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总结推广渤海生态修复实践履历,我们从60余个渤海生态修复项目中挑选了8个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较为显著的案例,开设《渤海生态修复范例案例》专栏,本期先容“大连市复州湾生态修复项目”履行生态修复的做法和成效。

针对复州湾区域海洋开拓导致滨海湿地退化、自然岸线受损等问题,大连市以规复滨海湿地、修复岸线、提升海洋资源环境及生态代价,打造环境幽美、资源丰富的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型海湾为目标,履行了大连市复州湾生态修复项目。
项目累计修复岸线17公里、规复滨海湿地414公顷,有效修复受损滨海湿地的生态系统,显著提高了区域岸线的生态化率,促进了区域海洋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渤海生态修复范例案例②  辽宁省大年夜连市复州湾生态修复项目 汽车知识

引 言
大连市复州湾位于渤海东部、辽东半岛中西部,拥有优质的海水资源和广阔的泥质滩涂,素有中国“海盐之乡”之称,海盐文化历史悠久,家当地位突出,盐田资源丰富。
但是,由于近些年来复州湾内粗放式的开拓管理状态,导致围海养殖和盐田规模爆发式扩展,海湾空间不断萎缩,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为了改进湾内生态现状,大连市以渤海综合管理攻坚战为契机,开展湾内滨海湿地规复、岸线岸滩整治修复,改进海湾生态环境,打造环境幽美、资源丰富的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型海湾,促进区域海洋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问 题

▲整治修复前养殖围堰占用滨海湿地

复州湾内为传统的盐田用海区,1995年之后,围海养殖规模开始爆发式扩展,导致海湾空间不断萎缩,至2004年,湾顶处仅存一条狭窄的水道与外海相通,导致水体交流能力低落,底质逐渐发生淤积,海洋生物多样性低落,高营养层次生物生产力降落。
同时,复州湾大规模围海养殖池不仅占用了滨海湿地资源,还占用了大量的自然岸线,导致生态环境和景不雅观代价受损。
围海养殖堤坝在建筑的过程中,对部分自然岸线进行开挖,导致自然岸线被人为毁坏,损失自然属性,"大众年夜众临水、亲水空间损失,制约了滨海岸线生态功能的发挥。

措 施

根据复州湾历史事实及客不雅观情形,选取临近长兴岛一侧已经完成动迁补偿的养殖池进行拆除,并适当保留局部池埂,形成生物栖息地;并依据复州湾海洋功能区划、岸线修测成果,结合周边地形地貌、后方陆域现状对其岸线进行修复。

养殖池拆除。
项目修复范围共有约63公里人工池埂,为改进生态环境,在不影响潮流通道水动力条件下,将外侧临海与潮流方向同等的池埂局部保留,分散形成34个狭长形可供鸟类勾留、觅食的栖息地,相邻栖息地之间保留不小于50米的潮流通道。

岸线修复。
根据岸线周边地形地貌以及后方陆域现状,对岸线类型进行划分,分区段确定岸线修复办法。
个中,自然岸线基本坚持原状,局部与池埂相交处,在进行池埂挖除作业时进行岸线边坡整理,使其与周边岸线相折衷;对后方紧邻房屋、耕地等生产生活举动步伐的部分人工填筑土石坝予以保留,保障对后方举动步伐的防护。

成 效

项目的履行规复了基岩岸线、淤泥质岸线的自然状态,岸线自然化、生态化水平得到提高。
同时,项目履行区域滨海湿地的水动力条件以及滩涂属性和功能得到规复、区域水动力有所改进,促进了滨海湿地的自我规复。

▲整治修复后滨海湿地水动力规复

修复成果丰富。
项目共修复岸线17.1公里,个中,规复自然岸线2.5公里,具有防护功能的生态修复岸线1.2公里,淤泥质滩涂为主的生态修复岸线13.4公里;通过拆除养殖池规复滨海湿地414公顷。

生态效益逐步显现。
项目有效修复了复州湾受损的海洋生态系统,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与规复能力,履行区域的湿地植被逐渐规复,不雅观测到多种鸟类在项目区域觅食,生物多样性得到提升,项目生态效益正逐渐显现。

区域环境得到改进。
项目的履行拓宽了海岛与陆地之间的潮流通道,提升了长兴岛周边海疆的水体连通性,规复了岛体近岸的水动力条件,遏制了湾内水质恶化的趋势,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供应了生态安全保障。

来 源: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

新媒体编辑:杜 岷

初 审:赵 蕾

审 核:程秀娟

审 签:汤小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