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小巧的鼻子,粉嫩的樱桃小嘴,加上乌黑飘逸的头发,这就是你。虽然你的脸上有一些雀斑,但这些星星点点丝毫不曾影响你的形象。在我的眼里,你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优秀,那么的善良。
你的成绩在班上是数一数二的,我和你互相赶超。我和你,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好朋友,我一直把你当做学习的榜样。还记得那一次学科竞赛吗?我只报了数学和英语竞赛,你却参加了全部。
开考前,我们早已坐好,我从侧面偷偷地瞄了你一眼,只见你正从容不迫地翻看资料,而我的心里却是一团乱麻。我也拿出资料东看看西记记,总记不出个所以然来。开考了,资料被老师收走了,只留下一张雪白的草稿纸用于计算。考试期间,考室十分安静,只听到“沙沙沙”的书写声和“窸窸窣窣”的翻卷声。可能是竞赛吧,题目比较难,考场内很多人早已紧皱眉头,苦苦思索,陷入一阵迷茫中,我就是这其中一个。此时我又从侧面偷偷地瞄了你一眼,只见你正胸有成竹地挥笔疾书。你是那么认真地在答卷,以致旁边的同学向你借修正液你都没听见。看到这样的你,我的目光又重新回落到自己的试卷上,笔尖再一次进行演算。
考场上,你如此镇定自若,值得我好好学习。学习上,你成绩十分优秀;生活中,你更是善良。
那是一个雨天,中午放学时下起了倾盆大雨。我没有带雨伞,看着别人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来送雨伞,我很是羡慕。我多么期待自己的爸爸妈妈能来送雨伞!可我是留守儿童,我只能想想。我把希望寄托在年迈的爷爷身上。不一会儿,身边的同学陆陆续续走了,此刻我越发变得焦急不安。站着脚痛,索性蹲在地上。我随手捡起一个东西捏在手里,在地上乱比画着。画着画着,泪水就不自觉地流出来了,慢慢地变成轻轻的抽泣。也许是哭声太大了,以至于你走过来我都没发现。你轻轻地问:“你没有带雨伞吗?要不,我们一起走吧?”听到这个声音,我心里既喜悦,又难过:喜悦的是终于有人发现我了,难过的是这个人却不是爷爷。我在心里叹气,心想,也只能这样了。蹲久了,脚特别麻,突然站起来头很晕。说时迟那时快,你一把就拽住颤颤巍巍的我,我也紧紧地拉着你。我没有摔倒,你的衣服却被我扯破了。你什么也没说,只是淡淡地说:“我叫我妈妈给我补补。”我们肩并着肩,就这样在同一把伞下回到了家。
这就是你,一个优秀、善良的小姑娘。就像浩瀚天空中的一颗小星星,虽平凡,但也十分珍贵;恰似那流光溢彩的鲜花,不仅点亮了我的生命,亦带怡人芬芳。你的优秀,你的善良,会与那亘古不变的太阳一样,永远珍藏在我的心中。
篇二:特别的奖颁给特别的你
“淅沥淅沥……”窗外又下起了小雨,我倚在窗前静静地听着雨声,心里又想起了困扰我许久的烦恼。为什么我一站到众人前就感到害怕呢?为什么上课我总不敢举手呢?……唉,我望着窗口,无奈地摇了摇头。
忽然一阵风吹了进来,翻开了我的课本,眼前出现了几个熟悉的字眼——海伦凯勒。“海伦凯勒?”刹那间,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她的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幕幕她勤奋学习的画面。她,一个一岁半就与有声有色、多姿多彩的世界隔绝的不幸女孩,却在启蒙老师沙利文的指导下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学会了拼单词,算算术,写文章,使她能在想象中感受着世界的美好。“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终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哈佛大学,毕生完成了14部著作,成为了19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想着想着,我的心里不禁荡起了层层涟漪。
“冯梦……”“谁?谁在叫我?我四周环望,只见一个女子拄着拐杖向我走来。近了,近了,呀!原来是海伦凯勒!我心中一阵惊喜。”“你为什么总是唉声叹气呢?”海伦笑着问我。我迅速在纸上写了一行盲文:“唉,您知道吗?我最近做什么都不如意,而且我这个人缺点特多,总改不了,急死我了!”海伦快速摸了一下,拍拍我的肩,说“不用急,我从小就是个自身有缺陷的人,可我还不是快乐地挺了过来,只要你想改,决心改,我想什么困难都难不倒你!”我听了,依然面露难色,眉头紧锁:“但是,无论我怎样努力,却总是克服不了胆小这个最大的缺点!”海伦抚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冯梦,你知道你们中国有句话叫做‘有志者事竟成’吗?只要你肯努力,多实践,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克服缺点,学习会更上一层楼的。你一定要努力哦!”说着,竖起了拇指。我高兴地点了点头,握住了她的手。
“你从小又聋又哑又盲,有人嘲笑您吗,您会感到自卑吗?”我好奇地问海伦。“嗯……”她陷入了沉思,但不一会儿,对生活充满信心的笑容又回到了她的脸上,“是,有一段日子我的确非常自卑,为什么你们能看到绚丽的色彩,而我不能;你们能听到美妙的乐声,而我也不能……但自从沙利文老师出现后,我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我不再自卑,我开始学习,学习,学习……”我望着她那坚毅的脸,心里感触颇深。忽然,我眼前一亮,风趣地写上了几个盲文:“我想为您颁份奖,行吗?”她听了,先是一愣,然后高兴地点了点头。我学着颁奖嘉宾的语气庄重地说:“今天,我要为一个震憾全世界,震憾全人类的女性颁发一份特别的奖——人之骄子奖。它属于你,特别的你,你是当之无愧的!”她听懂了,含着泪水从我手中捧过“奖杯”,会心地笑了,从她的笑中我看到了乐观,看到了勇气,更看到了不屈不挠!
