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买了辆崭新的山地车,是不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直接骑上几十公里、乃至几百公里,来体验一下骑新车的感想熏染?当你回来的时候,你的PP是不是在向你提抗议?如果你在频频点头,那么欢迎来到车友天下,一个过来人的经历大概能帮上你。如果你咬着后槽牙说:不疼!
那么恭喜你,你便是那传说中的的“铁腚王!
”那可是车友中的传奇人物,听说好几百年才会出一个呢!
适应期:
山地车和传统自行车的骑行姿势不一样,新手每每会有一个适应过程。常常会有以下症状:PP疼、手麻、胳膊疼、脖子疼,腰疼等等(不一定都涌现)。如果你每周骑车三次以上,适应期大概是一个来月。
新手骑车要把稳循规蹈矩,先骑短途、平路,等身体逐渐适应后再逐渐增加难度。不要一开始就对自己的体力过于自傲,否则,吃苦头的是你自己。
探求老师:
建议新手在本地探求老鸟带骑。等你有一定骑行履历后再放单飞。否则,一旦养成缺点的骑行习气,再改可就难了。现在各地多有各种骑车群,当地的户外论坛一样平常都有骑车板块,QQ群是不错的选择。论坛也是个不错的学习场所,学习的基本方法是在论坛中长期潜水。利用搜索功能。确定没有现成答案后再提问。不要提那种满大街都是答案的问题。当你找到组织后,你会创造个中的好处是无法用措辞描述的,最最少你会学到很多骑行知识、履历和教训,避免走弯路。
变速比和踏频:
新手骑车爱犯的另一个缺点是利用最大变速比,便是用最大牙盘带最小飞轮,其结果是即伤车又伤膝盖。而且,当你听说“踏频”这个词的时候,每每已经晚了。(呵呵,当初我刚买车的时候,也曾这么干过。幸好韶光不长。)精确的方法是利用2×6或2×7开始练习,保持较高的踏频,看看那些老鸟是怎么骑的。麻烦你低下高傲的头,问一下,老鸟们会教你的。至于最高变速比,很少有人常用它来骑车。记住!
不管你的车是多少速的,80%以上的韶光你都会用一个变速比骑车,除非遇见大上坡、大下坡、顶风或顺风。你一开始要做的,便是在骑行中逐渐探求适宜自己的变速比。如果你的车是3×8的变速,适宜你的变速比常常是在2×6、2×7、3×5、3×6附近。骑车的韶光越长,你就越会领会到“踏频”这个词的意义所在。
作甚踏频?以及如何提搞踏频
很多车友一开始没有重视踏频,而是用大盘带小飞去世命踩,这是很禁绝确的。我参加集体出行,看到很多新手总是喜好用大盘带小飞去世命的蹬,这样不仅会花费更多的体力,还有可能对膝盖造成侵害。
这些是在网上找的资料,以为对新手来说比较主要,看看吧。
踏频用脚踏每分钟迁徙改变的次数来表示。学术界已经对最优的踏频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早在1929年,Hartree 和 Hill 就指出存在一个最优的踏频。当一个车手蹬踏频率过低时,不稳定的输出功率和肌肉的松弛会摧残浪费蹂躏能量。但是当车手蹬踏得太快的时候,身体为了战胜肌肉内部的阻力也会丢失能量。因此在这两者之间一定存在一个空想的踏频。但是, Hartree 和 Hill 没有能够给出确切的数值。
在另一些研究中,最少的氧气花费量被作为最优踏频的评判标准。1986 年 Gregor 展示了此类研究的结果。在大多数情形下,最佳的频率介于 33 rpm 和 80 rpm 之间;但是,在现实中,大多数自行车手总是选择90 rpm 到 110 rpm 之间的踏频。最初,学术界推测这是由于长期的演习造成的,但是 1986 年 Boning 等人的测试推翻了这个假说的根本。他同时挑选了经由演习的车手和未经演习的职员进行测试,创造只管未经演习的人在高踏频时承受的阻力更大,但最佳的踏频并未降落。早在1981年,Hagberg 就创造,当推算从无阻力骑行到有阻力骑行的氧气花费时,最佳的踏频逐渐增加到 100 rpm。1986 年 Redfield 和 Hull 给出了一个阐明,他们把腿部各个枢纽关头的扭矩的和作为评判通过打算踏频的函数,他们创造花费最低的踏频介于 90 rpm 和 100 rpm之间。这与实际的自行车手选择的踏频吻合。
此外,1988 年 Hull 深入研究了蹬踏频率。他综合考虑了枢纽关头扭矩和肌肉的张力与踏频的关系。这次调查得出的最佳频率介于 90 rpm 与100 rpm 之间。很显然,腿部肌肉的张力是骑行中的决定性成分之一。这也表明1929 年 Hartree 和 Hill 已经险些精确地阐明为何了低踏频绝非最优解。
职业车手:Craig Griffin(前美国自行车国家队教练)
窍门:遗传基因基本决定了你能够骑多快,但是好的技巧能够使你最大程度上发挥你的天赋。如果你能够舒舒畅服地坐在车上,保持120rpm的转速,你就不会在比赛中被甩掉。利用较低的齿比,并以高转速骑行,可以让你的大腿在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候感到轻松一些。
你能做些什么呢?
