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 耿子腾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市区道路常见的交通事件很多并非一方完备任务,有时碰着被认定为同等任务的交通事件,车主就会误认为只要各自处理丢失即可,但是这样明显是缺点的。
“同等任务”不即是“各顾各的”
对付交警认定的“同等任务”,车主的意见各不相同,大部分认为便是各修各的车,如果有人受伤就赶紧去处理伤员。但实际情形却是,事件发生后,双方车辆的破坏情形各不相同,发生职员受伤的情形也会不同,以是,“同等任务”还要看丢失。如果是小剐小蹭丢失不大的情形,尽快调度处理自然是好事。大部分都是经双方协商赞许的情形下,事件产生的丢失用度自行承担,不再深究。但实际问题却是很多车主把车开到4S店修理时才知道修车费比看起来要贵得多。而此时保险公司也只能供应50%的车损理赔,动辄好几万元的丢失对车主来说就很不划算了。
在前不久的一次事件中,市民刘师长西席本以为被交警划定为“同等任务”便是各修各的车,承担自己车上受伤职员的医疗费就行。事后咨询状师才知道,所谓的“同等任务”实际上是各自走各自的保险程序,事件丢失须要被保人承担的剩余50%用度,实在是由对方保险公司支付的。由于刘师长西席在车辆维修和受伤职员治疗后没有保留票据,以是保险公司也无法给予赔偿。
“同等任务”怎么赔?
有车主就认为,“同等任务”岂不是谁撞得严重谁亏损?事实却并非如此。举个例子,两车发生剐蹭,一方丢失较为严重,经由4S店定损为两万元,一方丢失较轻,只须要两千元的修理费。双方被剖断“同等任务”后,是按照共计丢失的一半各自承担,也便是说统共2.2万元,须要双方各自承担1.1万元。以是说,并非是谁伤得轻谁就占便宜,看似损伤较轻的一方,除了修睦自己的车外,还要多赔付双方共同承担的一部分用度。
被判“同等任务”要当心
近日,郑州的奔驰车主郭女士就碰着了烦苦处。新车还没开多久在路上就被人蹭了,等交警到现场后,认定郭女士也存在压线的违法行为,以是剖断为双方“同等任务”。考虑到双方都有保险,郭女士也没在意,留了对方车主的电话就离开了。没想到,事后闹事车主却百般推诿不肯赔钱,四千多元的修车费自己已经垫付,根据事件认定保险公司只能赔付一千多元,而剩下的三千元则须要对方的保险公司承担。由于仅留了对方一个电话和姓名,对方便是不赔钱也很无奈。
据4S店的发卖顾问先容,类似郭女士这样的情形习认为常,按理说双方互赔的用度也不须要车主本人出,全部都是保险公司承担,但有些车主为了减少脱险次数赖着不掏钱。建议车主发生事件后,一方面要留存好自己花费的票据,其余最好留下当事人的干系证件,以免对方恶意赖账。卖力中国人寿车险业务的翟经理先容,碰着车险理赔难也可以采取“代位求偿”的办法,先由保险公司垫付赔偿自己丢失,然后再由保险公司向对方追偿。也向状师理解到,像郭女士碰着这样再三敦促不赔偿的情形,完备可以委托保险公司起诉对方,通过法律路子掩护自己的合法权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