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的公交车永远是最挤的,但在公交车上发生的事情却是最有趣的。——题记
最后的一节课是放学的前奏,可是老师又在滔滔不绝地讲一些安全……
“11路公交,你等等我,没有你我可回不了家了呀!”我一边奔跑在到车站的路上,一边默默地祈祷。还好我跑得快,到站时公交车正好来了,我“蹭”地蹿上车,生怕没有位子坐,可发现车上的乘客寥寥无几,我找了一个位子坐了下来。不一会儿,车上就坐满了人。就在这时,一位身材矮小的母亲抱着她那未满一岁的儿子上了车,在人群中探着头,并努力地寻找着空位,可这车上的位置都被我们这群小孩子占领了,她没有地方可以坐了。我想着:现在我可是东阳好公民,我就应该尊老爱幼。经过一番心理斗争后,我还是心一软让出了这个位置,她满怀感激地说:“谢谢,真谢谢你!”我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说:“没事,我可是好学生,这点事没什么!”虽然没有位置坐,但我心里美滋滋的,因为这次总算是帮了别人。
那座位旁有个胖胖的男孩,他似乎很喜欢那位阿姨怀中的小弟弟,小弟弟一转到他那边就做出各种各样的表情,不过“小胖子”最擅长的还是吹口哨,他一边吹着口哨一边摸小弟弟肥肥的小手,似乎想逗笑小弟弟,可小弟弟很“高冷”,这些都逗笑不了他。这可把“小胖子”给急坏了,这不,现在又向我求助。我拿出一根手指,轻轻地摁了一下小弟弟的腰,果不其然,他笑了。这下可把“小胖子”乐坏了,连说:“谢谢姐姐,谢谢姐姐!”我笑了笑摇摇头说:“没事!小孩子都怕,你不相信的话自己试试……。”我话还没说完“小胖子”就动手了,笑着说:“真的!”
慢慢地,车子到站了,我依依不舍的向他们挥手告别。夕阳映长了我的影子,而我又继续我那忙碌的生活。
篇二:台风过后“涌”城公交之旅
“菲特”于2013年10月7日凌晨1时15分左右在浙闽交界处沙南岸沙埕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本次台风持续时间并不长,但是大雨却一直地下,雨水在低洼地区堆积,导致宁波地区的道路交通出现了瘫痪,电视新闻及广播电台不时地播报宁波城区的受灾情况,届时宁波城区成了真正的“涌”城。
10月8日由于“菲特”的到来,全城停课。我的家住在镇海骆驼329国道东,在我的生活区内受台风的影响并不大,可是妈妈手机的腾讯新闻及妈妈的一些QQ群中朋友不时发来一些宁波城区灾情图片告诉了我——宁波这次受灾真得比较严重。有一张图片更是令人震惊,有一位叔叔打着大伞坐在一艘小船上划着桨出行,还配有文字说明“这年头有车有房还不行,还要有船”。“宁波真得变成水城了吗?”我好奇地问妈妈并提议妈妈带我去宁波看看。妈妈看了看天气,爽快地答应了。
13:00带着一份好奇心的我随着妈妈坐上了388的公交车开始了我们的宁波探索之旅,今天的公车都是免费的,刷卡处、投币处已被写着“免费”的纸条贴上。388始发于镇海骆驼公交中心站,终止于宁波火车东站。途径329国道、世纪大道、民安路一路观察下来一切正常,路面非常得干燥,心里正在嘀咕着的时候,车子开到了中兴路家乐福旁,“哇!”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家乐福入口处都是水,水面到小腿部,路边的人都卷起裤腿站在水中等公交车,听说这些水是从天伦广场的地下车库反抽出来的。汽车继续向前行驶着,在姚隘路马路上满是积水,旁边的汽车开过时,水花溅起的样子像是车轮在喷泉,车子开到近处时,低头看车与水之间的路面,恍然间,让人会有种错觉,仿佛自己就坐在一艘轮船上。路面的积水是一段一段的,当汽车行驶在多水的路面上时,让人难免会产生不敢下车的感觉,但是一旦到了干燥的地面,恐惧感就会立刻消退。到了火车东站,路面是干燥的,放眼望去出口处的旅客还是比较多的,旅客们的面容是淡定的,并未受“菲特”丝毫影响。东站的广播不停地在播报着通知,告诉来甬旅客们尽量不要坐出租车,并向大家说明今天公交车是免费的。在公交车的始发站口有很多的身穿黄色马夹的志愿者,在热情地指引着旅客们的乘坐,旅客们在志愿者的指引下有条不紊地上着车。
“菲特”的来袭确实给甬城带来了不便,但是甬城的灾后措施还是及时有效的,我为自己是甬城的一员而感到幸福,甬城你是一座最有幸福感的城市!
本文公交之旅作文为美德网原创首发,欢迎转载但是请注明来源!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