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平所爱——“汽车”
我出生在1957年,长在达拉特旗的白土梁林场,在林场事情的父亲对付机器非常熟习,受父亲影响我很小就对汽车机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用墙泥捏汽车,再用火柴棍串起来推着玩,是我对童年最深的影象。
20世纪70年代初,“上大学不如当工人,当工人最好做司机”,这是当时大多数人的想法。
1972年,16岁的我本是到达拉特旗四村落供销社当司机的,却被人顶了事情,我只得在供销社当临时发卖员,有时还得赶着小毛驴下乡支农修理“犁镂耙桩”。供销社里有上千种商品,位置摆放,价格多少,库存多少我都能门儿清,在发卖汽柴油时,不论客户开的大车还是小车,是拖沓机还是摩托车,我都要把它们开到加油库,再开回来,这让我的驾驶技能有了快速的提高。领导看到了我事情负责卖力,对汽车又有专长,因此受到领导看重,不到一年我如愿开上了汽车。那个年代交通不发达,供销社只有一辆从朝鲜沙场上退下来的“老美汽车”加上当地公民公社的一辆,也就两辆汽车,以是当司机很吃喷鼻香。想坐汽车出行的人常常送胡油、羊肉、白面给司机,当时买紧缺东西都用供应票,别人买不到的司机都能买到,以是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一句话“方向盘一转,给个县长也不干”。
○
○
磨练意志、学会担当
1976年10月,我被推举到交通部呼和浩特交通学校学习发动机专业,之后转到整车专业学习,在校两年,我理论知识险些全优,演习期间我操作能力基本能达到岗位哀求。毕业后,有两种事情分配办法,叫“社来社去和社来国去”,而“社来国去”的名额全旗只有几个人,我是个中之一,之后我便被伊克昭盟人事局安排到伊盟汽车修理厂事情。
汽车修理厂主营业务便是汽车大修,要将汽车重新回炉,把汽车所有零件全部拆散,进行规复性修理后再组装起来。刚到厂里,我被分配在拆装组,这个工种是最累最脏且技能含量不高的活儿,很多人不愿意干,但领导见告我不要挑三拣四,干什么都要有个样子。几个月后,厂里认为我活干的不错,组装出的车故障率低不说,还能主动的打消故障,就把我调到了进出厂考验的岗位,在这个岗位上,我仍旧兢兢业业,有时汽车返修忙不过来时,我就亲自上手。当时任厂里调度的龚文扬考虑到厂子光靠汽车大修吃不饱,便让我去筹建小修组,并且带领小修组开展业务,这是厂子有史以来第一次干“零小修”业务,8月份成立小修组,到年底我们就给厂子赚了3万多元,由此,厂子业务由过去单一的大修为主逐步转变为小修为主大修为辅。
21岁那年在我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内蒙古自治区发动机改造大赛行业评比第二名,有了专业技能做铺垫,我很快被调任为发动机车间主任,我清楚的记得我们车间一个月修理过45台发动机,这期间进一步加强了我对汽车核心技能的节制程度。1984年,我被调任为大车间主任,我主动提出承包车间,当年就盈利了15万,够厂里整年的用度开销。
1989我被认命为副厂长,考虑到厂子的发展,我溘然有了组建“第二汽车制造厂伊盟技能做事站”的想法,并于1990年3月19日,与二汽签订《二汽伊盟技能做事站》协议,同年8月25日正式挂牌开业。
1994年,大修厂碰着极大困难,我临危受命,领导提拔我担当厂长,紧张办理的便是职工的用饭问题“找米下锅”。在我面前有两条路:一是找客户,二是找厂家,路上遇见闹事车,我也主动跑下去问问他到哪修理,能不能到我们那修;之后通过找到一汽、二汽给大厂家搞做事,增加厂子的业务量。1996年,我参加东风汽车公司年会,期间我们向东风公司争取发卖汽车的权利,经由几番辩论,东风汽车公司赞许每个做事站给10台东风汽车的指标,回厂后我立即组建了东风汽车发卖部,当年吹糠见米,汽车发卖初见成效,这也为日后蒙凯集团从事汽车发卖业务供应了宝贵履历。
○
○
士兵到将军
是光彩更是磨练
