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美术馆的首个西方艺术通史类展览——“目光所及”中,当代艺术风格的作品和画家也很值得我们去关注。

个中有一位画家,他游离于印象派、立体派、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风格之外,形成了自己的当代主义风格,他便是马克·夏加尔

马克夏加尔爱的色彩 休闲娱乐

01 《马戏团》

这次参展的作品是一幅38㎝57.2㎝的布面油画——《马戏团》。

在这幅《马戏团》中,夏加尔用黄、红等饱和度极高的鲜艳色彩和蓝色的基调来表现马戏团的一个场景。
不雅观众台上,座无虚席;舞台上正在演出的有骑着白马的女性马术骑手、手举轮圈的小丑和演出空中飞人的女杂技演员等。
艺术家以一种不合逻辑的形象来组织个中的人物、事物、风景,整体失落调的构造比例,让人感想熏染到一种不真实的美感,宛如一出孩童的梦境。
虽然画面是静止的,但艺术家选择了用看似随性的办法让各个元素漂浮于画面中,有一种奇幻之美。

《马戏团》系列作品造型和线条带有浓厚的民俗画风格,粗粝狂放,极富传染力。
作品中有欢快的音乐家、纷纭起舞的小丑、空中飞人等,他们在不同的空间里漂浮着,犹如马戏本身,违背了地心吸引力。

《马戏团》是夏加尔绘画中最主要的系列主题之一,产生于他职业生涯的后期,那时夏加尔已经七十多岁了。
该系列作品集想象力、欢快、神奇和动感于一体,它被认为是他最精良和最有活力的晚期作品主题之一。

夏加尔对马戏团的钟爱,源自于他在维捷布斯克的童年生活,他曾在年幼时看到马戏团的杂技人穿梭俄国的小镇街道,令他一见难忘。

马克-夏加尔说:"对我来说,马戏团就像魔术演出,一会涌现,一会消逝。
马戏团里有小丑、赤脚骑手和杂技演员,我被他们的扮装和鬼脸所触动。
有了他们,我就能走向新的创作境界。
在他们的色彩和扮装的诱惑下,我可以梦想画出新的精神天下。
马戏团是神奇的,有眼泪、有微笑,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形式"!

02 马克·夏加尔

马克·夏加尔(Marc chagall,1887-1985)

马克·夏加尔是白俄罗斯裔法国画家、版画家和设计师。

夏加尔于1887年7月6日,出生于俄国维捷布斯克一个贫穷的犹太人大家庭,家有9子,他是宗子。

在这个家庭里,夏加尔得到了他生平也取用不尽的宝贵财富,那便是以大量的俄国和犹宁靖易近间故事为背景的文化传统,让从小浸润其间的夏加尔拥有了分歧凡响、童话般的抱负觉得,这在日后的艺术创作中无处不显露着它们的存在。

03 黄金期间

1907年,夏加尔身揣27卢币,来到圣彼得堡闯天下,1910年第一次抵达巴黎,住进了蒙帕拿斯的“蜂巢”,在法国巴黎逗留的4年是夏加尔的黄金期间。

他加入了新立体主义圈子,认识了阿波利奈尔、毕加索、马蒂斯等人。
在巴黎,不但让大家认识到了他那极具民族风采的作品,同时也给夏加尔打开了探索野兽派色彩和立体主义空间的大门。

这一期间的代表作有《七个手指的我》、《我和我的村落落》、《向阿波利奈尔致敬》、《髑髅地》、《拉小提琴的人》和《从窗口见到的巴黎》。
在这些画里,夏加尔已经基本上确立了他此后60年的画风。

《七个手指的我》,1912

在犹太教民俗中,七个手指头代表全心全意做好一件事情。

《我和我的村落落》,1911 192.1×152.4cm,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

