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究竟过去。
愿所有置身个中的真实记录,不会变成被「演绎」的历史。

没人给她办后事我能出院送送她吗我和同事紧握着手快慰他想让他知道他不是一小我面对痛楚 汽车知识

我就活在现场中 —— 1 月 25 日起,作家方方的「封城记」,渐次成为"大众年夜众关注武汉疫情的窗口之一。

冰冷的数据和失落声的新闻里,以「实事报导」为执笔初心,悲愤至暗时候,问责缺位机构;细语人间冷暖,静话生活噜苏。

正如华中师大教授戴建业对方方日志的评价:宝贵「信史」。

当然,批驳乃至谩骂,亦伴随于此。
诸如放大阴郁,抑或鞭策感情。

最近一次的集中攻击,在于方方曾以湖北省作协原主席的「特权」,利用警方等,将其侄女送出武汉「避难」。

但方方侄女本属新加坡侨民,恰如近期中国自伊朗接回华人,新加坡政府自武汉的接侨举动,又为疫情期间媒体早既宣布的事实。

方方则淡然道,作为身处疫区的 900 万武汉居民之一,其举不过是试图安慰,以及谢绝遗忘。

此外,方方也坦言自己并非「专门挑刺」之人,多有体谅管理难处外。
对所见的「通亮之处」,同样会呈现。

李文亮殉职,方方写下:景象阴沉,不知是否苍天在向他致以哀悼。
而当我们为此「肝肠寸断」时,正是由于窥见自己。

2 月 7 日,武汉 8 位市民,双闪驾驶 8 辆汽车(寓意曾因预警疫情而被训诫的 8 名年夜夫),为李文亮送行。
「他们都饱含热泪,话语哽咽」。

如今,李文亮的微博下,无数人在倾诉衷肠。
「将那里当成了一个『哭墙』」。

刘智明捐躯,方方感慨「去世亡的幽灵,依然在武汉徘徊。

彭银华离开,方方痛惜「从此,再也不能欢迎他的新娘。

夏思思和黄文军的心跳,在同在一天停滞,方方泪落道,「嗟叹和哭泣。
」「很多声的嗟叹和哭泣。

如此难以贴切形容的扼腕,归根一句,既为方方所言:医务职员的捐躯 —— 太惨烈。

方方日记连载 图源:方方财新博客截图

而痛隐心底的,是在疫情挣扎或丧亲的众生。

3 月 13 日,方方想起即将到来的清明。
两月余的韶光,数千人的命陨,「非但不能扫墓纪念,连骨灰都拿不到」。

就新冠肺炎逝者名单,方方认为,未能及时检测,和虽非新冠肺炎病患却亡于个中的,皆应通过社区等努力,逐一登记,分门别类。

如她所理解到的悲剧一角:一户两去世,「殡仪馆一整天都没有车子接,到了晚上来了一辆箱式货车拖走的。

面对还未统计在新冠肺炎去世亡数据中的他们,方方希望,在未来的安抚中,「或可通盘考虑在内」。

沉重的代价正在付出,砭骨的追问尚无回应。

在方方的不雅观察里,疫情之下,太多问题有悖常理,违反规则,不可解答。

当其看到武汉市中央医院在 4 名年夜夫已然殉职后, 4 名年夜夫又濒危,「有的全凭外部手段坚持生命」时,则直问彭义喷鼻香院长及蔡莉布告如何安心在位。
「如有良知,请引咎辞职」。

而对「敷言塞责」的官员和专家,方方强调,「糊涂也好,渎职也罢」,均「等同犯罪」,必须严惩罚,以儆效尤。

毕竟,不追责的结果,「最受害的是国家自己,损失的也是政府的公信力。
民心受伤,就更不用说」。

终极,灾害唯剩「结束」,没有「胜利」。

隔离期间,李晓平必读方方。

方方传达的悲愤和无助,「正是我所经历的,却远比她的描述痛得多。

作为华科大附属同济医院教授林正斌的石友,李晓平亲见的锥心点滴,却是夹缝求生的武汉日常。

当李晓平以日记回顾起期间细节时,才真切体悟到,如方方所言的 ——「在时期的一粒灰下煎熬」。

1 月 24 日,李晓平得知林正斌新冠肺炎。
27 日林正斌入院后,儿媳 CT 显示肺部传染。
李晓平决定:救人。

接出林正斌爱人和仅 9 月大的孙子,李晓平陪同他们转移到到万科一小区内。

1 月 31 日,林正斌儿子再被检测出疑似。
生活物资短缺下,李晓平只愿能住进隔离宾馆,「至少不愁吃」。

眼见网络上,密集的绝望逐渐增多时,李晓平咬牙道:再多的焦虑和压抑,都不能表露。

2 月 1 日,林正斌已病重到接上呼吸机。
对李晓平信息其家人情况,之前尚能详细辅导如何预防用药等的他,只能简短回答道「感激」。

危急中,李晓平开始「谎话连篇」:我跟 S(林正斌妻子)说,林的手机没电了,护士们太忙,没韶光帮他充电。
然后,我把 S 的手机断了网,她上不了微信,只有听我胡说。

