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郭尔罗斯草原,人们无不为达古拉的蒙古族民歌所冲动,她高亢洪亮、深情悠长的歌声,深深地激荡你的心弦。这位吉林省级民歌传承人,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民族歌舞传习中央的国家一级演员,郭尔罗斯草原的夜莺,把蒙古族民歌唱出了草原。
据《吉林蒙古族民歌及其研究》、《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集》所载,清代的郭尔罗斯前旗是哲里木盟(包括科尔沁六旗、郭尔罗斯二旗、杜尔伯特旗、扎赉特旗)盟府的所在地,是十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央。在这里蒙古族各种民间艺术高手云集,名家辈出。他们相互学习、相互互换,为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的产生、发展、茂盛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促进浸染。再者,清政府“移民实边”,匆匆成了“文化北移”。在“文化北移”的大潮中,郭尔罗斯农业人口不断增加,促进了蒙古族从游牧到定居,从毡房到土房,生产、生活办法发生了巨变。这时,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产生了一些随处颂扬的叙事民歌,曲调更丰富,措辞形式和内容表示了蒙汉兼容、农牧合适的特点。
蒙古族民歌《天上的风》、《雁》大约产生在13至15世纪,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从蒙古林丹汗宫室里创造的蒙古乐曲中,就载有这首古老的婚宴歌《天上的风》。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浩如烟海,世代相传,一些古老的蒙古族民歌至今仍流传于郭尔罗斯民间。
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以其丰富的内容,幽美的旋律,精辟的词句,深深地扎根于蒙古族公民的心中,成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们依托民歌表达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被誉为“宴席上的醇酒、奶茶中的咸盐”。在节庆假日,婚宴嫁娶,生日祝寿等活动中,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来舞起来。
按照歌曲演唱的内容和形式,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分为以下类型:
1.巴特尔道(英雄赞歌):如《成吉思汗之歌》《陶克陶胡》《陶宁和》。
2.聂林道(喜宴赞颂歌):如《天上的风》《赞马》。
3.依那嘎道(情歌):如《龙梅》《高小姐》《金姐》。
4.苏日嘎林道(教诲歌):如:《父汗为铙》《母训子》《额真哈吞》。
5.高木达林道(怨恨歌):如《江梅、《二姑娘》《敖斯尔玛》。
6.好日民道(婚礼歌):如《沙恩吐宴歌》《金良》《父母的心》。
7.呼和特音道(童谣):如《波如来》《十二生肖歌》。
8.太嗨林道(敬拜歌):如《瑟古乃都》《十方神灵》。
此外,还有博道(蒙古族萨满歌)和安代道(安代歌曲)等。
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具有浓郁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有其突出的两大特点:
一是文学特点: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分为”图林道”和“育林道”两种。
“图林道”即雅乐,也称正歌。它是在正式持重的场合演唱内容严明的歌曲。“育林道”即俗乐,也称副歌。除在庄严活动的正式场合演唱的歌曲以外,都属于育林道。
章法分单段体、复段体和多段体。凡每首以四句组成的民歌,可称单段体。它的手腕多用白描、夸年夜。以四句为节组成的2段或4段的构造形式,称复段体。四句以上称多段体。
构造分平行式、因果式、归结式等。平行式构造是喻体与本事相同平行并列。因果式是因果和果因关系并列,归结式是把提炼出来的最概括、最范例、最故意义的语句,作为每段的开头和结尾。
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章法严谨,表现手腕极为丰富。如比兴,也叫比喻,包括直喻、暗喻、借喻等。还有排比、旁描、排序、复唱、衬托等。其余,它都以对仗的副段体涌现。如上一段是金,下一段必须以银对仗,形成了独特的表现手腕和特点。
二是音乐特点:可分为“乌日图道”即长调,“宝古音道”即短调。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中长调极少,短调甚多,这是郭尔罗斯的蒙古族从游牧到定居,从毡房到土房,自然环境、职员构造、以及生产、生活办法的变革和发展所致。
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的调式普遍采取五声音阶,也有大部分在五声音阶根本上的六声。大部分是徵调式和羽调式。曲式由两个乐句或四个乐句构成的单段体。演出的构造有明显的差异,艺人和歌手在演唱时,都要采纳唱白结合的方法,节拍比较简明,多用四二、四四节拍,四三和自由体节拍很少,常日每段有四个乐句,以抒发感情。
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的唱词,有的中间加衬语。不论唱词与音乐在音高、节奏和逻辑方法的结合上,都有自然语音的表现规律和特点。无论歌中涌现多少人物,无论讲述多繁芜的故事情节,无论演唱多永劫光,只用一首曲调来完成,因此绝大部分是叙事民歌,讲的是蒙古族公民生活中发生的人和事。每首民歌,本身便是一个故事,一台歌剧,有些较长的民歌可唱几天、乃至几十天,有的韶光更长。
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在演唱时,可以清唱,也可以用乐器伴奏演唱。有的演唱者边唱边奏,也有的是演唱者演唱,多名乐手用乐器伴奏。用于伴奏的紧张乐器有马头琴、蒙古筝(蒙古语称“雅托克”)等。
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是古老郭尔罗斯艺术和精良民间文化的遗存,其代价紧张有三点。
一、民间文学代价。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是成长于郭尔罗斯蒙古族地区并深深扎根于民间、富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学作品。已融入了居住在郭尔罗斯蒙古民族的斗争历史,以及生产生活办法、风尚习气、兴趣爱好、宗教崇奉,乃至影响到蒙古族的性情形成。
