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历史的产物,也是城市的影象。江阴地名源远流长,蕴藏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内涵,自6月22日起推出的《江阴地名故事》系列推文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应读者哀求,本日起,我们将陆续推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合并州里的地名故事。
山 不雅观
山不雅观原叫三官,因寺庙三官殿而得名。
江阴东外的蟠龙山下有一个集镇,叫做三官殿。原来这里只有一座供奉着三官菩萨的寺庙,并没有街面集镇。民国四年(即公元1915年)当地乡董杨淦庆联结当地富户到这里来建街,才逐渐形成了街面。这条街用这座庙的名字命名,取名三官殿。至1949年解放,这里已十分繁华,有茶馆、酒家、米行、南北货、肉店、鱼行、中药店以及铁匠、木匠等铺子30余家。
▲山不雅观文化活动中央门口的集场
三官殿寺庙,很早以前就有了,详细的年代已不可考,一样平常人认为三官殿里供奉的菩萨该当是尧、舜、禹,人们称他们为天、地、水三官。这三官该当是公元前22世纪旁边的人物,距今差不多已有4000多年了。由于他们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人们便纷纭建庙纪念他们,以是全国各地许多地方都有三官殿寺庙。可是这里的三尊菩萨与其他庙里的菩萨面相不同,这里流传的有关庙名的传说也与上面的说法大相径庭。
不知在哪个年代,这里出了三个很有才学的秀才,他们大家勤奋好学,饱读诗书,个个满腹经纶,才学八斗,每个都有经天纬地之才。那时候,屯子里有文化的人很少,人们对他们都刮目相看,他们也热心为当地乡亲们做事,为百姓排忧解难。以是当地的人们都很敬仰他们三个。
▲山不雅观三官街村落
有一年,皇上颁旨殿试选拔贤才,在城墙上贴出了招贤皇榜,人们都劝他们不妨上京一试。第一位秀才说,我们连举人都没有去考,要参加殿试,还不足资格呢。第二位秀才说,考试么,三分才学,七分派景,我们祖辈亲戚都是种田的,朝堂里没有背景。第三个秀才说,我们都穷得叮当响,没有盘缠上京去赶考。当地族中的长辈对他们说你们这没有那没有都不要紧,最主要的不能没有勇气。钱,我们来凑。学历,皇榜上没有解释考取举人的人才能参加殿试,估计不是问题。至于背景么,现在正处在政治清明时期,皇榜上也没有规定考生由各县衙选送,只要自己肯去,我想这次是皇上亲自选贤,一定不司帐较门第、背景和学历的,年轻人有了才学,理应为国家干一番奇迹。老人的一番话,说得句句在理,于是他们决定上京一试。
三个秀才怀里揣着乡亲们凑起来的资费,肩负着乡亲们对他们的期望,踏上了上京城的路。他们知道带在身边的钱来之不易,以是出门的时候都带足了干粮,只管即便省着用。饿了啃一点干粮,渴了到河里捧一点水喝,夜了,只管即便找庙堂住宿,他们走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来到了京城。
三人到了京城往后,首先打听皇上殿试的日期。京城里的人见告他们,后天便是皇上殿试各地来京考生的日子。于是他们在衣铺里各自买了一套比较像样的衣饰,选择了一家低等寂静的堆栈住了下来。那堆栈的店主是一位老者,看着这三位年轻人眉清目秀,举止儒雅,便问道:“客官仙乡何处?”三位秀才答道:“江南常州府江阴县。”“来京城何干?”“奉旨参加殿试。”店主闻得三位秀才的情形,大喜过望,连忙说道,我们是同乡了。原来他的故乡也在江阴,有一年江阴遭瘟疫,村落庄上的人大多罹病而亡。为躲避瘟疫,村落上的长辈把各家的钱财集中起来,叫年轻人赶紧逃命,他的父亲因此流落到这里,为了生存才在这里开了这家堆栈谋生。为感谢乡亲们的恩典,这家堆栈只假如江阴人来投宿,不管住多少天,一概不收租金。老者将此事见告了三位年轻人。三位秀才听了感谢不已,个中一位秀才说道:“不瞒长辈说,我们三人这次来京,也是村落上邻里帮助我们的。"那听者听了,感慨万分,他为家乡有三位有志气的青年而高兴,也为家乡公民的义举传统而自满。
▲山不雅观地理图
店主说:“听说参加殿试的考生要进考场,每人得交五十两纹银,不知你们的银钱带足了没有?”不料这句话将三位考生问得木鸡之呆,你看看我,我望望你,然后无奈地说:“看来我们这次是白来了。”老者问其缘故,三位秀才说:“我们出门时,乡亲们为我们凑了五十两纹银,可是本日中午我们各自买了一套衣服,现在只存下三十多两了。叫我们三人如何能进得考场?”店主连忙说道:“你们为家乡公民争光,我岂有袖手旁观之理。这样吧,你们统统用度我包了吧!
”于是他拿出了一百五十两纹银交付那三位秀才,秀才们在他乡碰着这位义士,冲动得眼泪都夺眶而出,一个个拜倒在地。店主见此环境,立即将三位秀才扶起来,说:“不要这样,不要这样,这是该当的,不然的话,江阴怎么能称忠义之邦呢?”
考试开始了,应考者都赶紧拿起笔来,唯恐韶光不足,一个个急得拿笔的手在微微颤动,额头上都沁出了汗来。唯有这三位秀才,不慌不忙,神色自若,他们先仔细核阅考题,然后才提起笔来,一下子,一篇文章便完成了。
考场官将考生文章送到天子的面前,天子看到这三位秀才的文章面前一亮,于是龙颜大悦,可是却又犯了难,这三篇文章虽然写的内容各不相同,但是一样的精良,不分彼此,任选哪篇文章为第一名都弗成。他旁边难堪了一会,只得将这三篇文章并列第一。
一县三状元的事轰动了京城,堆栈店主获悉高兴非常,他特意设了18桌酒席,为三位秀才庆贺。后来,这三人都做了大官,他们同情弱小,帮扶穷汉,为穷汉舒展正义。辖区内的老百姓都很敬仰他们,也为家乡公民争得了名誉。他们千年往后,家乡公民在横河的北岸为他们造了一座庙,塑了三尊他们的神像供奉起来,将这座庙的名字取名为“三官殿”。
山不雅观镇地处江阴市城市东部,宋至明属宝池乡,清康熙三年(1665年)因镇有“三官殿”始称,民国初年称三官乡,1958年改称三官公民公社,1965年10月经江苏省公民政府批准取其谐音更名为山不雅观公民公社,1983年更名为山不雅观乡,1991年3月更名为山不雅观镇,2003年11月与长山办事处合并,成立新城东办事处,法律区域为澄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