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喷鼻香港商业电台的叱咤乐坛盛行榜:1990年度:"叱咤女歌手铜奖"

01.巴黎塔尖

1990年5月王菲粤语专辑Everything 休闲娱乐

原曲:(1989.12)EPO - ふたりのメロディー

作曲:EPO

作词:林振强

编曲:鲍比达

原曲收录在1989年12月EPO发行的《THE BALLADS》专辑中,该专辑内的另一首曲目“白い街、青い影”,也是由王菲翻唱,中文版名为“无奈那天”,收录在王菲首张专辑《王靖雯》中。

佐藤荣子,1960年5月出生于东京,艺名“EPO”的由来是童年时期的外号。
在东京女子大学在校期间,为竹内玛莉亚单曲“SEPTEMBER”担当合唱及合唱编写,又在大泷咏一为三得利柠檬广告作曲的“大きいのが好き”担当主唱。
1980年3月21日翻唱SUGAR BABE作品“DOWN TOWN”出道。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与竹内玛利亚、大贯妙子并称为“RCA(唱片公司)三个女儿”,创作了许多热门歌曲及电视广告、节目主题歌。

1983年2月,为资生堂扮装品春季宣扬广告创作演唱的歌曲“う、ふ、ふ、ふ”一经揭橥即大热,成为EPO代表作。
90年代与英国维京唱片签约,发行专辑“FIRE & SNOW”及两支单曲,而后返国。
与“Choro Club”乐队结缘,接管了他们巴西风格的音乐精髓,推出了更具独创性的艺术作品。
后期取得生理治疗资格证,以音乐为根本,为残障人士、老人、儿童进行生理咨询,积极拓展音乐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02.Everything

原曲:(1989.01)Jody Watley - Everything

作曲:Gardner Cole/James Newton Howard

作词:林振强

编曲:王利名

上世纪八十年代年代,除了麦当娜和珍妮·杰克逊这两位风靡全天下的舞曲天后之外,还有一位不能忽略的黑美人,她便是乔蒂·华特利(Jody Watley)。
乔蒂·华特利于1959年1月出生於美国芝加哥,她从小就展露非凡的舞蹈才华,14岁时参加了“Soul Train”的电视节目演出随即得到瞩目。

1970年代的中期她加入一个地下乐团Shalamar,至1983年间发行了几张专辑,在R&B界已闯出些名气来。
1984年时她为了思虑自己未来的音乐走向离开了Shalamar,到英国潜沉两年并找寻新的音乐伙伴,1986年返回美国后和MCA签了一份合约,并自己主理专辑的观点和企制,于年底发行了个人首张单曲〝Looking for a new love〞,一举夺下单曲榜的亚军,但在舞曲榜和R&B榜都是冠军,乔蒂·华特利的名气随即在全美舞池蔓延开来。

首张同名专辑便出身了“Looking for a new love”、“Don't you want me”、“Some Kind of lover”三支舞曲榜冠军的单曲,专辑在全天下也热卖六百多万张,于是乔蒂·华特利在1988年时赢得了葛莱美奖“最佳新进艺人”及“年度最佳舞曲艺人”切实其实定。
1989年,乔蒂·华特利推出第2张个人专辑《Larger than life》,大致延续上一张的放克曲风和强劲的节奏。

首支单曲“Real love”乍听之下和“Looking for a new love”颇为相似,堪称是“Looking for a new love”的续篇,盛行榜第2位以及舞曲榜冠军的成绩奠定乔蒂·华特利舞后的不败地位,接续推出的抒怀单曲“Everything”也有Top10的成绩,这首歌除了被王菲翻唱以外,还被日本歌手松田圣子翻唱过。

03.游荡

原曲:(1986.01)Marilyn Martin - Too Much, Too Soon

作曲:Henry Gaffney/Madeline Stone

作词:陈少琪

编曲:林矿培

专辑内第七首“哭墙”也是翻唱Marilyn Martin的作品。

美国歌手Marilyn Martin(玛丽莲·马丁),1954年5月出生于田纳西州,因1985年与菲尔·柯林斯(Phil Collins)的重唱《分开的生活》(Separate Lives)而有名。

她在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维尔终年夜,作为史蒂夫·尼克斯(Stevie Nicks)、乔·沃尔什(Joe Walsh)、唐·亨利(Don Henley)、汤姆·佩蒂(Tom Petty)和肯尼·洛金斯(Kenny Loggins)等艺人的伴唱而受到关注,并与尼克斯和沃尔什一起巡演。
她成为了道格·莫里斯(Doug Morris)的追随者,道格·莫里斯当时是大泰西唱片公司(Atlantic Records)的卖力人,他曾听过她支持《摇滚乐上的尼克》(Nicks on the Rock a Little)专辑,并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哀求试唱。

