嗑得“真情实感”的粉丝常调侃说:“我可以单身,但我的CP一定要结婚。
”从从前的胡歌与霍建华,再到后来的“楼诚”“靖苏”,到今年先后引起谈论热潮的“令后”“居北”……只要换CP换得够快,CP党不愁没“粮”吃。
而2018年年末新美声综艺《声入民气》带来的CP谈论,为去年的CP狂欢画上了句点。
《声入民气》节目播出之初的收视率并不高,一度被视为“小糊综”,直到节目中后期在双云CP和各种热梗的加持下,才开始“拥有姓名”,乃至在“不费钱”的情形下屡上微博热搜。
以“人”、“梗”和“表情包”为中介,小众艺术向大众市场敞开怀抱。

这也带来了一个新问题:在粉丝经济的时期里,如何推广小众艺术?如果不借助眼球经济的营销手段,小众艺术很难较快地打开局势和造就市场,事实上《声入民气》确实给许多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美感体验,引发了他们对付美声和音乐剧的兴趣;但如果过分倚重乃至“臣服”于包括CP文化在内的营销套路,是否会间隔初衷越来越远,反倒被饭圈文化吞噬了呢?CP文化与小众艺术的碰撞,让我们去反思CP文化的界线。
是时候停下来去想想,CP文化将把我们带向何处?

泛CP文化我可以独身单身但我的CP一定要娶亲 休闲娱乐

“梅溪湖36子”

全员CP:友爱的乌托邦

云次方、如斯众深、深呼晰、风雨仝周、深山老琳、贾权中毒、宫锁程喷鼻香、亦唱亦鹤……

没错,你看到的不是乱码或错别字,而是《声入民气》全员CP名单的冰山一角。

2018年11月2日,湖南卫视推出了一档推广音乐剧和歌剧的声乐综艺节目《声入民气》,以“综艺”之形推广“艺术”之实,流传宣传要让高雅不再冬眠,坚信小众艺术亦能迎来春天。
节目里,颜值、学历与音乐素养“三高”的36位成员被粉丝唤为“梅溪湖36子”

(长沙梅溪湖为节目录制地)


节目虽已落幕近半月,但粉丝们“舞CP”的劲头却有增无减,36子之间无一不可相互配对,热门CP、冷门CP、沙雕CP仍在逐日产出,欢快无限。
诚如粉丝所言——

“这是一场搅和的盛会。

音乐剧演员阿云嘎和郑云龙。
因名字中都有“云”字,以是CP名为“云次方”。

曾经参加过《我是歌手》以“低音炮”有名的歌手王晰和《大鱼》的演唱者、“海妖歌者”周深,二人名字拼在一起组合成CP名“深呼晰”。

B站上的全员向视频已有不少,诸如《梅溪湖男团CP接龙•36个大猪蹄子的爱恨情仇》、《该来的总会来之MXH

(梅溪湖缩写)

36子CP乱炖——情歌王》等等,让人再次感慨“没有凑不了的CP,只有不足大的脑洞”。
但像这种不靠硬凹或是明显的“拉郎配”还能源源不断地产出“通情达理”且规模弘大的全员CP

(豆瓣“声入民气”小组里的CP名已经上百种)

,却也是少见的征象。
令人好奇的是,全员CP感到底从何而来呢?

这首先源于节目“peace & love”的气质。
不再动不动就battle,也不再是有你就没我,《声入民气》在赛制设计上的最大亮点即是“不淘汰”:36位成员根据各轮表现,在“首席”

(6位)

与“替补”

(30位)

之间轮换,全员悉数站满全程;只管终极选出了6位“首席”,排名也不分先后。

而最令不雅观众难忘的,当然是作为整体的“梅溪湖36子”。
三个月间,他们在封闭的环境里同吃同住,感情迅速升温。
而且绝大多数的演出都须要他们分组排练、互助完成,在形式与核心代价取向上,最大程度地摒弃了“竞技”的痕迹。
而他们之间的比拼,也被誉为“神仙斗殴”,亦即并非誓不两立式的竞技,而是“凡人”看不懂的专业人士间的过招切磋,同时也是职业素养的优雅展示。
在2019年1月18日的收官之夜,不少粉丝表示他们乐意为这一曲绝美的“社会主义兄弟情”而——“泪洒梅溪湖,水漫金山寺。

“梅溪湖36子”部分合影。

节目终极达到如此效果,自然与节目组的故意勾引

(譬如剧本、剪辑与宣扬)

密不可分,但更紧张的是源于广大粉丝的主动参与和自觉“共情”。
一个饶故意味的征象是,即便有某些所谓的“黑料”爆出,绝大多数粉丝也选择不听不信,主动翻篇。
他们选择相信的,毋宁说是一个“友爱的乌托邦”。