“纵然来到巴黎,我的鞋上仍沾着俄罗斯的泥土,我不能也无法把俄罗斯的泥土从我的鞋上掸掉。
”—马克·夏加尔

《向阿波利奈尔致敬》,1911—1912

画面左下角的心形图案,四周是四位艺术家的名字:阿波利奈尔、瓦尔登、卡努杜、桑德拉尔。

阿波利奈尔对20世纪的象征主义、立体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达达主义等当代派文艺思潮都有比较大的影响。
因最早提出“超现实主义”一词,被誉为超现实主义流派先驱,所著的《蒂蕾齐娅斯的乳房》被誉为超现实主义戏剧的开山之作。

1918年11月的一场西班牙流感,夺去了他的生命,一战结束前两天去世,年仅38岁,去世后葬于法国拉雪兹公募。
他的倾城之恋的女友洛朗桑(推文链接:不雅观展导览|《目光所及》中的残酷明珠——女性肖像画家)的绘画作品也参加了这次画展。

《髑髅地》,1912,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

髑髅地,希伯来语叫“各各他”(Golgotha),据《圣经·新约全书》福音布告录,耶稣基督在那里被钉十字架。
以是,髑髅地以及“各各他”和十字架就成为了基督受难的标志。

《拉小提琴的人》,布面油画,188158cm,1912

小提琴在犹太文化中是一个主要隐喻成分和象征。

《从窗口见到的巴黎》,1913

表示了野兽派和立体派的双重影响,是超现实主义精品。

04 顶峰期间

1914年,一战期间,他回到了家乡,1915年,夏加尔与维捷布斯克富商的女儿贝拉·罗森菲尔德结婚,婚后,贝拉在许多幅画中涌现,就算她去世多年,夏加尔依然始终如一地歌颂和描述着这份“爱”。
1916年,他们的女儿伊达出生,她后来成了父亲的传记作者和研究学者。

《双重肖像和一杯葡萄酒》,1917

展现了女儿出生后的喜悦。

夏加尔、妻子贝拉和女儿伊达百口福照片

十月革命之后,三十岁的夏加尔投身革命,出任维捷布斯克地区艺术委员,并于1919年创立了维捷布斯克艺术学院。
仅仅一年之后,1920年,夏加尔就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迅速落败,他的作品“不再符合国家意识形态的艺术哀求”,夏加尔不得不辞职。

1922年5月,列宁敕令“净化国家”,驱逐“反苏维埃分子”。
夏加尔感到危急将至,于1922年夏,夏加尔举家离开了莫斯科,返回了法国。
在艺术之都,夏加尔重拾画笔,步入了绘画人生的顶峰。

1923年,夏加尔一家在巴黎奥兰斯大街上的画室内合影,背景左侧的三幅画是他的精品《我和村落落》、《犹太拉比》和《生日》。

《白色受难》,1938,芝加哥美术馆

表现了纳粹对犹太人的伤害以及当时弥漫在欧洲的反犹主义胆怯,是当代艺术家对战役和政治胆怯的最有力控诉,该作品与毕加索的《格尔尼卡》(1937)齐名。

在两次天下大战之间,夏加尔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为几部古典名作——果戈里《去世魂灵》(107幅)、拉封丹《寓言》(100幅)和《圣经》(108幅)做插图的蚀刻铜版画上。
同时于1931年出版《我的平生》的法译本,1933年在瑞士巴塞尔艺术大厅举行大规模的回顾展,1939年得到卡内基奖金,确立了他作为当代年夜师的荣誉。

果戈里《去世魂灵》插画 (《去世魂灵》由鲁迅于1934年翻译出版)

拉封丹《寓言》插画

拉·封丹是17世纪法国古典文学的精彩代表。
《寓言集》是拉·封丹根据古希腊的伊索、古罗马以及古印度的寓言故事凑集、改编而来。

三个世纪后,夏加尔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跳跃的色彩为《拉·封丹寓言》授予了新的生命。

