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文友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震荡环球。党中心和毛泽东高度重视,在第一韶光组织人力、物力抢险救灾。唐山地市级领导,充分发扬革命光荣传统,舍小家,救大家,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协力保家园,从而形成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毫不服从、勇往直前”的唐山抗震精神。唐山地、市委,被人们誉为震不倒的旗帜。
一、大难当头,旗帜不倒
解放后的唐山市,行政从属关系多次变迁,经历了唐山地、市机构的几次合与分,唐山大地震时,唐山市从属于唐山地区。
大地震中,唐山地、市委领导伤亡惨重,共有10名布告(当时设第一布告)、常委震亡。个中地委7名,他们是:
地委第一布告李悦农;地委代理第一布告牛勇;地委布告何毅、傅景瑞;地委副布告强华;地委常委、秘书长劳恩仓;地委常委、组织部长耐松。
市委有3名,他们是: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胡芳;市委常委、财贸部长尚云汉;市委常委、市公安局长郭志英。
地委第一布告、地革委主任李悦农,系河北蠡县人,他是一位资深的领导干部,曾在河北、四川等地任职,调唐山事情后,家属尚未随迁,独身只身一人住在地委机关宿舍内,在大地震中不幸罹难。
◆大地震后,唐山一片废墟。
地委代理第一布告牛勇也是一位资深的领导干部,因李悦农患病,省委派他到唐山任地委代理第一布告、地革委代主任。牛勇离开张家口地委第一布告的岗位,到唐山上任不久,便被地震夺去了生命。
地委布告何毅、傅景瑞,副布告强华,地委常委、秘书长劳恩仓,地委常委、组织部长耐松等也都是资深的老同道。地震时,何毅住在地委机关大院的平房内,他的妻子和外孙女获救,他本人震亡;傅景瑞除下乡的女儿外,百口6口人全部震亡;强华百口震亡。
在地震的前几天,牛勇因病住进了医院,他的妻子胡女士(时任廊坊地区驻津办事处主任)获知后,于地震的头一天,带着小女儿来唐山看望他。牛勇曾任天津地委布告,与驻津某部军长刘政非常熟习。这天,刘政去北戴河途经唐山时,也顺便到唐山看望牛勇。在唐山,牛勇夫妇激情亲切接待了他。
◆铁轨波折变形。
因事情劳累,得不到安歇,入夏以来,牛勇的身体欠安,他的妻子和刘政军长都劝他把稳安歇。刘政当即向牛勇提出,下午带他到北戴河调理几天。当时的北戴河从属于唐山地区,牛勇也想与刘政一同去,但由于还有好多事情须要干,他说办完了事情再去。
牛勇从张家口调到唐山事情后,也是独身只身一人住在地委机关的宿舍里,他的妻子和女儿都来唐山了,事情职员只好将他们安排在唐山地区商业局招待所下榻。当夜,大地震发生了,一家3口全部罹难。
震后,刘政军长率部到唐山抗震救灾,见到牛勇的尸首,悲痛万分,悄悄默哀后,向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同道行了军礼。后来,刘政在《分外的战斗》这篇回顾文章中写道:“没想到当天夜里,竟成了末了一壁!
我真后悔怎么不武断拉上他去北戴河呢!
”
牛勇虽然在大地震中离开了人间,但他把公而忘私、忘我事情的崇高风致和良好的事情作风留了下来。
◆解放军火速奔赴灾区。
位于唐山地委附近的“支左楼”,是“文革”期间给“三支两军”职员盖的宿舍楼,部队“支左”职员撤走后,分配给地委领导居住。劳恩仓从迁安县委布告的岗位调任地委常委、秘书长等职,他的妻子王丽桢在唐山地区总工会供职。当时他大儿子劳亚平已在迁安首钢参加了事情,大女儿劳怡文参军在外地。劳恩仓和妻子、小女儿从迁安县城搬进了唐山“支左楼”居住。
劳恩仓,滦南县人,战役年代参加革命事情。地震时,他和妻子王丽桢、小女儿劳咏梅都被埋在废墟下。当机关的几位同道扒挖他时,他的意识还十分复苏,不断与这几个人交谈,但由于一扇水泥预制板重重地压着他的肢体,几个人靠人力是没有办法挪动的,抢救职员只有到处去找“千斤顶”,在没有找到前,抢救职员都万分发急,急得满头大汗。这时,劳恩仓看出了他们的心思,便安慰大家说,你们别焦急,我能坚持,弗成,就先救别人吧。在危难之时,他仍关心着群众,处处为别人着想。他的大公无私的精神,令在场所有人无不冲动。
快到中午时,人们终于找来一个“千斤顶”,顶起压着劳恩仓肢体的预制板,将他从楼板下面逐步地抬了出来。这时,他闭目不语,人们不断地年夜声呼喊他,他再也没有说话,双眼紧闭,与妻子和小女儿一同离开了这个天下。
◆临时设在西山口马路边汽车上的唐山抗震救灾指挥部。
唐山市公民武装部地处闹市区的西山口,解放前曾是国民党驻唐山87军军部。这个院内,除办公楼外,还有几栋英国人盖的住宅楼,俗称洋屋子。唐山地委第二布告、市委第一布告许家书,市委布告张乾、毕新文等市委领导以及市武装部的部长、政委都住在这里。
大地震时,许家书、张乾等被砸在废墟之下。许家书躲在废墟下的一个局促的空间内。他的高大身躯虽然被埋在废墟下,但大脑却很复苏。震后过了一段韶光,他听到废墟上面有人说话,这时脱险的武装部军人们正在扒挖他。在废墟下,许家书听出有市委常委、宣扬部长赵俊杰的说话声,便在废墟下大声敕令:“赵俊杰同道,你别扒我了,赶紧去向党中心报告灾情!
