘻哈哈的“口水歌”,确实没什么,但这首《星星点灯》,是郑智化写给迷茫和低谷期间的人们的励志歌曲。
现在的一片天 是肮脏的一片天
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再也看不见
这两句描写的是在城市之中,天空被污染,连星光都看不到的情景。这样的情景衬托出主人公心情的低落和处境的可悲,但便是在这样的困境之下,郑智化依然勉励着大家:
星星点灯 照亮我的家门
让迷失落的孩子找到来时的路
星星点灯 照亮我的出路
用一点光 温暖孩子的心
如果像现在改的歌词,那么天空晴朗,星光残酷,后面的勉励就显得“无病呻吟”。
郑智化是一个对自己的歌非常讲究的人,这种讲究,以至于某一首歌只能在特定的场合唱。比如他曾经参加一个综艺,主持人嘻嘻哈哈问他,要不要唱《别哭,我最爱的人》,被他谢绝,他说,这是一首很悲哀和严明的歌,不适宜这个场合。
可以看得出,郑智化不是一个“随便”的歌手。作为上个世纪80、90年代,中国台湾乐坛“红极一时”的人,他的歌除了浅吟低唱的爱情,还有更多针砭时弊,意义深刻的主题。
和《星星点灯》比较起来,他最猛的一首歌,不要说放到现在,便是在当时,也险些每一句歌词都是“违禁词”。
这便是引起过轩然大波和坊间谣传的《大国民》。
2、
郑智化最猛的一首歌
1993年10月5日,郑智化揭橥了专辑《落泪的戏子》,个中有一首歌叫做《大国民》。这首歌的歌词放到现在来看,让民气惊肉跳。
为了能够让大家更直不雅观地感想熏染到,我也顾不得“尺度大”了,选取几段特殊锐利地展示一下:
伟大的工程要建三百年
区区的小事 六年国建
小小的“岛” 肮脏的台北
贪官污吏 一手遮天
俏丽的谎话 说过多少遍
说来说去 从来没实现
宣扬的口号 说大家都有钱
贫富的差距 假装没瞥见
这不再是个适宜年夜大好人住的岛
礼义廉耻没有钞票主要
这不再是个适宜穷汉住的岛
一辈子辛劳连个屋子都买不到
嗨嗬嗨嗬嗨嗬嗨嗬嗨嗬嗨嗬
大家辛劳啦
……
向钱看
十亿公民九亿商
还有一亿在不雅观望
伟大的祖国招招手
中国中国一定强
这不再是个适宜年夜大好人住的岛
礼义廉耻没有钞票主要
这不再是个适宜穷汉住的岛
一辈子的辛劳连个屋子都买不到
这不再是个强人统治下的岛
生存和面子问题哪个主要
这不再是个来日诰日会更好的岛
何去何从两千万同胞
这首歌,写的是90年代中国台湾的现状。有人说,这首歌的“说话之激烈,戳穿之直白,批驳之尖锐,乃至可以和鲁迅师长西席当年的杂文《“友邦惊诧”论》相提并论。”
确实,当时的中国台湾经济发展迅猛,被列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高速发展的经济让当局志得意满,但是,却对民间的疾苦熟视无睹。
这个期间的郑智化,还写过多首鞭笞时弊的锐利歌曲。
比如《老幺的故事》。
1984,台湾海山煤矿发生严重矿难,72名矿工被深埋井下罹难。可当时的台湾媒体“大事化小”,宣布的都是台当局高官“关怀煤矿灾害”之类的通稿。郑智化看不下去,他拄动手杖到矿难现场,与矿工家庭同吃同住一个月,理解他们的真实处境,写下了这首歌。
玄色的煤渣 白色的雾
阿爸在坑里不断地挖 养活我们这一家
骄纵的老幺 倔强的我
命运是什么我不懂 都邑才有我的梦
纠缠的房屋 纯挚的心
坑里的宝藏不再有 为何我们不搬走
沈淀的悸动 醉人的酒
阿爸的嘴角喃喃地说 这里才有老朋友
通往坑口的那一条路 不是人生的唯一的方向
晨曦中模糊的脚步声 已忘了末了的一次作别
谁说宠坏的孩子不哭 就在悲剧发生的那一瞬间
泪水叫嚣唤不回 阿爸在淹没的矿坑里面
淹没的矿坑它淹没了我的梦 淹没的矿坑淹没多少笑颜
点火的纸钱在狂风中乱飞 过去的回顾抹不去的伤痕
……
比如《阿飞他的那个女人》。
随着中国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脚步也在加快,许多失落去地皮和生存的村落民只能背井离乡来到城市讨生活。可是在残酷的城市里,他们没有技能和本钱,每每只能沦为社会底层,为了生存出卖肃静……
阿飞和他的那个女人
离开家乡在台北混了几年
阿飞曾有满腹的空想
事到如今依然一事无成
阿飞开始学会埋怨
开始厌倦身边所有的统统
阿飞每次生气的时候
那个女人显得特殊可怜
这样的日子一天一天
阿飞花掉身上仅有的钱
阿飞付不起房租买不起烟
用饭饮酒都靠那个女人
阿飞和他的那个女人
为了生存到酒廊陪酒赢利
活在这个现实的天下
难免要学会放弃一点肃静
……
在盛行歌曲都被男欢女爱主题霸占的时候,郑智化这一类的歌手,的确属于异类。他们不仅仅是把歌曲当作娱乐的工具,更是表达人文关怀,抒发社会空想的“匕首与标枪”。
这样的歌曲,你要把它们的歌词改成一片“形势大好”,不以为是对这些作品的轻渎吗?
当年海明威在看到改编的电影《老人与海》之后,说了一句话:“这是在给我的啤酒里面掺尿”。
想必郑智化此刻的心情,也可以用这句话来形容。
3、
请留给他们末了尊重和肃静
艺术不只只能用来娱乐,艺术还有更多宝贵的代价。
前几天喷鼻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在庆祝晚会上,压轴的歌曲当仁不让的是那首《东方之珠》。
在这样的场合,你想不出还有其余一首歌能够比《东方之珠》更为得当,看看这些歌词,你就能深深感想熏染到历史的沧桑,家国的悲欢。
船儿弯弯入海港
转头望望 沧海茫茫
东方之珠 拥抱着我
让我温暖你那苍凉的胸膛
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
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肃静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请别忘却我永久不变黄色的脸
喷鼻香港出过多少明星?出过多少首随处颂扬的歌曲?但为什么没有一首歌能够替代《东方之珠》呢?这便是由于罗大佑在写下这首歌的时候,饱含着对喷鼻香港命运的感叹,对国耻家恨的痛惜,对民族同胞的温情……
这些元素加在一起,才有了《东方之珠》这首歌独特的历史厚重感,才能让所有中华儿女为之共情。
这便是艺术改名贵的代价。
罗大佑和郑智化,是中国乐坛难得的两位,能够超脱娱乐,给作品更多人文关怀、社会思考的歌手。
只管在“娱乐当道”,“流量至上”的年代,在艺术家对权势和成本双重屈膝降服佩服的年代,这样须要思考作品彷佛是有些过期了。但请不要随意修改歌词,把作品搞得面孔全非,这是给他们末了的尊重和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