该作品是其创作的黑白蚀刻版画插画,授予了作品更强烈的冲击力和情节片段。

《David's Victory over Goliath》《圣经》插图,夏加尔

圣经主题的绘画作品大部分收藏于法国尼斯的夏加尔博物馆。

05 全新的艺术生涯

二战爆发后,法国傀儡政府通过了《反犹太法案》,1940年,夏加尔一家准备从法国南部的港口城市马赛坐船去美国,但不幸夏加尔一家被抓。
在被送往集中营的末了关头,通过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努力下,夏加尔的名字被美国政府列入“必须快速营救的职员”名单中,末了由美国政府出面,通过外交手段,将夏加尔一家救下,并安全送抵美国纽约。
在美国期间,夏加尔开展了很多美俄文化推广事情。

1944大哥婆贝拉去世,这无疑是夏加尔生命中一次巨大的打击,中断创作长达九个月的韶光。
在女儿的奉劝下,再次动笔创作了《献给过去》,整幅画作都是暗蓝的色调,表达着画家内心深处的悲哀和沉默,从前画中的明丽与甜蜜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那永久也抹不掉的一抹蓝。

《献给过去》,夏加尔

《瓦瓦的画像》,1953-1956 纸板油画,夏加尔第二任妻子

二战结束后,1948年,夏加尔定居法国。
1952年,夏加尔与意大利人瓦瓦·布罗德斯基结婚。

在瓦瓦的帮助下,晚年的夏加尔开始打仗包括陶瓷、雕塑、镶嵌画、挂毯等在内的其他创作媒介,并且以65岁的高龄开始了全新的艺术生涯。

晚年事情中的夏加尔(1967年) 为莫扎特歌剧《魔笛》作舞台布景

1985年3月28日,夏加尔在法国滨海阿尔卑斯圣保罗去世,终年98岁。

夏加尔历经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等当代艺术流派的实践与洗礼,发展出独特的个人绘画风格,在当代绘画史上霸占主要地位。
他在当代绘画史上是一位足以媲美毕加索和马蒂斯的艺术奇才。

毕加索说:马蒂斯之后,夏加尔是最懂色彩的艺术家!

06 爱的色彩

夏加尔说:“爱,是最美的颜色。
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便是把爱你留在我的画纸上。

《执扇新娘》,1909年作品

这是夏加尔为贝拉所绘的最早肖像。

妻子贝拉,不仅是夏加尔最忠实留恋的爱人,更是他画中的缪斯。
从他们结婚那年到贝拉逝世,夏加尔每年都会在结婚纪念日那天为她作画。

1909年,在圣彼得堡学习美术的夏加尔碰着了照亮他困顿生活的“生命之光”——贝拉。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然而,这段热烈的感情并不像开始般顺利。
与夏加尔不同的是,贝拉的家里从事珠宝买卖,非常富有,贝拉作为家中最小的一个女孩子,从小便是家人们的掌上明珠。
巨大的家世悬殊,使得夏加尔一度怯步。
末了,在贝拉的鼓励下,夏加尔怀揣着对艺术的追求和对贝拉的承诺,离开了家乡和心爱的姑娘,独自前往巴黎学习,希望学成归来,可以得到贝拉家庭的认可。

厚积薄发,在巴黎每年的独立沙龙和秋季沙龙展出作品之后,1914年夏加尔在柏林当代派出版物《突击》的画廊里举行了他的第一次个展——40幅油画和160幅水粉画,这次展览取得了业界的认可。

婚后,贝拉成为了夏加尔的缪斯女神。

“这女人点亮了我,而我携她飞升,你是我唯一的缪斯女神,当你初尝爱情滋味时,就能明白我画的是什么了……”——夏加尔

《生日》,1915年,纽约当代美术博物馆

在第绪措辞中:“深深地冲动”,便是“我的身体倒转过来。

《生日》这幅画是马克·夏加尔有名度最高的作品之一,28岁生日时,当时他和贝拉正处于热恋中。
连画家本人都忘了自己的生日,而贝拉却送给了他一束鲜花。
夏加尔高兴的忘乎以是,激动的冲过去给了爱人一个深深的吻,贝尔吓了一跳,脸上写满了朴拙的爱意。

