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

在东北,有大量历史和北大荒差不多的地方,都是古人从荒原草莽开拓出来的。

黑龙江青龙的狂舞中 汽车知识

从建三江往西近600公里,有片同北大荒经历相同的区域,便是全国大名鼎鼎的大庆。

我原来以为大庆是一座到处是石油钻井,咣起咣起响声迭起的城市,结果跑去一看,城市跟中国其他地方险些千篇一律,只是马路边旷野处多了些磕头机在那一直歇地专一干活。

城市里到处都是湖泊,荷花开得粉嫩娇艳,恍然就在江南。

大庆乡亲让我见识的第一样东西,居然是当地乳业公司出的雪糕。

乡亲说,他们这乳业发达,是由于泡子多,又是盐碱地,特殊适宜长牧草,能养出好奶牛。

我问泡子是什么?

便是湖,这荷花不是长湖里吗?引导指着那一大片荷花说,大庆是百湖之城,到处都是湖泊和湿地,有水有草,实在是一片好牧场,以是才有好奶粉,又用奶粉做出好雪糕。

那石油不会污染环境吗?

不会的,现在一滴油都不会落在地上,黎明河也管理清澈了,大庆的环保现在做得很好。

乡亲的声音里,充满了对大庆环境的自傲。

我们一边说着话,一边来到了市区东南处的龙凤湿地,此时夕阳渐沉,红彤彤挂在天涯,看到各种鸟类在天空盘旋,下面湿地里绿草茵茵,水波粼粼,空气里微带着水腥味,这种亲切的自然场景,居然涌如今市区里头。

乡亲指着脚下的高架桥说,修这座高架桥,紧张也是为了保护这片湿地,原来是一条马路穿过这里,湿地里有76种鸟类,207种野生动物,小动物常常由于过马路被碾去世,修睦高架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这种事了。

我查了下数据,大庆确实有84万公顷草原、64万公顷湿地、284个百亩以上的湖泊,光主城区就有26片湖泊。

湖泊之多,虽不能跟武汉比,但也相称可不雅观,我一贯以为大庆是黑乎乎粘稠稠的石油城市,居然是个小江南。

当然,我们终极还是要聊到石油。

乡亲说他父亲便是油田二代工人,他们家打小是王进喜的邻居,对大庆油田知根知底,于是带我去到铁人纪念馆,见到了王老爷子。

王老爷子早已经退休,满头白发,站在铁人纪念馆前,笑微微着跟我打呼唤,我们在馆内信步而行,老爷子指着各种展览用的物什,跟我讲起大庆油田的陈年往事。

原来大庆最早的石油工人,有不少是甘肃玉门油田过来的。

1953年,王老爷子的父亲十七岁,先到的甘肃玉门油矿当学徒,他当时在后勤保障队,王进喜则在钻井队,那年王进喜30岁,已经在油矿干了15年,他6岁时就带着右目失落明的父亲沿街乞讨,15岁就在玉门油矿当童工,出身极苦。

由于出身过于贫寒,王进喜没读过书,险些不识字,入党申请书都是请人代写的,我在铁人纪念馆还听到他打电话的录音,如果不是屏幕上的笔墨,完备听不懂他的甘肃方言。

准确地说,王进喜是一个文盲,我预测他身边许多同事也是这样,但便是这样的一代人,从文盲起步,办理了那么多技能问题,打下了中国石油的根基。

本日学历不高的各位,看看王进喜,千万不要气馁,学历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这世上只有放弃的人生,生活中没有降服不了的困难。

要以奋进的人为榜样,千万不要和哀哀切切只会抱怨的人共鸣。

1958年王老爷子他爸带着百口人又去到克拉玛依油田事情,才干了一年,1959年,溘然传来大喜讯,大庆油田创造了!

