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

提起豪华长途客运大巴,

再动身桂林客车厂的黄金时代 汽车知识

桂林大宇”是绕不开的话题。

“最成功的客车合伙企业”

“有高速公路就有桂林客车”

都曾是“桂林大宇”的标签。

提起那一段光辉岁月,

桂林客车人都有说不完的情绪与故事。

广西第一辆后置式发动机空调客车在这里出身

01

桂林客车厂,原名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桂林汽车配件制造厂,成立于1962年11月1日。
厂址位于桂林市南郊平山的工业区,紧张卖力全自治区汽车技能改造、客车、挂车生产和汽车配件制造等。
老桂林都叫她“配件厂”。

(老厂房中留存的旧电扇)

上世纪60年代,桂林工业兴起,汇聚了许多大厂名厂乃至军工厂,配件厂便是个中一位。

建厂的第二年,配件厂就成功试制生产出了第一台长途客车。
但由于经济条件掉队,他们生产的前置发动机普通客车噪音大、动力差,在海内类型产品中缺少竞争力。
建厂后的20年里,配件厂的发展相对“安静”,均匀一年的客车产量坚持在几十至一百辆旁边。

1984年,“安静”被冲破。
配件厂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打破,也迎来了亘古未有的机遇。

广西第一辆后置式发动机空调客车在配件厂横空出世。
当时,全国客车行业险些没有后置发动机客车,更不用说配备了空调这样的“奢侈品”。

(厂区里留存的产品)

“厂里从日本入口了底盘、后置发动机等部件,并专门调出一个车间,组成一个30多人的小组,加班加点研究各项技能。
”时年29岁的梁天任,是小组的紧张攻关职员之一。
经由几个月的奋战,广西首台后置式发动机空调豪华客车正式下线。
“那天,所有人都很愉快,研究职员和工人们一早来到车间,见证车子下线,每个人都是一脸自满。
”梁天任至今仍记得,当年8月,试制成功的第一批50辆空调客车被立即订购一空。
个中的28辆车被国家征用,剩下的22台则被广州和浙江两地政府买走。

(曾经的技能中央)

也是这一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谈论通过了《中共中心关于经济系统编制改革的决定》。
第一波“下海”潮涌现,万万千万不甘“拿去世人为”的年轻人逃离“舒适圈”奔向商海,全国经济趋活,豪华客运大巴的市场开始大幅增长。

配件厂迅速摸准了市场的脉络,通过整合伙源,迅速扩大产能,齐心专心研制高端豪华大巴。
同时,他们还加设了卖力经营的机构,加强和充足了发卖军队,全力面向市场。
同时,“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客车走天涯”的广告词,在中心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

一系列操作让桂林生产的后置发动机空调客车迅速盘踞市场。
从此,桂林客车制造工业异军突起,成为行业C位选手。

1985年,桂林汽车配件制造厂正式更名桂林客车厂,从属关系也由原来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运输管理局变更为桂林市,赢得了更大发展空间。
“七五”期间,国家投资支持该厂进行技能改造,年产客车提高到2500辆。

幼儿园的慰问团里多了韩国人

02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桂林客车厂快速发展。
跟其他大厂一样,桂林客车厂拥有独立的生活区,配套有厂属的职工子弟小学、幼儿园、职工医院、招待所、商铺等。
因此,厂里对各方面专业人才的渴望愈发强烈。

“当时,厂里希望巩固后勤做事、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决定引进专业人才管理幼儿园。
”1987年,时年31岁的灵川县机关幼儿园副园长梁艳芳与桂林客车厂结缘。

刚来到客车厂的时候,条件比她想象的要艰巨,园所占地近3亩,但险些没有任何装修,地面是粗糙的水泥地,墙面仅刷了石灰浆,85%的教职工是未受过幼教专业培训的女工。

虽然条件艰巨,但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这些“困难”丝毫不影响大家的斗志,越难越要上。

随着桂林客车厂的效益越来越好,厂属幼儿园的条件也在逐年改进。
逢年过节,厂里不但给孩子和老师带来慰问品,还会为幼儿园办理实际问题。
让梁艳芳影象深刻的是,1997年,幼儿园的拍浮池贴上了瓷砖。
而那一年的慰问团里还多了几个韩国人。

