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铁血少年立志宣扬抗日救亡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词曲作者叫曹火星
1924年,他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一个农人家庭。
他的小学老师是一名共产党员,以是,曹火星从小就受到了进步思想的熏陶。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踏寻北京红色印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出革命真理 休闲娱乐

1937年,曹火星考入保定中学。
那一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华北平原,曹火星的求学之路被迫中断。
国难当头,13岁的曹火星和万万千万的中国人一样,立志抗日、救国,武断不做亡国奴。
辍学回家后,曹火星担当了村落里的青年救国会主任。
同年,他被调到平山县抗日救国青年联合会宣扬队当演员,任音乐队队长。

群众剧社在排练。

全民族抗战开始后,《太行山上》《大刀进行曲》《到仇敌后方去》等歌曲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广为传唱。
曹火星发挥自己音乐方面的特长,教大家识谱唱歌。
当时,曹火星不会作曲,但他开始照葫芦画瓢,学着用旧曲填新词,考试测验把民歌小调改成抗日歌曲。

1938年4月,曹火星和一些爱国青年景立了宣扬抗日、鼓舞民心的铁血剧社(晋察冀边区抗日救国联合会群众剧社的前身)。
铁血剧社取意“铁的意志和热血”,是平山土生土长的抗日文艺团体,紧张是利用民歌小调填上新词进行演唱,宣扬抗日救亡思想。

曹火星

那时候,铁血剧社通过演出宣扬党的抗日政策,动员群众有粮出粮、有钱出钱、有人出人,增援抗战。
由于剧社里没有女演员,年轻的曹火星就扮演女主角,演出逼真动人,深受群众喜好和欢迎。
铁血剧社的足迹留在一条条山沟,抗日救亡的歌声飘扬在一座座村落落。
在歌声的鼓舞下,“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沙场”,参军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2)光荣入党用歌曲战斗

曹火星原名曹峙。
1938年底,铁血剧社兴起一股改名热。
有好几个战友嫌自己的名字与惨烈的抗日战役不折衷,纷纭改名,像王血波、张血新、段血夫,等等。
受这股热潮影响,曹峙也想把名字改一改。
改成什么好呢?他想:自己的名字就带个“火”字吧,叫“火星”,意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从那往后,曹火星这个名字就叫开了。

曹火星(右一)与战友合奏演出。

随着铁血剧社影响的不断扩大,剧社里的成员不断被党组织送到华北联合大学文艺部学习,曹火星便是个中之一。
他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师从王莘、张非、吕骥、卢肃等浩瀚前辈,并迫在眉睫地学习聂耳、冼星海等作曲家的作品。
经由8个月系统学习,曹火星从中国大量的精良革命歌曲中汲取养料,同时受到巨大震荡和鼓舞,用歌曲去战斗的创作激情进步神速。

在华北联合大学文艺部的学习结束后,曹火星抱着为抗战而创作、为公民而创作的决心,连续参加抗战文艺演出,边实践边创作。
1943年,19岁的曹火星已是晋察冀边区抗日救国联合会群众剧社的音乐组组长了。
为了反“扫荡”,群众剧社化整为零,曹火星和战友们常常深入到群众中开展文艺活动,宣扬党的抗日主见。

1994年9月24日《北京日报》1版宣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创作地纪念铭文碑落成。

一天,曹火星得到家乡的噩耗:在日寇的一次“扫荡”中,村落里的男人包括襁褓中的婴儿全部被害;他的父亲和堂弟在这次屠杀中惨去世在日军的屠刀下。
在此之前,他还目睹了日寇制造的河北阜平野厂惨案的现场:全村落一千多乡亲,全部被日军用机枪射杀在打麦场上!
抱在母亲怀里的婴儿躲过了机枪子弹,却没有躲过日本兵的刺刀……后来,随八路军进村落的曹火星见到留下的惨状,和许多战士一样,忍不住大声痛哭起来。
曹火星以为,如果自己不参加八路军,结果也会和父亲一样,去世在侵略者的屠刀下。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曹火星!
”1943年春,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3)创作新歌驳斥国民党谬论

1943年秋,曹火星和战友来到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堂上村落。
堂上村落四面环山,村落西头的山脚下有个中堂庙,坐北朝南,是村落里的小学校,曹火星和战友就宿营在中堂庙的东屋。
平日里,他一边书写抗日标语,组织村落里的文艺宣扬队唱歌、排戏,一边搞创作。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创作地。

那一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取得胜利,盟军也在太平洋对日军展开反攻,天下反法西斯战役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的抗日战役形势好转。
然而就在这时,偏安西南一隅的蒋介石开始毁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他授意陶希圣执笔的《中国之命运》出版,书中流传宣传“没有国民党,那便是没有了中国,中国的命运,完备寄托于国民党”。
同时,曲解中国共产党是“新式封建”“组织武力、盘据地方”,八路军、新四军及敌后游击队“游而不击”,是“变相军阀”,并以末了通牒式的口吻威胁取消中国共产党和抗日民主力量。
如此各类令曹火星心中无比愤慨,也激起他强烈的创作希望,那便是通过文艺作品来驳斥和反击国民党的谬论。

山中的秋夜渐凉,战友们都睡了,曹火星披衣坐在土炕上,在马灯下收视反听地创作。
瞩目着跳动的火苗,曹火星想起了在剧社的日子,感想熏染到了生活在革命军队中的温暖,又遐想到抗日根据地的广大公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战胜各类困难坚持抗战,在边区搞民主选举、减租减息、大生产等鲜活的事实,他的脑海中溘然闪出几天前读过的延安《解放日报》上的一篇社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此时此刻,曹火星心潮澎湃,在纸上写下铿锵有力的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新歌的题目有了!
新歌的主题也有了!