由此抵达民气的,是梅溪湖36子的联络感和集体感。
这当然得益于节目选择了“合唱”这一艺术形式,可以说“合唱”正是集体感的美学形式——“我融入一个声音的年夜水,我们是一个伟大的心灵”。
在《声入民气》中,只有前两期为成员独唱,从第三期至末了第十二期,演出形式基本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
合唱哀求“和而不同”,但又“异中有同”,既各有个性,同时也彼此合营,末了作为一个“整体”面向不雅观众。
是否具备足够的默契与和谐感也就成为了一个“合唱”节目的品质担保。

联络感和集体感还源自“校园”情境的设置。
曲终落幕之时,节目成员和不雅观众们同等认为这是一场毕业仪式,梅溪湖的冬令营要结束了。
学校常常被描述为“象牙塔”,被认为是比“社会”更干净更本真的地方。
但如果学校只被视为走向名利场或通往“人生顶峰”的某个环节,那么它将同样浸透着社会竞争的逻辑。
早在1982年的《中国青年》杂志上,环绕着日益沉重的升学压力,就曾有过一场主题为“在竞争中能发展友情吗?”的思想谈论。
时隔近三十年之久,这所名叫梅溪湖的学校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而这得益于许多成分的叠加——36位成员或者已是行业佼佼者,或者是能力出众的名校学生,可谓各有天地,而且大都家境优渥,以是他们不必在一条独木桥上相互厮杀。
更何况,他们有着附近的专业和共同的兴趣,自然拥有更多的共同措辞与互助机会,便于他们形成更深的羁绊。
收官之夜,出品人廖昌永一语中的:“我们听到的是友情”。
对付粉丝来说,此语非虚。

末了一期蔡程昱、王晰、仝卓所合唱的《友情地久天长》,被网友P成KTV画面。

由此看来,充满联络感和集体感的《声入民气》确实为CP文化准备了一方沃土。
志同道合的36子共同生活和歌唱的所有细节都可以被拿来作为素材。
他们的演出、聚会、合影、表情包、小视频、社交平台上的互动,乃至同款穿着、一个眼神、某个亲密的动作,都能引发蝴蝶效应般的脑洞,彷佛仅凭最眇小的细节就可以脑补出一万篇同人文。
CP文化的精髓正在于此,粉丝可以在原有信息的根本上自由解读、阐释和建构,毫无拘束地对人与人的关系展开想象。
最常动用的手段便是“架空”

(AU,alternate universe)

,把原有人物放入全新的故事设定中,在平行宇宙中发挥无限大的脑洞,犹如捏造各种关系的魔术手,按照自己的意愿再创作。

目前,B站上已经涌现了《改革东风吹满地》

(用赵本山小品拼贴起来的网络歌曲,B站视频盛行配乐)

、台湾偶像剧等新的打开办法,乃至编出了多集《云次方家庭剧》、大型史诗家庭伦理剧《梅溪湖的诱惑》等等。
36子的和谐共处,为全员CP的狂欢铺平了道路,而36子的个人魅力也成为通报歌剧和音乐剧美感的人格化中介,为高度专业化的声乐艺术染上了烟火气。

云次方>CP?

“我们的情意更重”

在《声入民气》的数不完的CP中,云次方的热度最高,在微博超话的CP榜上一起直升。
云次方

(或名曰“双云CP”,粉丝自称为“云次方女孩”)

,指的是《声入民气》中阿云嘎和郑云龙两位成熟的音乐剧演员。
他们是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2009级同班同寝的同学,对付这条感情线,节目组肯定不会放过。

在第2期里,节目组安排了“首席复议”的环节,上演了兄弟对决、“王不见王”的情节。
不过节目播出后,许多不雅观众展开“考古式追星”,挖出了他们曾经的社交动态、毕业视频和演出视频等等,创造他们根本不是什么“塑料兄弟”,而是志趣相投的同道中人。
在接下来的各期中,节目组乘着双云CP的翅膀,开始频繁“发糖”。

《偿还》——离婚现场

在CP粉眼中,中间穿白衣的梁朋杰仿佛在说:“爸爸妈妈不要吵架。
”恰好歌词唱道“也不可能三人行”。

第8期里阿云嘎、郑云龙和梁朋杰一起演唱了音乐剧选段《偿还》,用“3个人的舞台”讲述“2个人的故事”。
由于双云默契度过高,生生把第三名歌手梁朋杰逼成了“梁多余”,被弹幕描述为目睹父母离婚现场的小朋友。

名场面——“嘎子绕梁”

