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来到石塘村落,给人最深的感想熏染便是出自唐代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中的诗句了。

石塘村落是个不大的村落落,有3.5平方公里,它位于花都区的南端,村落前是有名的镜湖大道,这个村落原属新华街,2014年后划归新雅街统领。
走进石塘村落,这里厂房林立,人群密集,口音多样。
仿佛是一个热闹繁忙的集市。
这个村落户籍人口仅3150人,而外来人口就达7000以上,紧张分布在工业区附近,这足以解释这里是一片投资的热土,飞速发展的地域。

物换星移青山在新雅街石塘村黄氏宗祠纪事  第1张

渊源上溯 由北向南

在村落委会,村落里特意请来了比较理解村落情的长老黄接全跟我们聊石塘往事。
石塘村落包含了五个自然村落,分别是石塘、石塘庄、始太庄、东庄和黑泥庄。
个中黄姓族人占了绝大多数。
八个经济社中,就有五个姓黄。

看花都各村落落的立村落韶光,石塘村落建村落算是比较早的,它始建于明代。
据村落里人说,最早在这里建村落的不是黄姓,而是姓姚的人家。
原来的村落名也不是石塘村落,而是凤鸣庄。
关于建村落也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花都区地方志《花都村落情.新雅街卷》记载,明洪武十七年(1384)照镜湖村落主的二儿子黄保成认凤鸣庄一姚姓作寄父,然后到此生活居住。
韶光长了,姚姓家族人丁衰落,黄姓一脉却日益壮大。
明弘治三年(1490),因村落东有石底鱼塘而更名为石塘村落。
而村落民口中的开基祖却是600多年前,由黄氏四兄弟放鸭而来,原来村落里有三座祠堂,便是分别纪念这四兄弟的。

《石塘村落志史》《黄氏宗枝族谱》对该村落黄姓的源流也有一些追溯。
据《石塘村落志史》记载:唐昭宗乾宁五年(898),黄姓先人由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坎头村落,迁入江西广昌府南丰县龙井乡双井头,由黄少华编撰。
成书于2003年的《黄氏宗枝族谱》记载,北宋熙宁五年(1072),黄氏后裔从南丰县龙井乡双井头迁入广东南雄珠玑巷。
南宋咸淳八年(1272),发生“妃子之难”事宜,族人沿河逃难到番禺县大田村落,后定居于花县照镜湖村落。
明洪武十七年(1384),黄氏后人黄保成从照镜湖村落分支凤鸣庄。

据黄姓开山祖师史料记载,黄姓四世祖德广公原葬于西边村落后山,由于黄姓子孙枝繁叶茂瓜瓞绵迭,每年清明去祭祖的子孙浩瀚,而四世祖宅兆被巴江河分隔两岸,河上又没有桥梁,都因此小木船分批摆渡过河,人多混乱,每年都涌现翻船事件,造成职员伤亡。
为避免伤亡,经宗亲父老发起,决定在鼓楼坊松园三世祖原坟前,以银牌记葬四世祖德广公,供后人祭拜。

据村落人说,他们与白云区黄氏族人和花都铁山村落、西边村落的黄氏族人都有亲缘关系。

宗祠耸立 肃穆庄严

石塘村落黄氏宗祠过去有三座,分别是早期黄姓先人的祠堂,四兄弟中三个有祠堂,分别是老大、老二、老三的祠堂。
抗战期间被日军烧毁了两座,现今只保留一座黄氏宗祠。
除了这间黄氏宗祠,属于黄氏族人的一些古建筑还有巨隆书舍、文英书舍等,分别坐落在石塘庄和始太庄自然村落。
该祠附近有密集的居民区,祠堂前有村落路、空地和水塘。
村落路旁有多棵榕树,2010年4月,黄氏宗祠被公布为花都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石塘村落黄氏宗祠占地面积376平方米,始建于民国九年(1920),坐西朝东,三间三进,青砖墙、硬山顶、灰碌筒瓦。
前梁架有木雕戏曲人物图案,工艺精美,封檐板上有龙凤呈祥等吉祥图案,精细细腻,保存无缺。
该祠的木雕和壁画等装饰工艺较为讲求,前廊次间设虾公梁,异形斗拱和雀替,青石挑头雕刻人物造型生动。
墙楣绘有壁画,光荣已经模糊。
1938年10月23日,黄氏宗祠被日军烧毁后堂,后堂重修时,前两进没有动,只是瓦片和贴面做了改进。
采取了钢筋混泥土浇筑,墙体全部扫水泥浆,重画砖线,地面改铺瓷砖地。

