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在广州、上海、成都等地,都涌现了不同形式的以二手商品、闲置物品为“核心”的公益慈善平台,探索将来自企业和个人的捐赠出售,所得款项除了保障公益机构自我可持续发展外,盈余全部用于反哺公益慈善领域的模式,摸索在社会公共做事领域公益与商业结合、慈善救助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创新之路。
今年7月、8月,由成都邑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央主导引进,接力公益&善淘慈善商店首次走出上海,落地成都,连开两店。
这种听上去“很新”的慈善公益模式,如何走进成都?
特殊的商店,特殊的员工
在成都邑成华区二仙桥街道下涧槽社区的“邻里月台”,一家不大的商店内,服装、生活用品、数码家电等琳琅满目。进入商店后才创造,店里的商品价格均低于市场价,仔细看,部分商品或许会有明显的利用痕迹。缘故原由是——这些商品都来自于爱心企业和个人的闲置捐赠。
接力公益&善淘慈善商店
这是接力公益&善淘慈善商店(以下简称“善淘慈善商店”)落地成都后的第一家店。今年7月1日,善淘慈善商店成都首店落地成华区“邻里月台”。8月1日,成都二店落地天府社创中央。
“刚刚开业5个月,每个月业务额不等,店里最大的本钱是人力和园地用度,目前基本能保持平衡。”杨丹是善淘慈善商店“邻里月台”店的店长。今年上半年,杨丹从上海来到成都,职业发展方向瞄准了环保公益、可持续发展这一大类,恰好看到善淘慈善商店招聘信息。“在上海的时候就打仗过不少慈善商店,以为这种发展模式和个人的发展方向比较靠近。”
据理解,目前,善淘成都团队有6名成员,个中部分员工或员工家属为残障人士。
幼年时因病损失听力的小郑,是善淘天府社创店的员工。通过残联官方微信"大众年夜众号理解和加入了善淘后,紧张卖力拍照、修图和商品文案。在善淘慈善商店的微信群里,小郑会存心地给每一件商品写推举语。
同时,小郑也有一双巧手,“失落去”一只眼睛的玩偶小熊,在他的手里,被改造成了一个帅气的墨镜小熊。手绘的鼠标垫,废物改造出的熊猫、金鱼,也各有特色。
慈善商店里,全新未拆封的产品,一样平常以市场价的三到七折价格出售,紧张以电子数码产品、家居用品、母婴用品等为主。这些商品,多来自社会爱心企业捐赠,数量不等。而居民个人捐赠的闲置物品,则险些为“孤品”,“卖完就没有了,就像是在等待有缘人。”杨丹说,小饰品、数据线、小家电等商品很受欢迎。
11月30日,一位女士带来自家的闲置物品,置换了两件衣服,“上次途经时我就看到了,特意拿来换的。”这名女士说。“有极少部分捐赠衣物,品相不大好,不适宜上架,但确实还能穿。”杨丹阐明说,这类分外物品不做发卖处理,确有须要的居民可以用其他闲置物品置换,“虽然这类情形很少,也不是善淘的主营模式,但可以向大家宣扬减少摧残浪费蹂躏的环保理念,也很故意义。”
善淘是什么?又能做什么?