“冯梦,醒醒……”原来是妈妈,哦,刚才都是一场梦。我揉揉眼睛,回想着那个梦,是啊!只有我们每天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虽然海伦逝世了,但是她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它就像一种无形的动力,推动我们奋勇向前!
篇三: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一天中午,我正在办公室备课,班级里一位同学急冲冲地跑过来,“老师,不好了!小S变僵尸了!”我吓了一大跳,赶紧跑到教室。只见小S倒在地上,手脚僵硬,牙齿咬得咯咯响,满嘴吐着白沫,两眼紧闭,人还不时地抽搐着,样子很可怕。班级同学围在旁边,不敢靠近他,有几个胆小的学生甚至吓得躲在角落。我一看情形,像是癫痫的症状,赶紧叫学生去找校医。听老人说过,癫痫病症发作的时候,最怕病人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把自己的舌头咬断,那是要出人命的。我让学生找来一支铅笔插进他的嘴里,防止他咬舌头,然后用手使劲掐他的人中穴,掐了半天,人中穴都快让我掐紫了,他仍继续抽搐。我只好一边用纸巾擦他嘴角和脸上的白沫,一边等校医。校医赶到了,初步判断是癫痫发作,找了几个身强力壮的学生把小S抬到校医室休息,过了有大半个小时,小S渐渐平静下来,不在抽搐,四肢也慢慢放松下来,校医让我先联系家长,让小S再休息一下。
我打电话给小S的爸爸,向他问起小S的病史,不曾想,小S的父亲一口否认自己的孩子有癫痫病史,说自己儿子很正常,什么毛病也没有,是老师多虑了,没什么事情的。放下电话,我心里犯了嘀咕:明明是癫痫的症状,家长怎么会说没有这回事呢?过了没多久,小S姑姑的电话打过来了,原来小S从小就患有严重的癫痫,小学、初中的时候就发过好几次病,有时候在课堂里面发病挺可怕的,班级里面的学生都疏远他,不和他玩,老师也歧视他,把他当成不正常的孩子。小S一直在接受药物治疗,现在发病频率已经比以前少了很多,为了在新的班级不再受到歧视,家长就故意隐瞒了病史,没有想到这次又病发了。接到我的电话,小S的父亲一时心慌就撒谎了。我一听,心里咯噔一声:这孩子就是一个“定时炸弹”,以后可少不了麻烦啦。
下午,小S的姑姑接走他回家休息。我把班委叫到了办公室,把情况和他们全盘交代了一下,班长小Z说:“小S是我们的同学,我们应该关心、帮助他,不能歧视他,我们要倡议让全班同学都这样做!”他的话得到了班委的响应,大家七嘴八舌开始讨论如何关心小S。我看着时机很好,提议班委准备一下资料,我们利用下午最后一节活动课开个微型德育活动,主题就是: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尽管因为准备时间仓促,德育活动内容不是很丰富,但是同学们真挚的情感让这次微型德育活动溢满了感动。我们认真学习了癫痫病症病发时的基本护理常识,了解了癫痫是一种慢性疾病,躯体的痛苦、家庭的歧视、社会的偏见,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患者常感到紧张、焦虑、恐惧、情绪不稳等,时刻担心再次发病。小B站起来不好意思地说:“我不应该在小S发病的时候,嘲笑他是僵尸,我错了!”好几个同学都站起来为自己在小S病发时的行为道歉。
“同学们,不知者不为过。小S患病了,他是‘特别’的,我们不能因为他的‘特别’而去歧视他,看不起他。相反,我们应该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让他在班集体中不因为自己的‘特别’而不能快乐成长!”
小S回到班级以后,我和全班同学对于他多了一份“特别”的关心,尽量避免让他从事剧烈的体育活动;大扫除的时候,也给他安排较轻的岗位;原先老喜欢欺负他的小B成了他的保护伞……我们都希望他能够安全、顺利地度过高中三年的学校生活。
小S在我们“特别”的爱的滋润下平平安安地成长着,只在高二的时候病发过一次。在小S第二次病发的时候,我们都已经没有了第一次的慌乱,小B更是大喊一声:“让我来!”然后有条不紊地进行急救。当我表扬小B的时候,他憨憨地一笑:“老师,我回去还专门查电脑学习过呢,不过等了那么久才等到机会让我露一手……”说到这儿,他发现四周射来的飞刀,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赶紧补救:“老师,我不是盼着小S发病,我的意思就是说我们都是很关心他的,你们千万不要误会。”看着小B越解释越慌乱的表情,全班都善意地笑了,我也笑了,为有这群可爱的孩子。
感谢阅读特别的你作文1000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美德网的支持!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的熊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