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受“烤”验多日的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东皮营镇某村落的村落民来说,这场人工降雨期待已久。

42岁的村落民齐婷没高兴太久,两个小时后,雨停了。
“下得急风又大,气温还这么高,估计对旱地缓解浸染不大。
”她家的浇水设备都在地里,还得接着浇水。

河南农民十年都没这样旱过 汽车知识

在中原粮仓,无数农人正在为给农田浇水的事发愁。
今年4月下旬以来,河南省均匀降水量26.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5%。
截至6月13日,大部分地区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超60天,郑州等10个地市在70天以上。

河南省景象中央在6月12日发出了干旱橙色预警,周口、驻马店、平顶山、洛阳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候站监测气候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

在田间地头,昼夜不分地灌溉农田成了常态,气温太高,浇完的田很快又干了,还须要浇第二遍。

6月15日,河南安阳市滑县,金堤河部分河段河水断流,河床袒露,河底龟裂。
图/新华

人们常说河南“十年九旱”,不过,今年的情形和往年有所差异。
河南省水利学会专家、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教授雷宏军在接管《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超40℃极度高温比往年提前,且持续高温面积更广,无降雨韶光更久。

6月16日,在人工增雨和自然降水的共同浸染下,郑州中东部、开封、商丘、周口、驻马店东部等地涌现阵雨、雷阵雨,局部大到暴雨。

不过,河南省应急管理厅防汛抗旱处处长杨文涛此前表示,6月24日之前,全省将坚持高温晴热景象,虽然部分时段有分散对流性降水,但无法有效缓解旱情。

夏播确当口,抗旱保苗战已经打响了。

雨少了

4月小麦抽穗时,雨就很少了。

周口市太康县是产粮大县,太康县原农业局高等农艺师刘连良见告《中国新闻周刊》,当地3月25日至6月15日之间无有效降雨。
其间有两次降雨,“但都是有雨无量”。

在小麦抽穗的灌浆期和扬花期,缺水会影响籽粒发育,导致籽粒不饱满,影响后期千粒重,进而导致减产。
想灌溉的话,得用喷枪,但具备这种条件的以种粮大户为多,小庄家一样平常不会斥资置办。
据刘连良理解,夏收时,当地小庄家减产的情形确有发生。
“如果不旱的话,正常亩产是一千二三百斤,但今年上千斤的庄家都不多,基本是八九百斤旁边。

齐婷也证明了灌溉对小麦亩产量的主要性。
她家地里的小麦浇了两遍水,亩产量达到了1200斤,而只浇一遍水的邻居家亩产量只有800多斤。

6月17日,驻马店市上蔡县,田地里早就播了种,但由于干旱,严重缺墒的地皮至今没有出苗,放眼望去没有一点绿色。
拍照/本刊 王宇

熏风吹来,河南小麦从南向北开始成熟,5月24日,大规模机收作业启动,到6月7日基本结束。
刘连良说,当地麦熟扬穗一样平常在6月1日。
但今年由于干旱、温度高,干热风风力大,小麦早熟了一周旁边,“未到成熟期,也会影响籽粒的饱满度,带来减产”。

不过,干旱对夏收的影响还不算太大。
根据杨文涛的说法,河南省“夏粮丰收已成定局”。

影响更大的是夏播,夏播从5月28日起在河南全省大面积展开,种的是玉米、水稻和大豆,以玉米为主。
无雨的影响在这时明显显露了。

郑州大学水利与交通学院教授张金萍见告《中国新闻周刊》,干旱分为气候干旱、水文干旱、农业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
常日所说的干旱是气候干旱,是根据降水量来评价干旱程度。

河南多地连续两个月无有效降水,也便是降雨量太小,纵然有些微降水也直接花费于植株表面、土壤表层或浅层等,没有补充到植物根系层土壤中形成可供植物接管利用的土壤水分,由此造成气候干旱征象的发生。

其余,常日降水可以通过水循环过程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这是当地水资源量的构成。
但今年河南的气候干旱,导致河流水量或水位不敷,井水也不足,再加上可能存在的过度拦水或抽取井水行为,这就导致并加剧了水文干旱。
而水文干旱征象的发生会使农业可灌溉水量减少,造成农业干旱。

