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是,本日连续聊3系,但不聊新3系,聊我的那台3系。
本篇的女主人公,牌照就可耻地马赛克了
在我拥有过的几台车当中,最喜好的还是那台2004年的E46 318i Exclusive,她也是第一台真正属于我的车。在这里我用“她”而不是“它\"大众,是由于在澳洲称呼自己的爱车用的都是”her“而非”it“。
E46这代3系各位都知道,已经不能算是老3系了,准确来说是老老老3系,318i嘛也很好理解,便是当时3系的入门车型,而这里的Exclusive,实在说白了便是配置更多的豪华版。
那时候我还在迢遥的澳洲上学,在国外长期呆过的人都知道,没有车,那便是没有腿。可惜小的我家底太薄,比不了那些年轻土豪们刚一出国就BBA的性能车开起来,玩几个月就换成更加撩人的Porsche。以是我风里来、雨里去地熬了整整五年,直到2016年才买下了这台车。
Carsales上的M3,真喷鼻香
选择E46,由于这是我心中最经典的一代3系,虽然目标很明确,但进程很艰辛。起初我想咬咬牙直奔E46 M3,直列六缸S54 3.2仙游然吸气发动机,340匹旁边的马力,8000转红线,关键还有手动变速箱,5秒内破百。正常价格在2.5-4.5万刀不等,当时汇率1:5.X,也便是说,只要十几万,M3开回家。
可惜在澳洲最大的汽车交易平台Carcales上,看了一圈下来才创造在本地根本找不到车,外地车源得当的也不多。如果是在海内,这车更加稀少,少到目前在南京我知道的就只剩下一台了,在一个开二手车行的玩车老哥手上,在北上该当多点。
我在偏僻的南澳首府阿德莱德,如果去墨尔本或者悉尼这些大城市,每一趟的机票、酒店都是钱,而且车况怎么样?价格能不能谈下来?不亲眼见到根本弄不明白。如果弗成,那便是白白折腾一趟,但探求那个年代的罕有车,到处碰灰险些是一定的。就算幸运眷顾之下找到得当的,光是把车开回来就要一两天,还牵扯到不同州之间的不同政策与手续,想想既然没有缘分,也罢。给自己找了这么多情由,实在便是差钱。
Carsales上的330Ci,没有M3那么喷鼻香
于是,我转头奔向330i、325i这些同样有着宝马经典直六发动机的车,这些车在本地多少有些车源,这些车都在1万刀以内,连M3的一半都不到,听上去几万开3系很实惠,其实在海内也差不多就这个价。但就算这样也并不顺利,看的第一台330Ci(330i的敞篷版),敞篷升降有问题,修起来绝对要大出血。看的第二台325i,公里数实在是太高了,25万公里,车况也挺挫,开起来觉得像个80岁老头,气喘吁吁。以至于后面连续看了好几台车,都不太满意。
韶光一长,心态也就崩了,我寻思着干脆再扩大一下寻车范围,把318i也加入进去吧,虽然是直4发动机,但好歹也是E46。当时我将这一想法见告我房东的女儿的同父异母的哥哥的时候,他第一句话便是:”劝你别了,阔别那些冒蓝烟的车“,这位仁兄是个玩家,很是懂车,每天开着台74年的老陆巡到处跑,而且是重度改装过的,加高底盘、大轮胎、涉水喉一样不少,跋山涉水一点也不抖动。
记住他的话我接下来持续看三台318i,一拧钥匙,排气呼呼地往外冒蓝烟,再打开机舱,发动机周围全是渗漏出来的油渍。E46都有发动机烧机油或者缸垫渗机油的情形,318i愈甚,这也是后来他才见告我的,以是那些非土豪留学生们在挑选上了年纪的老车时,基本末了都会选择日系车。
某天在Google Map街景里竟然瞥见了这台车,那时她还在车行悄悄地等着我
终于有一天,我在Carsales上瞥见一台2004年的318i,这么多年才跑了11万公里,当然价格也比其他贵了不少,8999刀。再一查地址,在一个车程一个多少小时的小镇上,在我印象中,澳洲的小镇居住着的都是一帮佛系的老年人,这些人都是一台车重新开到旧,好好养车,也不乱造。
于是,立马杀过去。这台车在一个老大爷开的家族二手车行手里,老大爷只管和人打交道,对车什么也不懂,全都交给车行的年轻一辈,以至于我问他这车有没有自带GPS,他竟然问我:“什么是GPS?”。虽然我至今还是以为有点扯,但我还是信了。
