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为《陆小凤之武当之战》创作的主题曲《誓要入刀山》既有辛弃疾的年夜方意气,又有岳飞的忠肝义胆,更有苏轼大江东去的洒脱和坦然。黄霑笔下的江湖侠客英气、洒脱,胸有抱负,不畏困难,他将这一情绪融入了:“誓要去 入刀山,浩气壮 过千关,豪情无限 男儿傲气,地狱也独来独来回,存心一闯虎豹穴”。
80年代的《上海滩》激情昂扬,却带着悲忧,大气又充满感情,契合了那个时候上海滩风云变幻的江湖。
1982年,在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会商的背景下,黄霑写了那首传传唱至今的《我的中国心》,由于尽是心中的感想熏染,以是一挥而就,张明敏用醇厚而又带有金属质感的磁性嗓音成功演绎了这首《我的中国心》,不仅让80年代思想刚刚开放的中海内地不雅观众认识到喷鼻香港不是只有“靡靡之音”,更唱出了天下炎黄子孙对祖国的挚爱深情,这也是黄霑心中的江湖,外洋的游子纵然洋装在身,身处他乡,心灵深处仍旧神往着自己的祖国,这首歌的歌词唱出了环球华人对祖国的深情赞颂和无限神往,令外洋游子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1983年的《生平故意义》,作为《射雕英雄传》的歌曲之一,表达了痴男情女行走江湖,英雄侠义的思想,这也契合了郭靖黄蓉的形象,而郭靖的原型则是生活在北宋即将灭亡期间的义士郭靖,因反抗女贞国投江而去世,在金庸的笔下将其重新塑造,造诣了射雕里面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提及江湖斗志昂扬,波澜壮阔,豪迈万丈,又洒脱不羁,当属1990年黄霑为《笑傲江湖》创作的主题曲《沧海一声笑》,黄霑凭借该歌曲得到第2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插曲、第10届喷鼻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这首歌展现了令狐冲、刘正风、曲洋等经典人物在当时江湖上的恩恩怨怨,其统统爱恨都在“沧海一声笑”中消散。
沧海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记目前
苍天笑 纷纭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 天知晓
江山笑 烟雨遥
涛浪淘尽尘凡俗世知多少
……
侠之大者,以利天下苍生为己任,以效国家民族之忠义,1992年,黄霑为电影《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创作了《男儿当自强》,《黄飞鸿之壮志凌云》也以此作为主题曲契合片中那个年代的英雄。
黄飞鸿所处的那个年代,中国正处于清朝末期,中国处处受列强压迫的年代,《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讲述了黄飞鸿应国际医学会的约请,与梁宽、十三姨前赴广州,途中与白莲教结下轇轕。后得革命义士陆皓东之助,寄居英国领事馆,并结识革命领袖孙文。清朝大臣元述为对付革命义士,鞭策白莲教团攻打英国领事馆,黄飞鸿为保存国运命脉,与元述对抗,并帮助孙文等人逃脱。
《壮志凌云》中的黄飞鸿期望以武自强救国,可是眼见政府搪塞塞责洋人横行霸道,他逐渐领悟到单凭武术不敷以使民众从苦海中分开,开始努力找寻其它救国出路,并在此过程中不断与仇敌及其爪牙展开浴血奋战。
《男儿当自强》的歌词热血沸腾,歌中饱含的昂扬气势与侠义精神,让人对电影中的黄飞鸿形象产生认同,相得益彰。该曲提醒迷路人,记得“我是谁”,别忘“当自强”,反应了当时像黄飞鸿一样的爱国仁人志士,正逐步觉醒,以利天下苍生为己任,以效国家民族之忠义,这便是黄霑歌词中的“我发奋图强 做豪杰,……我是男儿当自强,昂步挺胸大家做栋梁”的侠之大者。
只管黄霑于2004年11月24日因肺癌去世,但是他的歌词和他的江湖仍在一代又一代的传唱,这或许便是天下回赠给这位不忘中国心的艺术家的最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