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你问我,幸福是什么?我想悄悄见告你,幸福是首歌。嘿嘹嘹啰,嘿嘹嘹啰,嘿幸福嘹嘹啰……”12月25日上午,从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党群做事中央文体活动室里传出悠扬的歌声,音乐人、社区志愿者赵羽拨动手中的铜鼓琴,和社区各族群众再次唱起这首极具地方特色的歌曲《幸福嘹嘹啰》。
就在十多天前,在同一个地方,习近平总布告饶有兴致地不雅观看社区居民习练书法、合唱民歌,同大家亲切互换。当时合唱的民歌是《幸福嘹嘹啰》,歌曲的创作者赵羽也在现场弹奏着铜鼓琴,与社区居民共同歌唱。
“一到广西,就想起山歌了。”总布告亲切地对大家说,“广西少数民族兄弟姐妹阳光激情亲切、多才多艺。”
回忆当时唱歌的情景,赵羽仍激动不已。他还向习近平总布告先容了自己所弹奏的铜鼓琴“威吉”,在壮语中是“探求知音”的意思,他希望弹出更多与时俱进的民族音乐,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广西故事,让更多人爱上广西。
心中的歌,唱给总布告听。良庆区是“中国嘹啰山歌之乡”,能歌善舞的各族群众以歌传情,唱响美好新时期。在这首歌的背后,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故事还要从这首歌的创作者赵羽讲起。
音乐人、社区志愿者赵羽和社区各族群众唱起《幸福嘹嘹啰》 叶子榕 摄
赵羽是一名生活在广西的满族人,多年来一贯致力于民族音乐的创作,走遍了广西的山山水水,网络了上千首原生态山歌。“五六年前,我在良庆区南晓镇中央学校、那马镇坛良村落坛板坡等地采风时,‘嘹啰’声声的悠扬旋律一下子捉住了我的心。”提起这段经历,赵羽仍影象犹新——
南晓镇中央学校里,身穿民族衣饰的孩子们童声合唱,荡涤心灵;坛板坡大榕树下,几位老人围坐谈笑,倚树而歌。节奏明快、歌词朴实的嘹啰山歌令赵羽如痴如醉。
“一位上了年纪的歌者看出了我对山歌的热爱,激情亲切地说:‘阿弟,我教你!
’只见他在烟纸上写下歌词,一字一句地教我唱。”时至今日,大家发自内心歌唱幸福生活的样子容貌,仍清晰地镌刻在赵羽的脑海中。
“这一香烟纸里,写下了什么?”问。
“便是‘嘹’‘啰’。这是一种衬腔,是壮族公民独占的‘诗和远方’的浪漫,为我的音乐创作带来了灵感。”赵羽说。
良庆壮族嘹啰山歌是一种传唱千年、曲调幽美的壮族山歌 叶子榕 摄
良庆壮族嘹啰山歌是一种传唱千年、曲调幽美的壮族山歌,以二人对唱或多人对唱为主。在歌唱的首、中、尾部反复涌现“嘹”“啰”的衬腔,以此加强歌曲的表现力,是壮族民众“以歌传情、以歌会友”的民间艺术形式。
“每到壮族传统节日及婚嫁、生日寿宴等活动,唱起嘹啰山歌是必不可少的节目。遇上村落里办喜事,能约请到嘹啰山歌队演出,那便是老百姓最时尚、最体面、最风光的事。”嘹啰山歌资深歌手班继联见告。
内容丰富的嘹啰山歌,既是牵起男女姻缘的“月老红线”,又是尊老爱幼、邻里和蔼的“道德准绳”,还是传授生活生产知识的“百科全书”,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当地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回到事情室,赵羽将所见所闻化作一个个音符,为这一古老山歌注入了新鲜活力,一首《幸福嘹嘹啰》从他的指尖流淌出来。
当“幸福”与“嘹啰”相遇,古老山歌文化与当代盛行音乐相交融,让民族文化在传承中绽放光彩。
“嘹啰山歌源远流长、千年流韵。”良庆区文化馆馆长周思羽先容,“我们正通过举办民俗文化旅游节、非遗研学营等办法推动嘹啰山歌进校园、进社区、进商圈,并约请全国各地的精良音乐家共同创作新作品,创新性保护传承这一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嘹啰山歌越唱越响亮。”
“我唱过扬帆出海的船歌,我唱过开满茶花的山坡;我唱过壮美的家园,我唱过新时期追梦的中国。嘿嘹嘹啰,嘿嘹嘹啰,嘿幸福嘹嘹啰……”12月27日晚,“幸福嘹嘹啰”2024年南宁市迎新文化惠民演出举行,在赵羽、“新一代刘三姐”陈春燕的领唱下,蟠龙社区各族群众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在欢快的气氛中欢迎新的一年,展望更加幸福的未来。
“幸福是什么?”看着其乐融融的景象,不禁发问。
蟠龙社区居民在事情之余参加社区活动,一起舞蹈唱歌 叶子榕 摄
“好日子每天都放在歌里过。我们一起唱歌舞蹈、老有所乐,每天都过得愉快快乐。”社区居民、新光合唱团副团长何继荣说。
“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我们在事情之余参加社区活动,一起唱歌舞蹈、结交新朋友,大家互帮互助,觉得挺幸福的。”壮族小伙黄朝敢有感而发。
“生活在这个融洽的社区,常常参加丰富的文化活动,我的晚年生活很幸福。”73岁的仫佬族居民覃谟嵩眼中满是笑意。
蟠龙社区居民上扬的嘴角、闪闪发光的眼睛、激情亲切洋溢的歌声,都透露着满满的幸福。
“壮家生来爱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声声伴酒喝,春夏秋冬都快乐。嘿嘹嘹啰,嘿嘹嘹啰,嘿幸福嘹嘹啰……”
“幸福,都在歌里了。”在居民洋溢的笑颜中,找到了答案。
( 吴海珍 王海云 尹海明 韦静 /文 叶子榕/图 汤洁葵 黄登 谢永满 凌鹏 陆思彤 冼慧莹 李宛珊 苏禹 /视频)
编辑:庞丽娜
值班编审: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