这张照片,该当是第一次开回家的时候拍的
仔细围着车绕了几圈,除了后保险杠上有一些明显的擦痕,以及右后门版上的皮革有一道割开的划痕以外,其他的成色很不错,也没有明显的烧机油和渗机油征象。试驾一圈,可以接管。
但我还是不太放心,并没有当天就交钱,而是过了几天费钱雇了个老机器师傅帮我验车,里里外外折腾了好久,查出来悬挂上有个地方的螺丝松了,可能是由于车轮撞过马路牙子,问题不大。于是交钱,第二天提车,从M3变成318i,真是空想林志玲,现实罗玉凤啊。
这便是那个钥匙扣
这里还有个小故事,这个车商老大爷知道这是我的第一台车后,在我提车前一天晚上趁着自己老婆熟睡,偷偷地把她3系车钥匙上的原厂钥匙扣扒拉了下来,然后送给了我,挨骂估计是逃不掉的了。
重到发指的方向盘直到现在都忘不了
至于这台车开起来怎么样,这么说吧,放在本日她的驾驶感想熏染肯定是被人嫌弃的。首当其冲便是那极其沉重的方向盘,重到什么地步?重到就像驾校科目二的老普桑一样,单手驾驶这台车险些是不可能的。我在拥有这台车的一年半韶光内,唯一一次由于我个人缘故原由造成的事件,便是由于:
有一次我在麦当劳买了一杯可乐,由于车上没有能放水杯的地方,我只好左手拿着可乐,右手握着方向盘。麦当劳到我家只隔了两个路口,转两个弯而已,在转第一个弯的时候,我很自然地单手拨动着方向盘,结果拨到一半的时候,创造手感正在迅速变得沉重,每往下拨动一点都变得非常困难。直到我险些用尽全力也才将方向盘打了大半圈,根本不足过这个弯,于是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我的车直直地往路旁的电线杆上蹭。
经历了十几年衰减,本日的动力说实话也就勉强及格
不过,有些人说E46的3系是操控最好的一代,我并不这么认为,在我看来,新车的操控如果没有老车好,那便是一种退步。但E46的3系绝对最长于与人沟通的一代,沉重的方向盘,加上颠到爆炸的悬挂,还有紧绷到让人紧张的整体调教风格,给人的第一印象太过机器、太过硬核,但真正开久了,就会感到彷佛车上的每一个部件都已经嵌入了身体里一样,人的思想和车的回馈变得同步,无比听话。
说句实话,这台318i的绝对的性能并不好,四缸的N42 2.0升弱鸡自吸发动机,140旁边的卑微马力,还是老掉牙的5速手自一体变速箱,百公里加速10秒开外。切进S挡,就算降挡降得再快,转速憋得再高,随之而来的还是弱鸡一样平常的动力。身处各处都是大排量的澳洲大地,在公路上超个大货车都要心怀戴德地希望别人能点一点刹车放我过去。但纵然这样,开起来便是真特么愉快。
不过E46是个分水岭,从E92开始3系变得更加均衡了,再到后来舒适的F30,以及现在的G20,人们更加喜好了,但我总以为有点可惜。可能在往后的电车时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怀念E46 3系这样的车,就像在薄膜键盘险些灭绝机器键盘的时候,人们溘然创造原来我们小时候在学校机房里用的机器键盘是这么的有味道。只不过,机器键盘现在正以高等货的姿态重新杀回市场,但往后,我们还能开到E46 3系这样的车了吗?
想知道这惨样背后的故事吗
这台车的故事一时半会根本讲不完,有韶光我会以“澳洲系列”为标题接着往下更。实在详细的我都想得大差不差了,诸如“一直漏油加漏液、常备机油冷却液”,“在山里追不上老奶奶的‘破丰田’的故事”,“为什么我会在在大洋路上被R35 GT-R撵着跑”,“与房东女儿不为人知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
当然,不但是这台车,我可能偶尔也会写一写关于澳洲的旅行自驾、道路文化、公路见闻、胆怯故事等等这些发散性的东西,如果我能说服三刀让我公费重回澳洲,带些自驾游记回来,那是最好不过了。
末了,你吃过袋鼠吗?我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