很快,多地气候局发出预警,5月以来,省内多地温度持续走高,大部分区域仍未有有效降水,土壤失落墒快。

浇地

种还是不种?农谚说“春争日,夏争时”。
玉米的成长周期为100天旁边,农人的习气常日是收完麦就赶紧种上。

6月1日割完小麦后,张涛在自家7口人的10亩地和承包来的20亩地里,花了一天韶光种上了玉米和花生。

那是最轻松的一天。
此后半个月,张涛和家人轮换着,开始昼夜一直地浇水。
他所在的驻马店市新蔡县龙口镇,大约三十亩地就有一口机井。
但近十年来,除非是提前播种的庄家,很少有人主动利用那口井。
抽水要电,得靠拖沓机的柴油发动机,得盯着才行,“浇地太累了,我们都等雨水”。

6月16日,安阳市安阳县瓦店乡,事情职员在安装、调试人工增雨设备。
图/视觉中国

空想状态下,雨该当下在5月上旬或中旬,既不影响小麦的收成,又能让土壤保持水分,便于玉米出苗。
虽然去年雨水过多,小麦都出了芽,但仍是张涛心里的“好年”,由于玉米种下去就不用再管。

今年的干旱程度不同以往,用张涛的话说,“十年都没这样旱过”。
地皮的墒情不好,刘连良说,玉米种子的正常播种深度是3到6厘米,种子抽芽须要一定的湿度,也便是说,过去地表下探3厘米,土壤便是湿润的,“但今年旱到(挖了)20厘米才见水,播种后老百姓不得不浇水”。

为了给30亩地浇水,张涛买了1600元的柴油。
这还不包括种玉米的其他投入。
齐婷给《中国新闻周刊》算了一笔账,玉米种90元,播种费30元,施肥120元,防虫药22元,加上收割,一亩地本钱靠近500元。
而在收成好、玉米价格也好的时候,一亩地玉米能卖1500元。

6月13日,平顶山市宝丰县闹店镇,闹店村落农人利用喷灌浇地。
图/中新

村落里青壮年劳动力少,多在外地打工。
如果回家帮父母浇地,来回的路费可能比收成还多。
张涛说,村落里有很多人想等雨水,还没浇地。

齐婷和张涛一样,抢先给自己的8亩地浇了水。
第一遍水浇下去,苗出了七八成,她悬着的心放下了。

可是6月9日上午8时,河南省气候局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9日起河南省将涌现大范围37℃以上高温景象,估量全省大部土壤表层缺墒仍将持续。
河南省气候台决定启动重大气候磨难(高温) 四级应急相应。
这让大家又紧张起来。

水干了

第二轮浇水是在6月10日,齐婷家这次光排井就排了两天两夜。

相邻地块的庄家共用一口井,为了抢井,有的村落民夜里也睡在地里。
“排队时要提前跟正在浇地的庄家打好呼唤,约定好自己是下一家,在他们快浇完的夜里或凌晨把自己家的水管接进去。
”齐婷说。

有的在外务工的年轻人也被家人喊回来,卖力在夜里排队抢井。
齐婷村落里有两位排不动队的留守老人,用小水泵扯着几百米的水管从老式大口井里打水,“老两口种了十几亩玉米,用这种水断断续续浇了半个月,焦急得坐在地里哭”。

6月15日,河南安阳滑县,白马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农人在田间补种玉米,确保苗齐。
图/视觉中国

在上蔡县承包了290亩地的秦豪由于排不上队抢井浇水,索性放弃耕种,“还种它干啥,不浇水(玉米)出不来,种子也废了”。

井水越来越少,排到齐婷家时,水不太能抽出来了。
“白天不出水,8亩地硬是浇了一天一夜。
”地下水位在不断低落,“浇第一遍水时,潜水泵下到十多米就有水,第二遍得下到20米才出水”。

河水也在干涸。
齐婷所在的村落,年后新挖了河,但由于干旱和持续抽水,河道见了底。
驻马店市正阳县某村落村落民李华也见告《中国新闻周刊》,干旱以来,井水已经逐渐抽不出来了,部分庄家转向就近的河道打水,“只抽了两三天水,河也干了”。

“水源都没有了,我们这儿也没有水库,不知道怎么办,只能任天由命,等着下雨。
”李华说,目前仅有三四成村落民浇了第一遍水,花生苗出芽率尚可,“往年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已经快种完了,现在还有六七成的村落民由于缺水至今还没有播种”。

在全国粮食生产前辈县、占平顶山市粮食产量三分之一的叶县,当地村落民何晨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当地河道险些已经完备干了,水库的出水量也在减少,“往年干旱放水,水量都挺大,现在不知是怎么回事”。

