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福州2月1日电 题:造“空调” 织“铠甲” 拼“时尚”——石狮服装企业探索转型见闻

新华社凡帅帅

造空调织铠甲拼时尚石狮服装企业探索转型见闻 汽车知识

自动发热的毛衣、将阳光转化为电能的棉袄、遭遇撞击时弹出气囊的机车服、表示中国风的少先队服……近日在福建泉州石狮服装企业拜访,创造一些服装内藏诸多“玄机”。

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冲击,消费疲软、运费暴涨,不少外贸企业丢失惨重,福建省石狮一笔成衣饰科技有限公司营收却逆势上涨,较2019年增长60%。

“由于转型!
”该企业总经理庄小清说,一笔成放弃了做传统服装的老路子,将产品差异化定为转型方向,坚持用科技赋能服装,走智能化道路。

我们通过增加服装的调控温度、防水透气、应急防护等功能,提高产品附加值,确保了较大的利润空间,能够抵消外洋运费本钱上升的影响。
”他说。

创办于2013年的一笔成,到2015年时还在主营低端服装,但该领域同质化竞争严重,利润微薄。
为了生存,一笔成从2015年开始向智能衣饰转型。

做智能衣饰离不开科技投入。
为此,一笔成用股权勉励来吸引人才,打造科研和设计团队。
此外,对付无力攻关的课题,一笔成将其委托给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长期互助关系。
近年来,公司科研投入占营收比重超过14%。

如今,一笔成建立了从研发、设计莅临盆的完全流水线,单品出厂价超过转型前的三四倍,产量70%销往美、日等发达国家。

石狮市青年商会副会长洪我议展示具有防水功能的冲锋衣(1月27日摄)。
新华社凡帅帅 摄

通过科技赋能,只是一种转型路子。
相较于一笔成将服装做成“空调”“铠甲”,主营童装的石狮市季季乐服装织造有限公司则拼“时尚”,力求在校服设计上表示中国风和时期气息。

据季季乐董事长吴清湖先容,近年来,由于人工本钱上升和东南亚服装家当崛起,童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于是季季乐在2016年开始将“有设计感的”校服定为转型方向,探求打破口。

“季季乐较早推出少先队服。
我们在衣领、袖口、扣子等部位,利用了中国结、长城、五角星等元素。
”吴清湖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以是他们的设计着重表示文化传承和思想教诲。

石狮市贸匆匆会会长邱汉清说,学生是分外群体,但传统校服的面料差且缺少设计感,较为呆板,而石狮一些童装企业在细节设计上着重表示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主流代价不雅观,这是产品竞争力的一个来源。

季季乐因转型尝到“甜头”。
公司的校服年产值从2016年的1000多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1.5亿元旁边。
“在疫情导致外贸和其他童装业务大幅缩水的困难时候,校服保住了我们的家当。
”吴清湖说。

“为加强设计和研发,我们还跟福建省教诲装备行业协会合作,设立校园衣饰研究院,争取每年推出100多款新产品。
”吴清湖见告。

“石狮纺织服装与贸易发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名全国,曾被称为‘小喷鼻香港’。
”石狮市青年商会副会长洪我议说,但近年来,不少企业混战在低端领域,价格战频繁,国内外客户也压价,导致利润空间小,还可能会被汇率颠簸“抹掉”。
“只有转型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