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张智,图为作者拍摄

原 创 栏 目[ 民 谣 故 事 ]

假如你没听过张智 休闲娱乐

1、

开场前,特意去找来看了《小崔说事》采访张智那一期,一个腼腆的胖子带了一个毡帽,笑起来一口不整洁的黄牙,操着浓厚的新疆牧区口音,提及话不紧不慢的,土的扔人堆里绝对不会多看一眼,比起乐手更像一个山上刚下来放羊的牧民。

张智笑眯眯的,也不太接着小崔扔过来的话题,自顾自地讲着在新疆的生活,讲起依奇克里克的油田消逝后生活的变迁,回顾起1991年第一次到尼勒克小镇清晨的薄雾有膝盖那么高仿佛踩在云里,为了学习冬不拉遍访名师,黑扎提、杜曼,草原上被木辉提的声音刺透心脏,十二瓶52度的白酒……

2、

坐在吧台和朋友闲聊,收门票的小姑娘时时要提醒进来的客人本日是收门票的演出。

“不好意思,本日演出有门票的。

随着话音,头戴小毡帽,一个微笑淳厚的中年胖子已经立在了门口。

“他是张智。
”酒吧老板赶忙过来解围。

大家都笑了。

那毡帽险些成了张智的标志,犹如棒球帽于崔健。
实在我真想看看帽子底下是不是藏了一个聪明的脑袋。

张智在签售

3、

暖场歌手过后,张智和他的差错蒙古歌手嘎瓦来到了台上。

“上次来到大理已经四年前了,本日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首先来一首新曲,由冬天开始,走过四季,回到冬天。
”张智捧着吉他,伴随着马头琴、呼麦,一段长达十几分钟的演奏,跨过北方的蒙古草原连接新疆的天山,两个憨实的男音时而高亢时而低沉婉转。

然后是《依奇克里克》、《铁匠之锤》、《秋日》,张智说,一年真快,又快过去了,还有几个星期就立秋了,就像夕阳下山。
现场听《北山牧场》的马头琴和呼麦,闭上眼睛,辽阔的草原晨雾萦绕,万物蛰伏,忽然阳光醒来,羊群出圈冲上山坡,马儿嘶铭着……,让人想起了李娟笔下哈萨克牧民的生活。
中间穿插着几首嘎瓦的呼麦独奏和合奏即兴。

张智不是那种很会和大家互动调侃气氛的歌手,大多时候像是喃喃自语,说几句然后就闷头开始了下一首,他的表达都在他的歌里。
然而,昨天他并没有挑选他最为大家熟知的几首歌曲,虽然好几次有人喊道《尼勒克小镇》和《流浪者》,下半场大概是韶光较晚的关系或许是等了太久,有人提前离场了。
相反,整段演出的高潮,倒是几个即兴小段,张智轮着胳膊扫弦和呼麦的低沉构成了一种硬摇滚的气场,律动激荡。

尼勒克小镇

险些是在不经意间,《温暖的归途》前奏响起,这首曾经在我店里整天整天循环的曲子,张智以一种暗昧不清的低吟诉说着,只有原创,可以这样不顾及旋律不顾及吐字清晰与否,只要他开口,便是冲动,“那些岁月变成了故事,那些故事变成了出发点……”,犹如,李宗盛唸唸着超越山丘却无人期待。
那是一分历经世事后的淡定,不用去再谄媚谁,也不用去讨巧,只是默默道来,给自己,给同样看似倔强内心优柔的人。

返场是《木库连》,也是本日两个多小时里,张智第二首用冬不拉伴奏的曲子。
整场抱着吉他,这多少让奔着冬不拉来的我小小失落望,草原上的马儿该当挂着冬不拉吧,大概本日刚好换个口味。

4、

张智在6月份的微博里写到“回到梦中的尼勒克……”,配图北疆风景如画:远山、草原、羊群、毡房、流淌的河流,不知道这是他第几次回到尼勒克。
每个人心里都须要一个尼勒克小镇,那里驻守着我们对天下最初的美,那里尘封着我们的纯洁和梦想,任沧海桑田世事变迁。

如果你心里也有一个尼勒克小镇,你一定能听懂张智。

本文为“民谣与诗”读者原创投稿,作者:一山,讴歌全部归作者。

民 谣 与 诗

民 谣 是 唱 出 来 的 诗,诗 是 待 融 化 的 民 谣

民谣与诗正在 招募梦想资助人,扫码即可支持

(招募韶光:2015.10.01-10.31)

中国文艺媒体同盟 | 艺窝疯 | 核心成员

忠于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