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表明,溢利增长紧张缘故原由是公司并购物业项目而产生的业务合并收益增长,及公司毛利率的提升。

实在,从去年开始,融创成为市场上当之无愧的“主角”,从囤地扩展到大手笔收购,许多市场人士惊异——孙宏斌又以熟习的节奏杀回来了?

融创上半年净利预增约15倍 孙宏斌的顺驰之魂  第1张

顺驰虽然早就丢了,“顺驰之魂”彷佛又一次在孙宏斌心中燃起。

黄博阳/文(选自“大咖财经”)

在浩瀚地产大佬中,孙宏斌绝对算得上是一个“传奇”。
从激进猖獗的顺驰时期,再到东山再起的融创时期,他曾一度被认为“镇静了许多”。

进入2016年,融创开始在各大城市大规模拿地,加速扩展。
为此,标普曾将融创中国列入负面信用不雅观察名单,并指出,在大规模收购地皮及扩展非核心业务之后,融创的财务杠杆可能进一步恶化。

2017年以来,融创再度发力“脱手非凡”,先后斥巨资收购乐视网、乐视影业、乐视致新部分股权,随后又接盘了万达文旅、酒店项目,还拿下了金科股份、北京链家、北京融智瑞峰、成都联创融锦、上海隆视、天津星耀、重庆华城富丽等多个项目的股权。

“并购狂人”的回归

今年3月28日,融创中国在喷鼻香港举行2016年度古迹会。
虽然融创2016年的发卖额同比增长了120%,董事长孙宏斌却表示:“去年我们就说过,这一轮调控的严厉性将超出想象,影响会非常深刻,长远来看我们对这个行业是悲观的。

当时他指出,融创今年的策略是像往年一样加快周转,该卖的时候就卖,买地则丝毫不纠结,该放弃就放弃,“现在还买地的不知道什么逻辑。

而现在回过分去看,孙宏斌的这句话实在就说了一半。
所谓的“不拿地”指的是不通过招拍挂拿地。
今年7月份,一份和万达的联合公告就让融创得到了靠近5900万平方米的地皮储备。

事实上,今年来融创超过97%的地皮建筑面积都是通过并购而来。

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2017上半年品牌房企发卖古迹排行榜》报告显示,截至6月30日,发卖额超过50亿的企业达到126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家,发卖额共计36220亿元,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2%。
融创的发卖额在榜单上也迈入千亿级别,虽然和碧桂园、万科尚有间隔,但也与绿地、保利、中海等并驾齐驱。

不久前,上海菩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凯曾对媒体表示,房企今年开启了规模竞赛,在地皮价格高居不下、供应趋于紧张、各地严守量价调控的情状下,想要在这“此消彼长”式的竞赛中站稳强者姿态,唯一的办法就只剩下并购了。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融创总资产为2932亿元,增长153.9%,手持现金698亿元,较2015年底的271亿元提升158%——2017年初时,融创这部并购机器可谓“满油上路”:

1月13日,融创以共计150.41亿元的资金计策入股乐视系;

5月12日,融创间接以全资附属公司天津融创作为买方,拟向昆明星耀收购天津星耀80%股权及债权,代价合计约102.54亿元;

7月19日,融创房地产集团宣告以438.44亿元收购万达集团的十三个文旅项目91%的股权

8月11日,融创房地产集团旗下子公司创海(深圳)房地产有限公司已经完成对鹤山市广弘房地产有限公司50%股权的收购……

年初的近700亿不仅花完了,还超了。
实际上从2016年开始,孙宏斌就陆续进行了接盘遐想控股的地产、争夺金科的控股权、入股链家等一系列成本操作。

据不完备统计,融创近两年对外并购耗资超过1300亿,乃至有可能超过其2016整年的发卖总额。

“顺驰之魂”再燃

还是3月时的古迹会,孙宏斌曾几次再三对股东们说,“(房地产)这个行业规模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没利润的话。

融创财报显示,从2012年开始的5年来,公司的发卖额从356亿元开始一起年夜进,到2016年翻了4倍多。
但其利润率却从25.8%的水平一起低落降到13.7%,险些一半。
今年又在做规模的道路上勇猛精进。

人们又一次看到了昔日熟习的影子。
90年代,孙宏斌在结束了从“里面”出来之后,开办了房地产公司,从天津起身不断扩展,成为名盛一时的顺驰地产。

实在,当年顺驰的企业风格与本日的融创极其相似,总结起来便是一个字,快。

昔日的顺驰虽掷百亿买地,但购地款的支付韶光都不一样,完备可以先后错开。
一旦地得手,孙宏斌只有一个哀求——快:快速发卖、闪电回款、火速开工;

融创的快则表示在决策的制订连忙极快,一名融创前员工这样评价孙宏斌,他曾经任职于一家以稳健著称的地产商,在进入融创后对付这家公司能够在不敷一个星期之内完成一笔二手项目交易瞠目结舌。
除此之外,融创的团队也以发卖见长、“狼性”有名,目的依旧是回款要快、要快、快。

一度,当顺驰转让给路劲地产之后,孙宏斌一度变得谦逊稳行。
本日的他依旧谦逊低调,露面和对外直接发声的次数仍旧很少,更很少见到他纵论市场走势,不像很多人身兼企业家和评论者双重身份。

融创没有在2014年的“白银时期”过度纠结,随着房地产市场从地域到企业都涌现了明显分解,新一轮洗牌逐渐开始,当年像顺驰一样的勇猛风格在此时显得必要而又危险。

或许,当乐视的白衣骑士以及做万达的接盘侠,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罢了,并不是这位“并购狂人”所在意的。

2003年,孙宏斌在某次会议上揭橥演讲:开始东拉西扯说了一段有用没用的话之后,忽然话锋一转,语出惊人的表示:“顺驰今年发卖额要达到40亿元,我们的中长期计策是要做全国第一。
”然后他看着王石说道:“也便是要超过在座诸位,包括王总”。

本日,警示“小心风险”的王石由于各种缘故原由,正在主动“淡出”房地产的舞台,而在融创具有绝对话语权的孙宏斌,故事还在连续。
昔日“第一”的野心本日也能在融创的身上看到。

作为察看犹豫者,但愿再度重返极速提高轨道上的孙宏斌,不再让顺驰的故事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