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不常逛菜市场的我们,小时候基本都有过跟妈妈去菜市场的光阴。
而我,最常随着妈妈去的便是沙头市场。当时我家附近最大的一个菜市场便是这里,每次买菜都会逛好久,还能有一些意外的收成。
沙头市场,我差点不认识你了
高中到现在,已经好久没有陪妈妈买菜的我。自然也良久没有来沙头市场了,这次再来觉得这里已经变了好多。
习气性的从侧门走进沙头市场,一进门的第一个反应是“咦?第二排第一档的猪肉档哪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曾经在侧门打头阵的猪肉档集体今后移了。而曾经常常被使唤去买猪面肉的“第二排第一档”猪肉档,已经不知道搬到哪个位置了。
市场的分区基本上都做了调度,家禽档口入了铺位,海鲜鱼档调到了近厕所的位置…分区更加合理,也更加卫生整洁了。
原来是猪肉档的位置,被豆腐档和烧腊档顶替了。还记得以前要走良久才能买到心心念念的半肥瘦叉烧。
海鲜的种类也比以前多了,就连三文鱼也有得卖。一家几口想吃顿小小的海鲜餐也不用专门到清河市场了~
菜市场也紧跟潮流的变革,险些所有档口都贴上了微信、支付宝的二维码,档主说这样好啊不用在担心收到假币了。
除了市场内的档口发生了大变之外,就连市场外围的商铺也变了。侧门正对的这两家店,依旧清晰地记得左边的那家曾经是一家杂货店。
我家的碗筷、拖把、垃圾桶…都是从这里买的。每当不愿进市场的时候就会在这里待着,等妈妈买完菜再来接我~
曾经的饮品批发、粮油店、烟酒店、干洗店…通通都变成了猪肉档,菜肉档变多了街坊的选择也更多了。
还好,看着我们终年夜的老店还在
市场的档口定期都会重新投标,这么多年没逛市场档口易主、分区调度这是猜想之中的。最令我惊喜的是,那些熟习的档口原来还在。
沙头市场的“靓仔菜档”该当算是一个亮点,几个年轻的小伙子在卖菜本来就吸引了不少靓太光顾。
超快速的动作,更是慢悠悠的疆场节奏中的一股清流。说话快、称菜快、收找钱快…仿佛装了马达一样。
这家花店,这么多年来我都没有见到过档主。但档口的花每天都会不同,我一贯都以为很神奇。
从照片看来估计是店主坐到档口里面,被花挡住我看不见而已。。。
自从美丰雪糕开到了沙头市场,险些没到夏天就会来这里买雪糕。小小一个的星花杯是我的最爱~
说到雪糕批发就不得不说这家店。险些什么牌子的雪糕这里都有,以前一个夏天来这里批发好几箱雪糕回家。
原来隔壁的铺位也是他们的,可能由于租金问题,也可能是其他缘故原由,现在只剩下小小的一个铺位了。
永兴蛋糕店也是非常有历史,多少附近的街坊是吃着这里的面包蛋糕终年夜了。各种经典的面包蛋糕依然在卖。
曾经最爱吃的肉松蛋糕、汉堡包,可是要用点小伎俩才能哄着妈妈给买的,哈哈哈哈^_^
沙头市场,街坊们的传播站
或许曾常常买的那家档口已经不再开了,或许市场内的格局不同了。但是,无论怎么变,这里的传播量都不会变。
回来买菜的基本都是附近的街坊,闲聊几句就知道是谁家的人了。“我儿媳妇生了个孩子,得闲来食姜啦~”、“村落委发关照话今晚停水,记得翻去储定水啊”…
大大小小的,基本都能在市场内听得到。想理解点什么,直接进市场险些都能得到你想要的。
菜市场不仅仅是买菜的地方,还是街坊联结感情、相互干心的一个地方乃至更像一个传播站。
你有多久没陪家人去逛菜市场呢?
你影象中的菜市场是若何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