1997年底,全国31个省(市、区)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有12个省为净亏损,煤炭、建筑、军工等行业全面亏损,国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开始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伊盟汽修厂当然也在这改革的年夜水中。面对3300多万负债和将近200位员工的生存问题,身为厂长的我压力巨大,转制怎么转,转制中的亏空怎么办理?和运输公司的关系如何处理?员工的身份若何置换?新的公司若何组建?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有待办理。
1998年12月26日,汽修厂的系统编制改革方案得到批准,转制干系事情正式展开。原伊盟汽车修理厂转制成伊克昭盟蒙凯汽车发卖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1月18日,下达《伊盟汽车修理厂关于履行系统编制改革方案的关照》全员进行谈论,厂子的实际情形向广大员工进行申报请示,由员工自由选择去留,调查填写《伊盟汽车修理厂员工转制登记表》,对转制办法进行选择,汇总结果。
摄于2000年3月20日
但转制遗留问题相继而来,尤其是工伤职员安置问题,经由三年的困难转制期,2002年2月1日,召开蒙凯集团公司第一届全体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监事会,我当选为董事长。
赵永胜
○
○
系统编制创新,多元发展
转制以来的蒙凯集团发生了巨大变革,最大的变革是“人”的变革,“人”的变革首先是思维和不雅观念的变革。企业要发展,抱残守缺绝对弗成,只有改革一条路。我知道必须走出一条和之前不一样的创新路才是企业发展的真正方向。
经由多次董事会商议,公司决定从产品平台、经营业务以及管理办法等都全方位变革创新。公司提出对内向员工宣扬“大河有水小河满”,同心协力、共度难关的道理;对外大力发展汽修厂的核心业务,汽车维修,兼营配件供应、售后做事、汽车改装、汽车出租、汽车物流运输、汽车保险等。
商用车市场的表现被人们称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随着市场的加剧变革,以前散、乱、差的售后做事和配件市场正在经历大浪淘沙般的蜕变。传统的零售、维修的经营模式正在消逝,取消中间环节、下沉到修理厂和车队的一站式做事正在发达发展。社会经销商的经营规模也正在经历连锁、整合发展。由于鄂尔多斯市的资源上风,鄂尔多斯商用车市场不断壮大,商用车售后做事市场体系发展迅速,蒙凯集团主营业务逐渐向商用车售后做事业过渡。
对付商用车售后做事的配件需求,整车主渠道只知足20%旁边,而社会经销商承担了80%的配件需求任务;集团要发展,除了汽车发卖这块利润点外,商用车售后做事市场不容小觑。
1997年10月蒙凯出租车公司成立,公司总车数672台,成为鄂尔多斯市成立最早最大的出租车公司,拥有职工936人。
2002年,我们全资组建东风雪铁龙轿车部和东风卡车发卖部,将原有的伊克昭盟汽车修理厂更名为集团下面直属的伊克昭盟蒙凯汽车修理厂。
2002年12月5日,出资650万元,建造解放商用中央(解放汽车专营公司)。
2003年12月8日,出资573.8万元,组建“鄂尔多斯市东凯汽车发卖有限任务公司”。(东风汽车专营店)
2003年9月蒙凯保险代理公司成立,自成立以来,保费收入在全自治区名列前茅,于2007年与2008年连续两年被保监局评委全自治区业务突出贡献奖得到单位。
2006年,蒙凯运输公司成立,经营车辆2000多台,是鄂尔多斯境内规模最大的运输公司,紧张发展是非途运输;危险品货色运输等业务。