1930年日本人就跑到东北来找石油,到1942年钻了81口井,深达千米都没打着,那时全国缺油,1948年时,中国整年产油仅32万吨,到1957年,全国一年也才产145万吨石油。

1955年地质部召开石油普查会议,根据勘查结果,决定派人去松辽盆地找油。

1958年,根据前期实探结果,紧缩到松基一井、二井、三井三处重点区域找油,那时候没有大型载重汽车,还只有乡间土路,工人们挪动100吨的乌德钻机,130公里的路程,须要走两个月。

个中松基三井从1959年4月打到7月,打到1200米旁边,终于打到了油砂,工人们欢畅得抱在一起,“比抱儿子时还乐”,9月26日,玄色油龙顺着管子喷出来,油花飞溅,工人们在现场一片欢呼。

当时松基三井在大同镇,黑龙江省委发起现在是建国十周年,将大同改名为大庆,便有了本日的大庆油田。

大庆创造油田后急缺工人,王老爷子他爸便于1960年10月,又拖家带口,从克拉玛依乘火车来到大庆。

王老爷子说,他们在当地打听,得知落脚这块地叫“萨尔图”,指玉轮升起的地方,4月29日,这里已经开过一次“大庆石油会战万人誓师大会”。

幼年的王老爷子,便随着父亲在大庆火车站下车,他说,面前“茫茫一片荒原”,便是一大片不见边际的野草地。

除了他们这种技能工人,前面已经另从克拉玛依调来了石油工程第一师,便是原19军第57师共8000人,战斗力特殊强。

在王老爷子来到大庆前五个月,已经有4万多石油人提前到达,这里冬天最冷时能达到零下40度,首先要办理的便是居住问题。

跟建三江的乡亲们一样,1960年9月前到达大庆的年轻小伙们,先挖出一片地洞,住在地窨子里面。

便是电视剧《山海情》里面涌现的那种地窨子。

北大荒知青地窨子原貌

地窨子建于地下,平日里密欠亨风,惨淡湿润,人住久了会患风湿和皮肤病,大家一合计,还是建干打垒吧,四五万人便开始在大庆荒原上建干打垒居住。

干打垒是用砖框土坯,或者纯干土垒起来,顶和墙十分厚实,看起来又丑又憨,但是冬暖夏凉,造价便宜,建起来又随意马虎,只须要羊草、芦苇、泥土和木材,可以就地取材,大庆人花了120天,一口气建了30万平米的干打垒,一共只花了900万,如果是砖瓦房,大概要6000万,节省了大量资金,办理了当年的过冬问题。

干打垒原貌(大庆网)

王老爷子带百口到大庆时,已经用不着住地窨子,可以住进刚建好的干打垒里,但屋子不足分,四家人住一间屋,住了好长一段韶光。

我在黑龙江时,不止一位老人跟我讲起过在干打垒居住的往事,他们常日用自嘲的口吻,提及几对夫妻混居时的尴尬场景,白天大家亲如一家,晚上在席铺中间拉上一块布,“各顾各的说话办事”。

王老爷子说,他们百口人的衣服,是重新疆带过来的,一年四季一套衣裳,吃的是高粱米、玉米面,工人每个月20多斤口粮,工人家属则没有配额,要自己去开荒种地养活自己。

平时交通全靠两条腿,半小时才能在黄土马路上见到一辆解放牌卡车驶过,1959年也没有医院,生病全靠硬挺,或者职工里有通医术的帮大家看看。

后来见到刘少奇时,油田领导谈起医疗问题,1960年才建了三层楼的油田总医院,大家平时管它叫“大医院”,便是本日大庆油田总医院的前身。

跟建三江一贯苦到1980年代不同,大庆苦到1970年代,就没有那么苦了。

1960年6月1日,大庆油田发出了第一列原油,3年后,累计生产原油1166万吨,占到全国石油产量的51%,切实其实是国家工业发展的起动机,是当时国家工业的掌上明珠。

大庆在全国如此主要,报酬相对也就高一些。

据王老爷子回顾,作为技能工人,他爸在1965年时,拿80多块钱一个月,属于高薪收入,王老爷子的母亲种地挣工分,年底也有一百多元收入,两口子养活一家子七口人没问题。

