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太原11月17日电 (杨杰英)“看着这幅流失落外洋近百年的元代寺不雅观壁画回到它原来的位置,我想如果它有灵性的话,也一定会堕泪。只管因此数字影像的办法来呈现,也足以让我们感到震荡。”17日,山西文物爱好者闫鑫在提到将流失落外洋的元代壁画《药师经变》带“回家”时,显得有些激动。
流失落外洋近百年的广胜寺下寺的《药师经变》壁画已科技手段实现“回归”。 受访者供应 摄
山西洪洞县广胜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初期创建的佛寺之一。不仅寺名为唐代宗天子所赐,寺中还藏有佛舍利、元世祖忽必烈的御容和天子所赐的藏经。广胜寺下寺的《药师经变》壁画,长15.2米,高7.52米,画中端坐着药师佛,十二神将陪伴旁边,形象地表现了药师如来及其随从所在的东方佛教净土的盛况,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闫鑫说,他会将投影仪等设备长期留在广胜寺内,让更多人去实地感想熏染《药师经变》“回归”后的盛况。 受访者供应 摄
1929年,广胜寺里的僧人以1600元大洋将《药师经变》壁画卖给两个美国人,用于维修寺院。广胜寺下寺后殿尚存的一方石碑《重修广胜下寺佛庙序》,碑文记录了上述交易过程。巨幅壁画被一块块从山墙壁上铲下来,编号装箱运到美国,后重新按编号拼装到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墙上。
步入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国厅,参不雅观者都会容身在这幅极具震荡力的巨型彩绘佛教壁画前不雅观望。这幅极具历史文物代价的壁画佳构的流失落亦让国人痛惜不已。这些人中就包括“90后”的山西小伙儿闫鑫。
闫鑫向展示《药师经变》壁画在广胜寺内墙壁上的数字影像。 杨杰英 摄
从2010年开始,闫鑫开始进入旅游行业,遍访山西古建寺庙,研究各种文物,还被评为“山西最美导游”。闫鑫见告,自己险些每个月都会去洪洞广胜寺,每次去想着壁画流失落外洋,寺内徒留空壁,内心充满惆怅。
“我一贯都在关注流失落外洋文物回归的问题,中国古代寺不雅观中的雕塑和壁画都是在特定的韶光,为了特定的环境而创作的,有着明确的历史和地理属性,一旦迁离原址,受丢失的不仅是自身的艺术代价,很多文化信息大概就此泯没。以是,我一贯在方案如何让流失落近百年的壁画佳构在它原来的位置上重放异彩,让更多人欣赏它的美、研究它的代价。”闫鑫说,如何利用科技手段,将这些宝贝带“回”来,唤起更多人对文物的保护意识,是个值得寻思的问题。
11月13日,闫鑫在洪洞县当地文物管理部门及广胜寺景区的支持下,用高清扫描投影的办法,将壁画原比例的影像投射在广胜寺下寺的墙壁上。“我走遍了太原市,找到最好的投影仪,去广胜寺内调试了三次设备,效果非常好。让壁画以这样的办法‘回家’,虽然有些遗憾,但还是很激动。毕竟能够实现回归,非常不易。”
闫鑫先容说,许多流失落外洋的壁画明确其出自山西哪个详细的寺庙,但可惜的是,寺庙建筑本身早已不复存在,以是“回归”原址更不可能实现。
广胜寺塔是全国19座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塔之一。 资料图 摄
“我们争取在今年年底前,将壁画影像展示对公众开放。”闫鑫见告,他会将投影仪等设备长期留在广胜寺内,让更多人去实地感想熏染《药师经变》“回归”后的盛况。
山西省境内寺不雅观壁画遗存数量达23000多平方米,分散在全省各地的道不雅观、寺庙中,占全国寺不雅观壁画遗存的70%以上,尤其是元代以前的壁画,更是占全国寺不雅观壁画遗存的90%以上。
广胜寺等一大批晋南寺不雅观壁画作品,反响出元代以著名画师朱好古为首的襄陵画派的高超水平。这是中国寺不雅观壁画发展以来的末了一个高峰,是中国美术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宗教艺术品。在军阀盘据时期,部分精美的晋南寺不雅观壁画被生生割裂剥离墙面,继而颠沛流离散失落外洋。
如今,中国官方和民间一贯在推动流失落文物的回归,并积极探索文物“回归”的形式,亦有部分文物以捐赠等形式回归。“不论以何种形式回归,我们都会去推动,也会为之努力。如果条件成熟,我们也会以科技的办法来推动越来越多文物的‘回归’。”闫鑫如是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