1992年8月24日,中韩建交,两国的经济、技能交往进入蜜月期。
建交后不久,韩国大宇就派人到桂林探求互助。
经由一年多的稽核与会谈,已经壮大为“桂客”集团的桂林客车厂与韩国大宇客车株式会社于1994年合伙成立桂林大宇客车有限公司,中韩各持股50%。

创建于1967年的韩国大宇集团,一度是仅次于当代集团的韩国第二大企业。
韩国大宇集团的加入,让“桂客”集团产生了不少改变。

至今,梁艳芳仍记得韩方领导第一次慰问幼儿园的场景。

那是合伙后的第3年,厂里组织慰问,韩方紧张领导人也一同前来。
“集团里都称他为‘68’,由于他68岁来任职的。
”“68”理解到,幼儿园里的水泥地面拍浮池还在利用,即刻安排职员和资金,将拍浮池内外贴上磁砖。
而那个泳池,此后连续利用了很多年,承载着许许多多客车厂子弟的美好童年。

从那往后,每年“六一”,韩方代表都会来厂属幼儿园慰问,中秋节还会送来月饼。
这也成为那个期间,“桂客”生活区里一个独特而温暖的“习俗”。

在央视版《西游记续集》鸣谢名单光彩亮相

03

而在厂区,从韩方引进的高速豪华客车生产项目进行正酣。
这一次,桂林大宇的野心很大:“豪华”还要兼备“高速”。

时势造英雄。
在国家号召“高速公路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必须发展”的上世纪90年代,桂林大宇首创了海内生产豪华高速客车的先河。

当时,桂林大宇从韩国引进了BH120、BH115、BV113等三款客车。
这三款车型技能成熟,BH120更被称作“陆上飞机”,被看作是当时海内最前辈豪华的公路大巴。

在韩方技能的加持下,桂林大宇的年产销量很快超过了5000台,高速豪华客车一经推出就迅速抢占了高速客运的市场。
当时,海内大多数品牌客车的价钱一辆约为四五十万元,售价达到120万元的BH120竟一度供不应求。

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到本世纪初,桂林大宇这台“高速客车”开过了风光无限的一段路程,产值、产量、销量年年都在刷新记录。
“1995年,我们年产发卖客车662台。
1997年,年发卖就飞升至2366台,月销最高有518台!”此时,梁天任已任发卖部部长。

有人说,1998年是一个“神奇”的年份。
那一年,比尔盖茨发布了Windows98系统;天下第一台iphone出身;《还珠格格》风靡大江南北;那英和王菲在春晚合唱《相约98》成为经典……

也便是这一年,“桂客”集团成为了桂林工业发展史上第一家年产值规模打破10亿元大关的企业。
“桂客”集团旗下,除桂林大宇之外,还同时还拥有4家子公司。
仅桂林大宇一家就贡献了工业总产值8.53亿元。
当年8月,桂林大宇客车有限公司经中国汽车产品认证委员会评审,得到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成为海内客车行业首家通过该项认证的生产企业。

(厂区里还能瞥见客车产品)

这一年,由杨洁执导,中心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央制作的《西游记》迎来了续集。
桂林大宇作为该剧的资助商之一,在每一集的片尾曲都以“鸣谢桂林大宇客车有限公司”的字样涌如今全国不雅观众面前。
“2020年,我还无意中又看到了呢。
”对付桂林大宇当年的“前卫”,梁天任亦是津津乐道。
那时,海内大概有20多家合伙客车企业,但业内把“最成功的客车合伙企业”的头冠戴在了桂林大宇的头上。

而春风得意的桂林大宇却没想到,此刻,在海岸的那一边,互助伙伴韩国大宇正处于水生火热之中……

走过弯曲,老企业走上新征程

04

那年,亚洲金融危急爆发,韩国大宇集团的筹资状况趋向恶化。
为了渡过难关,大宇集团决定把下属41家公司裁减到12家。
但是到了1999年8月,大宇集团的12家公司的负债额超过86万亿韩元,局势无力回天。