当时油田大部分人的收入,是40-50元每月,而当时全国许多工厂工人的月人为,是30元旁边,屯子居民年收入,才90元旁边,月收入才七八块。

当时一斤大米约0.13元,一斤猪肉约0.64元,一斤大白菜约0.02元,物价较低,80块钱养百口是正常征象。

在第一代石油工人的努力下,从1964年开始,大庆以每年350万吨的速率增加产量,到1976年,原油产量跨上了5000万吨,一贯坚持到2002年。

虽然跟天下第一的沙特加瓦尔油田,那胆怯的2.8亿吨年产量没法比,但在少油的中国,大庆实在太宝贵太宝贵,为了担保工人们的生活,1970年有了市政,开始有城管、路管、百货大楼,城区紧张分西城东城,西城以油田为主,东城以市政为主。

1976年盖了一部分砖房,先分配给了工程师和干部,1979年开始各处着花盖楼房,工人们陆陆续续从干打垒住进了楼房。

王老爷子说,他1971年进大庆做学徒工,28块钱一个月,两年后出师,人为涨到34块钱,后来涨到三级工45元月薪,百口他爸他姐他自己加上母亲三四个人挣钱,日子一贯过得挺好。

1977年大家都有了自行车,1978-1979年,身边的家庭开始陆续遍及黑白电视,1980年代陆续有了彩电,据他估计,那时候身边30-40%的家庭都有电视机。

我颇有些吃惊,我说我在湖南屯子,1987年全村落才有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我家是1992年买的第一台17寸韶峰牌黑白电视,还是村落里比较早的,大庆人居然1980年代遍及了彩电。

湖南屯子的生活质量,至少频年夜庆油田掉队十几年。

王老爷子说是的,从1970年代开始,周边女性挤破头想嫁给油田工人,嫁过来生活就有保障,刚开始时吃的一样平常,穿的话由于油田活脏,也不太好,后来吃的也丰富了,活也不脏了,生活越来越好。

大庆市区从1978到2000年,突飞年夜进搞根本培植,2000年后又大搞文化福利场所,现在高铁、机场、图书馆、纪念馆全都有了,加上大庆生态环境好,住在这还是挺舒适的。

我问老爷子的退休收入,老爷子说他2013年退休,现在每月7000多退休金,今年还涨了163块。

我说这么高的退休金?

老爷子说正常,他周边的其他老石油人,都是七八千,市政的有技能的,退休能拿到一万高下。

我这个湖南土包子又被震荡得说不出话来。

我问现在石油工人的收入,王老爷子说过去很好,他儿子1998年大学毕业时,进油田第一年,就能拿2700多块。

我迅速查了下1998年的人均人为,当时城市工人普遍是在300-800元每月,以杭州举例,当年杭州市卫生局人为最高,月薪1467元,杭州丝绸控股公司月人为最低,月薪520元。

我印象中,1998年邵阳市工人的人为大概是500-600元旁边,大庆油田的新人职工,居然高达2700元,在全国真是逆天。

那现在呢?我问王老爷子。

现在就不太好了,王老爷子怕自己记错了数据,还打电话问起了一名年轻后生的收入,挂上电话后说,现在扣完五险一金,大概四五千块钱,不过福利很好,钻井工人都住公寓,有做事员帮忙洗衣服,食堂炊事可以点餐,高下班车接车送,各种劳保护具都免费。

我在大庆另碰着几名从油田出来的年轻人,他们有本科学历,现都在外地事情,他们说,从油田出来的紧张缘故原由,是自己一个月才挣四千多,还不如沿海一个工人,不能年纪轻轻等退休,趁年轻都出去闯荡了。

年轻人拜别的紧张缘故原由,是大庆油田的产量降落,利润也不如以前。

从2003年到2014年,大庆油田的产量从5000万吨降到了4000万吨,之后,又缓缓低落到3000万吨,产量离最高峰跌去了40%。

2014年普京攫取克里米亚后,美国为制裁俄罗斯,后续将油价打到40美元一桶,过低油价波及到大庆,使其在2016年两个月亏损60亿,油田便将其管理的学校、公交、供热、通讯等剥离出去,转给政府或市场,之后油价回升,大庆一贯平稳运营,但再也没办法像过去那样供应大量高薪就业岗位。

