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不都热西提为讲述自己修路的故事。
(视频截图)

冬至过后,气温降到了零下23摄氏度旁边。
在三道岭镇西河北路一处平房院内,阿不都热西提和孙子凯迪尔旦·艾合买提江正往三轮车上装运铁锹等工具。
本日,放假在家的孙子要和他一起去修路。

七旬白叟义务修路29年 汽车知识

凯迪尔旦今年17岁,是哈密师范中等职业技能学院的一名高三学生。
他说,从自己能扛得动铁锹起,就常常随着爷爷一起去干活。

阿不都热西提和孙子凯迪尔旦从家里出发前往老南泉方向修路。
(视频截图)

寒风中,爷孙俩开着电动三轮车一起往老南泉方向行驶,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成为道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老南泉位于三道岭镇以南4公里处。
30多年前,这里曾是三道岭矿区的中央区,随着生活区及矿区各单位相继迁址,现在这里仅居住着100多户人家。
5年前,阿不都热西提一家也从这里搬到了镇上居住。

在老南泉,有一条长约1公里的柏油马路,以前车来车往十分繁忙,现在还有一些货车及当地居民从这里经由。
但这条路坑洼不平,颠簸难行。
1993年,阿不都热西提退休后,主动承担起这段道路的养护事情。
冬去春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他一贯风雨无阻。

阿不都热西提和孙子凯迪尔旦一起修路。
(视频截图)

阿不都热西提见告,自己于1946年出生在喀什地区伽师县屯子,父母去世得早,是党和政府给了他稳定事情,让他过上了现在的好生活。
他一贯想着回报社会,报答党的恩典。
这些年,他坚持责任修路,并拿出积蓄置办各种工具,从手推车到电动三轮车,从铁锹到镐头。
3年前,骑了20多年的三轮车也走不动了,他又换了一辆新的。
“有的人说,阿布都,你是个精力病,4000多块钱买的新车就在这个地方拉土,脏得很。
我便是要坚持修路,坚持做好事,我高兴得很。

阿不都热西提与老邻居们在一起谈天。
(视频截图)

现在,阿不都热西提一家虽已不在老南泉居住,可隔上一两天,他还是要骑着三轮车过去,和老邻居们叙叙旧、聊谈天,也来看看这条路有没有须要修补的地方。

南泉社区居民萧学怀说:“不管是刮风下雨,早上都能瞥见他,骑着小摩托车弄点土,路上有坑就垫上。
年夜大好人,真是个年夜大好人。

退休不褪色,余热映初心。
今年7月,阿不都热西提·热衣木被付与“第五届哈密市道德模范”名誉称号。
名誉的背后,是一名普通退休职工用20余年的韶光,把初心变成了恒心,把义务化为行动,一贯在坚持做一件为百姓造福的好事。

江彤霞、李瀚麒、杨明

来源: 哈密零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