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有句话“一部民国史,半部兴义人”。
还有一句话“康养胜地,人文兴义”。
还有一句“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
地球上最美的“森林”——“万峰林”在兴义,地球上最美的“伤疤”马岭河大峡谷在兴义。
民国有名人物何应钦兴义人;大夏大学(今华东师大)创办人、民国交通部长王伯群兴义人;联合蔡锷护国讨袁的黔军总司令、年夜将王文华兴义人,护国路因他而名;还有指挥松山战役打破日军“马其洛防线”的军团长何绍周;民国兴义系军阀、川滇黔三省护国联军总司令刘显世;护国军黔军总司令刘显潜等一批枭雄。
极少有人知道张之洞也是兴义人,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其父张瑛曾任兴义知府,派差役午夜挑油巡城,哪户人家子弟挑灯夜读,便去责任加油,这便是“知府添油灯”的历史典故。
为兴义人才辈出奠定了根本。

正所谓人杰地灵。
那些山像“窝窝头”,一个一个独立着,如千军万马,排兵布阵,叫嚣厮杀。
谓之“万峰林”。
也因之,这里有“一坝出了三将军”之说,是得“万峰”之气也。
峰林气势恢宏壮阔,山峰形态奇特,整体造型秀美,是海内最大、最具范例性的喀斯特峰林。
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说“磅礴数千里,乃西南奇胜”。
而在一个浪漫的墨客眼里,那些瘦瘦的峰啊弱不禁风。
那些柔柔的峰啊风情万种。
那些肥肥的峰啊富贵荣华。
那些特立的峰啊,窃窃密语,山盟海誓。
那些如花似玉、平平仄仄、变幻莫测、抑扬抑扬、成群结队的峰啊,一起花枝飘荡、沾花惹草、招蜂惹蝶,带着不老的花期,风尘仆仆,沿途洒下悠悠的驼铃,拖着一身俏丽,从远古走到兴义,他们在这里洗净风尘,歌舞升平,休养生息,亿年不朽。

履处怀想  山那边兴义 汽车知识

在兴义人眼里万峰林和马岭河大峡谷算是兴义自然景不雅观的双子星座了。
马岭河大峡谷以其“雄、奇、险、秀”被誉为“天下第一缝”。
一湾流水,两座绝壁,几条小径,数缕飞瀑,三五个溶洞,组合成一个国家级的景致。
心惊肉跳爬过掌纹般的石级,便是阴幽的水帘洞。
表面是如帘的巨瀑,来源盖脸往下砸,“飞流直下三千尺”难言其狠。
四处是石猴、山鹰和梭蛇,那是历经多少亿年的沧桑积淀呢?头顶的山像是要倒下来,望而生畏。
黄角树的根朝那石壁上悄悄爬来,那种生命的顽强令人叹为不雅观止。
河中的皮划艇穿梭不息,弄潮儿摆动桨橹,将人生舞得风生水起。

兴义山水磅礴之气当数万峰湖了。
万峰湖相称于3个大理洱海,17个清镇红枫湖,76个杭州西湖,水面烟波浩淼,湖光潋滟,美景天成,享有“万峰之湖,西南之最,山水画卷 ”之美誉。
鱼肥水美,钓者云集,被誉为“野钓者的乐园”。
不雅观水中石林如水中突出万千刀枪,让人面前一亮,线人一新,为之一振。
湖中峡谷令民气悸,既担心万丈峭壁崩下来,又担心船儿掉下去,惊骇地喊一声,声音撞击崖壁反弹到湖中,煞是吓人。
吉隆堡水中孤山巅有一幢别具一格的欧式建筑,在硕大的湖中孑然而立,煞是刺目耀眼。
夜宿吉隆堡,听嚯嚯水声,似巨兽喘息,不寒而栗。
万峰湖湖内全岛、半岛、港湾、内湖交错,置身其间,仿佛进入诸葛孔明布下的八卦阵,水随山绕,船随山行,悠然心会,妙不可言,你尽可以去找你的神女峰,尽可以去找你的望夫崖,尽可以去找一处爱人的臂弯疗伤......

这里特殊要说到兴义泥凼。
那儿重峦叠嶂,势耸天阿。
土石相接处,危崖突出,刀削斧劈,壁立千仞,连绵数十里,蔚为壮不雅观,纵目扫视,颇为震荡。
最高峰不雅观音岩其山势威猛如大将点兵,前面群山如万马奔驰,蜂拥而至,卧虎藏龙,雄聚王气。
泥凼石林如刀枪剑戟,拔地而起,直插天宇。
遍山石头如鱼鳞层层紧扣,似战甲披挂,雄风闪闪。
石头摩肩相继,前赴后继,冲锋陷阵。
泥凼雾海日出,席卷天涯,磅礴之势,雄聚王气,波澜壮阔,“豪杰”各处!

兴义是中华公民共和国命名的“兴义国家地质公园”。
地处天下公认的北纬25度黄金景象生态带,有“小春城”之称,已获中国四季康养之都、中国十大养生城市等20余张名片。
于是,一个叫“纳具·和园”的康养小镇应运而生。

“纳具·和园”安详祥地熟睡在群山怀抱之中。
这儿叫则戎安章纳具,古朴沧桑的布依族建筑表面五千年,里面五星级,星罗棋布,错落有致,掩映在蔽日遮天的植被中,秋蝉时鸣,雾霭环抱,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园,想起了“白云深处有人家”的千古绝句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者境界。
“恠石堆山如坐虎,老藤缠树是腾蛇”的景象随处可见。
园中有棵古榕,被当地布依族人称为神树,腰大十围,枝繁叶茂,历经千年风雨,依旧青翠挺立。
榕树下有碑群,群碑上刻有古老崇德向善笔墨。
周围是石寨门、石古堡、古石营盘、学堂等古石建筑,见证了小镇深奥深厚、厚重的布依族文化积淀和沧桑辉煌的历史。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改石造地,成为有名遐迩的“贵州沙石峪”。
历经风风雨雨,那些胆怯的石头,有了温度,有了故事。
被称为“声音活化石”的“布依族八音坐唱”,令人痴迷,令人憧憬。
正是在离城不近不远的地方,住着不高不矮的楼房,吃着不咸不淡的饭菜,看着不土不洋的演出,呼着不雾不霾的空气,干着不轻不重的农活,泡着不冷不热的温泉,想着不酸不甜的苦处,走着不直不弯的小道,散着不紧不慢的步伐,携着不胖不瘦的老婆,过着不慌不忙的生活,这才叫日子,这才叫生活!

兴义还是中国的“羊肉粉之乡”,那羊肉粉拌着酱喷鼻香芬芳四溢,漂洋过海。
最是好客的要数兴义人,著名的是那句“不醉不归”,用酒把客人放倒才算尽心尽兴。
酒用碗喝,打牌喝,划拳喝,估子喝,花样繁多,饭菜没上桌,人就干醉了,“去世里逃生”,不亦乐乎!

山那边兴义,兴义就在山那边。
任尔诉说,任尔遐想......

文/赵雪峰

编辑/赵珊珊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