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上期)

老友记逐句台词课S01E01第10课 休闲娱乐

剧中前几幕浓墨重彩,一贯在渲染 Ross 失落败的婚姻和 Rachel 失落败的婚礼。

这也无可厚非,男主和女主的戏份嘛,本来就要多于其他人,虽然他们六个声称没有配角。

Ross 在一旁烦闷着,同样无法走出烦闷的,还有 Rachel。

Monica 的安慰无济于事。
Joey 勾引他人未遂。
只有刚唱完歌曲的Phoebe 心情大好。

纽约公寓楼的门禁系统响了。
Chandler 走过去应答:

这句话的妙处,你看出来了吗?

他们所在的纽约市中央并不太平,不过公寓楼装了安全对讲系统。

门禁系统是 access control, 或者叫 security access control。

现在当然可以用指纹、头像等信息快速识别。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恐怕只能按键通话。

楼下的人按门牌号,楼上的人接电话,然后解开公寓大门的锁。

Chandler 的角色设定是半毒舌,似调侃非讽刺,常常让人分不清楚,他是在颠倒黑白,还是在指鸡骂犬?一身的戏码全在台词上。

他说:don't do that again, 别再按出那种响声了。

it is a horrible sound 之前省略了“because”。

口语华夏来也没必要咬文嚼字,逻辑词过多反而显得呆板。

不过个中的潜台词,你要能听得出才好。

我们这里气氛并不好,一男一女各自为情所困,无法破局。

这时又有陌生人贸然来访,怎能不让民气生厌烦?

a horrible sound,按铃声很讨厌,但是,按铃的你,最好别是令人讨厌的人。

平平无奇的一句话,实在吊足了现场六人和不雅观众的胃口和期待。

Chandler 揶揄在先,对方犹豫了,明显觉得到了压力。
证据是中间停顿的 uh。

Paul 此时还是个神秘人。
他更不知道Chandler是谁?Monica 的男友?亲戚?室友?还是拨错了?对方有几个人?自己要不要说名字?Monica 希望自己说名字吗?

负责对待感情的人,再怎么细致也不为过。
冲动人的影象每每都编织在生活的细节之上。
你真正存心对别人的好,对方大概不会说,但永久记得。

一番纠结之后,还是通盘托出了:it's Paul。

听到名字之后,Monica 瞬间复苏:Buzz him in。

buzz 是个动词,原意指蜜蜂或者蚊子之类的小昆虫,发出嗡嗡声,或者发出低频持续的声响。

buzz 作为名词,口语中还有“打电话”的意思。

例如:I will give him a buzz later. 我一下子给他打个电话。

Monica 说的 buzz him in 可以提纯为 buzz in sb,或者 buzz sb in

便是通过门禁对讲机给人开门的意思:

美国电视节目中,常常有些抢答得奖的游戏。
最先按键并答对的参与者,会得到大奖。
“按抢答器”,便是 press the buzzer。

Joey 生活中处处慢半拍。
但若事关风月,就会非常敏锐。

他立时警觉地问道:Who's Paul?

Ross 的话供应了一些信息:Paul? The Wine Guy, Paul?

亲哥便是不一样。
他肯定关心妹妹的交往经历。

以是他确认了一下:是那个“红酒家伙”吗?