二、民族文化代价。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章法严谨,表现手腕丰富。一样平常哀求每段四个乐句,如为抒发感情须要,中间可加衬语,善用比兴、排比、复唱、衬托等。同时哀求以对仗的副段体涌现,在修辞手腕和抒发感情办法上极富民族特点,具有很高的传统文化代价。
三、社会实用代价。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音乐措辞、曲式构造简洁精髓精辟,不仅达到形象和意境、人和自然的统一,同时还给人以辽阔、豪放的阳刚之美,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独特意境和神韵。
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紧张分布在查干花、东三家子、哈拉毛都、长山、艾里、前郭镇、乌兰塔拉、王府站、吉拉吐、白依拉嘎、乌兰敖都、浩特芒哈等蒙古族聚居的州里。
目前,郭尔罗斯民歌的紧张传承人有灵月、高娃、其木格、苏玛、青宝等一批民间艺人。灵月(1928—2014)是演唱节制蒙古族民歌数量最多、影响较大的老民歌手 。关灵月1928年6月4日出生在郭尔罗斯前旗王府屯(今哈拉毛都镇), 自幼酷爱蒙古族民歌,曾拜老艺人张青宝为师,所演唱的蒙古族民歌21首,载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吉林卷》。2008年6月,她被确定为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项目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此外,查干花镇的高娃被确定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2018年5月,达古拉被确定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这位成长在内蒙古通辽科左中旗普通牧民的女歌唱家,从小师从一位”胡尔沁”学习在草原上流传千百年来并且将要失落传的民歌。作为前郭县民族歌舞传习中央国家一级声乐演员,在国内外多次演出中,完美地展示了蒙古族民歌的魅力,她的民歌荣登中心电视三台,一曲《查干湖我心中的湖》诠释了对家乡的热爱。在蒙古国,一曲《诺音吉雅》让蒙古国听众惊叹为草原的夜莺。2019年6月在蒙古国乌兰巴托参加亚洲艺术节荣获国际民歌三等奖,2019年7月参加国家文旅部举办的原生态民歌节,2019年参加内蒙古蒙语春晚。2008年,在北京出版了个人专辑《天边的故乡》。
20世纪30年代,丹麦学者、探险家哈士伦在前郭尔罗斯稽核时,网络了蒙古族民歌50余首,现藏于丹麦都城哥本哈根博物馆。20纪初至40年代,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不仅数量剧增,而且具有了蒙汉合璧、是非调结合的独特风格,代表性强、流传较广的《陶克陶胡》、《龙梅》、《高小姐》等。许多民歌,产生于这一期间,传唱至今。目前,已经搜集到产生、流传在郭尔罗斯的蒙古族民歌128首。著名蒙古族作家苏赫巴鲁搜集、桑吉手布演唱的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龙梅》,曾由伪满新京(长春)唱片株式会社灌制唱片发行,1955年女声小合唱《龙梅》由中国唱片社出版发行,1978年苏赫巴鲁考证文章《一首蒙古族民歌的历史——龙梅》在《乌兰牧骑演唱》刊物揭橥。这是我国第一个最为完全的民歌历史故事。多年来出版了《吉林蒙古族民歌》《吉林省郭尔罗斯民歌研究》《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集》、国家级非遗项目丛书《郭尔罗斯民歌》等书本,还录制了《草原放歌》《郭尔罗斯民歌集》等音像制品,深受好评。
积极抢救和保护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通过出版歌集,排练节目,培养传承人,扩大军队,来保护传承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这一古老而独特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目前已汇编、出版发行了20万字的《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集》。
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传承人达古拉(拍照:王玉梅)
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传承人达古拉在查干湖蒙古族民俗文化旅游节上(拍照:邵群)
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传承人达古拉在“2019年度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培训班”上传授民歌唱法(拍照:梁亚丽)
郭尔罗斯民歌培训班合影(图片由草原文化馆供应)
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传承人达古拉的徒弟们在成吉思汗园演唱民歌(拍照:徐力范)
查干花蒙古族小学马迎春老师在进行民歌《十二生肖歌》声乐传授教化(拍照:纪玉贤)
达古拉等人在王帷尧和张馨丹的蒙古族传统婚礼上演唱《好日民道》婚礼歌(拍照:梁亚丽)
在达吉道宝敖包敬拜仪式上查干花草原文化馆的何俐艮演唱民歌《瑟古乃都》(拍照:梁亚丽)
在草原那达慕大会现场演唱民歌 (拍照:王玉梅)
2018查干湖蒙古族民俗文化旅游节上民歌手在演唱
拍照:邵群
拍照:徐力范
包嘎日迪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演唱民歌(图片由草原文化馆供应)
2018 松原市非遗专场音乐会上演唱民歌(拍照:徐力范)
2019松原市群众文化活动展演中演唱民歌(拍照:徐力范)
2019郭尔罗斯民歌展演中的民歌对唱(拍照:梁亚丽)
在吉林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中演唱的民歌联唱(拍摄:马丽军)
非遗拍摄职员与民歌手合影(拍照:徐力范)
来源 | 吉林省女拍照家协会
终审 | 王业根
复审 | 王国志
校正 | 邵淇
编辑 | 徐路
【来源:公众年夜众号松原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