截至6月12日,杨文涛说,目前河南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

抗旱

和平原一带的井灌区类似,黄河渠灌区也在喊渴。

洛阳市孟津区会盟镇有“洛阳小江南之称”,它位于黄河南岸的河滩,南依邙山,阵势平坦,水源充足,是北方少有的水稻产区。
但在这个用水的时节,高温、干旱没有绕过这里。

今年5月以来,洛阳市均匀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76%。
截至6月13日,全市74%的墒情监测站点存在中旱及以上等级气候干旱,超过八成农田土壤表层不同程度缺墒。
而据气候部门预测,旱情还将进一步发展。

除了自然降雨,会盟镇双槐村落的农田灌溉紧张依赖黄河打水,在本轮旱情中,邙山脚下的黄河渠自然而然成了抗旱主力。

6月中旬,河南部分市县,农田里的地面温度达到50摄氏度以上。
图/视觉中国

总长约30.4公里的黄河渠,打水口设在西霞院水库的东南侧,1条干渠、2处节制阀、34条支渠、28座泵站、4条连通黄河的退水渠,共同构成黄河渠灌区。

“今年的需水量明显比往年更大。
”洛阳市孟津区黄河渠灌区管理所主任聂险峰见告《中国新闻周刊》,从6月8日开始,黄河渠的流量从7立方米每秒增加到9立方米每秒。

灌区打水量依赖设立在黄河渠与西霞院水库之间的水闸调节。
要临时调节流量知足灌溉需求,需由黄河渠灌区管理所向水利部直属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培植管理局提出申请。

据黄河渠灌区管理所事情职员王建党先容,黄河渠的流量承载极限是10立方米每秒。
因有用水指标限定,在用水量不大的时候,黄河渠的流量常日保持在5到6立方米每秒。

所谓的用水指标,是指灌区用水遵照打水容许制度。
据孟津区水利局副局长杨晓辉先容,额定打水量基于灌区提交的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确定,通过评审后核发的打水容许证会标明一定年限内的打水量。

聂险峰说,之以是能在有指标限定的情形下及时将流量调高到9立方米每秒,是由于当前处于“抗旱应急”状态,水资源利用可以追加应急指标。
而用水指标的折衷由河南省水利厅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协商。

开闸放水

协商、研判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我们是在防汛过程中碰着的旱情。
”洛阳市水利局局长王雷见告《中国新闻周刊》,按照往年履历,河南全省常日在每年的5月15日进入汛期,这意味着一些拦蓄工程须要在特定日期前空库或塌坝运行,“但是现在溘然碰着旱情,我们须要适当调度水位,否则灌区的吃水线太低,灌溉用水就得不到担保”。

河南以及周边省份逐步严重起来的干旱情形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6月12日,水利部组织会商,剖析研判旱环境势,发布干旱蓝色预警,并针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和甘肃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相应。

水利部哀求科学精准调度流域骨干水工程,加强黄河滨流抗旱水量调度。
4个小时后,黄委针对甘肃、山西、陕西、河南和山东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相应。
当天晚上8时,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加大至1000立方米每秒,支持下贱豫鲁两省应急抗旱。

流经洛阳市孟津区会盟镇的黄河渠干渠。
拍照/本刊 王宇

6月14日,抗旱情势进一步升级。
水利部再次组织会商,哀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掌握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

当天下午5时,黄委针对河南省启动干旱防御Ⅲ级应急相应。
20时,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增加至1500立方米每秒。
16个小时后,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又加大至1800立方米每秒。

撤除由水利部直接管理的小浪底、西霞院和三门峡水库,河南全省共有25座大型水库和110座中型水库,这些水库也进入了抗旱模式,持续开闸放水。

“从水利部门的角度来说,区分不同相应等级最主要的依据是土壤墒情。
省、市分别召开调度会研判旱情后,洛阳决定谨慎启动三级相应,而不同等级水库的下泄流量都会因此有变革。
”王雷说,下泄流量的调度要由下贱灌区统计需灌溉农田的面积,管理部门再结合墒情倒推测算。

据河南省水利厅统计,截至6月15日12时,省属水库可用水总量39.55亿立方米。
根据当前泄水流量,全省大中型水库可放水约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

井灌

上蔡县齐海乡李庄,刘琳的耕地往北几百米,便是杨岗河。
但说到浇地,刘琳的关注点从来只有一个:井,用井抽地下水浇地。
离河这么近,为什么不引河水灌溉?