第一,妹妹的情绪动向,哥哥是关注的。

第二,男人和红酒放在一起,就会带来玫瑰色的遐想。

Wine Guy 的观点比较宽泛,常被大略地理解为“品酒师”。
虽然不是特殊确切,可是美国味十足。

何以见得?吴思老师来见告你个中奥秘。

“品酒师”的官方称法为:oenophile [ˈiːnəfaɪl],也便是葡萄酒方面的里手里手,以品鉴、评判为职业。

轻微接地气的说法,可以是 wine expert 红酒专家,或者是 wine taster 红酒品鉴家。

还有一个词叫:sommelier [ˈsʌməlˌjeɪ] ,来自法语,翻译为“侍酒师”。
紧张在餐厅、俱乐部等场所事情,是卖力挑选和售卖葡萄酒的专业人士。

sommelier 实在比 oenophile 更加专业,但坏就坏在 “侍” 这个字的翻译上。

“品酒师” 听起来很小资,和“品味”干系,至少享有养尊处优的条件,能让你去品鉴。

但“侍酒师”在大多数人听来,险些可以和“店小二”画等号了吧。

实际情形是,“侍酒师”是须要经由严格考试才能得到的一种职业资格认证头衔。
而品酒师呢,从广义上讲,但凡能抿两口,都可以自称为 “品酒师”。

以是,美语中 wine guy 的称法,既肃清了“侍酒师”的职业高冷,又模糊了“品酒师”的民间定义。

你只品不喝、只喝不品、又品又喝,都可以自称为或被称为 wine guy。

不得不说,美语词汇的确是个文化观点的大熔炉。

面对难以用 “是” 或 “否”来作答的问题,吴思老师选择最多的便是“maybe” 这个词。

maybe 可以不动声色地产生一种让问话人满意的氛围,你既可以理解为 “是”, 也能认为是 “否”,全在问话人自己的主不雅观臆断。

当然,我也承认,总用 maybe 这个词,会让你变得逐渐油腻。

可不想公开感情生活的 Monica ,此时并不在乎自己是否油腻。

她的 maybe 是一种下意识的回避,更是一种乞求。
表面上的满不在乎粉饰着内心的慌乱。

Joey 来劲了。
等会,wait, 或者说 wait a minute, wait a second, 美国人还在口语中常说,wait a sec 。

Wait, 这几个词组,你怎么光看不读呢?只要即刻开口,随时随地都有收成的。

没想到吧,这一幕当中的大长句子,竟然是 Joey 说出来的:

Your “not a real date” tonight is with Paul the Wine Guy?

精简一下便是:Your date is with Paul?

双引号中的内容,我们在第一期中精讲过,不再赘述。

这里我们可以再次巩固一个知识点:

a date with sb, date 作为名词,后面接人,宜用with。

但是 date 作为动词,可以直接 date sb。

Ross 从那个 maybe 和 Joey 的明知故问入耳出了肯定,然后露出了爹味十足的微笑。

finally这个词,实在你仔细品起来,挺伤人的。
: )但语气处理恰当的话,可以回避那种突兀。

ask sb out 前几期讲过不止一次,直接等同于 date sb。

既然全都挑明了,Monica 也无处可逃,只能 yes 了。

Chandler 点睛的一句话,尽扫弥漫了许久的阴霾。
他的这个 Ooh, 也可以换成 Finally。

Dear Diary moment 大略的三个字,勾勒出一个人在写日记时敞愉快扉、尽情抒怀的畅快图画。

这一刻,Rachel 从深陷的悲观感情中解脱出来,拍手为 Monica 由衷高兴,转头向着 Chandler 会心微笑。
那笑颜,残酷了一全体房间。

谁懂呢,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却能挽救一个人的绝望心境。
只要话能说到心田上,腻到心缝里,创伤就能抚平。

一个人足够强大的条件是要有一个足够强大的心脏。

《老友记》的最大魅力,不在于插科打诨的调侃,末了让你愤世嫉俗,犬儒悲观地对待生活。

相反,他们的故事见告你,真实的生活中,实在谁的日子都不好过,每个人都在困难地面对统统。

只不过有几个志同道合的交心好友,站在察看犹豫者的角度,通过调侃来启示你笑看人生。
在绝望的转角处,你要学会给自己的一个微笑,你要学会再坚持一下子,就一定会有转机。

最主要的是,经历了这些,你会变得更加洒脱和无畏,生活中的障碍便成了自己不懈努力的衬托和背景。
你成了自己的老友,在走不下去时,开自己一个玩笑,大略地一转念,就又能抵达一个柳暗花明的村落。

人生能活下去并活得好的唯一情由是:在不断失落望和绝望之后的希望,依旧能让人欣喜不已。

Rachel 此刻不正为 Monica 的希望而欣喜吗?那她值得拥有自己的欣喜吗?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