蒙凯集团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逐渐从单一的汽车修理厂转变为以汽车发卖为主,兼营汽车维修、汽车配件供应、汽车售后技能做事、汽车改装、汽车出租、汽车物流运输、汽车保险、汽车包管等多项做事为一体的龙头型经济实体,从被吞并到独立自主,蒙凯明确了发展方向、质量方针、经营目标、管理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先后在东胜、达旗、十堰、包头、乌海、二连浩特、棋盘井、铜川镇、薛家湾等地成立了30多家子、分公司。
多年来,我带领公司得到厂家、市政府、自治区、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各种奖项70余项次。经由艰巨的探索和实践,蒙凯集团的营销转型已经迈出了本色性步伐,营销理念从以产品为中央转变为以市场和客户为中央,客户管理从只看重新客户开拓转变为将新客户开拓与老客户掩护并重,从关注产品为客户创造的单一代价转变为看重整体供应办理方案为客户创造更多代价。从做发卖到做市场,蒙凯集团的营销行为更加贴近市场,贴近用户。
○
○
产品创新,
让人工卸煤退出历史舞台
2001年,由我带头设计并生产的专利产品蒙凯全封闭活动盖板、活动底板自卸车,在中国煤炭运输史上创始文明、环保运输,结束了鄂尔多斯人工卸煤的历史。该专利技能在全国各大汽车制造厂推广利用,并荣获第八届中国专利技能展览会金奖。该专利不仅提高了货场的卸货效率,是人工卸车的10-30倍,是传统自卸车的2倍,而且实现了煤场卸车时无人工作业,也很好地办理了煤场车辆卸车时人、车和煤殽杂可能带来的工大家身安全和身体康健等方面的问题,被广泛运用于煤炭发电厂及煤炭集装地的中、短途煤炭运输,每天为用户节约装卸费近千万元。
到目前为止,在鄂尔多斯范围内累计生产发卖蒙凯专利车35000多辆,不仅我自己的运输公司利用这种车型,而且远销鄂尔多斯周边各大省区和新疆等地,在出口贸易上,蒙凯专利车不断受到国外用户的青睐。
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蒙凯专利车也在持续改进中,截止2018年6月,报告蒙凯自卸车干系专利184项,在首届中国汽车知识产权中国汽车行业中国专利指数位居百强榜第86位,个人报告专利第一。
从一线工人走到管理岗位,我并没有由于自己角色的转变而放弃自己对汽车的专注与热爱。只要我有空隙韶光就会与技能职员磋商车辆技能问题,由于事情较多,我常常会把自己的想法及时的画下来,以防忘掉。
○
○
开拓市场,走出国门
多年来,中国商用车依然没有走出“高销量低利润”的围城,汽车行业并不像煤炭、房地产等行业利润大,我常常说我们的利润切实其实薄如纸,行业缺少规范、海内产品技能实力与跨国车企的差距等,都是现实存在的问题,要办理这些问题,是须要韶光的。但企业要盈利,我们等不起。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蒙凯公司业务中的在审批制度下的入口车发卖已无用武之地,我提出“由入口转向出口”的想法,首先想到的出口工具便是毗邻我国的蒙古国。经由多次去蒙古国稽核,2002年集团决定在蒙古建立北奔重卡4S店(以下简称MMK公司),填补海内汽车发卖乏力的不敷。经由多年的经营,战胜措辞、文化等诸方面的困难,2005年蒙古国蒙凯国际有限公司成立,MMK公司是蒙古国第一个商用车4S店,同时也是中国在蒙古国的第一个商用车4S店,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70000平米,建筑面积2660平米,公司位于乌兰巴托市松根海日罕区,地理位置优胜,是蒙古国卡车、工程机器发卖集中的地点。MMK公司在蒙古国商用车发卖市场地位举足轻重,成为了一张响亮的中国名片,自成立以来累计发卖超过3000余辆,发卖额达10亿余元。培训蒙古国技能和发卖人才200余名,给当地上交税金2000余万元。
2018年7月,在多家企业联合倡议下,蒙古国鄂尔多斯商会在乌兰巴托市松根海日汗区成立,我当选举为首届会长,这是同行们对我的认可,我将努力加强会员之间、行业之间的互换与互助,充分发挥商会的组织上风,积极促进鄂尔多斯和蒙古国之间的经贸互助和文化互换,为鄂尔多斯与蒙古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