黄氏宗祠在2001年和2007年两次重修。
重修后,黄氏宗祠作为该村落老人活动中央,也用于祭祖和喜庆设宴。

清朝末年,石塘村落有还有一个热闹的墟市,人称福安市,30多间店铺一字排开,经营各种木器制造、打铁、理发、药材,还有柴草行和花生行,民国后改名联安市。
抗日战役期间,日军入侵后烧去店铺一排,剩下物件在战后拆毁,用来建了石塘水泥厂。

多样习俗 淳厚民风

清明期间联宗祭祖,添丁起灯,太公分猪肉等活动都是在宗祠里进行。
新中国成立后,黄氏宗祠先后成为村落里的学校、社址、粮库、和饭堂。
村落里目前保留的民俗活动有元宵灯会、重阳节敬老、清明节拜太公等等。

与花都其他地方一样,黄氏宗祠内每年也有热闹的头灯。
这项活动自上世纪末规复以来,已经延续了十几年。
参加投灯的基本上都是本村落出去的老板,他们年夜方解囊,热心捐款,每年都能投得善款20多万元用于村落公益活动。
每到大活动,村落里设宴一百多围,宗亲欢聚一堂,喜笑颜开,同时也不忘公益。

新中国成立前,祠堂一贯有“上灯”“太公分猪肉”等习俗,即族人生下男丁后,在新一年的元宵节期间要在祖屋悬挂一盏花灯,花灯上写着这个男孩名字,告慰列祖列宗,族中又添一丁。
往后逢年过节,分钱分粮分猪肉,就按族谱中的男丁来分配。
新中国成立后,太公分猪肉习俗一度中断。
1995年,在几位族老的发起下,规复了此习俗,但也根据实际情形做了一些改变。
现在同宗同族,无论男女,凡满60岁老人皆可吃食堂饭。
每人可以分得一份猪肉,还配有三根甘蔗,甘蔗寓意甜甜美美,生活节节高之意。

与其他村落略有不同的是,石塘村落的祠堂宴更有人情味。
族里规定,60岁以上村落民去吃祠堂宴可带一个孙子,70岁带两个,80岁可带三个。
60岁以上男性分得猪肉一份,70岁以上分得两份,80岁以上可得三份。
90岁以上,想拿多少就拿多少。

过去石塘村落还有洪圣古庙,供奉有洪圣公、北帝、白马、关帝等诸神,每到正月十四,石塘一带各庄的男子,都会到庙里接回神像到自己村落落的大棚里,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
如今,人们对祭神活动并不热衷,常日只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等节日进行祭拜。
该村落仍保留采花的习俗,村落中男婚女嫁会请“花王”,担当花王的是一名儿女双全夫妻和蔼的村落妇。
女子出嫁当天,“花王”会来到村落口的大榕树下,采一株青绿色的枝条,称之为采花。
女性出嫁,由“花王”采花,男性娶妻则由自己采花,新郎将采来的花插在用红纸封过口的小缸里,并在红纸上洒米,放上红包,阁下放还要放苹果等祭品,这些摆放完毕后,才能举行拜堂仪式。

蹉跎岁月 人间沧桑

石塘村落建村落六百多年来,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困苦,天灾人祸,远的不说,特殊是近一百多年来,石塘村落的黄氏乡亲也和其他的中国农人一样,备受战乱之苦,侵略者的蹂躏,强盗的骚扰,乃至是乡邻之间的打斗,黄氏族人身心俱伤,苦不堪言。
他们面对黑恶势力也有人奋起反抗,呈现出一批不畏霸道,敢于抗争的勇士。
以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和广东岭南大学,在海南琼崖纵队担当政治部委员等职的黄子濿(1896—1946)便是个中的代表。