当地乡亲说,大庆已经十多年不招工了,有职员退休后也不进行补充,清退了条约工,也不大面积对外招工,仅吸收大学毕业分配来的新人,员工总人数,从顶峰时的20多万,减少到现在的9万人。

大庆也在抓紧钻营转型。

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时,一共收费了18亿美元,加上流动资金,须要27亿美元流动资金,这当中吉利出资41亿,大庆国资出资30亿,上海嘉定出资10亿,成都邑政府出资30亿,以是才有了本日的上海沃尔沃总部,和成都大庆沃尔沃工厂。

大庆沃尔沃原来发展得挺好,2020年时共实现产值440亿,出口120亿,办理了当地2800人就业,还吸引了5家零部件企业落户大企高新区,原来估量到2025年,大庆要实现整车年产20万辆,零部件企业50家,市场做事企业230家,达到千亿级家当。

但是谁都没想到,电动车市场会爆发得如此之快。

2021年,大庆沃尔沃产量为100660辆,同比低落了16%。

以现在的环境看,大庆沃尔沃不可能达到20万辆目标,而且产量很可能会持续下跌,除非沃尔沃电动车改革成功,要不很可能会面临被国产电动车收购的结局。

大庆转型之路,紧张放在“油头化尾”、沃尔沃汽车、新材料三大家当板块,目前来看,转型困难重重,大庆油田储量也不多了,但大庆累积了海内一线、国际中上水平的油田技能,包括采油钻井、修井、勘探等,目前开始在外洋接单,走出去要生存,在伊拉克、沙特、苏丹等54个国家开展油田开拓、工程技能等业务。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大庆为国家做出过巨大贡献,它的实际税收常年超越省会哈尔滨,但大部分都会上缴给中心。

有一些大庆朋友跟我抱怨这事,说大庆的税假如能留在本地,大庆不知道多富余,我说江西的有色金属,湖南四川的矿产劳动力,这些也都是本地资源,但也没有留在本地,都因此低廉的价格输入到了沿海工业城市,这些都是全国一盘棋的一部分,只有先发展沿海工业,赚到钱往后再反哺不发达地区,国家才可能发展,如果各省不同心,那就会涌现全国大面积不可控的贫富差距,大庆起身是举国之力起来的,咱不能忘本。

而且目前大庆的经济情形,在黑龙江还算良好,其278万人口,只有我老家邵阳近三分之一,但2021年创造了2600亿GDP,跟邵阳总体量却差不多,退休人为相对较高,流失落人口也是全省最少,这座城市在全体东北都处于第五名,仅弱于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毕竟大庆底子在,技能还在,自然环境又好,怎么看都差不到哪里去。

毕竟,全省真正没落的工业城市,该当是阁下的齐齐哈尔吧。

肆 齐齐哈尔

要提及齐齐哈尔,当然要先说烤肉......哦不,我们先擦一擦口水,先必须要提及富拉尔基。

富拉尔基是达斡尔语,意思是“赤色的江岸”,是齐齐哈尔下的一个区,1961至1980年间曾叫红岸公社。

一五期间,当时跟苏联正处在蜜月期,为了背靠老大哥,求一个安全,便在离苏联较近的齐齐哈尔市,挑出有嫩江经由、地基又踏实的富拉尔基区,承接了苏联援建的中国一重、北满钢厂、富拉尔基热电厂三大企业。

后来,又陆续建有黑龙江化工厂、齐齐哈尔玻璃厂、富拉尔基纺织厂等十多家企业。

当年的富拉尔基(来源百度)