○
制造汽车,不忘初心
“没有方向只管努力,有了方向只管坚持”。30年的汽车生涯,自认为我的坚持是精确的。2008年正是鄂尔多斯经济腾飞的时候,大家一窝蜂的搞房产,我选择了制造汽车。
2008年7月,我们相应了鄂尔多斯招商引资的号召,蒙凯集团与鄂尔多斯市复兴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复兴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兴特汽”),成为当时鄂尔多斯市唯一一家汽车制造企业。在以资源开拓为主的鄂尔多斯,发展这种非资源型家当,很多人敢想不敢干,但是我选择了,由于这是我的初心——对汽车的喜好。
赵永胜
复兴特汽紧张从事矿用车、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挂车及蒙凯专利系列车的生产制造。目前公司拥有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线、板料开卷生产线、数控剪板机、数控大型切割机、各种机加冲压设备和四条焊装流水线、三条涂装流水生产线、四条装置线等海内最前辈的专用车制造设备,并初步建立起了一支构造和本色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能人才和专门技能人才军队。
截止2018年7月,我们复兴特汽实现产销特种车辆4000多辆,实现产值5亿元公民币。
虽说我在汽车行业30多年,但是发卖汽车和制造汽车不是一回事儿。当代汽车行业,死活存亡的市场竞争极其激烈,摒弃同质化、履行差异化发展势在必行。
在建厂初期,复兴特汽就明确的定位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复兴特汽的“特”就表明:大厂家不做的,我们做;大厂家做了,没做好的,我们做;大厂家做好了,对用户的需求没有很好节制的,我们做。
○
○
名誉越多,任务越大
我2002年获鄂尔多斯市“东胜地区十大精彩青年企业家”提名奖;2005年获鄂尔多斯市工商联统战部颁发的“精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奇迹培植者”;2005年获中国企业百佳人物;2007年获“东胜区精良企业家”称号……
名誉越多,深感任务越大,我带领蒙凯集团风雨几十年,那些过往的岁月中无论是荆棘各处还是芳香漫天,正好是生命不断蜕变的必经之路,坚持奋斗,不断进取,人生才故意义。
小链接:
2018年,鄂尔多斯市工商联与市委统战部、市委宣扬部、市委党校、鄂尔多斯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等联合发起“我与改革开放四十年,鄂尔多斯非公经济创业奋斗影象”主题创业故事征集活动。活动自2018年5月份启动以来,得到各旗区工商联和浩瀚非公企业的大力支持,一大批肚量胸襟祖国、奉献鄂尔多斯的企业家积极参与个中。
2018年6月尾,我们将征集到的稿件委托给鄂尔多斯学研究会进行整理编撰,研究会的专家经由精心细致的专业考虑与推敲,在征集材料的根本上,尊重客不雅观事实,对标40年改革开放,结合鄂尔多斯三次创业,妙笔生花,形成了读者面前的这部书稿。
通不雅观全书,65个创业故事,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人们对鄂尔多斯这40年的认知。书中所有创业者立足鄂尔多斯这片热土,从事行业丰富多彩,年事有大有小,路径有难有易,贡献有多有少。故事反响了几代民营企业家的艰辛努力、艰巨生活、满腔激情亲切、酸楚苦辣、辉煌残酷;反响了鄂尔多斯民营企业40年的蹉跎、辉煌与奋进岁月。
—THE END—
来源:《温暖天下 骄子情怀 鄂尔多斯民营经济40年》
责编:白倩、杨阳
校正:李荣
励志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