“俺这儿从来都没有用过河里的水。
”提及杨岗河,刘琳连连摆手。
在刘琳看来,这条近在咫尺的小河与自家的耕地没有任何关系。

“俺这儿一共有三条河,杨岗河、小洪河、黑河。
”贾洋的态度与刘琳截然相反,他开车带着先后查看了三条河的水位。
除了杨岗河几近干涸,小洪河和黑河的水位彷佛都有上涨。

之以是这么关心河流,是由于成长在井灌区的贾洋,见过做得好的渠灌。
“人家的地是渠灌,渠沟用水泥硬化过,水源有冰雪融水,也有河水。
”他很倾慕,“假如用渠灌,那俺浇水可就太随意马虎了。
老头老太太俩人在家,也能把地浇了。

按照灌溉办法的不同,农田可以分为井灌区、渠灌区和井渠结合灌溉区。
换句话说,井灌区指望的是机井抽的地下水,渠灌区指望的是经沟渠来到地头的地表水,井渠结合灌溉区的水源则两者皆有。

以上蔡县所在的驻马店市为例,根据驻马店市水利局供应的数据,自5月下旬以来,全市135座水库开闸放水,为7个县区供应灌溉水源。
截至6月17日,全市水利工程累计抗旱供水7459万立方米,灌溉耕地155万亩次。

而据央视近日的宣布,今年,驻马店市估量夏播面积1370万亩。

驻马店市水利局供应给《中国新闻周刊》的另一组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农业用水量6.08亿立方米,个中耕地灌溉5.28亿立方米。
而在农业用水量中,地下水为4.6亿立方米,地表水为1.47亿立方米。
从中可以看出,地下水才是驻马店农田灌溉的核心水源。

驻马店市水旱磨难防御中央主任董新华向《中国新闻周刊》阐明说,上蔡是周围区县里地下水资源比较好的区域。
而像上蔡这样以井灌为主的地方,大家的共识还是坚持井灌的现状,费尽心机把地下水补充好。

毕竟,驻马店位于山区和平原的过渡地带,平原县有数个,没有梯度差,也就失落去了修渠的天生上风。
非要修的话,培植本钱、利用本钱都会很高。
“这样做出来的项目,每亩的投资量会非常大,一亩成千上万。
”驻马店市水利局屯子水利水电科科长李杰说。

孟津区会盟镇是北方少有的水稻产区。
当地农人正在插秧。
拍照/本刊 王宇

6月16日,上蔡县也下了雨。
在东洪镇,雨只下了二指深。
李宏耷拉着脑袋,伸手比了比。
开闸放水又下过雨,但李宏还是得在毒日头底下,连续抽井水浇地。
而在上蔡,像他这样抽井水浇地的农人随处可见。

和周口市西华县村落民齐婷的创造十分相似,李宏创造,抽上来的井水已经“泛花”了,这意味着地下水水位低落得厉害。
但这才是播种后第一次或第二次浇地。
如果干旱仍在持续,要担保庄稼存活、成长,就要保墒,也就意味着隔四五天就得浇一次水。

但在这样的抽水频率下,地下水如何保障?驻马店市水旱磨难防御中央主任董新华见告《中国新闻周刊》,地下水的水源补充有四个方面:一是通过天然降雨补充地下水源;二是水利工程蓄水渗透;三是大中型灌区在放水时有渗透;四是利用跨地区调水时的渗透。

对河南这个一贯在管理地下水超采难题的农业大省来说,如果干旱持续,井灌区如何解渴,还有待进一步动作。

河南省农科院研究员、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副院长卢为国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如果只是6月份干旱,后面雨水正常,整年粮食产量未必受到很大影响,“但是如果七八月份还干旱,尤其是着花期干旱,那就很难说了”。

根据干系数据,截至6月15日,河南省夏播面积8102.8万亩,占估量面积的90%。
全省秋作物受旱面积达1016.8万亩,累计浇水面积达8844万亩次。
干旱究竟还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河南粮食产量,还须要密切关注气候的走势。

(齐婷、张涛、秦豪、李华、何晨、刘琳、贾洋、李宏均为化名)

发于2024.6.24总第1145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河南应“烤”:“十年都没这样旱过”

:王宇 解雪薇 张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