她为电影《火的街道》(1984年)的吉姆·斯坦曼配乐录制了史蒂夫·尼克斯的歌曲《邪术师》(Nicks在这首歌中担当伴唱)。
莫里斯与马丁签订了一份两张专辑的条约,并与菲尔·柯林斯(Phil Collins)互助拍摄1985年电影《白夜》(White Nights)配乐中的《分离的生活》(Separate Lives)。
这首歌在美国得到了第一名,在英国得到了前五名。
她的首张同名专辑《Marilyn Martin》于1986年1月发行,单曲《夜动》在美国排行榜上排名第28。
王菲的“游荡”原曲便是收录于此专辑中。

04.可否抱紧我

作曲:黄家驹

作词:绿叶(谢住英)

编曲:林矿培

黄家驹不仅弹唱厉害,创作才华也很强,Beyond大部分的歌曲都是他创作的,经典之作多不胜数。
他为王菲创作了两首作品,另一首歌曲是“重燃”,收录在王菲1992年发行的《Coming Home》专辑中。

王菲曾经与Beyond签约同一家经纪人公司,1986年景立的Kinn's Music公司,老板叫陈健添,影响大陆音乐圈根源的人之一,也算是同门师兄妹吧。
他们一起参加活动,一起参加音乐颁奖礼,还一起拍摄过宝贵的宣扬照片,早在王菲1991年去美国之前,就曾拍下平生第一部电影。
这部电影由黄百鸣的公司出品,1991年8月上映的《BEYOND日记之莫欺少年穷》,主演包括王菲曾经与Beyond。
当时已经是乐坛前辈的黄家驹,对王菲大加青睐,多次公开表示:“王靖雯日后一定会红。

当时的喷鼻香港乐坛,被张国荣、谭咏麟、梅艳芳等巨星统治着,一身重金属装扮的Beyond,毋庸置疑的被视为“异类”。
在陈健添的操盘下,Beyond逐渐找到了摇滚和主流的结合点,终于成功杀入了主流音乐市场,陈健添的公司,Kinn's Music也因此在喷鼻香港乐坛立足,还先后签下袁凤英和王菲等多位有名艺人。
1990年,台湾滚石唱片入股Kinn'sMusic,成立经纪公司“劲石娱乐”,1991年Kinn's Music在内地签下的第一支乐队,便是黑豹乐队。
1991年初,在“深圳之春当代音乐演唱会”上,黑豹的演出大得胜利,震荡的现场惊艳了在场的每一位不雅观众,包括受王菲约请前来不雅观看的经纪人陈健添。
就这样Beyond和黑豹也成为了同门师兄弟,虽然王菲和窦唯的恋情终极不欢而散,但是Beyond和黑豹的友情却一贯延续至今。

05.斗快谈笑话

作曲:林敏怡

作词:林振强

编曲:林敏怡

林倩而(原名林敏怡),喷鼻香港盛行音乐作曲家及唱片监制。
生于本港,四岁随母亲学习钢琴,大学毕业于喷鼻香港大学生理学系,之后留学意大利罗马的“圣.塞西莉亚”音乐学院习琴、德国费莱堡修读作曲。
林倩而留学欧洲期间曾多次作钢琴独奏演出,演奏当代音乐。

林倩而曾为电影和电视创作音乐,作品唯美诙谐兼而有之,充分利用传统乐器、当代电子及盛行音乐元素,手腕新颖。
其作品备受国际推崇,屡在国际音乐节演奏,也曾受喷鼻香港中乐团、喷鼻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喷鼻香港艺术中央和喷鼻香港芭蕾舞团委约作曲。
1989年获喷鼻香港艺术家同盟作曲家年奖。
她的胞弟是著名填词人林敏骢。

06.My Loneliness

作曲:王利名

作词:绿叶(谢住英)

编曲:王利名

王利名,风云乐队的第二代成员,制作的专辑有软硬天师的《车欠石更》,黄凯芹的《传闻》等等,在王菲的专辑里,王利名虽然不是制作人,不过都参与了多首歌曲的编曲。
王利名的编曲包括李克勤的《阐明》、叶玉卿的《挡不住的风情》、郑秀文的《末了一次》。

风云乐队成立于喷鼻香港八十年代中期的乐队潮流,一支比较商业化的乐队。
1986年,在安格斯创办的法安利制作公司卖力人赵润勤的撮合下,郑某某和大学校友陈少伟组成了第一代风云乐队,1987年他们发行了首张专辑《Wind&Cloud》,所有曲、词都是两人和David Campbell所作,作品以大路情歌为主,大碟内很多歌曲都相称出色,主打歌曲“Anita”(与梅艳芳毫无关联)成为当时热播的金曲,“Come Dance With Me”是一首很轻快的电子舞曲,可是在乐坛上没多大作为,第一代拆伙后,陈少伟与蒋志光、王利名重组风云乐队,个中陈少伟曲词都有创作,王利名卖力作曲,而蒋志光则写了一首词,并在银星唱片发行了《迷城》专辑,第二代风云乐队寿命与第一代一样,为期甚短,也其他几只喷鼻香港乐队一样,发行一两张唱片便偃旗息鼓,究竟被时期淹没。

