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时节,山花烂漫,凤凰县禾库镇座座山头,烂漫的白色野樱桃花,竞相开放。
高山台地的山洼间,是苗族聚拢的禾库镇易地扶贫迁居安置区——全省最大的易地扶贫迁居安置区,924户、4784人,全部为苗族同胞。
安置区南部的家当园内的三楼,缝纫机迁徙改变发出的响声,清脆悦耳。

理边、折半、缝制,所有步骤一气呵成,10秒韶光,苗家姑娘龙建琴,就缝制好一个衣袖边。
去年在东莞一家服装厂,从事缝纫事情的她,今年一上岗就成了车间里的“老师傅”。

凤凰县苗岭缝纫机高速转起 汽车知识

3月4日下午3时20分,来到禾库镇易地扶贫迁居安置区家当园内的凤凰同康民族衣饰有限公司采访,创造这里早已进入繁忙时节。

“由于疫情的缘故原由,公司原来1月20日要交货的18万件格子衫被耽搁了,3月2日,所有防护物资到位后,我们就复工生产,加紧赶工。
”总经理张慧云说。

来自禾库镇德榜村落的车间主任龙金福,穿梭在各个岗位,时时时辅导一下不太闇练的职员。
在品检区,龙金福的妻子石万喷鼻香,正负责比对检讨缝制好的衣服。

“我20年前就到浙江打工,成了服装厂的中坚力量;去年5月我回来探亲,被请到这里当起培训师,今年我爱人也来这里上班了。
”提及这些,这位淳厚的苗家男人不禁笑起来。

“他到家乡上班我就随着来了,两个人一起能更好照顾家里,开销还小些,我们公司有500台缝纫机,还有很多员工会陆续到岗,都是他当师傅。
”石万喷鼻香指着一旁的龙金福插话道。

在准备离开的时候,又有10多位穿着苗族服装的妇女向厂区走去。
“这个扶贫车间开得及时,办理了易地扶贫迁居安置区村落民的就业大问题,方便了迁居户在家门口就业。
三层楼的厂房,总面积达1.7万多平方米;二楼正在筹办口罩车间,生产容许证已办好,设备正在运输过程中,很快就可投入生产。
”禾库镇镇长龙平智见告。
( 向莉君 通讯员 麻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