《石塘村落志史》记载,1938年11月,日军沿广花公路经人和桥直扑花县县城,国民党军队和四十八乡联防队员在人和桥阻挡日军北上,史称“人和阻击战”。
后因日军飞机狂轰滥炸,国军失落守,失落落一顶写着“花邑石塘”的雨帽,结果引起大批日军报复,石塘村落遭到灭顶之灾。
日军猖獗抢夺财物,杀人纵火,烧毁洪圣古庙、凤山书院后座、宗庸公祠、宗直公祠,国明公、国瑞公、佑三公、如山公等书室和10多座民宅。
石塘村落陷入火海,一人被烧去世。
村落民扶老携幼到炭步同是黄姓族人的塱头避难,有十余人来不及逃脱,去世在日军的刺刀之下,有4人被打伤。
村落民黄烟灶百口七人逃难至五河桥,遭飞机轰炸,五人身亡,仅剩两个女儿经抢救生还,后被粤军老将、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办公厅主任兼总参议伍不雅观淇领养。

1945年上半年,一汉奸带领“绥靖军”到村落里肆意抢劫,如有人反抗,必遭枪托撞击伤。
抗日战役期间,日本侵略军因撤退不及在西瓜岭、东庄打击村落民,日军在村落里纵火烧屋,东庄有村落民被杀害,两名妇女遭霸道。
听说在日军侵华期间,石塘村落被杀村落民有100多人。

清末民初,战乱不断,治安环境极差,石塘村落时常遭到强盗的袭扰。
光绪元年(1875),番禺鸦湖乡沈少率强盗突入石塘村落挨家挨户抢劫,抢去全村落的耕牛。
临走前还扬言:“要赎牛,带钱去鸦湖大庙见我。
”老百姓苦不堪言,据《石塘村落志史》记录的当地一首盛行的歌谣《阿秋之歌》便是一个证明。
说的是东庄有一个贫农黄炳秋,因生活困苦,家人饿去世、病去世或卖掉的子女加起来一共有五人,一家六口人,后来仅剩他一人。
歌词是这样写的:“东庄有个黄炳秋,生活贫苦无出头。
吃完番薯吃麻豆,吃完麻豆吃芋头。
卖着河行仔,剩番个阿秋”。
描写了当时农人生活的极度困难。

岁月沉浮 今是昨非

在始太庄自然村落,村落东有“大官道”穿过,为花县古驿道,此处原来直立着一块问路石,上面刻有“上至花城、下至广州”的字样,提示前后旅程。
驿路又称官道,是古代通报文书、运送物资、职员往来的大道。
花县在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建置以来,修建了以县城(现花山镇花城墟)为中央的驿道4条,辐射至南海、番禺、从化、清远四个县市,四方各设驿站。
据调查,花都区现存古驿道遗迹有古道2条、古桥1座、其他古迹2处,古驿道沿线共经由30多个自然村落。
始太庄村落东这条“大官道”便是个中的一条。

石塘庄自然村落内有一棵不知成长了几百年的喷鼻香樟树,大树郁郁葱葱,参天蔽日。
听说建村落时,有一名风水师认为此地有巨龙盘踞,需种樟木,以其喷鼻香气镇住风水,人才能在此居住。
因而村落民在村落口栽种了这样一棵参天的樟木树,以平衡风水。

时移世易,沧海桑田。
因优胜的地理位置,石塘村落不知不觉间,成为一个花都南部振翅起飞的引擎。
广州新白云机场在2004年8月5日零时启用,如铺开一张巨大的交通大网,成为国际交通的枢纽站。
它成为花都的一张名片,而石塘村落就与这张名片咫尺之遥。

在村落办公室,我们看到一幅俊秀的工业园方案图。
工业园落成后,石塘村落这个花都空铁领悟发展核心区的“后花园”,将会抖擞出更加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