同年10月,大宇集团董事长金宇中借一次商业访问机会离开韩国,开始流亡生涯。
一个月后,他发给员工一封告别书,宣告辞职。
接着,大宇下属的12家公司的总经理也全部辞职。

2000年11月8日,桂林大宇资助的《西游记续集》还在中心电视台播放,韩国大宇却发布破产。

韩国大宇“神话”的破灭并没有直接影响到桂林大宇。
在此后的几年里,桂林大宇凭借之前的积累依然保持着一定水平的效益。
但事后看来,这繁荣更像是极度景象到来前的沉着……

如果说1994年到1999年,桂林大宇一枝独秀傲立江湖,那么2000年后,随着海内其他客车企业的崛起,市场开启了百家争鸣的时期。
由于此前对韩方的技能依赖,导致桂林大宇的机制更新缓慢,产品研发和营销策略遭遇对手强力冲击。

2006年,“桂客”集团开始探索新的互助模式与发展,开启了一段坎坷的重组之路。
他们先后以增资入股、联合控股等办法与海内多家企业开展互助。

从2006到2012年,“桂客”集团通过重组规模达到顶峰,全资及参股公司达到9家。
然而,由于系统编制诟病、股东不合、原来轇轕深化等缘故原由,重组后的企业没有得到本色性发展。
2012年,子公司桂联客车、正林公司倒闭,2013年子公司纯洁公司倒闭……到如今,又回到2家子公司的状态。

个中,紧张子公司桂林客车发展有限任务公司在2010年与柳州五菱互助。
柳州五菱增资控股(70%)桂客发展,其产品品牌改为五菱品牌。
而曾经的“最强子公司”桂林大宇在2006年与上海铭源开展互助进军上海市场,只管先后推出了多款新型车型,布局旅游、城市公交、高速客运等多个领域,末了还是以分道扬镳停止。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正式通车,中国全面进入高铁时期。
曾一度风光无限的长途客车家当,离发展的“高速”轨道渐行渐远。
到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环球旅游业进入寒冬,景区关闭、线路停运、出行需求断崖式下跌……这使得原来已经“不富余”的行业雪上加霜。

(老厂房)

但,一场新博弈已环绕“新能源汽车”展开。

据理解,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公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推进广西汽车工业转型升级发展事情方案》,操持到2025年,全区汽车年产量达350万辆,家当规模和实力要位居全国前列。
环绕这一目标,对柳州、南宁、贵港、桂林提出了不同的定位。
个中,关于桂林提到的是:壮大桂林新能源商用车家当集群。

有20多年合伙履历的桂林大宇在引进、接管新能源客车研发制造技能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能上风。
目前,干系项目也已在进行之中。
关于桂林客车人的故事还在连续,期待桂林客车的一下段的光辉旅程。

职工描述出各自精彩的人生

05

2004年起,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来临,“桂客”集团开始考试测验将原厂属职工子弟小学、幼儿园、职工医院、招待所等原后勤板块资产剥离出售。

2004年,梁艳芳所在的桂客幼儿园失落去了“操持”的庇护,走上了自大盈亏的道路,到2008年,则彻底失落去了“厂属”光环。
“当时厂里决定将幼儿园‘脱钩’,我们如果不在幼儿园连续事情,可以帮安排到车间。
”当时梁艳芳已经50岁,她与其他教职工们同等认为,大家为这份奇迹奋斗半生,幼教岗位是最好的归宿,大家更希望在西席岗位坚持到退休。
市场化的幼儿园经营与竞争,意味着更多不愿定性和风险,而终极,园里的员工基本都选择留在幼儿园连续事情,连续为客车厂子弟和周边社区供应做事。

2011年,55岁的梁艳芳从桂客幼儿园退休。
之后她由于业务受到认可,又被“返聘”连续蝉联园长至2017年。
算起来,她间隔自己踏进这个幼儿园的第一步已经整整过去30年。

1973年,18岁的梁天任进厂成为一名普通工人。
到现在,他已经与“桂客”一同走过了48个春夏秋冬。
2002年,他任桂林大宇副总经理,今年66岁的他因公司须要,一度“延迟退休”,仍在为桂林客车奇迹奉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桂林市志》《桂林年鉴》《GK公司计策层面危急管理研究》

来源丨苏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