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宁在讲座中。浙江新闻客户端 郑剑佩 摄
我所在的处室原来叫省经信厅轻纺办,去年12月份机构改革,经信委改为经信厅,周五,前不久,经信厅党组会议把轻纺办改为消费品处。我们都从事工艺美术事情的,工艺美术是我们全体大行业当中的一块,也是比较主要的一块。以是,借这个机会给大家先容一下。
我系统地思考工艺美术发展到底有哪些事情,第一次把它梳理出来,提了十个方面的问题。
传承与创新
第一个问题便是传承问题。传承核心的问题,便是要把历史上的文化符号原汁原味地继续下来。在工艺美术行业,这个问题比较突出。齐白石老人有一句话:“化我者生,破我者进,似我者去世”。他有一个学生画的画,在展出,别人说这是齐白石画的。齐白石说不是我画的。齐白石说我这个学生完了,没戏了。“似我者去世”,他是继续传承了齐白石表面上的一些符号,但是没有把他的文化,把他的精神本色很好地传承下来,只是形似,而没有神似。节制精神本色,是我们传承当中一个非常主要的东西。我们要继续前辈的东西,但我们还要超越前辈。以是他讲“化我”,把我的东西能化开,然后超越我。“破我者进,似我者去世”,齐白石对传承问题就有很好的阐释。传统中有很多问题,如女人裹小脚,男人扎很长的辫子,这种文化要不要传承?糟粕肯定不要传承下来。如果传承裹小脚,这社会是在倒退,就没有进步。以是我们讲,传承要节制精神本色,这是关于传承的问题。
关于创新的问题,画家石涛讲过一句话:“笔墨当随时期”。笔墨是随着时期在进步的,在如何传承的问题上,继续好它的精神本色,但又要有所超越。
在这儿都是自家人,我们说说自己家的话。实在,我对乐清细纹刻纸这个行业,一贯怀揣着一颗不安的心。细纹刻纸确实非常好,还是天下性非遗项目,但是这个东西,如何在传承的根本上去创新,我们还要穷究这个问题。刚才一位年轻的大师给我看了一下,她那个细纹刻纸已经有所创新,我以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进步,但是还不足,还办法着这个行业往前走。乐清黄杨木雕,我看这一代又一代的东西,本日有展出老一辈的作品,颜色都已经变红了,是很好的作品,这是传统的一种符号。新一代的东西也已经起来了,像高公博大师的孩子高敏的那个作品;还有牟湘波的作品,有新意,在传统的表现形式上,可能这些都是废物,要处理掉,但是他留下来了,做了一种浅浮雕的形式,做的非常好,已经有所创新,大家一眼看过去,就有很多新意,更多的当代人群会接管和喜好它。
领悟与品牌
第三便是领悟的问题。在这当中,我想讲的便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讲纵向的是,古为今用。横向的便是,洋为中用。借鉴西方新的理念和表达方法,比如吴尧辉师长西席的两个作品,表现出西方绘画当中强调的采光、体积感、空间感等等造型艺术。
其余,从工艺美术角度来讲,我们还提倡跨界的领悟。首先讲与音乐的领悟。本日看到年轻一代做的东西,讲的是节奏,个中有一组作品,表达孩子们课间在调皮,闹教室的,作品的布局,我以为有节奏的觉得。节奏是音乐当中的一个表现形式。音乐当中还有其他的表现形式,比如声部,多声部,三个声部,两个声部,和声非常好听,有些音乐表达便是唱和声,把主调全部隐含掉了。乐清细纹刻纸当中有很多节奏和这种多重声部的身分,四方连续,二方连续的表达,实际上就表达这种声部和节奏的曲线观点,很故意思。其次是刚才讲的与绘画的结合,有渲染、素描和白描的手腕。刚才讲吴尧辉的作品,人物脸部就雕得非常细,又用白描线条的形式,其他的作品可能还借助于素描这种方法。其余,还可以与诗歌领悟。诗歌有浪漫的东西,严谨的东西,还有叫夸年夜和变形的东西,我们结合到绘画当中来讲,作品雕得非常严谨,但表达形式也可以浪漫。
第四个问题便是品牌意识问题。工艺美术这方面,跟工业设计还有些差距。工艺美术是是轻工业体系当中的一类,但是工艺美术还没有很好地按照工业品的品牌设计哀求来做,在这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短板。当然,由于我们行业的特点,工艺美术的作品可能更方向于个人品牌的形象塑造。这方面,最好能借用工业化品牌塑造的一些技能和方法,把我们的品牌发展好。第一,行业要树立品牌的意识;第二,创立个性化的品牌。用工业化品牌塑造的方法,塑造我们自己的品牌。
根本与德艺
