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德国战车(Rammstein,1994年景立于柏林)因此力量慑民气魄征服歌迷,还不如说因此乐曲风格多变和歌词内容繁杂而使其他摇滚乐队无法与其等量齐观,因此令人惊叹,这正是本文以德国战车为枢纽来通达西方盛行音乐不同派系的缘故原由。
2010年德国战车首战美国,在纽约麦迪逊广场倾全力推出代表作德语歌曲《你恨》(Du Hast,1997)和《我侵害了你》(Ich Tu Dir Weh,2009),那饱满充足的英雄主义悲壮气氛和硝烟弥漫的重工业场景令现场美国不雅观众神魂颠倒。雄浑激越的音乐表现稠浊声光隆隆的氛围与歌词所表达的情爱内容形成一种完备脱节的古怪对照:
我在镜中看到你的脸(Ich seh im Spiegel dein Gesicht)
(个中字母ch双唇微开,舌面向硬颚抬起形成壅塞,强烈送气冲开壅塞)
你爱我,由于我不爱你(Du liebst mich, denn ich lieb' dichnicht)
(个中b双唇紧闭,舌平放,有力送气,冲破阻碍,形成爆破气流)
我侵害了你(Ich tu Dir Weh)
我不感到惋惜(Tut mir nicht leid)
这样对你很好(Das tut dir gut)
由于我可以听你若何嘶喊(Hört wie es schreit)
(个中ö先发[e:],同时将嘴前伸至发[o:]状,双唇紧张有力地撮成圆形)
歌词的内容已经被音乐声响的效力所遮蔽,陌生难懂的德语对美国不雅观众(当然也包括其他语种的不雅观众)纯粹是节奏铿锵、压气出声、喉音震颤、暗哑乌光的德语发声,歌词内容与音乐意象是否吻合已经不主要,人们要的便是这种诸如变元音ä、ö、ü以及ß之类不知所云的德语分外语音唱腔意见意义与乐声交迭所产生的刺激!
这便是德国战车的英文歌曲远远不及其德语歌曲令人痴迷的缘故原由所在。
Lana Del Rey《向去世而生》封面
由此遐想到Lana Del Rey(1985年生)的《向去世而生》(BornTo Die,2012年揭橥),我们也无法在她那种慵
如果我见告你,你是属于我的,你能否给我归属感……
让我在大雨中剧烈地亲吻你……
由于你和我,向去世而生。
这种不求跌宕起落、漠不关心的中性,具有无谓的抽象状态,在盛行音乐中虽然不多见,但所谓“悲核”(Sadcore)把Lana Del Rey这种音乐风格界定为歌词惨淡、旋律悲观的另类摇滚,与其说是对其音乐风格的诠释,还不如说是对其歌词望文生义的附会,是 “时髦音乐词语”(music buzz word)的一种漂浮。实际上,Lana Del Rey更多的是受到1970年代兴起的“氛围音乐”(ambient music,有的译为“环境音乐”,似不甚恰当)的影响。氛围音乐侧重于突出音乐声响共振(每每借助电音)所散发的有着东办法冥想意念的抽象声波空间营造的气氛,歌手的唱腔常日合营没有大起大落的乐曲而取中音音域,且须领悟隐逸在音乐氛围里面而不凸显其个人风格。不论歌词内容如何,乐曲一律浮生若梦、痴醉沉迷之音。2008年景立于美国德克萨斯后迁往纽约布鲁克林的 “性后吸烟”(CigarettesAfterSex)乐队便是这种“氛围音乐”的新生代,代表作《梦见你》(Dreamingof You)与 Lana Del Reyd的《向去世而生》一模一样。集歌手、吉他手、贝司手、鼓手于一身的爱尔兰歌星汉尼根(Lisa Hannigan,1981年生)的《你无处不在》(You Haunt Me,2013年西班牙、英国合拍的生理惊悚片《另一个我》[AnotherMe]插曲),也是氛围音乐的范例作品,昏非昏、醉非醉、颓非颓的味儿特殊痴人,超越了这部普通生理惊悚影片本身的局限而得到独立的艺术欣赏代价。
比较视觉艺术和文学,我一贯觉得音乐是一种极度游离性的艺术形式。歌词与音乐相互分离:歌词永久是歌曲的无关宏旨的一种附庸。人们之以是认为曲与词唇齿相依或者该当水乳交融,是习气性地为灵魂授予一个承载它的应有的肉身以达到两全其美的完全性。于音乐而言,这正好是一种本末倒置:本色上是灵魂使得肉体得到超越性的生命。这与歌词本身的精彩是两个不同的问题,纵然实际上不乏由精彩歌词引发而创作乐曲的环境,但由此出身的音乐终极也必将灵魂出窍而独立于歌词。
更主要的本色在于,乐曲一经出身,听众(包括曲作者)无法掌握乐曲美学效力的移动方向,由于音乐的方向实际上是不愿定的(或谓多向度的)。欣赏者为什么会从贝多芬《欢快颂》入耳见荒凉之音?《欢快颂》又是如何交融在电影《发条橙》的暴力和色情以及政客们的政治秀场的不同场景之中?我们如何在德国战车《你的气味真喷鼻香》(Du riechst so gut)那战鼓般铿锵雄壮的音乐节律中体味女人似花喷鼻香的主题?
