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作为一个美食爱好者,我自然品尝过许多地方的美食啦!例如:北京的烤鸭,云南的过桥米线,山西的刀削面,四川的川菜……从宴会上的正餐大菜,再到街头村边的风味小吃,可谓是数不胜数。

  可我最喜欢的一道美食却是天津的名小吃——冰糖葫芦。也许,有人会问:那些冰糖葫芦有什么好吃的?比起那些形形色色的大餐可差多了!但是,今天我就要反驳一下你们的偏见了。

冰糖葫芦作文600字 知识百科

  提起这小吃的来历,还与贵妃有关系呢!宋昭熙年间,皇帝最宠爱的黄贵妃病了,她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皆无效果。皇帝见爱妃日见憔悴,整日愁眉不展,只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吃用冰糖和山楂煎熬出来的五至十枚,不出半月准好。”大家开始时半信半疑,贵妃按此方法服后,果然如期病愈了。后来,做法流传到民间,老百姓把它串起来卖,便成了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制作方法十分简单。制作冰糖葫芦需要材料:山楂20——25个、冰糖200克、水200克、竹签五支。

  准备好材料后,便是制作冰糖葫芦的方法了。首先,把山楂用竹签串起,晾干水分,再把冰糖和水煮到冰糖融化。糖浆熬好后,用勺子均匀地淋在山楂上,晾干即可食用。

  我在一天,有幸吃到了冰糖葫芦。刚揭开保鲜膜时,我被冰糖葫芦的外形给迷住了,一个个红通通的山楂披着红色的大衣串在竹签上,像一串小灯笼似的,又像小姑娘涨红了可爱的脸庞。糖浆粘稠稠的,犹如一层红色的玻璃。

  我轻轻地咬破那透明的糖衣,听见了糖衣清脆的破裂声。紧接着,一股甜丝丝的香气扑鼻而来,钻入了我的口腔。嘴里所咀嚼者的美食,甜中带酸,酸中带甜,令人流连忘返,令人心旷神怡,更令人回味无穷。

  冰糖葫芦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有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助消化的作用。

  我喜欢色、香、味、形俱全的冰糖葫芦。

  篇二:我的最爱——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初尝它只是单纯的甜,细尝它却裹着微微的酸,淡淡的涩。这种味道如同生活中的酸甜。——题记

  最初品到这种特殊的味道,是一个“燕儿叫,喜儿闹”的新春。以前总觉得糖葫芦甜得腻人,但在一群脸蛋红扑扑的“小天使”的带领下,我终于用自己舌尖触到了它的美妙滋味。红彤彤的山楂,草莓按个头大小排列穿在竹签子上,外面还裹着一层金黄的糖稀,色泽诱人,似乎想将所有的天真烂漫的笑容映衬在冰糖葫芦上。远远看去,每一串冰糖葫芦就像一根果实累累的树枝,等待着贪吃的孩子们来信手采摘。

  我微微舔一舔那金黄的外壳,只听“滋”的一声,那薄如蝉翼的外衣裂了开来。一口咬下那硕大鲜红的山里红(山楂),满嘴都是蜜一般的甜,香味荡漾;再来一口,却不是那味道,一种酸涩涩的味道刺激着味蕾,一齐涌上心头,我仿佛嗅到了山野的气息,那是一种生活的气息,眼前似乎浮现出那满山遍野的山里红拥挤着占满枝头的景象,耳畔好像飘着果农的欢声笑语。

  吃了这冰糖葫芦,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又甜、稍酸,略涩。一个冰糖葫芦下肚,让人如此回味无穷。这种味道,使我一下子想起了人生中的意义。

  人生不也如此吗?短短的几十年,但是人生在于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其中不仅有成功的欢笑,更有挫折的泪水,就像冰糖葫芦的变化多端的滋味,每一种都刻骨铭心。所以,不管是苦是累还是欢乐,当我们回首过去的人生时,就应该微笑来对付。

