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吃到碗里可口的米饭时,我总会想起广阔的田野中,那一片片金黄色的稻子,那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景色,可在欣赏着美景,吃着香喷喷的米饭时,谁又会想到,这是农民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呢?
为了让我们了解农民们的艰辛,今年“双抢”季节,老师带领我们前往她的老家体验生活。到了村里,我们戴上帽子,与2位姨妈一起赶往田间。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把秧苗,教了我们插秧的方法: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夹住秧苗,把秧苗插入泥土中,然后轻轻把手抽出来。听老师说完,我们卷起裤脚开始下田了。
当我们踩下田时,第一反应就是感觉非常脏,有一位小伙伴轻轻说了一声:“好像大便呀。”按照老师教的方法,我们开始插秧了。我先用3个手指夹住秧苗,小心翼翼地把它插入泥中。先前我以为只要把秧苗根部的那一块小泥巴插进泥中就可以了,但是当我把手抽出来时,秧苗却倒下了。老师看到了,就对我说:“你这样插可不对哦,要再插深一些。”于是,老师亲自走下田来,把我插的秧苗稍稍往下压了一点,秧苗就稳稳地站好了。
我取出第二株秧苗,按照老师教的方法插入田中,可是老师还是说我插得不对。原来是我插的两株秧苗距离太近了,这样会影响它们吸取养分和影响它们的生长。于是,我把其中一株拔了出来,按照间隔约20厘米的距离插下。眼看我快要落后了,于是,我便加快速度,不一会,我就插完了一把秧。当我准备去拿第二把秧苗时,突然感觉腰酸酸的,在烈日的照射下,尽管我有帽子,但早已是满头大汗,心想:原来种田是这么辛苦啊!
不知不觉中,1个小时过去了,我和小伙伴们都把各自的秧苗插完了,我们觉得自己都变成了小农民。走出田里,看着“成果”,我们的心里美滋滋的,真希望它们快长出金灿灿的稻谷!
篇二:体验插秧
寒假期间,有一项做业叫做培育秧苗,老师要我们利用寒假期间,观察秧苗的成长并做记录,而且学校还帮我们安排了这趟别出心裁的校外教学-体验插秧。
这次的校外教学在四福村举行。因为那里不会离学校太远,所以我们以健行的方式前往目的地。到达目的地需要走五公里的路程,所以事前大家每天都跑两圈操场;除此之外,我们也欣赏了以前去那里插秧的照片。
当天早上,我背着背包,快乐的走向学校。一到学校,老师在行前说明,拍完照后,便出发了。一路上,有翩翩起舞的凤蝶和五彩缤纷的花朵为我们加油,最后,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
我们马上听解说员指导如何插秧,并脱鞋子,准备下田,当轮到我时,一脚踩下去,便发现水田的泥土好软、好黏,土上有时会冒泡泡,有时会发出怪声音,非常特别,而我们插到土里的秧苗不是东倒西歪,就是杂乱无章,甚至被踩死。此时,我深深感受到农夫的辛苦。插秧活动结束后,我们就去吃“爆米香”,老板说它的做法是:先把白米加热十分钟,再用一种机器加热后,听到“碰!”的一声,再把麦芽糖涂在白米上面,就完工了。
下午,我们去上一堂有关稻米的课,讲师介绍了稻米的种类、稻米生长的温度等等,最后,我们还回答了很多问题,并得到了五年级的季军。校外教学在此告一段落,我们便回学校了。
这次的校外教学非常有趣,而且让我体验到当农夫的辛苦,也让我留下美好的回忆。
篇三:插秧所感
已经很多年没有在家帮忙插秧了,每次假期回来只是帮着割稻谷,时隔几年后有了新的体会。
以前播种的时间好像也是有在家的,但每每那时候,双胞胎弟弟都是在家的,所以我就免除了出去帮忙插秧,而早上煮早饭,中午休息,一斤晚上煮晚饭。
如今也不再使用牛耕,而是去表哥家借回来打田机。机器这东西,熟悉者使用当然顺畅,我爸妈嘛,少用这些东西,就连手机都不大会,而打田机又要太大力气,我又是驾驭不了。所以还是他们先把地弄好,我等待着插秧就好。说起插秧,以前是直接将稻谷种在土里,长出来的秧苗要一根或者几根那样拔下来在插到田里,这样子要费好大的工夫。后来慢慢地,大伙儿开始使用一种叫秧盘的器具,秧在一块秧盘里长出来,人们就捧着一块铺满秧苗的胶盘站着把秧抛下新耕的田里。
不再使用牛耕,机器代替,致使人们减少了牛的放养,我回家后也不用再去放牛,到田间一走,到处都是青蒿般高的青草,绿绿的一片,让人心旷神怡。毕竟小时候大家都养牛,竹子的叶子甚至有些稀少,牛没青草吃,就会吃树叶与竹叶。而不再用蹲着拔秧、插秧,结束一天的农活之后也不至于太累,重点是抛秧的收成还更好。
以上是观察以及总结所得的,而现在要说一下我内心的一点小小体会。中途插秧的时候,我父母一个去秧地担秧,一个回家拿汽油过来加满打田机准备开始下一块耕地,那时就是我自己在秧。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抛着抛着觉得自己的技术太糟糕,一是因为太久没有种田,而是以前是插的方式,而不是抛。所以我开始不习惯抛秧,我就询问我妈是否可以插秧,经过同后,我开始行列分明的插秧,这是强迫症,追求一种齐整。而很快的,我妈说我插的太深了,秧不能爆苗,于是乎我开始抛。抛真的有点困难,方向感不好,感觉我想它们去这个位置,而它们去了那个。更难堪的还是我妈说我抛的太疏了,到时没收成,她说不要我继续了,好像我不会,叫我回家。我当然拒绝啦,毕竟我把这些不好的改掉就是可以的了,我已经学会了就该继续。
回到我刚刚说的我父母都离开田后,我就一个人在抛秧,那阵子的感觉特别奇妙。四周没有人,除了一块甘蔗林、竹林、小河、池塘以及待耕种的田地就是风声和阳光了。我感觉那时候我都能够看到自己微笑的倒影了,因为我快乐以及毫无拘束,我过了比较久的一个人的生活,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如若身边有人,反倒觉得不自在起来,纵使那是自己的父母。那时我就在想,田地间,田园生活也不逊色于城里。古人那种怡然自得的生活大概也是如此吧!
