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伊始,一首《又见彩虹》唱遍大街小巷。这是第九届全国运动会的会歌,由陈小奇作词,李小兵作曲,李小兵、杜鸣配器,刘欢、毛阿敏演唱。这首歌被评价为“旋律光鲜,富有气势”,成为传唱度最高的全运会会歌之一,更在次年拿下了中国音乐界最高奖项金钟奖。
精良的歌曲是时期精神的载体。出身于新世纪开端的《又见彩虹》,冲破了以往海内体育赛本家儿题曲四平八稳的刻板印象,以生动的笔触描述了一幅动人的青春画卷。时隔23年,陈小奇和李小兵在接管羊城的独家专访时再次谈起这首歌,仍旧对当年那个发达向上的时期印象深刻。
视频加载中...
写动身奋向上的年轻风采
作为广春风行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陈小奇创作过《涛声依旧》《我不想说》《高原红》等深入民气的经典歌曲。在浩瀚佳作中,《又见彩虹》称得上是他最满意的作品之一。这首歌摒弃了大型赛事歌曲的口号化风格,以“彩虹”这一意象贯穿整首歌,描述动身奋向上、尽情拼搏的体育精神。青春的光芒在字里行间闪耀。
这样的一首歌词,是陈小奇的一次“反骨”。“我留神到海内大部分赛本家儿题歌的歌词,观点化、口号化特殊严重。老拿口号来写歌,一点意义都没有。”他说,“必须要有详细的意象,歌词才会有冲击力。”彩虹残酷夺目,但常日在狂风雨后涌现。陈小奇奥妙地将彩虹入词,既蕴含对运动健儿在九运会赛场上大放异彩的祝福,又寓意这些骄人成绩背后一定是长年累月的刻苦演习。
“我希望这首歌是新鲜、时尚和年轻的。因此除了详细的意象之外,措辞风格也比较口语化和情绪化。这首歌比我平时写的歌词要轻微长一点。我分成了三部分,全方位地表示体育精神。”《又见彩虹》第一段写相逢,第二段写召唤,第三段写顶峰,层层递进。顶峰部分自然是歌曲的情绪最高点,他用“热泪”和“笑颜”这对看似抵牾的词组,将登顶时的情绪浓度表现得淋漓尽致。“‘流淌在顶峰的热泪/是人间最美的笑颜’,我从这个角度来写顶峰。输了会堕泪,赢了也会堕泪,当你历经艰辛站在顶峰之上,流下的泪水便是最美的笑颜。”陈小奇说。
《又见彩虹》为海内大型活动主题曲供应了新范式。陈小奇说:“好几年后,上海世博会做了一个主题曲评比,找我当评委。我创造很多参赛作品的歌词,风格都受到了《又见彩虹》的影响,比较人性化、比较详细,同时也能表示活动主旨。证明这首歌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
《又见彩虹》作词陈小奇
唱出新世纪的斗志昂扬
《又见彩虹》先是被命名为《年轻的心》,后面又改成《我们的路》,但都不如末了敲定的《又见彩虹》响亮。歌名来自副歌的首句歌词“又见彩虹,快乐如风”,大略的八个字却极具传染力,昂扬向上的时期精神迎面而来。
曲作者李小兵正是被这句歌词打动,因此主动请缨担当谱曲。事实上,九运会会歌采取定向委约征集的办法,向全国和国际有名华人作曲家共30多人发出特约创作约请。当时,李小兵非常年轻,只是星海音乐学院的一名青年西席,并不在委约范围内。陈小奇说,他向组委会提交了歌词后,好几位有名作曲家都拿去谱曲,但效果一样平常;而李小兵交出的作品令他面前一亮:“李小兵看了歌词之后很感兴趣,主动提出想写一版。他写得很负责,交出的作品正是我想要的风格。”
九运会开幕式 图/视觉中国
《又见彩虹》也得到了专业评审组和大众投票的认可。当时,九运会组委会共收到24首入围候选会歌,据陈小奇和李小兵回顾,《又见彩虹》在多轮评比中一贯名列前茅。终极,经组委会和国家体育总局审定,《又见彩虹》被确定为九运会会歌。