你的气味真喷鼻香
你的气味真喷鼻香
我随着你
你的气味真喷鼻香
我找寻你
真不错
我追赶你
你的气味真喷鼻香
我将很快得到你
我等待直到入夜
我捉住你湿润的肌肤
……
德国战车《你的气味真喷鼻香》1998年第二次制作的MV图像
德国战车为此曲两度制作MV,1995年初次揭橥,由菲利克(Emanuel Fialik)导演,个中直接用男人闻花喷鼻香的镜头表达主题;1998年再请史托彻(Philipp Stölzl,1967年生)第二次制作MV,没有花朵,完备是另一番景象:一群恶狠狠的灰狼和变成吸血僵尸的男男女女在黑夜的古堡中高下穿梭……只管后者MV图像制作水平或许高于前者,但听者和作者都无法断言前后二者哪一个MV与音乐主题同等或冲突,症结在于音乐本身效力的非确定性。
音乐的灵魂具有不受阈限、自由地游弋飘荡的实质,灵魂无所谓归宿。我相信,假如欣赏者的自然情绪和思维没有遭到那些通过教科书和“至理名言”起浸染的根深蒂固的败坏,那么艺术真理绝对不雅观这个魔障便不会在心里作祟了。
德国战车的《太阳》(Sonne)一边是隧道掘进机般震耳欲聋的吉他失落真节奏,一边是如歌的行板和女声伴唱,蕴含着男性天性中存在一种乐意受虐于女性的心态,在这种受虐中得到刚强溶解于柔弱所生发出来的美感。感想熏染到两性在胆怯、温顺与骄纵之间极为反常的逆反互换的魅惑。这一点彷佛更多更突出地反响在德意志民族性之中:“到女人那里去,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
”在我看来,实在这句话正好是尼采对女性的某种恐怖或敬畏生理的昭示,以是,去之前要带上一副鞭子,以壮其胆;而不是“男性对女性施诸强力意志”的通畅说法。以是尼采说“当女人爱时,男人当知畏惧:由于这时她捐躯统统,别的统统她都认为毫无代价”(《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而瓦格纳则直接在其作品《女武神》和《唐豪瑟》中表现了对女性的崇拜。
《我的部位》(MeinTeil,2004)在MV画面上朝这个方向就走得更远了——索性把一群狂暴自虐、相互殴打后的男性当牲口一样被一位女士牵引着在大街逛游。音乐感情也并不与歌词内容相匹配,依然表现德国战车范例的力量和雄沉。乐曲、歌词(德语)、MV图像三者在各自为战中部分交迭、若即若离,与那种诠释对应歌词的MV画面模式比较,厥后果更能触发多种可能性:
我的部位——不(MeinTeil - nein)
由于那是我的部位——不(Denn das ist mein teil - nein)
(个中n唇齿微开,舌前端抵上门齿,软颚下垂,通过鼻腔振动声带发音)
是的,这是我的部位——不(Yes it's mein teil - nein)
一声叫嚣将飞向天空(Ein Schrei wird zum himmel fahren)
在天使群体中切过(schneidet sich durch engelscharen)
(个中sch气流经舌面形成的纵槽通过舌尖和齿龈间的缝隙发出轻微的的摩擦音,轻微振动声带)
从上空坠下羽毛肉(Vom Wolkendach fällt Federfleisch)
(个中v上门齿贴下唇,形成缝隙,送气,气流利过缝隙形成摩擦发音;个中ä紧匆匆有力,开口度比发a时略小)
随着喊叫声砸在我的童年上(auf meine kindheit mit gekreish)
那便是我的部位——不(Es ist mein teil – nein)
……
布兰妮《罪犯》MV画面