《闲步》是结婚三年后画的。
画面中夏加尔沉浸在幸福之中,他高高扬起手臂,拉着飘在空中的爱妻贝拉,在平原上愉快地散着步,画中色彩通亮,满溢的喜悦传染着每一个人。

夏加尔从二十二岁开始画蓓拉,整整画了她三十五年。
创作了与颜色有关的“爱人“系列献给她:《粉色恋人》、《蔷薇色恋人》、《灰色恋人》与《蓝色恋人》。

《粉色恋人》 1916年

《蔷薇色恋人》

《灰色恋人》

《蓝色恋人》

“只要一打开窗,她就涌如今这儿,带来了蓝天,爱情与鲜花。
从古老的时候起直至今日,她都穿一身白裙或黑裙,翱翔于我的画中,照亮我的艺术道路”夏加尔 。

《街道上空的恋人》

《飞跃埃菲尔铁塔的恋人》

贝拉的肖像,1955年

《梦境》1980年,夏加尔(93岁)

终于和贝拉踏实的躺在一起,回归大地。

《Artist over Vitebsk 》 1982年

这幅作品是夏加尔去世前三年(95岁)创作,画面中,画家转头看着那对情侣,那里依然是家乡维捷布斯克,依然是青年时与他谈笑的贝拉,依然还是那一抹蓝色,淡淡的忧伤,浓浓的思念。

07 公共艺术创作

成名后的夏加尔,转向公共艺术创作,为耶路撒冷、巴黎和美国的一些公共建筑制作了不少彩画玻璃窗和壁画,为歌剧舞剧设计一系列布景和服装。

“对我来说,彩色的玻璃透明地隔在我的心与天下之心的中间。
彩色玻璃令人振奋,它须要严明与激情。
只有当感想熏染到光,它才真正存在” -- 马克·夏加尔

1960年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医学中央委托,夏加尔为该校犹太教堂(Abbell Synagogue)创作了12扇彩窗玻璃

梅茨大教堂的迴廊:摩西、大卫、耶利米的彩色玻璃窗和受难的玫瑰窗,梅茨大教堂Metz Cathedral。
1956年,夏加尔受委托在此制作一系列的彩色玻璃窗,以修复这座被二战蹂躏的古老建筑。

法国兰斯大教堂玻璃窗1974年(86岁)

夏加尔《巴黎歌剧院穹顶画》1963-1964年,法国巴黎歌剧院

《巴黎歌剧院穹顶画》堪称夏加尔毕生艺术集大成之作。
他采取了12块嵌板和1块安装在画布上的中心圆形嵌板,在上面绘制了他本人最为欣赏的14位作曲家的代表作。
圆形空间被纳入行云流水的色彩旋涡中,并奥妙地在同一视觉空间中相融。

歌剧院这幅天顶画与八十年代贝聿铭为卢浮宫增长的玻璃金字塔,一起被称为巴黎建筑中当代艺术与古典风格完美结合的双璧。

壁画《音乐的胜利》和《音乐的源泉》1967年 夏加尔(80岁)林肯中央大都会歌剧院

1977年,夏加尔的《美国之窗》在芝加哥美术馆揭幕,此处是美国电影《春天不是读书天》的经典名场面的取景地。

1945年,夏加尔为斯特拉文斯基的芭蕾舞剧《火鸟》设计的布景和服装

1967年大都会歌剧院上演莫扎特的《魔笛》时,夏加尔制作的布景和服装

夏加尔:“我对各种困难无所畏惧,由于我的内心始终怀着对人类的爱和守望,在我的生命中,恰如画家调色板一样有着对人生和艺术唯一的色彩,那便是爱的色彩!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