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9月14日讯(杨军 本报 刘晓云)“路修上了、灯亮起来了,现在小巷子里的生活方便多了!
”双鸭山市宝山区红永社区居民李春艳提及背街巷道硬化和亮化的事儿,抑制不住愉快之情。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
宝山区是老矿区,穷苦人口多、弱势群体多、下岗职工多。
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积极贯彻落实“要把保障和改进民生牢牢抓在手上,切实托住这个底”主要精神,坚持优先发展民生理念,促进全面振兴发展。

双鸭山宝山区优化做事群众最后一公里 汽车知识

建成社区食堂,办理用饭难问题;履行背街巷道硬亮化工程,办理出行难问题;成立灯光夜市,办理就业创业问题;实行低保户免费就医,办理看病难问题;开展花城行动,办理精气神问题……在实践中,宝山区用创新理念在双鸭山首创多个“第一”。

瞄准靶心精准扶贫

在宝山住了56年的李淑荣老人,老伴患有老年痴呆症,平时离不开人照顾,一日三餐成了大难题。
自打有了社区食堂,用饭难的愁苦处一下子办理了。

按照市委布告孙喆的建议,宝山区去年6月投资240万元在全市率先创办两个“社区食堂”,实施居民拿一点、政府补贴一点、民政救援一点、社会捐助一点、经营者奉献一点的“五个一点”经营模式,正逐步在全区范围内推开,未来实现全覆盖。

手记

越是困难期间越要保民生,越要补齐民生短板。
按照双鸭山市委市政府的“顶层设计”,宝山区为之努力创新“基层探索”。

双鸭山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秉承“在创造中享有、在享有中创造”的理念,努力做到优化环境和改进民生及发展经济的良性互动,使百姓幸福指数和发展指数同步提升。

宝山区优化“末了一公里”,给我们带来了深具启示意义和可借鉴的“宝山思考”和“宝山履历”,而这也正是双鸭山市委市政府务实践行总布告主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事情支配的最详细、最真实反响。

(上接初版)托住民生底线,要做到一个也不能少。
宝山区除了开办“社区食堂”,还通过“灯光夜市”、“免费就医”、“大手拉小手”等举措和载体,在创新实践中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

利民“灯光夜市”紧张以搭建创业平台、便民休闲为目的,对龙煤双矿公司职工和分流职员以及辖区无业下岗职员和有脱贫解困需求职员,出台惠民政策,实施免费经营。
区青干班百逻辑学员和机关干部带头“零收入”摆地摊,勾引群众自主创业。

目前,“灯光夜市”有固定经营商户80余家,100余名附近居民在这摆摊,还常常有外地流动业户慕名而来经营。

在宝山,低保职员再也不用愁住不起医院了。
该区4月1日起实行低保户就医解困帮扶惠民政策,辖区低保户在区医院就医,住院用度由区民政局、区医保办和区医院三方共同承担,住院前不须要缴纳抵押金,所需用度医保办报销65%,且直接与医院结算;民政部门二次报销剩余用度的70%,末了10.5%用度由医院承担。
现已为202名低保家庭职员供应了免费就医帮扶。

通过党委政府牵头,各干系部门折衷合营,全社会共同参与,宝山区开展了“大手拉小手、爱心助发展”活动。
目前已为361逻辑学生送去20余万元的钱物和学习用品。

创新施政民生先行

眼下走进宝山,公路两侧鲜花夹道,五彩缤纷,一起“花径”。
仔细看去,一簇簇鲜花竟是从一个个废轮胎里“长”出来的。

“摆花架子”摆出新意,“玩轮子”玩出创意。
宝山区在市委、市政府支配开展的“一创两建”中,今年启动了全民种花养花行动,栽种大丽花(区花)和小丽花10余万株。
创新利用废旧轮胎低廉甜头各式花坛花箱花盆近800个、轮胎花架200余个,栽花3.8万余株,摆放各式轮胎景不雅观造型500多个。
废轮胎里“开”满鲜花,成为一道奇不雅观。

多方张罗资金,履行“背街巷道硬化和亮化工程”。
该区为节约资金利用废砖、煤矸石、道板砖等改造背街巷道242条,同时清理胡同1300条、边沟1900条,并陆续安装低廉甜头大略单纯路灯1000盏。

因陋就简、修旧利废,自行设计制作了封闭式垃圾箱、吊篮垃圾盒、大略单纯保洁桶和保洁车等,并沿路建起休闲凉亭、线车站亭,安装低廉甜头花箱、座椅等,受到群众欢迎。

因时制宜,综合施策,创新履行“接力式上岗”行动。
1200名低保户组成的保洁大军,达到了政府管理部门省心、参与公益劳动者尽心、外出务工者称心、困难户增收可心、环境卫生舒心的良好效果。

垃圾不落地,城乡更俏丽。
开展全民整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创建独具宝山特色的标准化体系和长效机制,实现了垃圾的日产日清日运和无害化处理。

综合施策做事惠民

优化“末了一公里”,创新做事无止境。
宝山区推出“做事升级版”,从“一门式”向“一站式”便民做事模式转变。
“一头连区委政府、一头连千家万户”,百姓24小时都可通过“全天候党群连心热线”表达诉求。

为知足养老需求,该区积极培植医养结合养老项目。
三期方案12万平方米,今年开工5万平方米,努力打造一所集养老、白天照料及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做事机构。

为办理就业路子,努力推进食用菌基地家当项目,给双矿分流职工探求新出路。
培植的腐殖酸家当项目,可安排下岗就业职员200多人。

为让生活便利起来,实行供热“暖屋子”和物业“好管家”工程,在全市率先打破暖气不热和物业弃管“两大难”瓶颈。
探索小区绿化新模式,试行居民自种自管“小菜园”,实现物业规范化管理全覆盖。

为优先发展教诲,设立了教诲特殊褒奖基金,创新了以总园带分园的幼教集团化管理新模式。

为创建美好生活环境,打造出以“惠风园”和“泰”、“丰”、“和”、“福”四个小品园为主的一批“小而美、小而绿、小而精、小而特”的新景不雅观。

“住有所居、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而今,宝山区百姓时候品尝着改革发展成果、不断体验着家门口幸福指数节节攀升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