  要知道,每个充满意义的人生,都是经过努力而来的,就如同冰糖葫芦一样。

  篇三:冰糖葫芦

  在我们中国,有许多名吃,比如:南翔小龙蒸包、陕西凉皮、保定的驴肉火烧……可要问我最喜欢吃什么,那就是十分普通的冰糖葫芦。

  “糖葫芦好吃,糖葫芦好吃……”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带我出去玩,玩着玩着,我听到了这样的歌声,并且看到了卖糖葫芦的。那时我还不知道那是糖葫芦。所以就对妈妈说:“妈妈,妈妈,妈妈最好了,妈妈给晓晓买”葫芦兄弟”吧!”妈妈笑了笑,对我说:“孩子,那不是“葫芦兄弟”,那是冰糖葫芦!走,妈妈给你买去。”买来以后,我捏着两边就啃,开始照着中间啃。妈妈立刻叫住了我,对我说:“孩子,这样可就不淑女了!”我立刻闭上了嘴。妈妈说:“你从上往下吃,每吃到一个就先吸它的甜汁,你试试看!”

  我按照妈妈说的做,果然酸中带甜,好吃极了!

  当时我情不自禁的喊道:“这味道好极了!”我吃了一个又一个,当我要买第N个的时候,妈妈叫住了我,说:“吃太多对牙齿不好,如果想吃,明天再来买,不就行了吗!”我心想:如果牙齿坏了,就不能吃到这样的美味糖葫芦了。所以就乖乖地跟着妈妈回家了。

  直到现在,我一想起冰糖葫芦,还“口水直流三千尺”呢!

  

  篇四:冰糖葫芦

  小时候,在家玩耍时,听到卖糖葫芦的吆喝声,就缠着妈妈买着吃。有时候还偷偷地跟着卖糖葫芦的走街串巷。不是馋那糖葫芦,而是馋那悦耳的吆喝声。

  经常来我家门口叫卖的是个老北京,一家子都是卖糖葫芦的。据他讲,他爷爷在清朝那会儿就卖糖葫芦。

  所以,他的糖葫芦绝对正宗,到底是不是无从考证。但他一口悦耳的吆喝声,让我深信不疑。那会儿我还小,还不懂什么叫正宗不正宗,判断的唯一标准就是谁吆喝得好听就买谁的吃。

  于是,我跟这个老北京混了个脸熟。那一段日子,只要他经过我家的门口,他的身后就会跟着一个和他一起扯着嗓子吆喝的5岁小破孩儿。

  老北京很喜欢我,每天收摊儿前都会给我一串糖葫芦作为报酬。有一次,他摸着我的脑袋说:“多好的孩子啊!以后真成了卖糖葫芦的,就毁喽!”年幼的我不懂这些话的意思。于是认真地望着卖糖葫芦的说:“赶明儿我一准儿干这个。”老北京笑笑不语。

  15年后,我长成20岁的大小伙儿。那个卖糖葫芦的老北京再也见不到了。我每天都在为人生的前途奔波,现在的理想是当个白领,再也不想小时候卖糖葫芦的事了。那悦耳的吆喝声也随着时代变迁被遗忘得干干净净。

  终于,在一次春节的庙会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又看到了那个陌生又熟悉的身影。虽然15年过去了,老北京的模样依然没变。我跑上前去和他打招呼,向他比划15年前那个小破孩儿。

  他惊异地望着我,然后慈祥地笑了,像发现了一个旧梦。他递给了我一串糖葫芦。“提前付你的工资,像当年一样跟我吆喝。”我仿佛又找到了自己的童年,然后我突然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张不开口,原地呆了半天。那太丢人了,我已经是个20岁的青年了。

  老北京笑了笑说:“怕了,我就知道。还是那句话,‘多好的孩子啊!以后真成了卖糖葫芦的,就毁喽!’”然后,他一个人吆喝开了。

  冰——糖——葫芦……

  葫芦——冰——糖……

  那悦耳的吆喝声悠悠扬扬进入我的脑海,像一缕残梦——胡同深处、四合院、门墩儿——小破孩儿——妈妈……一股热浪敲击我的心房,终于我抛开一切,敞开喉咙——

  冰——糖——葫芦……

  葫芦——冰——糖……

  吆喝,老北京的符号,有着老北京淳厚的味道。时代变迁,但北京那如歌的吆喝声却穿过岁月飘向2008,到那时候,让世界友人都来听听地道的吆喝,品尝这醉人的京韵吧——

  冰——糖——葫芦……

  葫芦——冰——糖……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冰糖葫芦作文600字》的全部内容,更多高一作文精彩内容,请关注熊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