与布兰妮(Britney Spears)的《罪犯》(Criminal)直陈其词的彪悍的女性主义MV画面比较(只管我以为布兰妮这首歌的音乐本身反而有一种缠绵无奈之感——很喜好),实在,上述音乐表现并不虞味着德国战车是女权主义守卫者。《阴道》(Pussy)从歌词到MV影像都夹杂着男性对女性的喜好、嬉谐、歧视以及色欲等多种成分,音乐节奏轻盈跳跃,同理,这首歌也不能解释德国战车有性别歧视之虞。而《Fish On》(2015)就更繁芜了:在迫匆匆的音律中穿梭交错着男性的力量、威吓与女性的亡命、反抗,稠浊着血腥,MV场景充斥着刺激,导演是塞尔维亚血统的德国著名MV和商业广告制作人比哈奇(Zoran Bihać,b.1965),他年富力强,剑胆琴心——思维生动、富于魄力,制作风雅讲求,长期与奔驰、沃尔沃、耐克、适口可乐等跨国公司成功互助,而与德国战车的互助长达十数年。这首《Fish On》的MV制作也是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美国的跨国互助。这几首歌从纯音乐(声音艺术)的角度并非大略直接地对应歌词内容和MV画面。德国战车艺术的多元性和繁杂性由此可见一斑。艺术是表现人类繁芜情绪的神秘丛林,而非彰显道德模范的固定舞台。
《没有你》(Ohne Dich,2004)跳出一样平常印象中的摇滚乐乃至盛行音乐的范畴,与德国战车其他曲目也形成很大反差,作曲接管严明音乐层次丰富的和声方法,节奏旋律变革奇妙细腻繁芜。这首歌的MV以一位登山队友失落足坠入山谷、由队友搀扶登上白雪皑皑的顶峰、瞑目去世去为背景。2011年制作MV,历经奥地利阿尔卑斯山脉零下数10度、海拔2830米的欧洲第二高的奥茨塔尔冰川(Ötztal Glacier,约生存于公元前3300年的奥茨冰人木乃伊即创造于此)沿途,直到海拔3500米的雪峰进行实地拍摄,德国导演黑特曼(Jörn Heitmann,b.1968)执导。乐思表现了队友之间柔弱、悲壮、孤寂、遗恨的繁芜感情,利用交响乐器伴奏,降落打击乐的声音强度,把风雪交加的拟音交织于逼真的MV画面,与歌词和乐曲交融同等,历久庄严而耐人寻味。这种没有实际目的的纯粹征服群山顶峰的登山之旅,在我看来,要比科学稽核、登山比赛、以及其他肩负任务性子的登山更具有精神意义(我并非否认后者的实际代价)。其独占的本色是行为的无现实目的性,行动本身便是唯一的状态,而不在于现实收成或者道德褒奖和名誉的有无。这种状态使登山者本然地超度现实代价,成为忘情统统的世外痴迷和越轶现实的精神象征。
德国战车的《没有你》在2005年6月法国尼姆市(Nimes)古罗马圆形戏院遗址现场演出,主唱林德曼在此曲中所利用的逶迤低沉唱腔,在伟大厚重的古罗马户外戏院充斥重型机器般轰鸣的乐器声中无法彰显而使音乐情韵受挫。若乐器声响的降解,又势必削弱现场的浓郁氛围。歌声与乐器声二者的冲突,使之无法达到录音棚效力之水平。不难创造,这种重金属摇滚办法有无法战胜的自我制约——主唱的音色难以凸显,由此例证:清唱与轻唱的艺术特性,导致它们不适宜稠浊在重金属摇滚中进行现场表现。
Disturbed主唱戴维·屈阿曼(David Draiman,1973年生)
与重金属摇滚比较较,由蓝调发展而来的美国硬摇滚(hard rock)吉他失落真程度较弱,节奏相对温和,乐队Disturbed(1994年景立)翻唱20世纪60年代民歌二人组西蒙和加芬克尔(PaulSimon & Garfunkel)的成名作《寂静之声》(TheSound Of Silence,1964年灌制录音发布,1967年被美国电影《毕业生》用作主题歌后声名大噪),主唱屈阿曼(David Draiman,1973年生)以轻唱保持原唱固有悠扬宁静风格而注入自身特有的摇滚沙音和混茫气候,适当变革原曲——让前半曲与后半曲节奏驰张比拟,柔和与气势互为一体,使这首半个世纪前的民谣摇滚老歌灵魂幡然脱壳为当代摇滚,并有压倒原唱之势,同时也使Disturbed自己的代表作《信念》(Believe)、《光明》(The Light)黯然失落色。以至于这首翻唱的《寂静之声》让屈阿曼这位摇滚宿将人气飙升,2015年底在YouTube发布短短的一年多韶光,人气高达2亿之众,弗成思议听众乐不思蜀于恋旧与喜新二者看似无法兼容的情绪之间。而且,屈阿曼在2016年X达人秀澳大利亚(The XFactor Australia 2016)现场演出的把控能力极佳,圆浑苍茫的唱腔与乐器、尤其是清新缓和的钢琴声响在自然交融中仍旧居于主导,气场十足,与录音棚效果险些无分轩轾。Disturbed的现场发挥显然在德国战车《没有你》的现场效果之上。