”
在废墟上面的赵俊杰,听到许家书从废墟下面传出的指令后,急速去落实。当时,唐山市内的通讯设备震毁,电话、电报全部中断,赵俊杰只好驱车赶到了丰润,丰润的线路同样也中断了,他又驱车赶往遵化,在遵化电话也打不通,他又驱车赶往遵化空军机场,用军用电话接通了北京,及时向党中心报告了灾情。与此同时,驻唐山空军某部战士抢出电台向北京发了电报;驻唐空军刘忽然一行驾机、开滦唐山矿李玉林一行驾车分别到达北京中南海,一同向党中心报告了灾情。
唐山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行动和举措,使党中心及时理解到唐山地震灾区的详细情形,在第一韶光内作出了抗震救灾的各项决策,打响了抗震救灾的战斗。
二、患难与共,勇往直前
许家书、张乾等市委紧张领导从废墟中被扒挖出来后,带着伤痛立即展开了事情。许家书当即与张乾商定,就在市区最要冲的地方——西山口市武装部门前成立唐山市抗震救灾指挥部。
市公共汽车公司党总支副布告李玉珍看到市委领导在西山口冒雨办公,便开来一辆大客车,作为市委领导的办公室,市委宣扬部干部刘宴找来纸和笔墨,书写了“唐山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条幅贴在车上,这个条幅特殊能干。市委、市革委机关脱险干部看到后,纷纭向这里云集。
◆震不倒的中国共产党唐山市委员会 (左二为市委第一布告许家书)。
为了避雨,事情职员都走上了“临时办公室”——大客车内,这时一些年轻人开始抹眼泪。许家书、张乾、毕新文等市委领导的心情也很沉重,但想到党员干部身上的任务,便都沉着下来。在汽车上,他们向事情职员作了简短的动员:大家不要难过,党磨练的时候到了,我们要镇静下来,现在就和在沙场上打仗一样,只要我们活着,就要战斗下去,要顾整年夜局,开展好抗震救灾事情。
唐山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成立后,立即组织干系职员起草了一份“抗震救灾动员令”,市委从空军唐山机场借来一辆吉普车,这辆车由空军一名科长驾驶,一名空军技师操纵一台手摇发电机和广播音响设备,由市革委政治部干事毕成德和一名中学西席卖力广播。
他们沿街边走边广播说“毛主席、党中心十分惦记和关心唐山灾区公民,已派解放军和全国各地公民增援唐山,市委已在西山口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全力领导抗震救灾事情”等内容。
每到一地,都有许多群众围上来,问这问那。市委宣扬车上的职员都耐心解答,当人们理解到市委还在,市委紧张领导人还在,他们都有了主心骨。
时近中午,这台宣扬车途经钓鱼台唐丰路十字路口处,溘然下起了大雨。车上的职员看到路口中心站着一名交通警察,他光着上身,下身穿着裤衩,头戴警帽,光着脚在指挥着交通,大雨落在他身上似水柱一样从头顶直流到脚下。在他的指挥下,各种机动车辆都得以畅通,人们纷纭向他招手存问。
这辆宣扬车开到这位交警前停了下来,驾车的空军科长走下车牢牢握住这个交警的手说,我们向你致敬、公民感谢你!
并脱下身上的军上衣给他披上。这位交警立正表示说,请转告市委领导,有我在这里站岗,请他们放心!