4 日,李晓平微信林正斌:心都揪疼了,老林,我等你回话。

6 日,李晓平知晓林正斌须要转入同济中法新城院区,「由于那里才有 EMCO 」。

9 日,李晓平转发冯翔的歌曲《汉阳门花园》道:本以为重听这首歌会很亲切,谁知却很想泪水长流。

10 日,「最不想知道的结果还是来了」。
不是医院的关照,而是「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惊闻噩耗』」。

日记里,李晓平已「不想再说那天的环境」。

李晓平的记录中,林正斌亲人亦在疫情中遭遇不幸 图源:新三届:《一个武汉人的隔离日记》

生活,必须连续。

得知李晓平对林正斌家属的照顾,亲友们夸奖其如「英雄」。
但李晓平自知,「当初冲进旋涡时,并不知深浅」。

她缭乱地「絮叨」着无数的担忧,「我怕得要去世」。

2 月 18 日后,同步方舱医院的投入,武汉进行全面排查攻坚,「小区才真正全封闭」。

此时,「表面的朋友,就算是死活之交的,也帮不上我们了」。

官媒公布的「团购攻略」,难以办理居民所需:例如「排骨 10 公斤一份,50 份起购」的限定等,常使李晓平「手足无措」。

五大商超的集中供应,首先须知足其周遭 5 公里范围,加之需求登记,志愿分拣,困难家庭乞助等繁芜程序,总难以落实。

李晓平「抱怨」道:武汉人一贯是听话的,你说不会人传人,我信;你说有限人传人,我也信;你让不要自己去医院,等着社区安排住院,我就等着;你说封小区。
我就不出门了。

但是,我吃的怎么办理啊。
你就画饼给我看,肚子饿得慌的时候,能没有怨气吗。

3 月 5 日,李晓平已隔离 38 天。
也终能买到折衷的低价肉菜。

你好 3 月,你是带着希望来的吗 —— 3 月 1 日,金银潭医院护士柳叶(化名)轻问道。

武汉封城当日,26 岁的柳叶,瞒着父母写好「遗书」,连同银行卡和购房条约,一起交由姐姐保管。

在她的疫情日记里,一线医务职员的承担和承受,彭湃地流淌在沉着的笔墨间。

3 月 1 日,柳叶在静候疫情防控转好的同时,更需面对死活别离:「 27 床的爹爹走了」,「我握着他的手,直到逐渐失落去温度」。

柳叶将爹爹的视频留在手机里,但不敢点开。
「爹爹走得很安详,替他盖好被子后,我出病房写去世亡记录,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或许,她会想起,同事曾讯问病人去世后的流程,「我说怎么了,她回过来 4 个字:『我爸走了』。

柳叶对此记录道:同事父亲患有癌症,自我们收治病毒肺炎起,她就再也没有回家,她怕自己身上携带病毒,传给本就免疫力低下的父亲。

当被奉告父亲病情加重而终去探望时,柳叶同事却格外无奈:「害怕身上有病毒,只能隔着门远远看着爸爸,不敢靠近。
看到爸爸虚弱的样子,以为自己很不孝,自爸爸生病起从没好好陪陪他。

凡此悲剧人间,柳叶直面太多。

2 月 28 日,柳叶进入病房后,见 49 床眼角挂泪。
一讯问,病患就「绷不住」。
放声大哭道:刚接到电话,我老婆去世了。
怎么办,没人给她办后事,我能出院送送她吗。

30 余载的夫妻相伴,瞬间两隔阴阳。
「我和同事紧握动手宽慰他,想给他力量。
想让他知道有我们一贯在,他不是一个人面对痛楚」。

若非病毒凶暴,年轻的柳叶,或「不该」如此沉稳倔强。

2 月 10 日时,柳叶乃至「看到救护车就害怕」。
一晚收治 200 个病患,在她眼中近乎「胆怯」。

当金银潭医院外助未至,600 余名医务职员神经紧绷,连轴奋战 20 天,「院长在会上哭了,由于心疼我们」;「这是我第一次见院长落泪。

3 月 3 日,得知武汉中央医院眼科副主任梅仲明殉职时,柳叶已「没有震荡也不感意外」,「由于提前做好了生理准备」。

隐蔽的情绪,只能记录在日记中,仿若一种「自主」的缓解办法:我们从去世神手里抢回了那么多人,却抢不回我的战友的命。
看着战友拜别,我们酸心,胸口仿佛被巨石堵住,难熬痛苦得我们无法呼吸。