这些企业都有自己的专属机车和铁路专用线,一重乃至每个车间都有军队驻守,同厂但不同车间的人都进不去。

这里头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企业,便是一重。

1950年2月,毛泽东与斯大林会面结束后,返国途中,与周恩来一同参不雅观了苏联乌拉尔重机厂,看到苏联宏伟的大型设备,毛泽东十分感慨,说中国公民也要有自己的乌拉尔重型机器厂,返国后便将一重列为一五操持156个主要工程项目。

一重有多主要呢?它是民族重工业发展的出发点,它是国宝级重型装备制造企业,为了稳住一重,那个有一万多女工的富拉尔基纺织厂,特意从上海迁过来,紧张是为理解决一重男职工的婚姻问题。

“当年富拉尔基区一共有34万人,一重有两万多人。

7月29日,在我去阿拉村落调研之前,我在齐齐哈尔拜访满头白发的张先生长西席,他曾在一重事情十年,对里头的事如数家珍,提及当年往事,忍不住侃侃而谈。

张老的父亲毕业于沈阳东北工学院,很早就进了一重,张老算是一重二代职工,据他说,1954年9月,全国1.6万人来到富拉尔基,在荒原上完成打桩、沉箱、金属构造三大奠基工程,1960年6月完成了对一重的验收,批准投产。

不久后一重生产出了12500吨自由铸造水压机和1150毫米初轧机两大重点产品,后又生产出2800毫米铝板冷、热轧机和30000吨模锻水压机,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成套重型机器产品的历史。

放在全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这也是划时期的造诣,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工业母机,可以自己生产重工业设备。

张老说,除了一重,1953年建成的北满钢厂也十分主要,它是中国第一个特钢厂,能生产当时天下上最前辈的钢铁,职工多达1.78万人。

这两家公司,算是中国工业的掌上明珠,占到了全市80%的用电量。

那是东北重工业的黄金时期,一重补充了海内工业产品400多项技能空缺,能独立设计制造核岛铸锻件及核岛主设备、石油化工重型容器、热连轧成套设备、冷连轧成套设备、重型铸造设备、火电机组大型铸锻件、水轮机关键铸锻件、大型支承辊、大型船用曲轴锻件等等。

比如天下首台万吨双柱斜置式油压机、天下级1.5万吨自由铸造水压机、天下最重的2044吨煤直接液化反应器等等。

张老说,他1988年大学毕业进一重时,厂里先给他发了1500元安家费和一个大公函包,那年头,2000元就可以盖3间房了。

他刚进工厂时听领导开会,领导在台上讲话:一重在银行的现金存款都高达2亿,全厂职工三年不干活,都能让大家照吃照喝。

富拉尔基最风光的时候,除了三大厂,造纸厂有两万人,红光糖厂有七八千人,建华厂、车辆厂、纺织厂都有一万多人,其他各种小厂另算。

全体富拉尔基都是工人的天下。

张老1988年进厂时的人为是62.5元,当时公务员是30元每月,普通地方大学生是54元每月,张老说,一重当时富得流油。

那时候,就有浙江人跑到这边来讨生活,卖配件给这些大型国企,或者将北钢看不上的边角料拿去浙江加工一下,再拿回来卖给北钢。

浙江人那时就满天下跑,从最底层的买卖开始打仗这些行业,终极是他们熬到末了,承接了大东北的许多机器家当。

张老说,他在一重的好日子也就十年,1998年他以1.2万元买断工龄下岗,出来做钢材买卖至今。

另一个著名的北钢,1992年上市后不到两三年,也开始衰败。

我不由得问张老:“既然一重和北钢的技能在海内领先,这么好的厂子怎么会走下坡路?”

