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一线熬炼技艺

在泰安动身车轮制造有限公司机加工车间里,一台台大型数控设备有序运转,张树强身穿蓝色工服,站在设备前闇练操作,进行调机效率提升测试。
经由张树强团队的反复测试和改进,截至目前,调机效率已提升37.5%,按7条生产线打算,企业每月可多生产轮毂1260件。

带领团队完成660个立异项目让泰安轮毂走向世界张树强 从制造到创造的技能达人 汽车知识

在做好车间管理事情的同时,张树强还积极进行创新项目攻关。
便是这样一个技能“大拿”,在刚踏入这个行业时,却是一个零根本的“门外汉”。
“我原来学法学,跨行业干这个,初次上岗觉得便是热、累、苦。
”张树强说,他刚进工厂时没有履历,就从赞助工做起,为了尽快节制轮毂制造技能,他多学多干、客气求教。
通过努力研讨,2个月后,张树强就成了一名能独立操作2台铸造机的闇练工。

轮毂是车辆的主要零部件,必须严格按照技能规范进行生产。
22年间,张树强不断摸索,梳理出大量技能难题。
他编纂的铸造标准化、生产及设备保养标准化实用规范,成为公司的培训辅导教材,有效提升了一线操作工人的整体操作效率。
在张树强的带动和影响下,公司党支部积极拓展党员发挥浸染路径,通过组织党员开展技能竞赛、设立党员示范岗等办法,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

潜心研讨占领难题

熟习张树强的人都说他是一个执着的人。
由于定制生产,公司须要加工的轮毂品种多、尺寸大、轮型繁芜,每次新品试制都是一个工艺攻坚的过程。
有时,新产品试制七八次都不堪利,连技能员都想放弃,可张树强却坚持“再试一次”。
“如果碰着技能难题,张哥总会率先站出来,带领大家一起占领,每一个环节他都亲自把关、精益求精,大家都服他。
”同事刘壮说。
一起走来,坚持“再试一次”的张树强带领团队占领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2015年,张树强所在公司接到了一家国外企业的“高难度”订单。
该笔订单对制作工艺哀求非常高,海内很多轮毂企业因技能限定无法接单。
为了知足客户订单须要,张树强带领团队反复试验,终极,企业实现了新产品上线生产。
张树强说,他们抱着让产品在现有根本上再进步一点的目标不断努力,现在,新产品的合格率已由原来的64%提高到92%以上,当下欧美改装车轮领域盛行的轮毂,很多都是出自他们团队之手。

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面对问题,张树强总是积极调度思路,寻求办理方法。
建厂10年来,切削加工轮毂时用到的切削液一贯是人工加注,常常涌现切削液溢漏征象,既污染地面,也摧残浪费蹂躏本钱。
为此,张树强成立攻关小组,经由两次改进,利用浮漂的事理实现了自动加液,让车间摆脱了“脏乱差”。
该项技能也补充了铝轮毂零售行业切削液自动加注技能的空缺。

搭建平台碰撞创新火花

在竞争激烈的轮毂行业,张树强意识到职工创新工为难刁难于企业发展的主要性,2015年,由他作为带头人的“张树强劳模创新事情室”成立,为人才培养、课题攻关搭建了创新平台。

在张树强的带动下,攻关繁芜轮毂的工艺、新产品的自主研发设计风起云涌地开展起来。
为提升铸造生产效率,张树强带领团队每天事情12个小时以上,颠覆性地进行工艺调度,经由3个月的努力,终极,40套模具的生产效率全部提升15%。
他们还在熔炼炉内增加在线式除气系统均衡铝液温度,通过不断改进,每年可帮助企业节约天然气利用费24万元、节约铝烧损78吨,同时,有效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

创新事情室自成立以来,共完成创新项目660项,增加收益4174万元,得到外不雅观设计、实用新型、发明专利31项。
“仅去年一年,我们就完成新产品自主研发设计350余项。
从批量生产,到繁芜轮毂高端定制,再到新产品自主设计研发,我们走出了一条从制造到创造的道路。
”张树强说。

在“传帮带”中诠释工匠精神

现在的张树强,在办理生产难题之余,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造就新人上。
他组织车间青年进行岗位练兵,积极做好新员工“传帮带”事情,使他们快速节制岗位技能形成“战斗力”。
利用创新事情室这一平台,他积极组织公司员工进行“金蓝领”及各种职业资格认定事情,截至目前,公司已有19人得到泰山区首席技师、突出贡献技师、技师资格,73人得到各工种高等人为历,100余人得到中级、低级认定资格。
今年6月,公司的一名员工获评泰安市首席技师。

择一事、钻生平,源于热爱,成于匠心。
“吃得了苦、耐得了寂寞、顶得了压力、办理得了困难,在单一、呆板的事情中寻求打破,才能成为一名好工匠。
”张树强说,既然选择了,就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做就要做到最好。

走进创新事情室,墙上“坚韧、执着、专注、极致”几个字分外能干,勉励着张树强和更多像他一样奋斗在一线的员工匠心筑梦、追求卓越,将工匠精神书写在平凡岗位上,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

: 张芮 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