这场疫情将我们打得遍体鳞伤,我们无路可退。
咬着牙,边哭边战,边战边哭。

如今,方舱医院休仓,定点医院操持腾退,金银潭医院的重任,重新开始显现。

不过,柳叶正回归于「积极向上」:「我的遗书,银行卡和房本该收回来了」。

由于,「金银潭医院是战疫打响的地方,也将是战疫结束的地方」。

同于柳叶,坚守于武汉一线的,还有 4.2 万名驰援武汉的医务职员。

除却对病患的关心,家人的思念,在他们的疫情记录中,更多表示的,是专业和镇静。

2 月 13 日清晨,感控专家,成都邑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央副主任医师陈萍,在接到国家卫健委抽调指令后,到达武汉。

当日,陈萍首先进入方舱医院,帮忙全程梳理医务职员防护流程。

14 日,陈萍再至其驻点医院金银潭,对「每一个新到的防护用品进行鉴定」后,完成病区流程规范设置,防护用品利用管理及消毒药械临床利用辅导。

她事情的目的,在于新冠疫情的处置中,金银潭医院可以做进一步风雅化管理,「优化流程及标化管理,为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全面总攻做好准备」。

16 日,陈萍应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央的增援申请前往,创造医院「从隔离病区的布局流程,到消毒隔离意识及个人防护知识,(和综合医院比较),都有很大差距」。

此前,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央曾因「认识不敷」导致院内传染,院内医务职员在内,短期内既确诊新冠肺炎 80 人。

更为危险的是,如此情状下,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央又被列入定点医疗机构,以收治新冠肺炎合并精神疾病患者。

为杜绝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央再陷困沼,陈萍开始事无年夜小地辅导改造。

陈萍武汉增援日历 图源:成都邑公卫中央官微

在其「战地随笔」中,陈萍记录道,虽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央已将二七院区住院楼设为隔离病区,但「毕竟不是按照传染病病区培植。
现有建筑存在很多不符合传染病感控哀求(的地方),须要因时制宜履行改建」。

方案隔离病房的医务职员通道和患者通道,确定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划分后,陈萍带领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央医务职员「从每个区域的定位、功能设置、房间分配,到事情流程、职员管理、感控要点」,进行逐一阐明。

2 月 20 日,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央基本改建到位。

陈萍则不厌其烦地讲解实际操作,「每穿脱一件防护用品,我都会提醒他们利用办法和穿着技巧。
」「自己都以为快要变成西游记里的唐僧了,恨不得将 20 多年传染病防控履历一股脑贯注灌注给他们。

陈萍深知,因前期防控履历的缺失落,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央涌现集中传染,在金银潭医院治疗的医务职员,亦涌现病危环境。
她的努力,则是希望此后,「医务职员零传染」。

定向增援武钢二院的天津医疗队,和陈萍一样,以「红区日记」的形式,详细记录着参与履历和防控办法。

初接管武钢二院时,天津医疗队方创造「情形糟糕到超出大家想象」:病房很永劫光没有利用,地上盖着厚厚的灰尘,乃至有的窗户缺失落玻璃,医疗东西残缺不全。

天津医疗队和治愈病患 图源:津云

2 月 26 日,天津医疗队驻守武钢二院一月后,累计治愈新冠肺炎出院患者 100 余人。

目前,天津医疗队终可修整,由贵州及云南医疗队「接力」。

虽成绩显著,天津医疗队专家组长史东升终难忘却第一位去世的病患。

逝者 52 岁,收治时已属危重。
关照家属时,「电话那头只是一句沉着的『知道了』」——「一种放弃抗争的觉得」。

如其所言,对付身处疫情之中又从未见到希望的个体,曾经的乞助、呼喊,哭诉、叹惋,终极,或只能似碎片零散于尘埃,若锈蚀深埋在心底。

2 月 7 日,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央一住院老人去世亡,其家属在微博上「孤零」地记录过程后,再无更新。

3 月 8 日,一位失落去母亲的女儿,接到殡仪馆关照,需等疫情结束,再详细安排家属「接回」:「现在,我损失了现实中与人说话的能力,只剩下写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