Marilyn Martin专辑《This Is Serious》封面

07.哭墙

原曲:(1988.03)Marilyn Martin - Quiet Desperation

作曲:Jay Gruska/Jon Astley/Marilyn Martin

作词:林某

编曲:鲍比达

本专辑内第二首翻唱Marilyn Martin的作品,原曲Quiet Desperation(沉着的绝望)收录在Marilyn Martin(玛丽莲·马丁)第二张专辑《This Is Serious(这是严重的)》。

王菲以独特的嗓音和“菲式唱法”在亚洲和华人间界得到很高的有名度。
无论王菲演绎何种类型的歌曲,都会有着分歧凡响的味道。
作为华语歌坛具有标志性的人物之一,王菲在音乐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她将另类女声、Brit Pop等元素成功地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喷鼻香港盛行音乐的秩序。
她集不同地区的审美于一身。
受欧美、日本盛行文化的影响,因此她很敏锐地捕捉到盛行文化的时尚元素。

“喷鼻香港金曲名誉大奖”得主音乐大师鲍比达

08.无悔今夜

作曲:鲍比达

作词:陈少琪

编曲:鲍比达

鲍比达,港台音乐人、作曲、编曲、唱片制作人、电影配乐、音乐总监、音乐指挥、亚洲音乐教父,环球华人盛行音乐界顶尖的创作音乐家之一,生动于亚洲盛行音乐界超过五十载,创作歌曲超过一千五百首,涵盖古典、盛行、爵士、新世纪、另类、摇滚等各方面,代表作品如《新不了情》、《昔日情》、《断了线》、《夜》、《缺口》等等,曾替超过百部电视及电影编写原声带,如《夜奔》、《新不了情》、《新夜半歌声》、《京港爱情线》、《美少年之恋》等等。

2022年7月24日,由TVB和喷鼻香港电台联合主理的第一届“喷鼻香港金曲颁奖仪式”在喷鼻香港将军澳电视城举行,“喷鼻香港金曲名誉大奖”得主音乐大师鲍比达,在台上提到自己自1964年入行,至今58年仍似昨日的事,能做到今日只有一个缘故原由,便是对音乐的激情亲切,音乐是很精采,强调自己未退休、未过气和有排玩,会连续作曲、编曲。

09.一霎时

作曲:梁荣骏

作词:林某

编曲:王利名

王菲在还没有成为歌坛天后的时候,碰着过多位朱紫,个中一位便是四大音乐制作人之一的梁荣骏,他是喷鼻香港著名唱片监制,才华洋溢。
他曾为王菲、张国荣、陈奕迅、孙耀威、林峰等歌手监制歌曲。
1991年,王菲中断刚刚开始转机的歌唱奇迹远赴美国学习,梁荣骏也由于和唱片公司涌现一些不合而离开公司。
当1992年王菲学习回来后,梁荣骏与王菲一起互助又创作了不少经典歌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双双奇迹都得到了巨大成功。

10.激流

作曲:林敏怡

作词:文井一

编曲:林敏怡

王菲艺术生涯的出发点是中心电视台银河少儿艺术团,先后有多位明星来自此团,如蔡明、蔡国庆、大张伟等等。
1983年王菲在央视的六一晚会上登台独唱《大海啊故乡》、《小百灵之歌》等歌曲。
1985年6月,15岁的王菲在中学时就出版了她的第一张专辑《风从哪里来》,这是一张翻唱邓丽君作品的专辑。

1986年,一位资深作曲家和音乐制作人卫元强闲聊,聊起最新录制了十几首歌曲,是由几个第一次录音的歌手演唱的,想通过卫元逼迫成唱片出版。
于是一起到他的事情室听小样,听到了一个非常新鲜且极具魅力的声音,唱这首歌的人名叫王菲,是北京一所中学的高中生。
专业的直觉见告卫元强,这个人,绝对是一个可塑之才,卫元强险些绝不犹豫就做出了决定,要为王菲制作一张专辑,便是《迷人小姐》,同年,很快又出版了《邓丽君故乡情》等后续作品。

18岁的王菲随父亲移居喷鼻香港,并碰着了她人生的导师并且跟喷鼻香港“音乐教父”戴思聪学习声乐。
他鼓励王菲参加了当时由唱片公司举办的唱歌比赛,并让失落利的王菲懂得仅会唱歌还弗成。
之后王菲她签约“新艺宝”,王菲艺术生涯的另一个迁移转变点是在金佰利道的录音室,这个时候,王菲结识了喷鼻香港音乐监制梁荣骏,并改叫艺名“王靖雯”。
北京有着特有的文化及摇滚营,在这样的熏陶之下使得王菲有着属于自己特色。
她的涌现,恰好填补了喷鼻香港盛行乐坛普遍的文化秘闻不敷。
喷鼻香港给了开拓王菲视野,给予她充足的成长空间,而王菲给了喷鼻香港人一种思想和文化层面的反差。
她的歌声中有着北方文化那种喜好探寻音乐意义的追索,当然也有着泰西盛行音乐与港式文化的结合。

11.巴黎塔尖(Reprise)

作曲:EPO

编曲:鲍比达

这是巴黎塔尖的一段60秒的纯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