蓝光闪过之后,驻昌黎某部队政委赵江奉命率部进入唐山抗震救灾,因他与市委领导许家书、张乾、毕新文等都是老同道,非常熟习,以是进入市区后,在第一韶光内,赵政委来到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看望几位市委领导。
◆华国锋在唐山机场亲切接见中共唐山地委第一布告、中共唐山市委第一布告许家书。
大灾之后,老朋友相见,激动万分。赵江政委问,老嫂子们怎么样?市委领导无言以对,由于当时他们谁也没有顾及身边埋着的妻子、儿女,他们被扒出后,都是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灾斗争之中。后来,张乾先容,他的妻子是女儿扒出来的。
在交谈中,赵政委又问,你们缺什么?许家书说,指挥部缺个收音机,我们想要一个,听听中心的声音。赵政委正巧带着一台熊猫牌小收音机,立时从衣服袋里取出来,送给了他们。接着又问,还缺什么?当赵政委看到他们有的穿着背心,有的还光着膀子,当即把军上衣脱了下来,递给市委领导后才返回部队。这一举动,使在场的人对军民鱼水情的涵义理解得更为深刻。
7月28日这天,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职员从早到晚战斗一天多了,大家都还没有吃过东西。有一名干部不知从何处找来一些高粱米,熬了一大锅粥,还弄来了几包饼干,分给市委领导们吃。许家书、张乾他们吃了几口,见同道们也还没有东西吃,怎么也咽不下去,将粥和饼干都送给同道们吃了。
◆灾区送水车。
震后,由于短缺食品,有一个灾民到面粉厂挖白面,被执勤民兵当即制止。这个人不服,认为大灾之后找点吃的不算偷,当即与执勤民兵发生了争执,他们将“官司”打到了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部职员理解情形后,末了裁定:民兵的做法是对的,面粉是国家的,个人不能私自动用。指挥部卖力人对这个灾民说,没吃的了,这里还有点饼干,你拿去吃吧。这个灾民听后,眼含热泪地说,太感激你们了,指挥部就这点食品,我拿去你们吃什么?我拿一点儿,给你们留一些。这个“官司”就这样结案了。
地震之后,军民鱼水之情,干群联络战斗的故事太多了,至今仍在唐山党政机关和公民群众中广泛传颂着。
三、公而忘私,顾整年夜局
1976年7月27日,地委布告、地革委副主任张一萍获悉将有大雨降落,决定与地区水利局副局长李润芝一同到地处抚宁的洋河水库检讨非常溢洪道施工情形。当天夜里,发生了大地震。震后,他们处理好洋河水库的事情,立马返回了唐山,投入到抗震救灾事情之中。
地震前,张一萍、傅景瑞、强华、劳恩仓、耐松等地委领导都住在机关附近的支左楼内。地震中,这几户人家伤亡极其惨重,有的户断门绝烟。
张一萍与李润芝从抚宁回到唐山后,看到家园变成了废墟,得知张、李两家各有5位亲人在大地震中丧生,张一萍、李润芝相视无言,泪水相望,情绪交融,互感悲痛。后来,张一萍说,真想大哭一场,但是不能哭,千万双眼睛都看着我呢。晚上,张一萍回到地委盖的塑料棚里,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入睡。天亮后,又忙起了事情,也就不想这些家庭个人的事了。
7月31日上午,张一萍正在紧张地事情,从外地来了一个粗鲁之人,他急急忙忙地进了地委机关大院,找到张一萍,便发急地寻问他的家属在哪里?这个人的家属在地直某部门事情。当时废墟下还有好多人没有被扒出来,还有一些伤病员被解放军运到外地治疗,张一萍怎么会知道他的家属在哪里呢?
◆救灾物资运抵灾区。
张一萍一时回答不上来,这个人就急了,他取出手枪对着张一萍高喊:“你们是干什么的,我枪毙你!