在李小兵看来,这首歌记录了新世纪伊始广东斗志昂扬的面貌,也浓缩了残酷而美好的青春岁月。“我以为这首歌每一句歌词都很广东,写出了广东这片地皮踏实肯干、敢于拼搏和肚量胸襟宽广的精神,而这种精神跟体育精神是相通的。”李小兵说,“我在广东学习事情了多年,早就把这里当成第二故乡。我在这里为空想努力过,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度过了一段非常难忘的光阴。广东气质烙印在我的生命中,直到现在也一贯影响着我。”
李小兵
用盛行音乐再开风气之先
《又见彩虹》最初由刘欢和陈明演唱,之后又在北京录制了刘欢和毛阿敏的终极版本。在音乐风格上,《又见彩虹》旋律朗朗上口,配器则利用管弦乐队和电声乐队结合的办法。李小兵解析道:“赛事歌曲常日有两种风格,要么是冲动大方的,要么是温暖的,《又见彩虹》选择了前者。歌曲以管弦乐队开场,铜管乐器营造出一种巨大的张力。由于九运会是一个全民参与的大型活动,以是开场一定要大气。进入演唱部分后,配器就以电声乐器为主。包括歌曲里鼓的打法,在那个年代还是非常新颖的。我们希望能做出一种迈着年轻的步伐向前走的豪迈感。”
李小兵
利用一首盛行音乐作为全国大型赛事的主题曲,广东再次走在全国前列。陈小奇对此颇为自满。在他看来,广东拥有深厚的盛行音乐文化根本,无论是政府还是大众,都对盛行音乐保持极为开放的心态。早在1991年,陈小奇创作的盛行歌曲《超过顶峰》就当选为首届天下女子足球锦标赛的会歌。这个比赛当时在广东举行,面向社会征集会歌。陈小奇记得,专业评审筛选出13首总决赛歌曲,当中有12首是盛行歌;总决赛在友情剧院举行,1000多名不雅观众现场投票选出良好歌曲。“这证明早在20世纪90年代,广东对盛行歌曲已经没有任何偏见了。”陈小奇说,“天下上险些所有大型体育赛事都会大量利用盛行音乐,九运会起用盛行歌曲作为会歌,在当时来说是与国际接轨的一种表示。”
作为一首大型赛事的会歌,《又见彩虹》不仅在开幕式上大放异彩,而且在民间得到极佳的传唱度。李小兵记得,2001年,街头巷尾评论辩论的都是九运会的事情,大街小巷都播放着《又见彩虹》,还有中小学用这首歌编了团体操。这首歌曲的生命并没有因九运会结束而闭幕,反而成为一首华语经典盛行歌。“好多年之后,还有朋友给我发来一段视频,有人用《又见彩虹》跳广场舞。这首歌传播得特殊广。”李小兵说。
陈小奇
运动会会歌应表示时期精神
陈小奇多次参与赛事音乐的创作。早在1987年,他就参与了六运会团体操音乐的填词事情。而在《又见彩虹》之后,陈小奇和李小兵成为词曲创作的最佳差错,共同打造了多首随处颂扬的歌曲,当中就包括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矫健大中华》。
广州亚运预备期间,陈小奇也深入参与到亚运会歌曲的征集和创作中。个中,由他作词、金培达作曲,周华健演唱的《最美的风采》在亚运会会歌竞选中入围前三名。这首歌以花作为主张象,与亚运精神相结合,呈现广州作为花城和亚运会主理城市所具有的风采,以及“和谐亚洲,激情盛会”的主题。
九运会主会场 图/视觉中国
十五运即将在2025年来临,如今正面向环球征集音乐作品。若何才能把运动会会歌写得出彩?在陈小奇看来,歌词非常主要。如何做到表示运动会主旨但不硬喊口号,这非常磨练作词人的功夫。陈小奇说:“运动会会歌要生动、形象,而不是堆砌大词和空词。有时候运动会本身会有一个口号,但我认为词作者最好也不要把口号直接套入歌词里,而是要将其表示的运动会精神有机融入歌词中。”
另一方面,一首好的运动会会歌还该当反响时期的精神。在他看来,会歌创作的难点之一便是找到“最大公约数”,得到不同年事层不雅观众的认可。“盛行音乐跟随时期的审美不断改变,但现在人们的音乐口味越来越细分,如何找到一种既能让年轻人接管、又能让中老年人接管的音乐风格,说来随意马虎,但做起来很困难。但还是要只管即便去做。将这个时期最准确的面貌用音乐传达给听众,这是真正值得期待的。”
文 | 胡广欣
图、视频 | 王子桐(除注明外)
编辑:柴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