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在关中平原沟壑纵横的旱塬上,一棵棵苹果树被累累硕果压弯了枝头,劳碌的身影和豁达的笑声更增长了几分丰收的喜悦。
8月27日上午,8375次“慢火车”自西安向西过咸阳、进礼泉。3号车厢里的齐凯看着窗外,笑着说:“乾县苹果红了,我又来了。”
齐凯,甘肃庄游勇,年纪轻轻却在乾县做苹果买卖好几年了。乾县旱塬上出产的苹果个头大、品相好、糖分足,深受消费者喜好。“每年我都会来乾县收购苹果,然后发往甘肃及青海、西藏等地,均匀每斤能赚3块钱旁边。”齐凯说。
8375次列车是空调车,环境好,齐凯一贯喜好坐火车来乾县采购苹果。车窗外哪片果园的苹果好,齐凯在车上就能大概记下来。车厢两端还有知心的信息板、做事台,哪里有苹果出售、苹果有多少斤、品质怎么样、联系电话是多少等信息都一览无余。
齐凯笑着见告:“我在车上看,觉得今年的苹果比往年好。这次准备多买点回去直接入冷库,春节前后上市便是‘金苹果’。”
老家在彬县的乘客李洋丽,14岁就外出打工。李洋丽说,当时外出要坐汽车在旱塬的土路上转来转去,坐一次会弄一脸土,有时碰着晕车更让人难熬痛苦。
8375/8376次公益性“慢火车”开行后,成了沿线居民的“公交车”,大家走亲探友、上集赶会更加方便。后来,“慢火车”不仅换成了空调车,而且给当地拉来浩瀚苹果客商。李洋丽说:“彬县不久还要通高铁,想想都高兴。”
在2号车厢,两个写作业的学生格外引人瞩目。她们是彬县胡家湾村落的刘莉和吴倩,在咸阳彩虹中学读高三,每月都要坐“慢火车”来回学校和家之间。
这几年,苹果红的时候,客商会到田间地头直吸收购。收入高了,刘莉和吴倩的父母也盖了大屋子、买了车,还让她们坐火车去咸阳上学。8375/8376次“慢火车”承载着希望,让关中旱塬上的娃有了好出息……
8375/8376次列车小档案
西安至长武8375/8376次公益性“慢火车”2015年4月正式开行,全程运行198公里,区间最低票价4元、最高票价23.5元;每天7时19分从西安站出发,17时50分从长武站返程。2019年5月,长武县实现整体脱贫,3.2万名穷苦人口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