第五个方面的问题要讲根本问题,或者叫基本功的问题。工艺美术行业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第一是父子传承;第二是师徒传承。我们工艺美术行业,接管科班教诲的,或者说接管当代系统教诲的人,比例不高,这是我们全体行业的问题,也是我们的短板。很多从业者基本功不踏实,这是行业发展的一个重大短板,也是须要我们补课的。当然,现在新的一代,已经开始超越前辈了。刚才,高公博大师说的,“带十个人能出来一个(大师)就很好”,高大师说,十几个兄弟,末了还在做这个就我一个人了,其他人都不做了。我们要接管当代文明的教诲,接管当代根本理论的教诲,填补我们行业的短板。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石涛了。石涛是清朝的大画家,他提出了“一画论”,很故意思的,说给大家听听。“一画论”是什么意思呢?他当时带了一个徒弟,跟他拜师学艺。石涛每天让徒弟写羊毫字的“一”,写了一年,写得很呆板。你说每天写一横,真的是很没意思。石涛说,“一”实在是最难写的字,你能把“一”给我老诚笃实写好,其他字都好写了。以是这便是著名的“一画论”。刚才讲到这个根本,很多人实在还没故意识到,基本功还不足踏实,就开始要表达,用其余一种东西来表达自己。学艺不随意马虎,要踏踏实实地办理好根本的问题。
现在和这个行业中年轻的一代大师互换时,我说,我们先要“眼高”,眼睛要高,境界要高,手也要高,“眼高手高”。“不雅观千器而识器”,多看多学多听,博览群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自己的眼界更高一些,把自己的短板努力补上,办理我们根本发展的问题。
第六个问题是德和艺的问题。我说两个故事给你们听。第一个讲龙泉青瓷徐朝兴大师。这几年评浙江省万人操持工艺美术领军人才。2017年温州是周锦云大师的徒弟张红姬评上的,2018年刚公布的,温州是吴尧辉大师当选万人操持的领军人才。万人操持领军人才,是我们省里所有人才体系培植当中地位最高的。领军人才哀求非常高。(回到话题上)我讲徐朝兴大师怎么回事?去年第一批评选上,我们的制度设计上有问题,也没履历,龙泉是操持单列,给丽水名额,没有说丽水不能报龙泉和青田。龙泉报的是陈爱来岁夜师,丽水报的是徐朝兴大师的儿子徐凌。两个都是做青瓷的。全省一共十个人,怎么办呢?不可能给一个品种两个名额。陈爱明1962年出生,我们有个哀求,哀求55周岁以下,就想培养年轻一代的领军大师。怎么办?而且徐凌的打分还偏高。我们尊重徐大师,给徐大师打了个电话,一个是你徒弟,一个是你儿子,徐凌的打分略高一点,看看这个怎么平衡。徐大师说,“徒弟也是我儿子,给徒弟吧,末了一次了,没有机会了。”去年的名额就给了陈爱来岁夜师。2018年丽水又冒了个事出来,丽水报了一个青瓷,报了一个宝剑,又都是龙泉的。做宝剑的大师是1963年,又是55岁,糟糕了。我们又碰着麻烦了,做宝剑的大师又是一个1963年的,徐凌打分又比他高。我们又找到徐大师,“徐大师,都是你们龙泉的,一个是宝剑,一个是青瓷,你看是怎么弄,都不好意思跟你说了,去年让徐凌让了,今年做宝剑大师末了一次机会,你看看这怎么办?”“宝剑是我们龙泉的。青瓷也是我们龙泉的,做宝剑的上,我们也很骄傲。”徐大师这么一说,徐凌又让掉了。
再讲东阳陆光正大师。我这选的两个人都不是我们温州的,不是说温州的不好,温州这么多大师我挑谁来说呢,不好办。2010年,我到这个行业处当处长。在座的第四届省大师,是我当处永劫评起来的。第四届省大师评比,当时挑专家组长,请陆光正大师。他说:“不要,你不要让我当组长”。我们说弗成,您德高望重,请您来当组长。他逼得没办法,说:“你让我当,我就来当了。”他第一句话说什么,你们知道吗?“你叫我当组长可以,你把这个人先给我拿掉。”我们一听,糟糕了,您不是搞事儿嘛,我们问:“陆大师,为什么拿掉呢?”陆大师说:“这是我儿子。我儿子水平够了,但是我当组长,他选上,人家会说是由于我才上的。如果他评不上,人家会说他儿子东西太差了,也不好。”我也是第一次碰着这个情形,没办法,向领导申报请示了一下。领导说,“拿掉吧。”他儿子就拿掉了。以是他儿子是第五届的省大师。陆大师就这么一件小小的事情,让我们感慨万千。我在这里用这两位前辈大师这两件事情作为一个个案,希望在温州,各位大师能够为这个行业率先垂范,带头塑造一个风清气正的行业,一个好的发展的环境。
家当和个性
第七个便是家当化问题。刚才,已做了个引子,要赢利,先做产品,再造作品,再做艺术品。产品是我们的根本,是我们的生存之道,东西卖不出去,没市场肯定弗成。刚才也讲了,我们这个行业要先富起来,不是让我们大师的东西作为一个永远传承的艺术品就够了的。历史上很多伟大的人都是很苦难,很惨的。音乐家贝多芬、巴赫,都是去世了多少年往后,他的作品才为人所知的。画家高更,他的作品都无人问津的,去世了好多年往后才创造。这样真的不好,我们这个行业,首先要做产品,我们想办法适应市场,调度自己的定位,让自己的东西能卖出一个好的价钱。有了钱,有了成本才能反哺到这个行业,做出更多好的作品,乃至是佳构,更该当是艺术品。