曹火星创作手稿

此后几天,曹火星一有空就坐在炕沿上,一边哼唱,一边写写画画,创作激情如泉涌一样平常从笔端倾泻而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共产党费力为民族,共产党齐心专心救中国……他坚持了抗战六年多,他改进了公民生活,他培植了敌后根据地,他实施了民主好处多……”经由反复修正,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出身了。

提起这段往事,曹火星曾这样回顾:“我写这首歌是动了感情的。
抗日根据地的广大公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重重困难坚持抗战,搞民主培植,使公民当家作主。
搞土改发展生产,给公民改进生活……这些活生生的事实是我亲眼所见,公民的抗战积极性,对党的深情,我有亲自体会。
没有共产党怎么会有坚持抗战到胜利的局势?没有共产党怎么会有本日?”

(4)朗朗上口在根据地流传

创作时,曹火星对歌曲的构造做了精心安排,写成了由10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每两句的节奏基本相同,构成对称呼应的关系;歌曲的首尾呼应,组成连贯发展、构造严密的统一体,第一、二句歌词予以强调,语气平顺而又恳切。
从第三句起,一系列的排比句在曲调、节奏和句法上做了有层次的安排,从平心静气的阐述到连珠炮式的短垛句,感情越来越激动,好似扳着指头列起事实,给人以叱咤风云、毋庸置疑之感,把歌曲推向旋律高潮。
末了两句是开头两句的再现,显得更加武断有力。

当年堂上村落儿童团孩子在唱歌。

那个年代,“霸王鞭”这种民间音乐在平西一带很盛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也借鉴了这种音乐形式。
作品写成后,首先是让小学生们用“霸王鞭”的形式演唱,然后由村落剧团演唱,由于歌词大略、节奏简练、朗朗上口,大家很快就学会了,并在周围各村落流传开来。

2001年7月4日《北京日报》7版宣布,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落成为赤色旅游新景点。

1943年10月尾,群众剧社回到专区,正值专区举办县级干部学习班。
涞水县的一位干部拿走了歌曲文稿,并第一次油印成歌片在县里传唱。
后来,曹火星又在河北易县举办的1000多人参加的干部学习班上教唱。
就这样,这首歌像长了翅膀一样,从地方传到部队,从晋察冀边区传到其他抗日根据地。

(5)唱出民心民意和革命真理

在传唱的日子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歌词曾多次被修正。
像1943年歌词中的“坚持了抗战六年多”,到1944年,群众将其改成了“坚持了抗战七年多”,到1945年,群众又将其改成“坚持了抗战八年多”。
而最主要的修正,莫过于原歌名中加入了一个“新”字。

2006年6月27日《北京日报》1版宣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在堂上村落成。

这个“新”字是何时、因何缘故原由加上去的,有很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逄先知在《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中所记:1950年的一天,毛泽东在中南海听到女儿李讷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时就提出来这个话不科学、不准确。
由于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是先有中国,后来才有共产党。
以是,该当在“中国”前面加一个“新”字,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种说法得到了李讷本人切实其实定。

另一种说法来源于《叶子龙回顾录》:1950年的一天下午,毛泽东在中南海的院子里闲步时听到叶子龙的女儿叶燕在唱这首歌,毛泽东讯问有关情形后建议加个“新”字。
1994年,叶燕在《北京》上揭橥的文章《毛主席给加的“新”字》中也详细阐述了这一经由。

2011年,永外街道地区百名青年党员、团员在房山区霞云岭乡参加青年互助日活动,与当地年轻党员、团员、少先队员结成“一帮一”互助小组。
唐晓京/摄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爱国民主人士章乃器是这一变更的推动者。
曹火星在文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创作琐忆》中说:“当时‘没有新中国’的‘新’字,是针对蒋介石《中国之命运》中‘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的年夜言而写的。
1949年1月7日,章乃器应中共中心电邀,和叶圣陶、茅盾这些民主人士一起秘密从喷鼻香港北上,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预备事情,到达东北解放区。
在参不雅观过程中,有人唱起了这首歌,开头的歌词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章乃器感到这句歌词有些欠妥,提出要增加一个‘新’字,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章乃器说,由于从历史时序上是先有中国,后有中国共产党。
他的发起很快被有关部门反响给中心。
不久,章乃器在北京见到毛泽东,毛泽东对他说,‘你提的见地很好,我们已经让作者把歌词改了’。
”曹火星本人也曾经说过,在1949年公民解放军占领天津前夕,接到上级部门关照,对歌词进行了改动,于是才有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随后,这首歌唱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成为与中共党史相伴的不朽之作。

虽然说法不一,但人们相信,歌名中之以是加上了一个“新”字,是与毛泽东和中心其他领导同道干涉干与此事分不开的,是与这首歌曲中代表的民心民意分不开的。
更主要的是,这首歌唱出了一个真理,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推倒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这一伟大进程的总结。

2016年,北京党史宣扬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堂上村落举办。
骆洪刚/摄

自出身以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贯在中原大地传唱。
它伴随着公民军队进军的步伐,伴随着民族解放的提高号角,伴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公民赢得了抗日战役、解放战役的胜利,伴随着新中国培植脚步的加快,伴随着中国公民迎来改革开放、繁荣富强的新时期。
这首代表民心民意和革命真理的歌曲,将伴随着中国公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历史资料:《北京赤色先驱》《北京赤色地标》、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

联合出品:北京日报、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 市地方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