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二十四载,青春留在军营里,贡献印在军旗上;名誉面前退却撤退一步,是淡泊宁静,危险面前挺身而出,是任务担当;在78集团军某合成旅,有这样一位老兵,大家都亲切称他为“郑年夜夫”,他不给人看病,而是给装甲装备治病的,他便是二级军士长——郑修龙。
满载名誉 淡泊宁静
有着二十四年兵龄的郑修龙可谓是载誉满满。在位期间多次被评为“装备技能士官精良人才斥候”“士兵尖子好手”“装甲装备专业技能好手”“精良共产党员”,获全军精良人才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五次。在提及所获名誉时,他并不以为意,反而拿起专业书本自语道:“部队培养我那么多年,我只是在自己本职岗位上干一点分内的事,哪里有什么可炫耀的。况且我是一名党员,把更多名誉留给年轻人,鼓励他们学技能更主要!
”
淡泊以明志,宁静甚至远。拥有这样一颗不为名利所累的心,是他在技能上精益求精的根源所在,也是沉下心来干大事,踏踏实实、矢志强军的根本。
精益求精 铁甲神医
1997年,年仅十八岁的郑修龙应征从军,成为一名新兵,在部队中开启了他的别样人生。“那时候我们配发的坦克都是机器式,清一色‘大铁疙瘩’,我就给自己定下目标:一定要研讨出‘门道’,把修理技能练到出神入化。”回顾起曾经的点滴,郑修龙感慨地说到。
凭着一股“倔”劲,郑修龙把装备从上装到底盘,研究的透透彻彻,还总结出一套“望、闻、问、修”“四步修理法”。提到“四步修理法”,他如数家珍:“创造故障装备后,首先要看故障点位和征象,这叫‘望’;其次要听一听有没有怪声,闻一闻有没有怪味,这叫‘闻’;通过向驾驶员询‘问’干系问题,来判断故障点;找准故障点,开始‘修’理。这便是四步修理法。”
随着郑修龙修理技能越来越娴熟,履历积累让他逐渐节制“听声辨障”的技能。成为修理骨干后他没有知足现状,反而自学专业知识考取了坦克修理六级证。后来他通过不断实行保障任务、根治装备“疑难杂症”,得到大家同等肯定,驾驶员们私下里都称他为“铁甲郑神医”。
攻坚克难 不忘初心
二十四年的军旅生涯从来都不是顺风顺水,这期间最困难的经历是在一次实兵对抗练习中发生的事:“当时是在冬天,景象特殊冷,间隔练习开始仅剩三天韶光。卖力实行任务的一辆坦克涌现严重故障,领导下了去世命令:‘不管有什么困难,郑修龙,三天后你就算拖也得给我把坦克拖到练习场!
’厂家师傅都表示三天连配件都到不了,根本没法修。我当时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带着维修保障组连续三天‘轮班倒’,手掌被冻伤,一块完全皮肤都没有。找到问题根源后,我又坐十二个小时汽车拖回配件。”
“坦克修竣,赞许开拔练习场!
”传来,郑修龙靠在维修工具箱上睡着了……
2017年军队系统编制改革,郑修龙随单位转隶移防至北疆大地。他也面临着进退走留的选择:一方面孩子上初中、老人需赡养、妻子压力大;另一方面单位技能骨干短缺、换装转型任务重、组织想保留。稍作考虑后他向组织递交留队申请,告别父母妻儿踏上火车。
刻苦研讨 推陈出新
转隶移防后,部队稍作休整就接装某型轮式步战车。新装备列装,郑修龙连续三个月不分昼夜铆在技能室研究新装备性能构造,期间他向厂家反馈三十余条改进建议以及十余项优化方案,为新装备改进升级立下汗马功劳。
与此同时,他努力补足自身短板,沉下心学习电气、光电、火控、指通等维修专业知识,于2019年考取“轮式装甲底盘高等技师资格证”,成为货真价实的“技能大拿”。
一次冬季演习训练中,一辆步战车涌现故障,这引起了郑修龙的把稳。通过巡修检测,他创造该型步战车普遍存在加温锅预热慢征象,为避免影响练习情形再次发生,他带领修理小组经由三个月设计、组装、试验研究出一套“高寒环境下发动机自启动装置”,得到厂家高度认可,并被推广利用。
诲人不倦 传道授业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二级军士长,出色的专业技能知识和修理能力使他成为连队“百科全书”,然而一个高等技师远远知足不了新装备零故障哀求,于是他开始为单位培养维修骨干。郑修龙绝不惜惜自己丰硕履历,并将这些履历传授给单位子弟们,现在他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装备维修的讲台上。
为实现零故障目标,郑修龙没日没夜铆在演习场,组织修理工专业理论学习三百余课,培养维修骨干七十余人,总结维修技巧四十余条,现场打消故障四百余台次。他教导出的维修骨干两人参加军以上比武并获名次,三人荣立三等功。
百尺竿头更进步,十方天下是全身。郑修龙的军旅生涯深刻印证着这句话。不知足现有成绩,追求着更高进步;不知足自身提升,更追求部队发展。回顾来时路,一腔热血献忠实;繁花相伴,不负此行。
文 字:李光伟 范治佳 张江涛
摄 影:何 图
主 管:陆军第七十八集团军政治事情部
主 办:政治事情部宣扬处
来 源:北 疆 卫 士 号
总 监:杨兵舰
总编审:张 胜
总 编:杨再新
责 编:丁 鼎
编 辑:常桂苹 高 鑫
邮 箱:bjwsh_7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