善淘慈善商店,前身是上线于2011年的、海内第一家线上慈善商店——善淘网。2017年,善淘Buy42正式在上海落地实体店,也是海内首个O2O慈善商店品牌。5年韶光,善淘在上海开设14家门店,成为连锁慈善商店品牌。
善淘做什么?据理解,该品牌鼓励人们将闲置物品捐赠义卖,所得用于为那些生活中正遭遇寻衅的分外人士供应可持续的、有肃静的事情岗位。同时创造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公益空间,无论是捐赠、购买或是担当志愿者,都是在参与公益。
企业以捐赠实物产品的办法,可以办理积压库存,同时为社会公益贡献力量,乃至还可以享受到捐赠抵扣税收的优惠政策。个人捐赠闲置物品,既腾出了空间,也避免了资源摧残浪费蹂躏和环境污染。购买者以更低廉的价格购买到了须要的物品。就业困难群体得到了事情机会和稳定的收入,更主要的是,用自己的劳动赢得了认可和尊重。
在上述根本上,慈善商店若能实现盈利,其收入可以用作更多的公益奇迹,或者用于社区公益活动项目资金。而慈善商店的“店员”,也可以是“捐”出韶光精力的志愿者——可以说是一“店”多得。
上海聚善慈善超市主理人余诗瑶举了一个在实际运营中碰着的案例:一家从事慈善教诲的公益组织,吸收到一家企业捐赠的大批袜子,“总不能给每一个孩子发袜子吧?他们更须要的是教诲资源和机会。”余诗瑶阐明说,公益组织与善淘互助,将袜子义卖变现,再将资金用于帮扶困难学生,购买更须要和得当的资源。
善淘域名“Buy42”意为“Buy for two”,个中“for two”指的是for you and someone special,意思是用助人的心态来购买商品,帮助陷入困境的人们,也快乐自己。
接力公益&善淘慈善商店
从上海到成都,一次公益模式的“碰撞”
走出上海的第一座城市,善淘为什么选择成都?上海聚善慈善超市(即善淘慈善商店注册名)主理人之一蒋抒洁曾在接管采访时表示,与其说是善淘选择了成都,不如说是成都收受接管了善淘。
个中一个缘故原由是——2008年之后,成都逐渐发展为一座公益之城。成都也是最早从行政制度上认定社会企业、鼓励自我造血的城市。
邻里月台区域总监李文搏阐明说,爱有戏之以是主导引进“善淘”项目落地成都,除了项目本身优质外,善淘与邻里月台的社区做事理念是契合的。
邻里月台,是二仙桥街道办与爱有戏“资源置换做事”的互助模式。街道以每年“一元钱”的价格,将闲置公共空间“租赁”给爱有戏运营,而爱有戏则供应无偿的社区公益类活动,且每年供应5%社区基金捐赠,目的是让空间“活起来”,真正成为社区居民的活动空间。
目前,“邻里月台”已引入社会组织100余家,设置社区图书馆、阅读区、社群格子铺、儿童早教及笨爸爸父性教诲空间、咖啡茶会区、共享戏院等,开展包括便民做事、演出、社区教诲、环保、运动、青少年活动、各种事情坊等。
“目前发卖的产品,以企业捐赠为主,大约占90%。”杨丹说,这得益于上海善淘运营多年的良好资源根本,纵然在开业之初,商店也不至于“无货可卖”。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能接管捐赠闲置物品做公益、购买二手物品而不一定要全新等环保理念,善淘开始有了本地的链接和延伸。
“目前,成都本地的捐赠企业,有美妆、日化等种别。”杨丹说。而个人捐赠,则多来自于周围的社区居民。“尤其是一些年长的女性居民。”杨丹说,例如,社区居民冷姨妈就多次给店里送过小玩偶、自己动手体例的手工串珠等等。
接力公益&善淘慈善商店
从实体到线上,慈善商店的成都探索
提到“慈善商店”,更为熟知的模式,是为办理社会困难群众临时或者长期生活困难,有针对性地召募和发放米面粮油等社会捐助或社会救助。
近年来,成都的部分社会企业、团体、社区,也在经营闲置物品置换的慈善商店方面做过一些探索。
据媒体宣布,早在2014年9月,成都某俱乐部就在一大型卖场发起过“慈善商店”,通过出售会员捐赠的爱心物品,将发卖收入全部用于帮助穷苦山区。该俱乐部表示不与慈善机构互助,但承诺做到公开公示。同时,虽然卖场仅象征性地收取了少量场租用度,但员工人为、税收问题,以及仅局限于会员内部捐赠的经营模式,遭受质疑。
