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中开示:“欲界众生受制于三大希望:一个是饮食欲,便是众生对付各种美味的饮食大多会产生贪爱;第二个是就寝欲,众生会由于耽于就寝,以是心中多有阴暗,没有办法勤修于道业;第三个是淫欲,统统男女都会相互追求,产生贪染的心,行各种的欲事。”以是佛陀在为众生开示的时候,都会依着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等这个人能够信受了、心地优柔了,就会开始为他开示出离的法要,便是:“欲为大患、不净、染污,是最上的烦恼,是妨碍着三界的出离,以是要离开欲界爱的烦恼。”佛就这样依着这一个众生修学的心性发展,而次第来为他说。
那什么是欲呢?欲,便是我们的眼睛在面对色尘的时候,这时候产生了眼识,耳根在触声尘的时候,产生了耳识;以是,也便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五根触五尘的时候——这个五尘便是色、声、喷鼻香、味、触,在面对色,心里起了欢畅;在听到声音,心里也起了欢畅;在嗅到喷鼻香味,心里起了欢畅;舌头尝到好味道、身体碰到细软滑嫩的东西,心里起了欢畅。这样起的一个欢畅,实在它是非常虚幻的,由于它是一个比对值下来的,为什么说是一个比对值呢?那是由于依之于你前面没有这样的声音,依之于你前面没有这样的尘境,而心喜于后来喜好的这样的色、声、喷鼻香、味、触而起了乐受;如果那时候又把美好的色、声、喷鼻香、味、触的乐受拿开了,于是又会起了失落落感。以是,我们就一贯在这一个五尘的环境当中,这一个心性不断地去领纳,不断地产生苦受、乐受这样起起伏伏的觉受。我们说,这样起起伏伏的觉受,它有什么样的过患呢?我们来看,一个普通的人,毎天他为了饮食、他为了生活、他为了伴侣,他可能要去种田,他可能要去为人仆众,他可能要学习各种的技能,每天不避寒暑、辛劳劳累,而且每每不由自主;这样辛劳赚来的资财,来坚持这个虚幻的五阴身。以是我们会说:这便是欲的过患的开始。
如果说,以一个农夫来讲,他为了坚持这一个五阴身,如果本日收成很好,于是他就非常地高兴!
很高兴了往后,他赚了很多钱,他如果不去布施,他对这些钱牢牢地守着。但是,我们知道世间的财物都是无常的,佛陀有开示:“世间的财物是五家共有,这五家便是:国王、贼、火、水,还有可能自己会有不孝子来败坏家财。”以是这个辛劳种田的农夫,可能毎天他就会担心受怕乃至焦躁不安,想着:“我要如何把我的这个钱财给守护好,免得被政府没收了、免得被贼偷走了、免得被水漂走了、被大火烧走了。”以是就会为了守护这个财,又起了这样烦躁的心行。如果说本日他的收成不好,要收成的时候,溘然发生大水、大风把他的农作物全部都败坏掉了!
于是这时候又是其余一种的忧闷烦恼起来,这样的一个忧闷烦恼让他以为说:怎么办呢?他接下来日子要怎么过啊?以是,这都是我们心中在面对境界的时候,一贯不断变换、一贯不断起伏的各种的欲患的烦恼。
我们再来看男女欲来说,如果说我们本日面对一个异性,我产生喜好的心的时候,我就会产生不断追求的这样的一个行为;这样的行为系缚着我,一贯以来从见到他到追求他之间的一个心行的变革,毎天想到的便是他!
等追到了往后,又要去掩护这一分感情,为什么说要掩护这一分感情呢?由于要去熟习他、要去习气他,要知道他的习气是什么,然后知道要怎么样去谄媚他,以是要花心思去掩护、去保养这一段感情,常常要安排各种的不同的活动来增加彼此之间的互换,否则的话,彼此可能就会产生疏离感,或者他可能对我们会产生抱怨。如果说彼此的感情已经谈得很稳定的时候,又可能会发生彼此形成霸占欲以及掌握欲;乃至有一种可能便是,大概自己跟对方已经不是有很好的觉得了,但是又希望能够掌握对方、又希望能够霸占对方,喜好的并不是真正在对方的身上,喜好的是自己能够产生掌握对方、霸占对方的那一分掌握欲以及霸占欲;如果这样的一个知足点没有办法知足,就会产生处处骚扰对方的行为,这样的行为有的时候反而会产生反浸染。以是我们说,这个男女的这一个欲,从开始第一次两眼相望,一贯到彼此是否能够成为夫妻或者会成为怨偶,这个当中自己的心行、欲想的变革,是剎那剎那都在变异着、都在不安着。
其余,如果说国与国之间也是一样,每每为了一个国家希望的知足,少数政治人物希望的知足,而就会制造各种武器相互打仗,造成大量的去世伤。乃至也有国家,我们看到它借著帮助别国去平定内乱的借口,到别的国家去抢夺别的国家的财物。有的国家它为了坚持自己是强国的名称,以是制造各种的武器,在地球上到处去试用这些武器,到处去试爆这些武器,造成地球严重的暖化、地球严重的受伤,所有动、植物都受到侵害,连这一个全体地球的环境、这个地球的景象,都产生重大的变革,以是这也是希望所造起来的大患。
以是,从个人到全体天下,这希望的大患可以说是一贯变异无常,永久没有知足的时候。因此,我们不要在希望当中去耐劳,该当要出离这样的希望。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 <第068集 学佛人怎么对治希望> 何正珍老师
欢迎关注微信"大众号“成佛之道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