“战神”(Manowar)是1980年景立于纽约的美国“重金属”或“力量金属”(Power Metal)乐队,代表作《战歌》(Battle Hymn,1982)、《去世亡之桥》(Bridge of Death,1984)《卫士》(Defender,1987)、《皇冠与指环——天国降临》(The Crown and the Ring - KingdomCome[VinylRip],1988岁首年月次揭橥,2007年其作品被改编成交响乐演奏[凸显了这首乐曲的灵魂]),主唱亚当斯(Eric Adams,1954年生)那狂野的狮吼间或尖叫高音交织着电锯般的吉他节奏,合营磅礴的古典乐段产生宏伟的力量;Pantera是1981年景立的美国“新激流金属”(GrooveMetal)乐队,代表作《来自地狱的牛仔》(Cowboys From Hell)鼓噪的强劲嗓音与震荡的重型吉他形成振聋发聩的交叉火力、一展肆无忌惮的凶恶音乐……当欣赏它们时,豁然顿悟,德国战车深受这两位重金属摇滚先行者的影响和启示,摇滚音乐的基本节奏和美学方向没有超越“战神”和Pantera 的势力范围……德国战车《燃料》(Benzin,2005)紧凑的节律和振颤的喉音来自Pantera的《来自地狱的牛仔》;德国战车《没有你》(2004)音乐情思和韵律险些可以称作“战神”的《皇冠与指环——天国降临》的后续版;德国战车《战歌》(Rammlied,2009)的清唱和沙哑意见意义来自“战神”的同名歌曲《战歌》及《去世亡之桥》,唯有从其德语中固有的卷舌音颤音来区分二者的差异。
1980年景立于纽约的Manowar(战神)美国“重金属”乐队
德国战车每一首歌的MV制作过程和讲求程度堪比创制一部电影,导演、演员、设备仪器、扮装、服装道具、环境等各项软硬件均不惜代价。根据不同题材和内容,选择约请相呼应的出类拔萃的天下各国导演:德国导演黑特曼——《你恨》《太阳》《美利坚》《人反抗人》《没有你》《母亲》《鲨鱼》(Haifisch);塞尔维亚裔德国导演比哈奇——《Fish On》《我的心在燃烧》(Mein Herz Brennt);瑞典导演阿克隆德(Hans Uno Jonas Åkerlund,1965年生)——《我侵害了你》《Pussy》;美国导演科恩(Rob Cohen,1949年生)——《任意开火!
》(Feuer Frei!);德国导演史托彻——《你的气味真喷鼻香》《天使》(Engel)……故而,德国战车的各个MV之间的形式和风格的差异性极大,每一个MV有如一部浓缩的电影(有的MV制作韶光长达两年,如《我的心在燃烧》),综合质量可谓“倚天既出,谁与争锋”,每一场现场音乐会的曲目选择以及布局设计,均依据东道国民族秉性、现场环境的差异做出相应调度,如2012 年在圣彼得堡用俄语演唱《Pussy》,2010年乃至用西班牙语演唱《我爱你,婊子》以应对智利(西班牙语国家)演唱会,作为谢幕终曲,令现场不雅观众欢呼雀跃……上述各类,使德国战车在各派摇滚乐风起云涌、“战神”如日中天、泰山压顶之际而逆势上扬,乃至造成后来居上之势。“战神”在2007年专集中的《战役的主宰》(Gods of War)、《奥丁的儿子(维京人)》(Sons of Odin[Vikings])更注入雄强之气,再次令乐迷们猖獗,誓与德国战车一决雌雄,二者形成相互交叉影响的局势。
(本文原载于《爱乐》2018年第7期)
大家都在看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上图,一键下单《爱乐》2019年4月刊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周刊书店,购买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