“紧张是三角债。
”张老说,“操持经济嘛,牵一发动全身,我们下贱的工厂给不了货款,就把我们也给拖垮了,一重的底子是没问题的。

2010年一重上市,之后持续走低,2016年时曾巨亏57亿,之后经由一系列改革,将19个管理部门精简到13个,取消二级单位109个,裁员2355人等,2017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1.08亿,到2021年,实现净利16亿,重新活了过来。

而那个为中国第一代超音速飞机、第一门厚壁火炮、第一座大型高通量原子反应堆、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第一辆坦克、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原子弹和人造卫星供应钢材的北满钢厂,2003年曾因严重亏损全面停产,2004年交辽宁特钢重组不堪利,到2016年各种问题大爆发,东北特钢董事长杨华乃至自尽而亡,北满特钢又陷入重整,2017年交建龙集团重组后,2018年终于扭亏为盈,磕磕绊绊终于活了过来。

但现在的北满特钢,再不是那个1.78万名职工的北钢了,它现在只有4000多员工。

第一重工也从两万多人,缩减到现在的八千多人。

其他许多工厂均已倒闭或缩减,富拉尔基的工业果实,只有北钢和一重这种关乎国计民生的大厂,在重点关照下存活下来。

“当年富拉尔基区一共有34万人,光一重就有两万多人。
”张老重复着他说过的这句话,“但现在,富拉尔基数据有19万,但真正在这生活的,可能只有10万人。

2021年,406万人口的齐齐哈尔市,仅创造了1224亿GDP,这还是一重和北钢犹存的数据,可见齐齐哈尔的工业,是近乎扫荡式的衰退。

但更让人不安的是,1224亿GDP居然可以在黑龙江排第三,第四名的农业大市绥化是1177亿,第四名到第十名,没有一座城市的GDP能过千亿。

这种数据,在全首都罕见。

也可以深刻解释,黑龙江省是中国本日农业极强而工业极弱的省份代表。

齐齐哈尔的农业资源极丰富,光耕地就有4300多万亩,而我们全体湖南省才5443万亩耕地,一个市能干翻我们一个省,以是动不动人均十几亩地,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每年栽种着1500万亩玉米,1300万亩大豆,600多万亩水稻。

齐齐哈尔这个名字来自达斡尔语,意思是“天然牧场”,全国有名的齐齐哈尔烤肉,根源就在于这里养出来的牛肉质好,这里地处北纬47度黄金牧草带,周边数百里都是水草肥美的平原,又有嫩江中游的天然水源,养出来的安格斯牛,味道喷鼻香而不膻、鲜而不腻。

匆匆成好烤肉还有两个主要成分,一是这里汉蒙朝多民族杂居,一样平常杂居处厨艺互换多,东西都好吃,大家平时都爱吃肉肉,自然取长补短,领悟了各族的收拾手腕;二是齐齐哈尔重工业发达,车辆厂、机床厂的工人们动手能力强,很早就利用工厂废铁自己做烤锅,男工们在自己家奉养媳妇练出一手好技能。

吃烧烤本是新疆人带过来的,齐齐哈尔综合以上分外条件,以好肉、好锅、好收拾为根本,配上几瓶雪菲力,自我学习贯通,才在1980年代,形成了著名的“齐齐哈尔烤肉”品牌。

我想起在徐州时,徐州人说自己烧烤也很棒,便问当地人两派的差异。

当地人哈哈大笑,说徐州是烧烤,我们是烤肉,烧烤范围更广,我们做的是细分市场。

我便在当地品尝了一次,其收拾、摆盘、味道确实有独到之处,是去黑龙江必须体验的事物之一。

粮食多使这里产生猪,全国生猪前几的大户都在这里有基地,喂养着五六百万头生猪;牧场好则使这里产好奶粉,飞鹤奶粉的总部就在齐齐哈尔,从2004到2021年,飞鹤缴税高达155亿元,是齐齐哈尔的第一纳税大户。

齐齐哈尔和大庆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两市都是移民重工业城市,但大庆底子更好,局势还坚持得住,过去十年,只流失落了12万人,而齐齐哈尔的重工遭到重创,过去十年流失落了130万,位居黑龙第二位,仅次于农业大市馁化。

齐齐哈尔的变革,是黑龙江和全体东北三省的缩影,除了中心重点保护的部分国之重器,许多工业难以避免走向衰落,全体黑龙江与东北三省,也不由自主,走向了重农轻工的发展道路。

(未完待续...)