”张一萍见状没有示弱,处之泰然。这时,赴唐救灾的解放军某炮团副政委张格成将他拉到一边,进行奉劝,他的感情才逐步稳定下来,也理解地委领导的苦衷了。
张一萍是战役年代参加革命事情的老同道,他事情负责,对待同道友善,后来他回顾说:“这个人从外地跑来看望家属,见此惨景,如何不伤心呢?生不见人,去世不见尸,暴躁发火是能使人理解的。”
地震后,张一萍5位亲人的尸体在7月30日才被救灾部队扒出来。小女儿因随张一萍到洋河水库去了一趟,从而躲过了一劫。
7月30日下午,张一萍的小女儿来到地委,找到张一萍说:“爸爸,我妈妈他们的尸体都扒出来了,快去看看吧。”小女儿哭着闹着叫他回去看看。这时,地委正在开会研究抢救事情,张一萍执意没有回去。一贯托到晚上散会后才带着小女儿回了家,这时5具尸体都不见了,被救灾部队运到郊野掩埋了。
唐山地、市委领导这类的业绩还很多,当时他们都是这样舍小家顾大家的。
◆大地震后的唐山地委、革委会及抗震救灾指挥部。
地震一两天后,中心、省、地、市、县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都建立起来了,各级党政机关和企奇迹单位领导和职工在较短的韶光要地本地续奔赴事情岗位,很快形成了统一的抗震救灾指挥网络。灾区从自发的自救、互救,进入了有组织的接济行动。救灾物资和食品也很快运到了唐山,使灾民摆脱了缺粮断水之困境。
由于几天几夜的劳累,加之精神的高度紧张,张一萍溘然感到天旋地转,昏倒在地委机关的草地上。过了一段韶光,张一萍听到女儿和众人的呼救声,逐步地清醒过来,看到围在他身旁的除小女儿外,还有救灾部队炮团的张副政委,给他送药的地区妇联干部陈志远,还有来地委打听灾情的滦南县委布告刘秋平、柏各庄农垦区党委布告张逸生等同道。
张一萍对大家说,我作为地委果一名布告,在大灾面前,怎么能躺下叫人照顾呢?以是必须站立起来。当时,他坐起来没有感到头晕;试着站起来,还可以走,从而武断了信心,鼓起了勇气,又武断地投入到抗震救灾事情中去。
大地震发生后,中心为全面理解灾区的情形,派出联合事情组飞到唐山稽核。当飞机在唐山上空盘旋时,他们看到震后的惨景,都惊呆了。飞机降落后,接他们的只有机场的几名军人,没有见到唐山地、市委果人。
飞到唐山的河北省委副布告马力,为理解地市委领导干部的伤亡情形,驱车来到唐山地委,看到机关大院里有几名事情职员正在抢险,便大声喊道:“你们认识我吗?”大家举头一看,答道:“认识,你是马布告。”马力接着问,地委果几位布告呢?事情职员急忙向他申报请示了布告、常委们的伤亡情形。马力听后,又一次受到了震荡。
马力在唐山事情多年,曾任唐山地委第一布告等职,他与唐山的领导干部们都很熟习,当听到这些不幸的后,他的心情是极为沉重的。
◆华国锋与李玉林亲切握手。
与此同时,中心政治局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议室听取了开滦李玉林等人的申报请示,全面理解到灾情后,当即敕令:关照刘子厚(时任河北省委第一布告)、肖寒(时任煤炭部部长)他们,到唐山后就不要回来了,就地领导抗震救灾!
河北省委决定:唐山地委布告、秦皇岛市委第一布告刘琦任唐山地区抗震救灾指挥部主任,副主任有张一萍、曹子拣(时任地委副布告)、唐山军分区司令员沈光厚,政委肖刚志等。地委第二布告、市委第一布告许家书全力以赴指挥唐山市的抗震救灾事情。刘琦奉命于28日深夜赶到了唐山地委机关大院。
时隔不久,新地委组成,许家书担当了唐山地委第一布告,同时连续任市委第一布告;省委将河北省副省长张克让调到唐山,任地委第二布告;将徐伯勋从省委组织部调到唐山,任地委副布告兼秘书长,加上原来的地委幸存职员,组成了新地委。新地委在困难困苦的环境下,连续奋战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
四、联络奋进,再铸辉煌
8月31日,唐山地委召开全区党员干部会议,表彰抗震救灾前辈集体和模范人物,同时保举出席党中心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的“唐山丰南地震抗震救灾前辈单位和模范人物代表会议”的代表。许家书、张一萍等地、市委布告都被保举为代表。
9月1日,北京铁路局派出一辆专列到唐山,把与会职员接到北京公民大会堂开会。许家书、张一萍等地、市委布告作为模范人物代表出席了北京的会议,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会上,传达了毛主席亲自圈阅的中共中心文件,听取了中心领导同道的主要讲话。与会代表,佩带红花,领取了奖状,地、市委布告们受到了巨大的鼓舞,从而抖擞出冲天的干劲。
◆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
在都城北京,唐山地、市委布告们的心情非常激动。当然,在内心深处最多的还是任务与担当。展望未来,出路似锦;再创辉煌,任重道远。他们立下誓言:决心攫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让党中心、毛主席放心,让唐山灾区公民满意!
唐山大地震虽然过去40多年了,但唐山地、市委和广大共产党员在大地震中展现的精神风采,至今人们历历在目,其抗震精神,鼓舞着人们奋勇向前。
唐山抗震救灾的胜利,唐山抗震精神的形成,都凝聚着唐山地市委领导的功德,他们的业绩值得学习,他们的名字该当永久铭记。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未经容许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状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