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宏康生物质炉具有限公司的赵娟、杜春文夫妇,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汗水发明了一种料斗为敞口的生物质燃烧炉,做到便捷、安全、环保、节能、降费,还不影响人体康健,荣获了国家专利。

赵娟,1991年出生在利川团堡镇长槽村落一土家族农人家中,只读了初中一年级。
杜春文,1989年出生于东城下坝村落一庄家,小学六年级未读完。
他们都因家境贫寒,早早的务农打工。
杜春文13岁就去帮人卖包子,14岁到东城一汽车修配厂当学徒。
好心的老板见他肯吃苦又聪明,就手把手教他,让他学会了钳工、钣金、做漆、电焊等技能。
后来,他又随着师傅做脚手架、搭工棚,学到了不少的手艺和做生意的门道,家里生活也逐步地好了起来。
2009年,经人先容,赵娟和杜春文结为夫妻。

利川一夫妻发明新型火炉获得国家专利 汽车知识

2010年,杜春文到江苏无锡打工,帮人烧电焊又结交了人缘,学到了不少技能,更积攒了些资金。
父亲去世后,他回到利川一壁照顾家庭,一壁自己当老板,做大略单纯棚等。
收入不错,到了2015年已有一、二百万元的积蓄。

这时,他的家庭有了2个孩子,还有老人,特殊是冬天难熬。
那时天然气还未运送到家,早上起来只有烧煤炭炉子。
要先等柴火燃好后再加煤,想暖和得等较永劫光,小孩子冻得直哭闹,真是急人!
于是赵娟向杜春文提出:想办法造出一个随意马虎点火且温暖屋子快的炉子。

为此,杜春文专门开车去浙江宁波一带稽核,见当地田舍普遍用上了燃烧生物质燃料的壁挂炉,让他认识了生物质燃料:这是21世纪具有发展潜力的二次清洁能源,一样平常是将农林废物(如玉米芯、秸秆、薪柴、各种果壳、碎木头等)作为原材料,经由粉碎、稠浊、挤压、烘干等工艺,制成各种成型如颗粒状等,可直接燃烧的一种新型清洁燃料,一样平常比煤节省10%旁边。
其燃烧后灰烬很少且是优质钾肥。
生物质颗粒燃料发热量大,燃烧纯度高,不含硫磷,不堕落炉具,不污染大气和环境,对人体不构成侵害。
杜春文心头一热,脑筋一转,立时想到回去研发一台烧生物质燃料的点火快的炉子。

回家后,杜春文把自己的想法见告妻子,得到了赵娟的支持。
研制开始了,只有利川原有的煤炉子、气炉子、电炉子作参考,他俩迎难而上,沉下心来干。
一年多韶光的研究、失落败、修正、创新、又卡壳、又思虑、又改进、又失落败……在最困难时曾想到退出,然而终极还是选择连续冲上研究生物质燃烧炉的“阵地”。

生物质燃料

2016年元月,他们注册成立了利川市宏康生物质炉具有限公司,由赵娟担当法人。
2016年3月8日这天,他们成功地造出了第一台新炉子。
攻关过程中,他们前后报废了300多台炉子,用了30多吨钢材,加上人工人为等共花费了30多万元。

他们没有钱在媒体上做广告,就到恩施八县市和贵州、重庆的一些二高山以上地区送广告传单,一台台地售卖……

不久,一些懂行的好心朋友上门提醒:你们要赶紧报告专利,以避免别人剽窃,也免得让你们花费的心血和金钱都空费了。
赵娟迅速到市科教局咨询并办理了专利报告手续。
在利川市、恩施州两级专利部门的支持下,经由9个多月审查,国家知识产权局终于在2017年2月22日正式颁布了专利号为ZL2016 2 0393079.3的国家专利证书,后来又申请了注册牌号“火宜家”。

专利证书下达后,依程序,市质监局卖力人带着专利产品“料斗为敞口的生物质燃烧炉”到河南省节能及燃气具产品质量监督考验中央进行委托考验,其结果是:炊事热功率、综合热效率、构造、外不雅观哀求、辅机和附件、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林格曼烟气黑度、安全装置、铸造件、焊接件、冲压件、钣金件与机器加工件、铆接件、炉具外壁面防锈共19个项目全部合格。
这样一来,宏康公司就可正式生产和发卖此产品了。
市税务部门又给他们免了一年的税。

一年多来,宏康公司战胜资金不敷、生产园地狭小和各种不利成分,困难生产和发卖了1500多台,受到了用户的欢迎。
团堡镇街上两家用户与烧煤进行了比拟,至少节约经费10%旁边,更主要的是安全可靠、生态环保、不影响人体康健。

“店里装五台炉子已2年多,风机等紧张设备没有坏过,宏康的售后做事也很好,生物质燃料能担保供应。
烧天然气会产生一氧化碳,但烧生物质燃料却干净、环保、真正安全。
我负责核算了一下,一年均匀每台炉子比烧气至少节约2000元,我看城乡好多餐馆都可以安装这种炉子,可防备一氧化碳中毒或爆炸事件的发生。
”经营餐馆的牟峰向笔者先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