平滑,高速地蹬踏,是像职业车手那样骑车的关键。你可以通过这点来辨认一个履历丰富的车手。他们端坐在车座上,上半身固若金汤纹丝不动,而他们的腿却像活塞一样高速运转。没有多余的动作,没有晃动,就像一台性能上佳的发动机,源源不断地产生力量。
职业车手的高转速是通过练习自然而然得来的。利用较小的齿比,这样你的心跳不会超过最大心率的80%。
(1)把你的车座降落2-3mm,以减少在高转速时身体产生的弹跳方向(译注:很多人可能都有这个觉得,在高转速时,身体高下跳动,彷佛坐在弹簧上一样)。往后可以逐渐将车座调回到精确的高度。
(2)将把稳力集中在拉动踏板滑过最低点以肃清蹬踏去世点。(译注:我个人的觉得是,利用自锁要更专注于水平方向的用力,即“拖,拉”,而不是垂直方向的“踏,提”)
(3)用一个带踏频的码表(译注:如Sigma BC1600)来做为生理上的反馈,循规蹈矩的提高转速,每次你要在这个转速下能够舒舒畅服地骑5分钟。
(4)每次骑行花几分钟韶光用高转速蹬踏,热身时的末了5分钟是最佳韶光。
主要的不是提升力矩来踩蹬,而是顺畅而轻快的旋转(^-^)。不要伤到膝盖,肌肉也不要过于疲倦。只管即便利用肌肉,有效率而疲倦较少的踩蹬才是好的踩蹬。
精确的骑行姿势:
首先,车架尺寸要得当,并经由一段韶光的调度、适应。(可参考:“身高与车架尺寸的选择(学习心得申报请示)https://user.qzone.qq.com/1172271493/blog/1303810291”一文)。
其次:再强调一遍!
不要把车座调得太高!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把车座调得很高,赶过车把一大截,自以为很拉风,看的民气惊肉跳。这是很危险的。还记得安全间隔么?车座高度的调度应遵照以下原则:当你骑在车上,用脚后跟踩住脚踏,当脚踏处于最低点时,膝盖刚好伸直。这样,在你用脚前掌踩脚踏时,该当是较舒适的,刚开始骑山地车时,可轻微调低一点,给身体一个适应韶光,然后再逐渐调高。把稳,这只是一个大概的参考值,详细情形还要靠自己体验、调度。调度韶光也因人而异,也和你的骑行频率、骑行间隔有关。调度韶光可能会长达半年到一年。可以肯定的是,车座调得太高或太低,都对膝盖不利,韶光长了,随意马虎伤膝盖,如果太高,你的蛋蛋就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田地。而且,当你创造的时候,每每已经晚了。
关于车座角度,建议调成水平。可用一长尺或者建筑用水平尺放在车座上作参考。骑一段韶光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形做微调。
车座的前后位置,当脚踏处于最低位置时,膝盖和脚踏应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车架尺寸如果基本得当。骑在车上,在正常握把时,眼睛、把立前端和前轮花鼓三点一线则解释车架长度恰好,否则可通过改换不同长度的把立来调度长度。
第三:利用脚前掌蹬踏脚蹬,不要用脚尖,不要用足弓、更不要用脚跟。并且保持双脚脚尖朝正前方,不要八字脚。双脚应较靠近脚蹬和曲柄的连接处,不要踩着脚蹬的外沿。
第四:上身应保持正派,不要旁边扭捏。如果是上坡摇车,也是车摇人不晃。
骑车“必须的”装备:
单车专用头盔:事关安全!
必须的。再贵的头盔也比你的命便宜。而且,如果没有头盔,大多数老鸟根本就不带你玩。见过戴摩托车头盔的,够结实,便是太重,而且不通风。如果你的脖子不提抗议,我当然没见地。
骑行眼镜:同样。功能:防紫外线,防止灰尘、飞虫等异物进入眼中……普通太阳镜也能姑息利用,但效果很不好,太重,而且不贴脸,防紫外线功能也令人起疑。
手套:吸汗、防滑、透气、防止摔车时双手受伤……手套在骑行过程中绝对不是保暖为主的,而因此保护为主。这便是为什么那些穿得花花绿绿的家伙,为什么大夏天也戴双手套的缘故原由。如果暂时不想买,最少戴一双白色线织劳动手套,不要戴化纤织物手套,无论有多好看,都不要戴。
护链贴:一样平常车行都送。
束腿带:防止裤腿卷入牙盘。防止你的裤腿变的油汪汪的。
百变头巾:用场很多,可以在网上查查,也可以问老鸟。
鞋:一双普通的户外徒步鞋就很好,旅游鞋、运动鞋也行,最不济,也要穿双军胶吧,拜托,不要穿皮鞋骑车。
水壶、水壶架。这个就不用说了吧。建议买在骑车的时候能单手利用的水壶。
前灯、尾灯:如果夜骑的话,也是事关安全,必须的!