公布结果后,阿云嘎下意识地绕开了站在中间的梁朋杰去拥抱郑云龙。

音乐剧初吻

云次方二人毕业时在音乐剧《吉屋出租》中饰演情侣。
阿云嘎饰演变装皇后Angel,郑云龙饰演Angel的爱人。

收官之夜,云次方二人演唱了当年的毕业大戏《吉屋出租》中的曲目《I’ll cover you》,阿云嘎演唱Angel的部分。
二人当年曾在《吉屋出租》中献出了彼此的音乐剧初吻,此番演唱,更是坐实了“这该死的甜美”。

老父母与“云家四子”

在节目后期,阿云嘎演唱组被全员CP化为“老云家”,阿云嘎和郑云龙被设定为一对老父母,竟与团队中较为年轻的“四小只”给粉丝带来了奇妙的亲情绪。
双云CP勾连起交情、爱情、亲情平分歧向度,可谓最大化地撑开了CP伦理意涵。

双云CP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本就有着十年友情,有着共同的生活影象和职业追求,因而也就不同于为了营销捆绑而成的CP。
而且由于二人都是钢铁直男,最大限度地打消了CP所内含的“基”、“腐”取向,更为纯粹地指向了兄弟情、soulmate和友情。
日前在为《Elle》拍摄照片的过程中,阿云嘎给郑云龙挠痒痒的小细节令粉丝激动不已,越日常,越细节,就越能凸显真脾气和点滴光阴累积起来的默契感。
更主要的是,双云CP“灵魂”的,具备引人向上的正能量(可以参考湖南卫视台长的奖励令),知足了粉丝们的期待和想象——半斤八两的同学兼战友十年来矢志不渝,为中国的音乐剧市场开疆辟土。
空想主义情怀的注入,提升了这组CP境界。

在采访中,郑云龙中断采访,让阿云嘎帮忙挠背。

在CP粉圈有两首名曲,分别是《原形是假》和《原形是真》。
这两首先后创作的歌曲用同样的旋律讲述了相反的故事。
据两首歌的词作人阿鸣阐明,前者讲的是“我喜好的CP的一位站在我对面跟我说,你看过的爱全都是假的,都是我演的”,以是才会涌现如此扎心的歌词:“你爱过的少年全是假,你写的故事全是假,你珍藏的故事全是假,我并没有爱上他”;后者则是祝愿大家萌的CP都矢志不移,“别去管流言蜚语,这爱情请一贯相信”。

亦真亦假的双重人格,正是CP粉的真实状态。
完备倒向zqsg

(“真情实感”的缩写,指对待CP过于负责)

是非常危险的,一旦某天CP解体,受伤的只能是自己。
但对付“云次方女孩”来说,“原形是真”,不容置疑。

与此呼应,B站上为云次方剪辑的《原形是真》,被网友誉为“同人视频顶峰之作”。
在一次不雅观众见面会上,阿云嘎——视频中的正主——看过这段视频后说出了令粉丝尖叫的金句:“我们没有你们想的那个方向”,“实在你们可以想象美好也是一件挺好的事情,但我们的情意更重。
”至此,云次方超出了普通CP的意义,它指向的是最为诚挚纯粹的交情。
粉丝对双云的迷恋,一方面出于对“高山流水觅知音”的神往与想象,一方面正是被这平凡光阴中非常坚固的“不平凡”和漫长的相知相守所打动。

沉浸or思考

CP文化将我们带向何处?

豆瓣“声入民气”小组(简称“声组”)组规里有一条很值得关注:

声组实质是环绕声入民气和梅溪湖36子展开谈论的小组,交情向cp在内但不是声组的全部,我们相信且理解大家的cp都是基于成员之间的交情在自由发挥,但仍有少部分组员,未将组规及新手手册负责阅读及理解;且小组内容是公开的,不注册不进组也可以浏览,如果满屏cp,可能会导致他们误判节目性子,忽略成员的专业水平,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因而在谈论中,请一定谨慎用词勿过界,诸如女化成员(不论正反向!
)情侣、婚礼、份子钱、攻受等同人BL向明显的标题及内容,管理组创造会直接删除,现在看不到爱情向的cp帖是声组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大家自发劝删举报,管理组及时联系删除,现在没有不代表这种导向不存在,还须要大家一起掌握。

可以看到,许多粉丝在努力抵制过度CP化的方向,强调“舞CP”的伦理界线,担心满屏CP会粉饰节目本身的性子。
如前文写道,《声入民气》流传宣传要遍及歌剧和音乐剧,但在详细手段上少不了有迎合市场之举。
通过打造CP,登上微博热搜,与热门节目捆绑,才可以分得部分流量。
比如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上,几位成员被安排演唱抖音神曲,被粉丝认为是“年夜煞景致”、“神仙历劫”。
这当然是出于节目组和选手的理性考量,但却透露出许多无奈。