这次插秧,我重返了幼时的许多记忆,也看到了这几年耕种方式的变化,同时认识到了自己更多,所谓有所实践有所收获。
篇四:妈妈带我体验插秧
我总觉得大米从商店就买得来,尽管从小就学过《锄禾》的诗,却从来没用心珍惜过米饭,直到我亲身下田插秧,才体会到诗中的含义。
5月18日,妈妈带我来到张林村体验插秧。我在村妇女主任赵阿姨的带领下来到田边,望着田里黑乎乎的泥巴我不禁皱起了眉头,妈妈和赵阿姨脱掉鞋袜,提着一篮绿油油的小苗下了田,我看着她们脚踩在泥巴中,用姆指和食指拿起两棵小苗,麻利地插入泥中。赵阿姨边插秧指导我:“一次拿两根苗,不用插太深,间隔五六寸,太密了不利于生长……”在妈妈和赵阿姨的一再鼓励下,我胆怯地赤脚踩进泥巴里。
“泥巴软软的,真舒服!”我的欢呼声刚落,才发觉脚仿佛被胶水沾住了,怎么也迈不开步子,急得我差点哭出了声。赵阿姨笑着安慰我:“不要着急,你试着把脚向后缩一下再抬起来。”到底是插秧高手,我尝试着赵阿姨的经验,总算能慢慢挪动步子了。我深一脚浅一脚地挪到赵阿姨身边,学着她的样子,捏起两棵小苗插入泥中,小苗懒懒地躺下去了,根本立不起来。赵阿姨拿起秧苗教我说:“捏住根部的位置插下去,你再试试。”我小心翼翼地捏住根部插入泥中,小苗果然站直了。我弯着腰,小心地挪着步,顺着田中早已划好的直线慢慢插下去,太阳越升越高,我很快就汗流浃背了,费了好大的力插完了一条线上的秧苗,我已感觉到腿变麻了,我转身正欲往回走,不小心滑动了脚板,我摔得满身泥巴,几棵秧苗也被压入泥中,我狼狈地爬起来,再也精神不起来了。
妈妈帮我清洗泥浆后又下了田,躬着身子,踩着泥巴,一棵一棵地将秧苗插入田中。妈妈告诉我,这种的就是水稻,成熟后的果实就是稻谷,再经过脱壳、去石、打磨等工序,大米就是这样种出来的。想到自己平时吃饭总爱洒得到处都是,吃不了就直接倒掉,看着妈妈和赵阿姨两脚泥巴,我的脸红了。我向妈妈保证,以后不再浪费粮食,帮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篇五:第一次插秧
5月26日的上午,在胡营中学担任班主任的妈妈和几位老师去帮她班的孤儿学生曾红云姐姐插秧,我嚷着要去,妈妈拗不过我,带上我出发了。
到了水田边,在田里插秧的红云姐姐见了我们既惊喜又激动。妈妈让我到岸上搬运秧苗,就和老师们挽起了裤腿下了田,忙活了起来。我见老师们热火朝天,也要下田体验,妈妈笑着说:“你小小年纪,体验一下劳动也好。”于是,我便像扑腾着翅膀的小鸟急不可待地脱下鞋袜下田了。
第一次走在没过膝盖的泥水里,凉凉的,软软的,像踩着软绵绵的沙发,只是脚下的泥滑滑的,我走得摇摇晃晃的,差点摔倒,裤腿上很快溅上了小泥花,红云姐姐忙过来扶我。我和妈妈并在一起插,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左手拿秧,右手拿起一根秧苗往田里栽。妈妈见我栽得弯弯曲曲,像调皮的孩子扭着腰肢,有的秧苗漂到了水面上,告诉我秧插到田里横竖要成线。我看了妈妈的示范动作,插下去的秧苗稳稳地立在了田里。
太阳火辣辣地烤在身上,渐渐的,我头上滴落下了都大的汗珠,我上了岸,看着妈妈和老师们不知疲倦地竞赛着,我仿佛又来了劲,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秧田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歌声驱散了妈妈和老师们辛劳的脸庞。不知不觉,这块水田被我们穿上了“绿衣裳”,我感觉就像完成了一件杰作一样。
第一次插秧的感觉很有趣,更有意义,今天不仅让我看到了香喷喷的饭是怎么种出来的,体验到了一粒粮食一滴汗,更让我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
更多插秧作文-关于插秧的作文的相关文章请关注美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