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亮司

高考放榜前的一天晚上,我在房间里翻着《高考填报志愿指南》,兴致满满地列了一个广州的重今年夜学清单。

有没有一首歌你一贯不敢在同伙圈分享 休闲娱乐

抱着“再不济我也能去这里”的心态,我在清单上写下末了一个学校名称。

第二天收到关照短信的时候,我呆呆地看着成绩,半天说不出话来。

由于我考的成绩,是全体高中生涯里最差的一次。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那份清单上的大学,没有一所是我能去的。

我默默走进房间锁了门,躲到被窝里,耳机里单曲循环了五月天翻唱的《起来》。

起来 我要你看得见

再大的风雨要用力飞

起来 或许你以为累

记得我在末日来临之前

看完文章要回来重新点开听。
来自我要WhatYouNeed

00:00

05:42

从那一天起,《起来》变成我再也不敢轻易听的一首歌,即便已经由了 7 年。

由于我到现在还是无法面对,那一种“所有操持都空费,努力也不值一提”的心情。

前几天,当我在选题会上跟其他编辑分享了这个故事时,才创造,原来大家也都有这么一首歌。

这首歌,或许寄存着他们那份不太想触碰的苦处,或许像我一样,记录着一个自己不愿意面对的自己。

-

麦浚龙《借火

「 一起悄悄地过 不须要太认识我

不渴望 你不要令我多多少很多多少渴望 」

@ 星一

他是一个会从自己喜好的盛行歌里获取灵感,然后创作故事的人,偶尔也会把故事发给我看。

有一次,他说,在他写过的故事中,大部分是有歌词原型的。
只有一首歌没有,便是麦浚龙的《借火》。

然后他说:“我溘然创造这首歌写的,便是我和你。

我们刚认识的时候,他会把整包烟放在我这儿,让我存着,说我是喷鼻香烟银行。
然后他想抽时,就会来找我要。

我们关系变好那段韶光,他是有女朋友的。

后来他分离了,我也默默陪着他。
我们并没有考试测验去理解对方,更多的是陪伴。

有段韶光,为了在谈天时跟他能聊得上,我特地建了一个粤语歌单。

但让我不解的是,当我逐步考试测验靠近他的时候,他却逐步地疏离了。

比如,我跟他说我最近发生了什么事,他直接回我“什么时候能说完”;我问他在忙什么时,他会岔开话题。

原来他并不想知道我的生活,也不想让我知道他的生活。

大概便是暧昧的两个人,一个贪心了,一个只想暧昧。

在半个月后,他跟我说,他复合了。

我这才彻底确认,“他根本没有打算跟我在一起”。

那个当下,我以为自己很可笑。
我们都喜好的《借火》这首歌里,明明早就写得很清楚了——

后来我清空了粤语歌单。

按下确认的那一刻,忽然想把韶光拨回我们刚在一起吸烟的时候。

没有贪心就好,没有渴望就好。

-

别再笨别再傻

半支烟赛过残破的天国

——《借火》

大概你没经历借火

但可能经历过失落望吧

可以预见的失落望只是伤心

无法预测的失落望却会伤人

下一首歌

便是这样的故事

-

陈柏宇《你瞒我瞒》

「 无言的亲亲亲 侵袭我心

仍甘心亲口讲你累得很 」

@布盒

曾经有一段韶光,我很喜好在 K 房里唱陈柏宇的歌。

每次轮到那一首《你瞒我瞒》,老友们都会默契地把麦克风递给我和其余一个人。
由于谁假如和我们抢麦,我们就和谁过不去。

其他歌可以争,但这首就弗成。

记得有个周末,我和他很有兴致,决定一起录一首属于我们的版本。

一个下午过去,在中途大笑、失落败了很多次后,我们终于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版本。

我开玩笑说:“好啦,我要有新的手机铃声了。

第二天,我把我们合唱的版本,设置成手机铃声。

出门的时候,我特地把手机调了静音,由于担心被别人听到后会被取笑。

没想到那天下课,我听到他的手机响了,铃声便是这首歌——

那一刻,我拥有了一份错觉:纵然我们是相同的性别,但也有在一起的可能。

同时,也无法掌握地放大了这份错觉。

过了不久,他的生日到了。

我买了一双好看的球鞋,并在鞋盒里放了一张纸条,送到他家门口。

开门收到礼物的那刻,他彷佛有所察觉,眼神有些迷惑。

那天回到家,我收到了他的短信:“抱歉,我是不会穿这双鞋子的。

从那往后,我们便默契地再没有说过话。

三年的友情,在一份生日礼物的面前,走到了闭幕。

实在现在想起来,我不会以为那么伤心了。
只是,这首歌的存在,还是见证了一个残酷的事实——

对付喜好同性的我们来说,生活里大多数的心动都并不真实。

但光彩的是,我们习气了失落落,也终于学会和这份日常的失落落相处。

-

我是谁情人 你始终也是你

微笑静默互望 笑比哭更可悲

——《你瞒我瞒》

总以为

告别是一件须要练习的事情

但提及跟亲人告别

我们却怎么也学不会

本日的第三个故事

大概便是这种学不会的表示吧

-

张国荣《明星》

「 我像那银河星星 被你默默爱过

更让那柔柔光辉 为你解痛楚 」

@卢回

这首歌,我从未曾在歌单里点开过。
乃至有一次在沐浴的时候,手机刚播了这首歌的前奏,就立时擦干手去换歌。

每次听到这首歌,总会一种难以抵抗的烦闷感情迎面而来——

那是一个清冷的冬天,在老家小县城一家简陋的殡仪馆里,我们给爸爸举办了瞻仰仪式。

我永久忘不掉,我跟妈妈在六七点的清晨,带着爸爸的照片,满街找摄影馆制作遗照的身影。

瞻仰仪式的会场简陋得有些唏嘘,爸爸躺在棺木里,像是睡着了。

所有亲戚好友排着队,围着棺木走了一圈。

在棺木要被送去火化前,我执意跑到棺木边。

我把手机举在爸爸的耳边,放了这首歌,止不住泪流满面。

由于爸爸生前很喜好张国荣,某种程度上,《明星》这首歌便是爸爸。

可每当回顾起那个场景,我创造我一贯没办法消化那份沉重而阴沉的感想熏染。

以是基本上,我这辈子再也不会听这首歌了。

末了。

其实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偷偷躲到办公室的小房间里,强制自己再次听了《起来》,乃至看了现场版视频。

没想到 7 年后的现在,听完还是忍不住鼻头一酸。

《起来》里面这么有一段歌词:

现在看回去,对我来说,比鼓起勇气瞥见失落去的情由,更主要的是,鼓起勇气接管失落去吧。

这份苦处我从来没有见告过任何人,其他三位编辑也是。

大概我们现在还无法好好地跟这份苦处和解,但我们创造,在漫长的韶光里,这些苦处早已成了一段旋律,被无缺地刻录在歌曲的凹槽里,制成了一张故事唱片。

当我们播放自己的唱片时,我们能听懂对方的遗憾、后悔,或者是无奈。

的确,自己的唱片被听懂、被收受接管,还是让我们释怀了一些些。

如果你也有自己的故事唱片,也期待你播放给我们听,我们在留言区等你。

-

末了的末了,

我想约请你做一件事情。

如果你正在跟喜好的人呆在一起,

那么你可以重新点开文章开头的音乐,

把耳机的一边拿给 TA ,

然后跟 TA 说出这首歌名字。

(歌名在最底下的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