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声入民气》选手演唱网络歌曲。

《声入民气》可以被看作是带有“速成”性子的推广活动,一方面功不可没,对付小众艺术的大众化做出了有益考试测验,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是某种社会“病症”的表示。
早在“五四”期间,蔡元培就曾设想“以美育代宗教”,强调“美育”对付人格养成的主要浸染。
但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诲和实用主义导向,艺术教诲做得远远不足,乃至连许多基本知识都尚未遍及,海内的音乐市场也很不健全。
不少人担忧《声入民气》终极只能捧红个别演员,而不能真正遍及艺术,不是没有道理的。

如此立说,不是为了否定CP文化,它的涌现乃至是某种一定,关键在于我们是知足于沉醉个中,还是考试测验做出进一步的思考。
之前有文章引用过知乎上“为什么要写同人文”的一个回答:“我在薄暮偷走了他们创造的人物,但是我会在天亮之前归还。
”快感紧张源于自由选择和自由创造,嗑CP便是由于好玩或是以为美好,宁愿“为爱发电”,靠自己快乐。

CP粉知道美梦终会结束,但最少在梦里是真实快乐过的。
CP可以是假的,但体验是无比真实的。
既然真实天下充满压力和陷阱,我们对此又无能为力,那为何不自己去探求一处美好的所在?这确实是互联网时期里一种相称便捷和安全的自娱办法,有其相称的合理性。
不过,无论是出于无聊,还是出于对美好感情的追求,或是出于对更好自我的期待,它们都共同指向了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的“情绪匮乏”和共同体的消散。
在所谓的“语境坍塌”(context collapse)之后,我们靠着几个人设就可以在内心演出一台大戏,其他皆可不必关心。

《粉丝文化读本》,编者:陶东风,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

在描述当今社会的人际关系时,“原子化”、“个人主义”与“精细的利己主义者”已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语汇。
我们对此无可奈何,但内心深处的叩问也同样无法回避:作为社会性的动物,自己与他人是什么关系?人究竟应该如何与他人相处,人与人之间的共同体又应该若何建立?同时,互联网又将无穷远方的无数人推到我们的面前,在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中,我们与真实而又虚无的工具发生着化合反应,投注我们的情绪。
事情正在起变革,原形是真也是假。
就像CP粉最忌讳zqsg

(真情实感)

,我们与他人还可以建立结结实实的美好情意吗?

从这个角度看,《声入民气》有其启示之处。
如果说云次方供应了一个想象交情的最佳范本,那这个范本见告我们的便是——如果两个不同的个体相知、相惜、相爱,那么他们便可以拥有原谅对方差异性的“共同天下”,那么这个CP成为了空想社会的一个最小模型。
或者更大胆地说,借用法国哲学家巴迪欧的思路,两个人的爱是最小的共产主义单位,是通往自由和解放的必要程序。
这样的爱是可持续的,不会随随便便be

(bad ending)

,它可以在瞬间产生,也可以持续十年,乃至直到永久。
这样的联络也是有机的,它源于真正的相互欣赏与主体意志,而不靠外在的规约。
大概主要的不是去深究成员间的关系是否真的如此“笙磬同音”,而是许多人乐意相信和支持这样的集体情绪。

在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看来,不同的职业群体是个人与当代国家之间的中介,是实现社会联络的纽带。
在《声入民气》里,这些声乐奇迹的从业者们,被共同的志趣和职业目标联络起来,暂时中断了成王败寇的竞争逻辑,让我们看到某种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生活的希望,这也正是不雅观众们称之为“冬日限定份温暖”的缘故吧。
也便是说,在CP乱飞的时期迷雾中,如果能成长出真正的感情,进而用感情、奇迹/职业/兴趣将人们连接起来,大概是超越CP文化和单一商业逻辑的可能路子。

《社会分工论》,

作者:(法)涂尔干,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2月

涂尔干确立其思想理论的开山之作。

节目结束后,成员简弘亦制作、廖昌永和36子全员参与演唱的歌曲《不说再见》正式发布。
随后,《声入民气》粉丝制作的企划应援曲《异日相逢》发布。
听说,《异日相逢》是由遍布20余个国家的281名粉丝协力完成的。
从线上到线下,从“不说再见”到“异日相逢”,正对应了《声入民气》主题曲的歌词“一唱一和之间,把活着映得俊秀”。
许多类似于此的趣缘群体正在我们周围集结——这俊秀,须要他人的映衬。

作者:李静

编辑:董牧孜、榕小崧;校正: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