2021年1月,位于成都邑金牛区红花南路的“闲品再生”慈善商店,遭遇了业务15个月的最大“挫折”——房租到期。
发起人陈天亮,是一家环保企业的卖力人,同时,这也是一家经由认证的、具有公益属性的社会企业,企业在成都主城区的600多个小区,投放了近800个“蓝箱子”,紧张是吸收旧电池、旧手机等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回收产品多起来后,陈天亮萌生了开二手商品店的想法,将还能利用的物品出售、进行循环利用,同时,也能更好地宣扬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2019年9月30日,在所在社区的支持下,“闲品再生”公益商店开业。在经历了前三个月月均业务额过万后,陷入瓶颈。究其缘故原由,是由于“货源”单一。“蓝箱子”回收物多为衣物书本,对这种“免费捐赠、有偿出售”的模式不理解的市民,很难有捐赠意愿。
陈天亮说,开业之初,货品充足,企业仓库有一批品质比较好的二手商品,又发动身边的亲戚朋友捐赠了一些,代价和品相都不错,以是买卖还可以。但随着佳构被发卖出去,剩下的就不怎么好卖了。而回收物品多数都须要进行清洁处理,本身代价低,回报率也低,加上人力本钱的问题,店铺也无法承担额外的处理支出。
陈天亮曾经设想的是,店铺收益将用于自身的可持续运营和社区培植:组织社群活动、筹建村落庄图书室、支持弱势群体就业、将旧物循环的模式复制到更多社区。由于未能盈利,没有来得及实现。
现在,由于疫情以及门店变迁等成分,“闲品再生”二手商店由实体店转型为线上社群交易,陈天亮自己兼职掩护5个微信群,每个群有2-3个小区业主在一起,二手闲置物品的交易已经成为业主间自发式的免费交流。
引入商业模式,能否办理公益问题
社会企业以商业模式办理公益问题,实现自我造血、融入社区,是可持续化的条件。在余诗瑶看来,虽然开业后一贯受到疫情、高温等成分影响,但成都两家店的买卖依然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有了来自本地企业的捐赠,尤其是部分创业公司虽然自己经历创业失落败,但仍会想到将剩余物品捐给善淘,这是善淘慈善商店得到了公众年夜众信赖的表现。
接力公益&善淘慈善商店 捐赠标准
善淘商店之以是能走出上海落地成都,是否证明了这种模式可复制可推广?
余诗瑶认为,首先,作为海内第一家采取电子化办法管理慈善商店的机构,善淘所有的分拣、定价、入库、调拨以及发卖出库,都通过电子化系统进行。无论到哪个城市,系统都可以顺利平移利用。
其次,善淘积累多年履历,梳理形成了标准化运营办法和流程,用于员工的异地培训,使员工可以非常准确和快速到岗事情,实现“copy不走样”。
同时,上海店已经成功链接了丰富的资源,本身捐赠者(企业)也都来自全国各地,因此,捐赠物品也可以从全国各地发往成都。
正是有了这些资源,成都的慈善商店得以先“扶上马”,然后培养链接本地资源、自己往前走。
而对付“免费捐赠、有偿出售”的质疑声,余诗瑶认为,买和卖只是一个转换的过程,受捐物品变现后,资金用在什么地方,才能决定其公益属性。“善淘是经干系部门认证的慈善组织,每一笔收入支出都有严格哀求。”余诗瑶说,善淘慈善商店的变现资金,一定是用于公益项目。与商业企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善淘的盈利目的是为了可持续发展公益奇迹。
当然,也并非“一帆风顺”。
从上海的运营履历来看,企业捐赠的全新标品,可以标准化上线。而个人捐赠,每每须要不低的处理本钱。尤其是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完善,网商平台完善,商品上架哀求更多,如果是处理单件的个人捐赠商品,本钱更高。这也是善淘网转型落地实体店,个人捐赠用于实体发卖的缘故原由。“在实体店,购买者能够清楚地看到商品的详细品质,能接管,才会选择购买。”
红星新闻 于遵素 拍照宣布
编辑 谭王雨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