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通报温暖 声音抚慰人生

每一本书的存在,都不仅仅是笔墨大略的条记,而是对民气、人性的冲击与显现。
每一位欣赏者,都可以带着自己的心情和理解去解读,我们存在个中,既是察看犹豫者,也是参与者。

书喷鼻香长安经典诵读买书 汽车知识

绘画师:解诗梵

《买书》

《买书》节选 林希

买书之乐,乐在倾尽囊中所有,有时连回家的车钱都取出来,手中抓着一本书,一步一挨地在马路上走着,任由无轨电车、公共汽车从你身边飞驰而过,而自己却心甘情愿地走上一两个小时,那才真是苦中有乐。

五十年代初期,逢上节日,新华书店有特价部,一折二折,贱到几分钱便能买到一册。
虽说是处理,个中也大有平日喜好的书本,偏那时在求学,每次去买特价书,多不过带上一元多钱,倾其所有,真恨不能连衣服都脱下来押在书店,挑来拣去也还是要忍痛割爱,就这样抱着一大摞书,每次都是步辇儿回家。

后来有了人为,平时就更要带上些钱去跑书店,险些每次都在书店掏得一文不明,原准备逛书店后要打牙祭的,又总是从书店出来还得赶回食堂照例去吃白菜豆腐。
最可恨那时有些书已是贵得令人望而生畏,一次去旧书店见到一部《二十四史》,索价四十元,匆匆赶回机关东借西借,好不容易凑足四十元再跑回书店,恰好一位已将这部书买走的什么人物已指挥着他的下属往车上搬,气鼓鼓找到书商辩理,明明我说过取了钱就来买书的,书商却只说你又没有交订金,无可奈何,只能怪自己没钱。

“文革”后期,在工厂做搬运工,一次随车外出运钢管,车到任丘县城,同行工人均深入田舍偷买成本主义鸡蛋去了,唯有我一人留在城中。
百无聊赖便在街上闲逛,溘然创造新华书店旧房一间,门可罗雀,信步走进书店去,竟把店内售书人吓了一跳,举目向书架望去,大喜过望竟见有某红学家名著一部。
说来也是不可思议,此书于彼时彼际,在天津是要凭内发购书证才能买到的,谁料到了屯子县城,竟然公开置于架上无人问津,不容置疑,当即倾囊购书,幸好,还总算凑足书款。
待我将四元七角钱送至售书人面前时,那售书人竟木鸡之呆,手足无措,犹豫再三不知如何是好,末了经我再三阐明这四元七角钱是买架上那部红学专著的时候,售书人才反身将书从架上取下来,啪啪两声,拍去书上厚厚尘土,立时店内烟雾蒙蒙,据我在一旁估算,只书上拍落的尘土,少说也值一元钱。

编辑:杨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