我们艺术家前面都有这样一个主要的问题——怎么样把家当化做得更好。叶小泉大师家当化做的很好。吴尧辉大师做家当化的东西非常好。希望大家把家当化当做行业发展的一个命脉来看待,冲要破,走得才会更好。
第八个问题便是个性化问题。工艺美术有各个的流派、品种,品种和品种之间也有差异,每个品种又有不同的门类、门派。“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都有自己的文化符号,有自己个性化的问题。新时期,个性化问题是我们的行业比较突出的问题。2018年第七届省大师作批驳审,龙泉青瓷放在那儿,名字都是遮掉的,大家都不知道这是哪位大师的作品,很多专家也不知道。这就有一定的毛病,我们希望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每人有自己的个性和文化,能有代表大师精神品质的作品,能够形成差异。每个人的作品该当有差异,但是在他们这一代人中,有统一化的痕迹,一堆东西放那儿,高度的相似,没有形本钱身的个性,没有形本钱身独立的符号。刚才讲这位年轻的大师,我跟他做了一些理解,他探索了很多方法,他的作品拿出来很多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他的东西。他在传承的根本上做了一些创新,尤其在个性表现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艺术作品的个性塑造,在我们行业中,是须要负责思考的一件事情。作品要表示艺术规律的普遍性,更多的是要表达出艺术的分外性。要把这个问题办理好,从普遍性中创造分外性。个性便是体系,每件作品的个性,实际上便是大师个人的一种体系,反响的是他精神上的东西。每件作品该当有差异,要有个性化的符号,要有自己的特点。
艺术数字化
第九方面讲艺术化问题。我考证过,真正把工艺美术这四个字结合到一起,是蔡元培师长西席。“工艺美术”最早出自1920年蔡元培师长西席的《美术的起源》。在这本书当中,第一次提到“工艺美术”。那“工艺美术大师”这个观点又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呢?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考证过,我专门考证了一下,1985年,薄熙成是北京市工艺美术总公司的老总,薄熙成率先提出“工艺美术大师”这个观点,后来被政府采取,进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比活动。我们这个行业,不能只有“工”而没有“艺”,更多地强调有“工”有“艺”,兼“工”带“艺”。大家把稳一下,可能每个作品,每个品牌都会有这个问题。
第十个问题,说的是数字化问题。不可忽略,信息技能对我们传统家当已经有深刻的影响了。
2018年省委省政府经济事情会议,把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这个一号工程里,工艺美术不能后进,这个行业急迫须要当代技能来办理很多问题,比如设计问题、制作问题、推广问题。现在全体东西嫁接、领悟程度还是非常低的,我们希望大师能够自觉地提高涵养,提高对当代技能、对当代科技的认识,来改良自我。大家把稳一下右边这个东西叫“聪慧工美·匠心传承”,这是省工美协会打造的一个高科技平台。国大师、省大师,将来在里头都会有自己的频道,正在紧锣密鼓地编辑过程中。春节后,推广小组会逐渐地跟大家打仗。这个平台,不仅仅是一个互联网门户平台,把大家的东西信息库嫁接进去。我再三哀求,不仅仅把它当作一个推广平台,将来可以深入进去。优先把国大师和一批省大师放进这个平台,之后对我们全体工美行业都要开放。
当然,这个东西跟传统思维不一样,我们要用很少的钱,乃至不费钱,把这件事情做好。我们希望其他人能够转移支付,用其他方面能够赚的钱反哺这个平台,帮助大家一起做。在这儿,借这个机会我表达一下想法,做一点事情很难,要把它做好更难。下一步,须要把数字化问题作为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一个工程来推进。杭间会长多次讲,不要守旧,不要守旧,希望协会能够转变思路。大家可能理解过,有一个APP平台叫“雇主”。它有两块,一块是公益产品,一块便是工艺品。目前这个平台是亏钱的,但是这个通道非常好。我们这个平台也模拟“雇主”这样一种商业模式来做,接管了一部分精华。希望我们大家都联络起来,通过协会的努力,通过行政力量来反哺和帮助大家,通过大师们的觉悟和收受接管,原谅信息化、高科技的精神,使我们这个行业走得更稳健一些。
(2019年1月27日,乐清,周江楠、张志杰据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