记住车灯的功能有两个,让你能瞥见路、让别人能瞥见你。以是,没有分外情形,请不要利用暴闪功能,没公德。
补胎套装工具和打气筒:扎胎和爆胎,永久是骑士挥之不去的噩梦,山地车故障,90%以上都与车胎有关。除了车胎故障以外,山地车很少会把你撂在路上罢工。,到目前为止,我在路上遇见的故障都和车胎有关。我的所有路上修车经历全都是补胎。不要相信运气或人品,照扎不误。而且是大概率事宜!
码表:显示,当前速率、里程、总里程、韶光、最高速率、均匀速率等等。个人见地:一开始有个最便宜的就行。
便携套装工具:虽然很少用上,但会让你在骑车的时候感到心里有底气,有保障。
包:骑车的时候总要带一些常用的东西。车包常见的有:车把包、梁包、三角包、车座包、驼包、背包。如果跑几十公里的短途,车把包、梁包、三角包、车座包有一两个就差不多够用了,如果是跑百十公里的中短途,有个可拓展的小型驼包一样平常也够用了。如果跑三天以上的长途,恐怕就要用大型驼包了。背包,建议仅用作背水袋用。
以上是骑车“必须”装备。
“可以有的”装备:
以下装备是“专业发热友”的最爱,不建议新手一开始就利用。当你开始进入“低烧阶段”往后,再开始考虑购买也不迟。
骑行服:骑行服绝对不是花花绿绿好看的东西。它上面之以是有那么多标志是由于那些都是比赛所涉及的资助厂商。
骑行服的四大浸染:
1、收紧身体线条、减小风阻,这一点可以在30公里旁边的速率长进步3-5公里/小时的速率 。
2、Coolmax面料的骑行服可以快速排汗、保持身体在大量出汗的时候保持干爽。
3、骑行裤内裆部有Coolmax的护垫,防止长途骑行座垫对大腿内侧的磨损。起到很好的保护浸染。
4、在公路上骑行时花花绿绿的骑行服,具有能干的视觉冲击力,会给机动车的驾驶员视觉上有很好的提示浸染,是一种安全的保护色。
骑行服的价格,短袖短裤的大概是100-1500元RMB。 入口的意大利的一样平常比较好,价格400元以上,
自锁踏板和锁鞋:上车后,锁鞋鞋底的金属锁扣会经由踩踏锁在踏板上。
这套装备的浸染紧张有两个:
1、防止高速骑行中或者颠簸的越野中,脚从踏板上滑脱,那是很危险的。
2、骑行中,两脚分别以提拉交替动作。比传统的两只腿分别用力更能均匀分配两腿的受力,防止疲倦,同时提高扭力。适应于高速或者爬坡。
这套东西,价格频年夜部分的户外鞋要昂贵的多,价格大概是500-2000元RMB
把稳:自锁踏板和锁鞋的利用须要永劫光的演习后才能利用!
否则?当发生紧急情形,当你须要快速下车或当发生摔车时,你才创造你的双脚被固定在脚踏上,挪不动!
那后果?你自己想吧!
必备的技能:
骑车时:调度自己的呼吸节奏,尽可能保持平稳的深呼吸。最好鼻吸鼻呼,鼻吸口呼也行,不要像岸上的鱼一样张大嘴巴呼吸。把你的目光焦点放远一点,不要盯住车前两三米的地方,危险。欣赏路上的美景。保持微笑。
补胎和换内胎。缘故原由已说过。如果带了全套补胎工具却不会补胎,还不如不带。
车子基本的掩护和保养。紧张是传动系统、变速系统和刹车!
特殊是传动系统和刹车。(可参考:链条洗濯、润滑方法学习申报请示帖https://user.qzone.qq.com/1172271493/blog/1302679644)
良好的沟通能力。不论你是带上舆图、还是指南针、乃至是GPS,都会有不好用的时候。我的履历,最好用的导航系统是嘴巴。不论到哪里,都要放平心态,学会和当地人沟通。效果非常好,乃至比舆图加指南针加GPS都好用。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例外。
出去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考虑到最坏情形。最低限度骑友间应互留电话号码。如果是出长途,首先应打听沿途和目的地的车行联系方法。
好了,目前只想到这么多,往后想到再补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