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蜿蜒山路,拨开密林云雾,只见一幢茶肆藏在茶园深处。
屋内,茶客围坐桌前,洁白如玉的瓷碗中,条条青绿的古树白茶芽叶冲出琥珀色茶汤,呷茶入口,茶喷鼻香满屋。窗外,天朗气清,秧塔大白茶漫山遍野,层层铺开,一碧千里。
秧塔大白茶茶山一隅。公民网 陈洁泉摄
茶喷鼻香处处闻,推窗即是绿,如“绿野仙踪”般美妙的现实图景在这处处可见——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这个曾经的茶盐古道重镇日益“因山而兴”,做大做强茶业、林业,上演了茶叶飘喷鼻香致富路、林业扮靓富美村落的新蝶变,全县现有茶叶总产量11930余吨,林地面积882万亩。这块祖国西南边陲的绿色宝地,茶海雨林相互交织,山川草木活气勃勃。
一片叶子,福泽一方百姓
时下,正遇上夏秋茶采摘,茶农李双妹在茶园专一采摘,一掐一提,一会功夫,一捧捧秧塔大白茶芽叶便填满背篓,望着自面前家的十几亩茶叶郁郁葱葱,李双妹脸上挂满笑颜。
茶农李双妹正在采茶。公民网 陈洁泉摄
而这只是秧塔大白茶茶山的小小一隅。在景谷县民乐镇大村落村落秧塔村落民小组,这个仅46户人家的村落民小组,却栽种有大白茶890余亩,均匀每户19.3亩。
秧塔大白茶是景谷县特有的茶叶品种,且历史悠久。民乐镇副镇长徐荣泽先容,秧塔大白茶规模栽种历史已有150多年,更有秧塔大白茶开山祖师达600年树龄,古茶树年均产值达1500万元。
一片叶子,喷鼻香茗百年,如今秧塔村落民小组连片台地茶,皆是从古茶树嫁接而来。一代又一代茶树嫁接,一代又一代茶农垦植,造诣了秧塔村落民小组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和深厚的茶文化秘闻,不仅扮靓了秧塔山乡,也鼓起了当地群众的“钱袋子”。
“过去种田种地才勉强坚持生存,如今种茶一天可以收一斤多茶叶,一亩茶树一年能有4000多元收入。”李双妹一家是糯扎渡水电站库区移民,2012年搬到民乐镇,便开始栽种大白茶。
“最初只种了几亩,现在栽种有十几亩,收成好就有盼头。”与茶结缘,李双妹一家也与好日子相会。“除了12月到2月景象极寒冷时没有茶采,险些整年丰收,大约七天就能采一次。”
古树和新芽,一片茶叶的“前世今生”里,是一种茶业的摸索发展。如今在秧塔村落民小组,茶农自行租赁茶园,家家户户自种自管自采,各家都有各家的技能,收成时有厂家统一收购供应保障,也有自行将鲜叶加工成毛茶和产品销往市场提高收入。
一片叶子,演绎着福泽一方百姓的精彩。如何乘势而上,写好“茶文章”?跳出一个村落的范畴,景谷县从全县层面精心谋划,有着别具匠心的探索和实践。
在云南,秧塔大白茶是已知氨基酸含量最高的云南大叶种,其芽叶满披绒毛,成茶肥硕厚实,可根据不同工艺,制作成白茶、红茶、普洱生茶、普洱熟茶、月光白等,景谷大白茶制作的白龙须在1981年全省名茶鉴评会上被评为云南八大名茶之一,并载入1989年出版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叶卷》。
丰富产品链、延长家当链、提升代价链,近年来,景谷县着力造就技能创新型和市场开拓型企业,用科技为茶家当赋能,2021年景谷县茶叶总产量达11930吨,实现综合产值439325万元,有27家成为云南省“绿色食品牌”茶家当基地。
立足“茶叶”,做强“茶业”,茶旅领悟是新路子。2021年,景谷县结合发展茶园生态不雅观光游、茶文化节事游、茶文化休闲体验游、白茶科普研学游等茶旅领悟项目,在秧塔村落民小组履行秧塔白茶文旅综合提升培植项目,依托秧塔独特的白茶祖山资源,发展以“茶旅领悟”模式的休闲康养度假家当,掀开村落美民富的俏丽村落庄崭新画卷。
一棵大树 扮靓富美村落庄
景谷“因山而兴”的画卷上,不仅有茶喷鼻香,还有林浩瀚海。威远镇喷鼻香盐村落是一个有着300年熬盐历史的村落落,如今正与林相伴,“青山”变“金山”。
“自从种上树,‘杈杈房’变楼房,家门口停上小轿车,村落里的小伙子都娶上了媳妇儿……”在喷鼻香盐村落党总支布告刀文明豁达的笑声中,这个“直过民族”村落的故事垂垂展开。
“我们喷鼻香盐村落60%以上群众属拉祜族,属于‘直过民族’”,刀文明回顾说,喷鼻香盐村落2007年才通水通电,长期以来村落民只能靠种玉米、种稻谷勉强坚持生存,找出路是难事,更是要事。
兴业富民的希望在林,喷鼻香盐村落共有林地资源39154亩,为抓林家当发展机遇,2003年,喷鼻香盐村落率先在奋发、芒牙河一、二3个村落民小组以小组庄家内部竞标的办法,以每亩50元到140元租金租种组内集体林地,办理了以往林地外流、收益低的问题,同时实行“村落党组织+龙头企业+互助社+庄家”模式,与云南云景林纸株式会社进行结对帮扶,发展人工速生丰产林。
喷鼻香盐村落桉树栽种林一隅。公民网 陈洁泉摄
喷鼻香盐村落芒牙河一组党支部布告李学昌便是村落里第一批种上桉树的人。2003年,李学昌试种了19亩桉树,到2008年砍树收树时,李学昌收成6万元“巨款”,“当时给我的是现金,10元一张,第一次拿那么多现金,拿袋子裹着扛回了家。”这幅场景,让不少人看到栽种桉树确有“赚头”。
种桉树的人多了,桉树也多了,美了村落落又富了民。如今的喷鼻香盐村落,每户均匀栽种桉树五六十亩,每轮桉树砍伐收入达十万元,集体经济连续3年超过20万元,昔日的“直过民族”村落一跃成为远近有名的富余村落。
生态美、家当兴,以云南云景林纸株式会社为代表的林产工业企业,承担着将“质料”变“产品”的中枢纽带。
云南云景林纸株式会社是海内首批林浆纸一体化企业之一,这些年,云南云景林纸株式会社在景谷扎根成长,引发林业家当的“鲶鱼效应”:景谷县发展起以木材为质料的中小型林业生产加工企业153家,以松脂为质料的加工企业3 家。云南云景林纸株式会社收到授信600万元林业碳汇质押贷款,这也是全省首笔林业碳汇质押贷款。
云南云景林纸株式会社展出木。公民网 陈洁泉摄
林产工业有活力,绿水金山变金山银山,2021年景谷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25.1亿元,个中林产林化类企业9户,工业总产值16.6亿元,林产工业成为景谷县第一大家当,景谷县发展为云南省林产工业第二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